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華
摘 要:音樂能夠給人真善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是《文化生活》追求真善美,而音樂屬于文化又是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因此,音樂在《文化生活》教學中的運用,讓學生通過音樂進行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在傳遞正能量、追求真善美中自由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音樂;文化生活;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14-061-01
0
欣賞和歌唱與學習內容有關的音樂,挖掘歌曲中蘊含的《文化生活》每一課教學的資源。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更幫助學生富有感情地理解事物、理解知識,達到“真正理解”的目的。
在《體味文化》這一框,欣賞和歌唱譚維維《給你一點顏色》和2016年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華陰老腔一聲喊》(2016年高考文化選擇題),這是華陰老腔與流行搖滾的完美結合,挖掘了堪稱中國最古老的搖滾——“華陰老腔”(起源于陜西的民間戲曲,屬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學生可以從中感悟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xiàn)象,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也可以用在第二單元,學生可以從中感悟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如文化遺產要傳承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還可以用在《文化創(chuàng)新的源泉和作用》這一框,學生可以從中感悟社會實踐是文化創(chuàng)新的源泉,反過來,文化創(chuàng)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fā)展,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正因為社會實踐中存在環(huán)境污染和人的不誠信等問題,才有這首歌的創(chuàng)作,歌曲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源于生活,反過來,這首歌可以警示人們要誠信和保護環(huán)境,也給民族文化的繁榮提供了借鑒。
在《文化塑造人生》這一框,讓學生說出自己最喜歡的一首歌,說明理由并唱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位男生說自己最喜歡的一首歌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因為它熱情,并且他們有個三人組合可以上臺邊唱邊跳。他們的表演讓大家都感覺到了他們的熱情如火,也感悟了文化塑造人生,優(yōu)秀文化可以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在《文化在交流中傳播》這一框,播放水墨風格的視頻,欣賞和歌唱周杰倫的“中國風”《青花瓷》。瓷器是中國的驕傲!而中國的瓷都是景德鎮(zhèn),是江西的驕傲!瓷器的傳播,不僅是商業(yè)貿易,同時也在傳播中華文化。學生從中感悟,商業(yè)貿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同時,周杰倫的《青花瓷》的作詞人是方文山,是臺灣的客家人,祖籍是江西省贛州市某村。方文山,是贛州的驕傲。學生從中感悟,人口遷徙也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作為中國江西贛州的學生,他們會因此更有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文化在繼承中發(fā)展》這兩框,欣賞和歌唱贛州本地原創(chuàng)歌曲《最愛是贛州》。學生感嘆:“原來贛州這么美啊!”作為贛州的本土學生,看到在我們身邊也有那么多那么好的傳統(tǒng)文化,要繼承傳統(tǒng)、推陳出新,熱愛家鄉(xiāng)、熱愛本土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以自己作為一名贛州人為榮。
在《文化創(chuàng)新的途徑》這一框,欣賞英國達人秀影子舞,背景音樂是深情勵志的歌曲《Read All About It Part III》,實在是非常完美的結合,讓很多人淚流滿面。正是因為有這么優(yōu)秀的節(jié)目,才有了中國達人秀。學生可以感悟文化創(chuàng)新要堅持的基本途徑之一是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這一框,欣賞和歌唱S.H.E的《中國話》,并且讓學生感悟漢字書寫了中華文化,傳承了中華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也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之一。
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這一框,欣賞和歌唱不同國家的經典音樂,讓學生感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的獨樹一幟,獨領風騷(獨特性);欣賞和歌唱不同地域的經典音樂,讓學生感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的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區(qū)域性),作為閩南人的我可以唱經典閩南歌《愛拼才會贏》,大部分學生作為贛州客家人,可以唱贛南采茶戲、興國山歌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欣賞和歌唱不同民族的經典音樂,讓學生感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的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民族性)。
在《永恒的中華民族精神》這一框,播放和演唱成龍、劉媛媛演唱的歌曲《國家》。這首歌,學生說是我給他們欣賞和歌唱過的最具正能量的歌,大家都是滿滿的愛國之情。讓學生理解中華民族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可以增強他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正如匈牙利音樂教育家柯達伊說,教孩子好的音樂不只是優(yōu)美動聽的問題,而是有關民族生存的問題。
在《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這一框,我們要發(fā)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因此,在班級里也要有學生喜聞樂見的音樂。學校每年都會舉行校園歌手大賽,我們在班里也可以舉行班級歌手大賽,讓喜歡、愿意唱的學生PK,還可以借鑒音樂比賽節(jié)目的模式,打造精彩形式,讓唱的和聽的同學都能共同快樂。
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這一框,欣賞和歌唱霍尊的獲得《中國好歌曲》冠軍的原創(chuàng)歌曲《卷珠簾》?!爱嫍澇w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這是《滕王閣序》中的一句,也是《卷珠簾》歌名的由來。這首帶著濃厚中國風的歌曲鉆進了人們的心坎。中國很火的不少音樂比賽節(jié)目以及更多的娛樂節(jié)目都是“舶來品”,引進來的多,原創(chuàng)的少。
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科學文化修養(yǎng)》這一框,以“誰讓你感動?”導入,讓大家說說自己的感動。再播放和歌唱童安格演唱的《把根留住》,配上天津白芳禮老人無私奉獻捐資助學的圖片,讓學生感悟誰都可以做慈善。欣賞和歌唱改編自《明天會更好》的關于“小悅悅事件”的《用生命喚醒》,讓學生感悟要伸出援助之手。欣賞譚晶、豆豆演唱的《生命》,這首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湖北荊州長江大學十多名大學生為救兩名落水少年搭成“人梯”,兩名少年獲救,三名大學生不幸被江水吞沒。讓學生在淚光中感悟理性奉獻。最后,欣賞和歌唱陶紅演唱的《習主席寄語》,讓學生感悟要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中,加強自身的科學文化修養(yǎng)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