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志剛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于上世紀80年代末引入我國,經過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其在各個階段、各個學科的教學當中發(fā)揮了一定作用。但從整體上看,合作學習的實施情況和實施效果仍不容樂觀,教師缺乏系統(tǒng)的執(zhí)行策略,合作方式陳舊,學生缺乏合作意識,合作探究能力和素質不高。這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將永遠停留在形式上。本文從合作學習模式的概念界定談起,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要素和功能進行分析,并最終探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初中物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7-0235-02
合作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動力,在人類社會發(fā)展之初,相互協(xié)作能夠克服自然中的危險,實現(xiàn)既定目標,保證人類的存活和延續(xù)。進入文明社會后,合作成為一種精神,其為經濟一體化和專業(yè)分工提供了便利。對于學習和教學這一群體行為來講,合作同樣顯得尤為必要,合作學習能夠有效改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探索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其非認知品質的形成,尤其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物理課程,更需要融入方法科學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升學生在課堂上動手與思考的比例。
一、合作學習模式的界定
關于合作學習模式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幾種:(1)國外關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界定。約翰遜兄弟認為合作學習模式是建立在合作學習小組成員相互信賴基礎上的,以分擔職責、互幫互助為前提的群體學習活動。美國斯萊文教授提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建立在集體獎勵、個人責任感、成功機會均等條件上的學習模式。(2)國內關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界定。我國教育學家黃政杰認為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相互鼓勵、取長補短,通過與他人的溝通交流拓展自我認知空間。王坦教授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教學動態(tài)因素的互動,其實現(xiàn)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相互協(xié)調,能夠及時獲得反饋和評價。
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要素和功能
1.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要素。(1)積極互賴。積極合作、相互依賴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第一要素,在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必須同其他成員分工合作完成任務,單個成員完成任務不是小組合作的初衷。在物理課堂上,積極互賴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四方面的依賴:①目標依賴。所有小組成員會收到教師提出的學習任務,每個成員都必須共同承擔這一任務,進而達到學習目標。②角色依賴。小組成員每人擔任一定的角色,角色之間是互補的關系,所有角色滿足目標實現(xiàn)的需要,成員各司其職,共同完成任務。③身份依賴。即小組成員的共同身份,如代表小組特征的標志或口號,身份依賴能夠增強小組成員間的凝聚力。④獎勵依賴。小組每完成一個任務所有小組成員都將獲得獎勵,這打破了優(yōu)等生獨占獎勵的傳統(tǒng)機制,對于后進生具有鼓勵作用。(2)個人責任。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個人責任的履行情況容易被掩蓋,極易出現(xiàn)“搭便車”的現(xiàn)象,這不利于單個學生真正學習并吸收知識。因此,每個小組成員要承擔明確的學習任務,并在課堂結束時能夠對其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要做到這一點需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小組規(guī)模適中;二是小組活動成績能夠以小組成員測評成績來評價;三是教師能夠抽查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了解其任務完成進度。(3)社交技能。在以往的教學理念中,“競爭性情境”、“個體性情境”對于課堂的組織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新課改后,“合作性情境”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通過合作的方式能夠增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提升學生的社交技能。在小組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就某一問題展開探討,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同小組其他成員分工合作,提高自己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4)小組自省。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成員之間會對研究、分析的結果進行自評,自評過程就涉及小組內部合作情況、成員任務執(zhí)行情況等內容的評價和反思,這種自省式評價對于學生未來參與集體活動,更好地發(fā)揮自身在小組學習中的價值具有幫助。
2.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功能。(1)為學生減負。初中階段,學生課業(yè)負擔較重,如果單純地引入一門思維訓練課、合作實驗課,學生的負擔就會更重。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師能夠將傳統(tǒng)理論課堂與物理實驗探究學習結合起來,節(jié)約學生的時間。(2)學有所用。雖然傳統(tǒng)課堂的授課方式也能夠實現(xiàn)理論知識的傳播,但對于同生活實際聯(lián)系較多的物理學科來講仍顯不足。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的方式為學生探究物理問題搭建一個平臺,學生可以利用所學知識和實驗技能解決遇到的問題,真正將知識化為己用。
三、提高初中物理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效性的策略
1.科學分組,合理分工。分組是合作學習最基礎的問題,科學、合理的小組劃分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提高學習效率。在初中物理課中,教師要考慮班容量、課程難度對學生進行分組,小組規(guī)模以2—6人為主,最常用的是4人小組。這種小組規(guī)模不僅能確保每一個小組成員都獲得展示自我、參與活動、表達觀點的機會,還能避免由于人數(shù)較多造成的成員懈怠、偷懶現(xiàn)象。小組規(guī)模并非一成不變,尤其是實驗課教師課根據(jù)實驗規(guī)模和實驗難度對小組人數(shù)進行相應調整,即操作復雜的實驗小組人數(shù)要大于5人,相對簡單的實驗2人即可。
對于小組成員的安排,教師要以均衡為原則,綜合考慮學生的成績、能力特長、性別等等,確保“組間同質、組內異質”。以最常見的4人小組為例,成員成績要采用1∶2∶1結構的高、中、低的分布,即一個優(yōu)等生,兩個成績中等的學生,一個學困生。除此之外,學生還要在性格、性別方面均衡,這樣方能有利于小組成員間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共同協(xié)作、探討某個課題。
要達到預期的小組合作學習目的,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有序開展,還要對小組成員的職責進行規(guī)劃。小組學習不同于以往傳統(tǒng)課堂的講授模式,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得到有效提升,但這種“微縮課堂”模式下優(yōu)秀生往往承擔了更多的學習與研究任務,中下等學生的主體性被削弱。
2.精選學習內容,把握合作時機。初中物理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內容的把握應從以下幾點入手:(1)選擇有趣味性的內容。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盡可能選擇有趣味性的內容展開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講解“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一節(jié)時,教師可讓學生分成3—4人的小組,動手模擬“龍卷風”實驗或用吸管向兩支相鄰的蠟燭吹氣觀察蠟燭火焰的偏向。在講“大氣壓”時,讓學生親身體驗“覆杯”實驗等等。學生通過這些來趣味性很強、自于生活中的實驗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合作的參與度。(2)選擇的內容需有一定復雜性。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太過簡單,缺乏挑戰(zhàn)性,學生難以從中獲取知識,也提不起探究的興趣。因此,教師要選擇具有一定復雜性的內容,成員需相互幫助,借助集體的力量完成學習任務。
3.科學的評價體系。合作學習不能采用以往的“統(tǒng)一標準”進行評價,教師要既考慮個人貢獻,又考慮小組集體成果,力爭使評價結果更加立體化。首先,教師需將過程性評價同結果性評價結合起來,注重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合作態(tài)度、方法等,將學生知識掌握從質與量兩方面來評價。其次,教師需將個人評價與集體評價結合起來,對合作情況較好,貢獻較大的小組成員加分,通過“最佳小組長”“最佳實驗員”“最佳發(fā)言人”的名譽評比突出個人能力,同時還要對小組成員的整體素質、小組實驗探究和理論學習的整體效果進行綜合評價。
Abstract: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l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our country in the late 1980s,and it has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various disciplines at all stages and through the unremitting efforts of the broad masses of educators. On the whole,the implement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the effect of implementation are still not optimistic,teachers lack systematic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old-fashioned cooperation,lack of cooperation,lack of cooperation ability and quality. If these problems are not resolved in time,the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l will always stay in the form. In this paper,the concep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l to talk about the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l of the elements and functions of the analysis,and finally explore the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l in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application strategy.
Key words: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l;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