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加芳
[摘要]課堂提問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把握好這個環(huán)節(jié)能夠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本文從優(yōu)化問題設計、創(chuàng)設探究空間、提高提問效率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關鍵詞]課堂提問 問題設計 創(chuàng)設空間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提問是教師課堂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加強對課堂提問的設計,提高提問的有效性,就成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
一、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說得精彩
根據(jù)筆者觀察,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大部分教師所提的問題內容簡單,形式枯燥,其結果是抑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那么,如何精心設計問題,通過問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讓學生說得精彩呢?
1.提問——為簡單應答“加點餐”
教師在反饋學生的答案時,應注重其思維的生成,適時地給學生簡單的應答“加點餐”。課堂教學中教會學生思考,使簡單的應答向更深處延伸和拓展,這樣的提問,不僅能使學生掌握知識,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案例1]在執(zhí)教“用字母表示數(shù)”時,學生自主展示用一個字母表示的數(shù)量關系式子:2路公交車原有35人,到站后下去x人,又上來y人,這時公交車上多少人?學生很快答出是35-x+y人,顯然答案是正確的。這時我問:“這里的x可以表示哪些數(shù)呢?”一部分同學立即回答:“是任意自然數(shù)!”但有的同學思考后喊了起來:“不能超過35人!”“因為一共才35人,下去的人不可能超過35人!”這么一說其他的人也明白了。隨即我又問:“那y可以是哪些數(shù)呢?”這一次,學生們沒有像先前那樣隨口回答,而是進行了思考,“這y也不可能是任意數(shù)”,“因為這y如果太多,車子就超載了!”在這樣的問題后,學生很清楚地明白了字母所能表示的數(shù)的范圍。
[反思]課堂應體現(xiàn)在把靜態(tài)的知識轉化成動態(tài)的知識,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把握數(shù)學知識的本質意義,獲得數(shù)學的力量。
2.提問——給慣性思維“設道坎”
[案例2]在教學《商不變的性質》時,我出示了這樣一組題:
9÷3=3
90÷30=3
900÷300=3
我:“觀察這幾個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齊答:“這幾個算式的商都是一樣的,都是3。”
我:“什么樣的題目,商總是3,你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了嗎?”
大約十分鐘過后,我把各個小組的發(fā)言板書在黑板上。如下:
90÷30=3
(90×2)÷(30×2)=3
(90÷10)÷(30÷10)=3
(90×4)÷(30×4)=3
(90÷5)÷(30÷5)=3
我接著說:“對這些算式的排列,你們有什么意見嗎?”
生:“這樣排有點亂,如果重新整理一下,看起來就更清楚了?!?/p>
(90×2)÷(30×2)=3(90÷10)÷(30÷10)=3
(90×4)÷(30×4)=3(90÷5)÷(30÷5)=3
我:“誰能把這些算式用簡練的語言表達出來?”
