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沛然+王鴻澤
基金項目:2016年云南財經(jīng)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2016YUFEYC005)階段性成果。
摘 要:云南少數(shù)民族群體是自身民族文化的繼承者和發(fā)揚者,肩負著維護文化安全,構筑文化屏障,保障社會穩(wěn)定和國家安全的時代使命。本文通過田野調(diào)查,從民族認同度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影響這兩個維度,深入地對大理白族的文化安全與風險進行實證研究。
關鍵詞:少數(shù)民族文化;文化安全;文化風險
作者簡介:郭沛然(1993-),女,漢族,河北人,云南財經(jīng)大學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王鴻澤(1994-),男,漢族,陜西人,云南財經(jīng)大學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0--01
一、民族文化認同與年齡
首先,篩選出總體中的白族樣本,然后對白族樣本進行其不同年齡與民族認同得分的單因素方差分析。其所得的F統(tǒng)計量的觀測值為9.190,對應的概率值近似為0,如果顯著性水平 為0.05,由于概率值小于顯著性水平 ,這就說明白族樣本中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在民族認同得分上存在顯著性差異。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應進一步確定控制變量的不同水平對觀測變量的影響程度,即白族樣本中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對民族認同得分的差異,對已有的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LSD方法的多重比較檢驗。以20歲以下與其他四種年齡段的兩兩檢驗結(jié)果為例,如果顯著性水平 為0.05,在LSD方法中,20歲以下的人群與20至30歲的人群在民族認同程度方面沒有顯著差異(概率值為0.061);20歲以下人群與30歲以上的人群在民族認同程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概率值分別為0.013,0.000,0.000)。同理可知,20至30歲的人群與40歲以下的人群在民族認同程度方面沒有顯著差異(概率值分別為0.061,0.188);20至30歲的人群與40歲以上的人群在民族認同程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概率值均近似為0)。30至40歲的人群與20至30歲的人群在民族認同程度方面沒有顯著差異(概率值為0.188);30至40歲的人群與20歲以下及40歲以上的人群在民族認同程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概率值分別為0.013,0.006,0.002)。40至50歲的人群與50歲以上的人群在民族認同程度方面沒有顯著差異(概率值為0.418);40至50歲的人群與40歲以下的人群在民族認同程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概率值分別為0.000,0.000,0.006)。50歲以上的人群與40至50歲的人群在民族認同程度方面沒有顯著差異(概率值為0.418);50歲以上的人群與40歲以下的人群在民族認同程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概率值分別為0.000,0.000,0.002)??芍诎鬃鍢颖局?0歲及以上的人群對其民族文化持最高的認同感,對民族文化認同感最低的是20歲以下的人群。
綜上所述,可以說明在白族群體中隨著年齡的增大其民族文化認同感越高,文化安全的風險也相應降低。但隨著時間的發(fā)展,其民族文化將會面臨認同度降低的危險,數(shù)據(jù)中反映出該民族中20歲以下的青少年對其文化的認同及傳承度偏低,同時結(jié)合訪談內(nèi)容,多數(shù)中年人表示村子里的孩子越來越多的講漢語,到縣城上學或者外出打工的人也越來越多,因此該民族的語言和文化可能會面臨同化的危險。
二、民族認同與學歷
針對篩選出的白族樣本進行,不同學歷與民族認同得分的單因素方差分析。其所得的F統(tǒng)計量的觀測值為6.995,對應的概率值為0.001,如果顯著性水平 為0.05,由于概率值小于顯著性水平 ,這就說明白族樣本中不同學歷的人群在民族認同得分上存在顯著性差異。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確定控制變量的不同水平對觀測變量的影響程度,即白族樣本中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對民族認同得分的差異,對已有的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LSD方法的多重比較檢驗。以高中及以下學歷與其他兩種學歷的兩兩檢驗結(jié)果為例,如果顯著性水平 為0.05,在LSD方法中,高中及以下學歷的人群與大專和本科學歷的人群在民族認同程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概率值分別為0.007,0.002)。同理可知,大專學歷的人群與本科學歷的人群在民族認同程度方面沒有顯著差異(概率值為0.589);大專學歷的人群與高中及以下學歷的人群在民族認同程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概率值為0.007)。本科學歷的人群與高中及以下學歷的人群在民族認同程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概率值為0.002)。在此基礎上繼續(xù)進一步展開S-N-K的多重比較檢驗,在白族樣本中學歷為高中及以下的人群反而對其民族文化的認同程度較高,而學歷為大專和本科的人群對其民族文化認同程度偏低。
綜上所述,數(shù)據(jù)反映出白族樣本中隨著學歷的升高,其民族文化認同感降低,即學歷與民族文化認同成反比關系。結(jié)合訪談內(nèi)容,大部分的白族本科生表示自 己能聽懂白語,但自己無法成句的說白語,同時僅有少部分的白族本科生表示自己會唱本民族歌曲和跳本民族舞蹈。由此可見,在主流文化與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融合時,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群眾缺乏對其民族文化的保護意識。
在全球化的國際環(huán)境下,建構云南少數(shù)民族村寨的文化安全,是一種從國家和少數(shù)民族社會內(nèi)部,以少數(shù)民族成員個體為基點,形成少數(shù)民族整體凝聚力應對外部文化環(huán)境變化的方式。而實現(xiàn)這種由內(nèi)向外方式轉(zhuǎn)變的空間就是少數(shù)民族成員存在的社會化教育場所。家庭、學校、大眾傳媒、社團組織等正在從不同的方面對少數(shù)民族成員的文化認同構建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