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藝
摘 要 課堂提問是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最直接、最簡單的實現形式,從而也是教師傳授學業(yè)知識,師生觀點交流的最重要的途徑。近年來,隨著課堂效率要求的日益苛刻與完善,課堂不再只是講求教師的硬性灌輸,反而更加注重學生切實參與課堂的實踐性和參與性,并且將課堂所學與自我知識完美融合,將知識融會貫通、活學活用的能力。本文詳細闡述了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方法,對如何做好課堂提問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只有通過合理的課堂提問,才能保證較高的中學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 中學語文 提問現狀 有效提問策略
0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漸深入與不斷發(fā)展,我國的教育教學逐漸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強調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重視學生回答問題的質量和效率。因此,新時期的中學語文課堂要切實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師要努力成為學生的“領航者”、“指引者”與“帶動者”,發(fā)揮教師的主導力量,充分引導學生發(fā)揮學習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要設置有效的語文問題,切中提問要害,抓住提問重點,并適當控制問題難度,在教學設計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和教學環(huán)境,從而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思維和卓越的語文綜合能力。
1當前中學語文教學提問現狀
1.1提問流于表面
從具體的提問情況看來,有些教師面對新型的課堂教學形式依然采用“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偶爾的象征性提問并不能切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對問題的參與度低,因此,不能將問題與課本知識有效結合,還有部分教師誤認為只要學生開口回答問題就是熱鬧的課堂教學,誤把談話當成了學生的主動參與,這種語文課堂表面看來熱鬧非凡,實際卻沒有起到激發(fā)興趣、挖掘知識的顯著效果。
1.2提問質量不高
語文是一門內容豐富、學法多樣、提問方式自由的綜合性學科,課堂提問的質量與提問的內容有較大的聯系,課堂提問的內容呈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語文課堂提問往往呈現出隨意性、簡單化的趨勢。例如,當學生對小說中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進行具體闡述時,教師沒有及時給予相應的補充和指導,而是習慣于簡單的詢問“對不對”、“是不是”、“還有沒有要補充的”等膚淺性的問題,或者是習慣于提問“課文分為幾段”、“每段的大意是什么”等簡單性問題,而對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意境的作用等深層次問題不予提問,無法深入引導學生進行具體的實踐與思考。
2中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提問的具體表現
2.1逐步引導,激發(fā)興趣
課堂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需要教師對課程的逐步導入,在語文課程學習中,新課導入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雖然導入新課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是問題導入法是最直接的導入方法,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語文《風箏》學習時,教師可以先向同學們介紹魯迅先生的生平經歷,最主要的是設置問題讓同學們思考“我”為什么不讓弟弟放風箏,而“我”為什么又自我譴責,以及思考作者是如何表達對封建教育的反抗之情的?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設置,讓學生對課程基調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以便于在分析課文時,學生可以深刻體會魯迅先生小說的深刻情感和所要諷刺的主題。
2.2恰當深入,提高能力
眾所周知,語文強調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發(fā)散式思維,因此,教師的提問要具有針對性和深入性,在關注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問題的設置以及生成方法。例如,在學習曹操的《龜雖壽》這首詩時,我們要引導學生感受作者老當益壯、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體會作者是如何將真摯濃烈的感情力量通過具體的物象表現出來的,其中“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奔蟹从沉俗髡咴鯓拥乃枷敫星?。教師可以這樣提問學生,“從該詩的前四句可以看出作者對生命有怎樣的獨特認識?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認識?”引導學生重點理解“志在千里”、“壯心不已”體現了作者怎樣的雄心壯志。最后,將“養(yǎng)怡之?!迸c“壯心不已”進行聯系理解,讓同學們在把握全文基調的基礎上理解這里的“養(yǎng)怡之?!辈皇侵笩o所事事,坐而靜養(yǎng),而是說一個人精神狀態(tài)是最重要的,不應因年暮而消沉,要與上文的“壯心不已”交相呼應。由此可見,對教學重難點的突破還需要把握時機進行恰當的引導,才能逐漸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綜合學習技能。
2.3有效拓展,綜合提升
語文學習要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因此,在具體的提問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設置一些開放性、探究性的問題來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索能力。例如,在學習李清照的《武陵春》時,可以先讓學生回憶李清照的生平事跡以及人生遭遇,明白作者在家庭變故前清麗、愉快的詞風以及家庭變故后凄涼、悲慘的巨大轉變,思考婉約派詞人的寫作特點,從而提高學生對古詩的整體鑒賞能力。
3結束語
本文通過闡明課堂提問的發(fā)展現狀,對課堂提問存在的明顯問題和怎樣達到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行了系統(tǒng)地探討。要求教師不能只精通“問、答、講”的探究模式,對待實踐性、思考性較強的問題,教師要在講解之后進一步啟發(fā)學生思維,針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綜合提煉,將課堂提問的過程性和結果性有機結合,從而達到更好的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黃潮興.探討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策略[J].教師,2011(12).
[2] 杜磊.讓課堂提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綻放光彩[J].文理導航(上旬),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