生1:“我看出來了,在這幾個算式里,被除數(shù)變大,除數(shù)跟著變大,商不變;如果被除數(shù)變小,除數(shù)跟著變小,商也不變?!?/p>
我進一步引導:“乘幾用數(shù)學語言可以說成擴大幾倍,除以幾可以說成縮小幾倍。
[反思]每節(jié)課上我都會給他們設置一些有深度的問題,并留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引發(fā)學生之間的積極爭辯,這不僅使他們加深了對概念、規(guī)律的理解,也使他們勤于思考,敢于爭辯,更使他們學會傾聽、接納與評價。
3.提問——讓固定模式“靠邊站”
有一些學生,由于理解力、認知力的差異,會對一些一般性的知識產(chǎn)生困惑,而百思不得其解。這時,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問題式”情境,讓固定的模式“靠邊站”,給學生搭建知識平臺。
(1)在認知沖突處引發(fā)問題
提問在課堂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對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以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都至關重要,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特點精心設計問題,不僅要“善問”“巧問”,還要善于“導疑”“釋疑”,和學生共同演繹精彩的課堂。
[案例3]在計算課上,有這樣一道題:
計算下面各題:
190÷5÷2 280÷(7×5)630÷9÷7
420÷2÷5 7800÷5÷78270÷45
師:通過剛才練習,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一個連除算式,有時按順序做也比較簡便。
生2:有時交換兩個除數(shù)的位置比較簡便。
生3:有時按順序或交換位置都比較簡便。
這樣的提問就是通過精心設計的習題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當中充分認識后再進行總結。
(2)在理解分歧處引發(fā)提問
學生理解有分歧的地方,會出現(xiàn)各種不同的答案,通常情況下,應該加以避免。但有時候,這種“分歧”正是開放思維的一種形式,是學生通過提問獲得發(fā)展的好途徑。
[案例4]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時,我讓學生完成下面的一道練習題。
如圖,一個正方形分成甲、乙兩部分。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周長相等,面積不等②周長相等,面積相等
③周長不等,面積不等④周長不等,面積相等
生1:我選(3)號,一看就是乙的周長長。
生2:應該選(1)號,因為這是一個正方形,它的邊長是相等的,而中間的一條大家是共有的。
生3:中間共有的那條邊算周長的時候可以不考慮,而算面積的時候一定要考慮。
我:誰說得有道理?我們不妨用筆在圖上畫一畫。
畫后學生都恍然大悟。
通過動手畫一畫,進一步讓學生明確理解了周長和面積的不同含義,同時通過提問,進一步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了自己的理解,每個學生都獲得了成功的愉悅,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了不同的發(fā)展。
二、創(chuàng)設探究空間,讓學生問得巧妙
課堂上要想學生提出有價值的數(shù)學問題,教師就不僅要交給學生提問的權力,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學有所思,學有所得;還要引導學生積極探究,讓他們敢于提問,學會提問。
1.設計好問題的“起點”
讓學生成為問題的提出者,老師在課堂上要“拋磚引玉”,事先設計好問題的起點,不斷點擊學生腦海中潛藏的問號,而不是直接呈現(xiàn)問題。
[案例5]在學習約分時,有這樣一題:判斷1是不是最簡分數(shù)。
生1:1是最簡分數(shù)。1可以化成假分數(shù),4和3是一對互質數(shù),根據(jù)“分子分母互質的分數(shù),叫作最簡分數(shù)”的規(guī)定,可以確認1是最簡分數(shù)。
生2不服氣:“4和3雖然是互質數(shù),但是是個假分數(shù)。因此,我認為l不是最簡分數(shù)。”
此時,教師沒有急于給出答案,而是將爭辯再次推向高潮。
[反思]思維是數(shù)學的體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對學好數(shù)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認知水平能力的不同,帶來了課堂上激烈的辯論。學生在巧妙的提問中,加深了對概念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批評性思維的方法。
2.選擇好問題的“支點”
人的思維無法被代替,老師的作用僅是引導學生建構得快一點、好一點。我在平時的教學中,總是給學生提供一些問題的支點,讓學生自己先去思考,大膽嘗試探求新知。
[案例6]在教學認圖形平行四邊形時,我讓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試著拼一拼,看能拼出什么樣的圖形。
生1:我拼出了一個大三角形。
生2:我拼出了一個長方形。
生3:我拼出了一個平行四邊形。
我:同學們,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平行四邊形,你能說說在哪兒看到過嗎?
生1:教室旁邊的樓梯扶手上有平行四邊形。
生2:我家的防盜門上有平行四邊形。
生3:我們學校的乒乓球臺上有平行四邊形。
就這樣,學生“思維的快車”在教師精心設置的“坡度”順勢而行,從而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提問在課堂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對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發(fā)展學生語用能力以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都至關重要。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特點進行精心設計,不僅要“善問”“巧問”,還要善于“導疑”“轉疑”。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敝灰處熢谡n堂上多一點“心計”,學生思維的靈感將無處不在,課堂上深刻與智慧將會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