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偉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私家車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多,汽車已經成為大眾普及的消費品,汽車維修行業(yè)人才的需求量因而與日俱增。本文以汽車底盤為研究重點,從維修關鍵入手,分析如何引導學生掌握此項技術。
關鍵詞:汽車底盤 故障診斷 分析 維修教學
近幾年來,汽車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要的代步工具。數量的增多不僅使道路出現了擁擠,也令汽車底盤的磨損程度增加。通常條件下,由于汽車的性能和容量不同,底盤的受用程度也不盡相同。它會受到外部溫度、道路平整度、摩擦力大小等因素的影響,為汽車故障的診斷分析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加強汽車底盤的維修方法研究刻不容緩。
一、汽車底盤常見故障診斷分析
1.“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
望聞問切的診斷方式是汽車底盤維修中基礎方法。教師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知識講解:第一,在汽車送入階段,學生要先觀察汽車底盤的磨損程度,以外部暴露出的輪胎痕跡來判斷其使用過程。第二,對汽車的品牌、規(guī)模、使用年限、使用概率以及保養(yǎng)過程進行詢問。如果學生的汽車維修基礎比較牢靠,還可以根據用戶所提供的信息來判斷駕駛室的翻轉過程。第三,要對底盤故障發(fā)現的時間、故障的具體部位與零件磨損進行分析。
2.通過聲音進行檢查
通過聲音進行檢查的優(yōu)勢在于學生能夠對真實情況有一個最具體的把控。我們應該從以下方面入手,進行故障的整體規(guī)劃。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診斷儀敲打底盤,聽汽車內部是否發(fā)出了“嗡嗡”的聲音,輪胎下方是否有回聲。再如: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啟動汽車,看底盤在5到10分鐘內是否運行正常,是否夾雜著其他的聲音。如果汽車發(fā)動器失靈,則說明底盤對其他零件產生了影響,甚至出現了階段性老化現象。
3.通過實驗方法診斷故障
實驗方法的故障診斷相對復雜。在實際的學習中,學生還要學會活靈活用。對底盤的整體情況進行核查,還要將故障范圍不斷縮小,實現精細化管理。例如:可以將汽車和底盤拆分,以磨損程度較深的部位為重點,以底盤兩側面作為控制節(jié)點,盡可能對故障的最小距離進行判斷。如果維修人員的判斷區(qū)間內無反應狀況,則說明故障范圍還可以擴大,直到找到反應器兩端的節(jié)點為準。
4.現代汽車底盤故障分析教育中出現的問題
一是教師的教育方式單一。第一,傳統(tǒng)的汽車技術授課模式中,許多教師都實施按照課程的目錄進行講解,并沒有體現與實踐相結合。這種的方式導致許多知識在學生的腦海中還是比較空洞,無法將汽車的相應零件與具體處理方式對應上。第二,少數教師在課件制作的過程中,沒有體現出創(chuàng)新性,使得學生感到課程的枯燥,影響后續(xù)學習。
二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一些學生認為,汽車底盤的故障處理方式多樣,過程繁瑣,知識結構難度大。因此,他們對學習產生了畏懼心理,不敢動手操作,也不會嘗試著從多角度進行分析。形成了遇到難題就逃避的思想,不會從容、沉著地去面對并解決問題。這種情況使教師的教學受到了阻礙。
二、 汽車底盤的常見故障和維修
1.離合器常見故障與維修
在汽車底盤的維修過程中,經常由于離合器失靈而導致其他附件受損,從而將故障擴大。首先,教師要對離合器的基本作用進行闡述。離合器是汽車發(fā)動機與變速裝置之間的紐帶,它承接了底盤壓力傳動的作用,也將穩(wěn)定數值固定在一定的范圍內。常見的問題主要包括:第一,汽車在多數情況下啟動率都非常高,甚至會出現突然運行或者停止的狀況。但此時離合器與車速之間沒有達到一個平衡點,出現打滑現象。例如:在一些手動擋的汽車中,手剎的松緊性沒有得到良好的配備,汽車的發(fā)動位置不固定,甚至當運行停止時火力仍然非常明顯,以致離合器所承受的壓力過大,晶片出現磨損。教師針對這種情況進行情境設置,使學生找出離合器燒壞的部分,用主結構感應分化器進行調用,并以外殼作為控制節(jié)點,將其中的損壞零件替換掉。同時,學生還要學會定期對離合器進行保養(yǎng)和維護。
第二,分離不徹底。教師可以進行室外指導,令學生使用手剎進行正常掛擋。如果學生無法進行常規(guī)的手剎拉動,則說明離合器在安裝時就出現了問題。教師在這時要說明發(fā)生狀況的主要原因:分離的不徹底使得底盤的兩個側面倒置,動盤會時常與輪胎出現摩擦,最終導致底盤主件的損壞。此外,還有較為簡潔的故障分析方法。采用下端離合器注壓的方式進行驗證,看發(fā)動機是否會出現雜音。如果發(fā)出了“滋滋”的聲音,則說明分離不徹底。學生需要以“動盤”為控制中心,將變速器從其中剝離,在劃分兩軸面的活動區(qū)域情況下灌注柴油,再將動盤的兩主位進行重新安裝。
2.變速器常見故障與維修
首先,教師要為學生講解變速器發(fā)動的基礎,變速器是汽車底盤中的重要零件,它的實現需要利用傳動器與輸送機的聯合來進行。從故障分析的角度來看,令學生利用倒擋的方式進行判斷。在實踐的過程中一部分學生會發(fā)現:由于變速器的運動速率是一致的,軸承的同步分析杠桿會出現交叉纏繞的現象,使得齒輪無法以正常的狀態(tài)運作。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以變速叉軸的兩端節(jié)點為整段距離,看操控機的運行位置是否出現了變化。如果發(fā)現位置固定,并形態(tài)集中,則要進一步檢查互鎖鋼球是否出現了彎曲,同步器的連帶點是否正常運作。如果確實出現了上述情況,學生要對變速叉軸進行更換,再將鋼球兩端的距離進行調整,以防止交叉磨損的現象發(fā)生。第二,變速器換擋異常。學生將汽車啟動,利用擋位的調換進行異常判斷。如果在置換的過程中出現了響動,軸承的連接部位松動,則說明變速器中的個別齒輪凸出或者凹陷。針對這種情況,維修人員要對齒輪進行替換,在聚合程度不佳的位置加入一條連接紐帶,最后在軸承的前端加入一個支護架,并根據基礎件軸的情況進行定期更換。
三、故障分析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
教師可以轉變原有的教育方式,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對相關知識進行講解。例如:汽車底盤的零件眾多,內部構造也較為復雜,一些技術處理方式無法全面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汽車底盤中的離合器、剎車、變速擋、軸承連接位置等內容以簡圖的形式呈現出來,并在每一部分都詳細的標明比較容易出現故障的位置、故障分析結果等等。
同時,學生和教師也可以建立QQ或者微信討論群,隨時加強溝通,這樣學生可以將遇到的故障分析成果及時與教師和其他學生分享,也便于教師提供最新的故障分析實務經驗,起到相互借鑒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舒,張霽野.分析汽車底盤的故障診斷及其修理方法[J].裝備制造技術,2015(11).
[2]高東雷,董曉慶,周東皓.汽車底盤異響的故障原因分析及維修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2).
[3]魯哲,王麗君.現代教育技術在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3(32).
(作者單位:淄博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