繆江珍
基于Multisim的中職“電子線路”課程教學模式探究
繆江珍
中職“電子線路”課程目前還在沿用學科體系下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不能給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感性知識,嚴重影響了課程的教學質量。Multisim軟件的出現(xiàn),為中職“電子線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變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Multisim的中職“電子線路”課程教學,促進了教學內容呈現(xiàn)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和師生互動關系的改變,讓學生從“接受式學習”轉變?yōu)椤疤骄渴綄W習”,值得大力推廣和應用。
中職;電子線路;課程教學;Multisim應用
當前,中職學生普遍文化基礎比較薄弱,學習習慣差且思維欠活躍,而“電子線路”課程本身比較抽象,采用傳統(tǒng)講授模式將極大地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研究如何利用Multisim軟件來為學生構建探索平臺,使學生的“感”“學”“做”融為一體,就成為一項亟待解決的課題。
基于Multisim的中職“電子線路”課程教學模式,在節(jié)約教師黑板繪圖時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強化理論和實際的結合、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具體如圖1所示)。[1]
(一)基于Multisim的中職“電子線路”課程教學目標
結合中職學生實際情況和“電子線路”課程特點,筆者認為,在中職“電子線路”課程教學中應用Multisim軟件來進行教學設計,要使學生如下能力 得到提升(如表1所示)。
圖1 基于Multisim的中職“電子線路”課程教學的優(yōu)勢
表1 基于Multisim的中職“電子線路”課程教學目標
(二)基于Multisim的中職“電子線路”課程教學過程
1.用Multisim軟件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出問題。利用Multisim軟件,教師可以呈現(xiàn)電路結構及實驗現(xiàn)象,指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對觀察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形成猜想。
例如,在探討三極管放大電路基極輸入電阻對輸出波形失真的影響時,教師可以利用Multisim軟件來呈現(xiàn)三極管放大電路,通過交互式可調電阻Rp的調節(jié),讓學生觀察輸出波形的兩種失真情況(飽和失真和截止失真),從而讓學生通過觀察來形成相應的猜想。
2.用Multisim軟件進行仿真實驗,對學生所形成的猜想進行驗證。根據(jù)學生形成的猜想,教師設計問題并指導學生用Multisim軟件進行實驗,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分析和討論來驗證猜想,并通過探究來對相應猜想進行修正和完善,從而得到正確的結論。[2]在猜想驗證的過程中,學生既可以個人獨立利用Multisim軟件進行實驗操作,也可以組成小組用軟件進行實驗操作,而教師應該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進行必要的指導,以確保學生實驗的安全性和結果的正確性。
3.用Multisim軟件總結并演示相關知識,使學生形成完整概念。在實驗結束后,教師要利用Multisim軟件總結并演示電路相關知識,對學生所形成的正確猜想進行肯定,同時,在必要的地方(如某些Multisim軟件中無法涉及的知識)進行簡單理論講解,從而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完整的概念。
4.對基本應用進行練習鞏固,讓學生初步學會應用。當向學生輸入新知識時,教師要注意將新知識和學生已有知識聯(lián)系起來,將新知識納入學生認知結構的恰當位置。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Multisim軟件來作為學習的輔助工具,使其學會用所學知識進行初步應用。
例如,在直流穩(wěn)壓電源模塊的學習中,教師已經(jīng)在之前電路學習中向學生傳授了電容濾波的相關知識,因此,在此模塊的學習中,可以引導學生利用Multisim軟件來作為學習電感濾波的工具,讓學生進行相應練習,以形成知識遷移。[3]
5.利用Multisim軟件對電路結構和元件參數(shù)進行適當調整,使學生學會知識的綜合應用。教師要指導學生利用Multisim軟件對電路結構和元件參數(shù)進行適當調整,對電路性質進行深入研究,從而開拓學生的思路。[4-5]此外,結合教學知識和實際生活,教師要給出具體的任務,讓學生利用Multisim軟件進行綜合設計和模擬實驗,對電路基本參數(shù)和工作波形進行測試,從而發(fā)現(xiàn)電路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必要的修正,然后,再進行實際制作。通過上述步驟,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能夠真正得以加強。
6.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科學評價。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全方位的科學評價,而不僅僅是通過一張試卷的成績來判斷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要對學生利用Multisim軟件來進行模擬實驗的能力進行評價,對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貢獻度進行評價等,從而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基于Multisim軟件的中職“電子線路”課程教學模式,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提高、電路分析和理解能力的改善(利用Multisim軟件進行仿真實驗,學生通過具體實驗內容和步驟,可以理論聯(lián)系實際,增加感性知識)、學習方法的糾正、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Multisim軟件的應用,有助于改變學生的厭學情緒)以及學生間合作和交流的增進等,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因此,筆者認為,基于Multisim軟件的中職“電子線路”課程教學模式,非常值得大力推廣和應用。
[1]劉小明.仿真軟件NI Multisim10在中職學?!峨娮泳€路》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2(5):387-388.
[2]王子玲,劉福太,林洪文,等.基于仿真技術的電子線路課程教學優(yōu)化[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3(16):62-64.
[3]張勇.基于Multisim的《電子線路》“做學統(tǒng)一”教學模式研究[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2(12S):34.
[4]高亞芹.中職電子線路課程融合Multisim的教學實踐與研究[J].職業(yè)技術,2013(1):40.
[5]于帥珍.Multisim在電子線路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大眾科技,2010(12):141-142.
[責任編輯 盛 艷]
繆江珍,女,江陰市徐霞客綜合高級中學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子線路教學。
G712
A
1674-7747(2017)18-00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