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帶讓開車變得安全了嗎?
安全帶救了多少人的命?
這個問題,乍看之下不難回答。簡單地一搜索,就會有各種五花八門的數(shù)據(jù)紛紛出現(xiàn)在眼前:有的說安全帶讓前排座位上的車禍死亡率降低了40%,有的說全美國每年有15000人因為安全帶而從車禍中生還,還有的說全世界每天都有幾千人因為安全帶而保住了性命……
安全帶保護人體的方式是很直觀的:在車禍發(fā)生、尤其是追尾事故里汽車突然停止的一瞬,人體由于慣性,還會以車速繼續(xù)往前沖——這時人往往會從座位上飛出去,不論撞上前擋風、還是飛出車外,后果都十分嚴重。
而安全帶會在那一瞬間將人“綁”在座位上,讓人體相對結實的胸腔和骨盆受力,從而以最低的傷害立刻降低人的速度,使人免于撞上車內堅硬的部位而免受傷害。
安全帶工作的原理清晰,每年重大事故中沒有飛出窗外而幸免于難的人數(shù)也扎實可循。于是從50年代被發(fā)明起就迅速地被廣泛推行使用開來,到了70年代更是開始被各國立法強制使用。
可是話說回來,從被發(fā)明、被推廣、被立法以來,汽車的事故率和死亡率卻并沒有在這些時間截點出現(xiàn)重大的下降。
數(shù)據(jù)沒有給出肯定的結論,學術界也始終爭論不休:強制系安全帶的立法普及以來,經(jīng)濟學家和社會學家們對于安全帶到底能帶來多大的效果、甚至有沒有效果,一直質疑滿滿。
這又是怎么一回事?
這還得從人的思考和行為方式說起。經(jīng)濟學家把人類的所有行為,都看作一項「權衡」(trade-off)。做任何事、買任何東西,都有成本、有收益,而人們每天做的,就是根據(jù)自己的偏好、根據(jù)不同事物對自己的價值,進行取舍,達成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平衡」。
這種權衡比比皆是——
譬如你有5000塊現(xiàn)金,如果買了新款iPhone,夏天的旅游就得從歐洲游改成韓國游;干活圖快就無法保證質量;滿足口腹之欲就要面臨長胖;以及周末的時間如果去看了演唱會,就無法在家陪父母……
在資源有限的世界里,你所做的任何事,都在花費資源、付出成本,于是速度與質量、貪吃與長胖、時間與金錢之間,乃至人生中的每一刻、每一步、每一舉一動,到要進行權衡,最終選擇出適合自己的「平衡狀態(tài)」。
和人類的任何行為一樣,開車也是一項權衡:一面是風險,一面是獲利。風險自然是發(fā)生車禍的幾率,獲利則包括節(jié)約的時間、駕駛的樂趣、甚至是飆車帶來的快感。
在「危險」和「爽」之間,每個人會做出權衡,決定自己愿意付出多大的危險,來換取開車所帶來的好處。這個權衡可以用一條藍色曲線來表示(呃,實際上就是一條直線,我也不知道為什么經(jīng)濟學家非要叫它曲線):
橫軸是開車的強度,縱軸是危險程度。開車的“強度”包括車速、不專心、強行并道超車等危險行為,開車的強度越大,風險就越大。
在藍線所代表的危險系數(shù)之下,某司機選擇了C點所代表的開車強度和風險。
那么如果這時給司機系上安全帶呢?
安全帶可以降低同等車速下的風險,于是風險曲線的斜率會降低,獲利和風險間的關系,由藍線變成了紅線。這時,同一個司機開車時的危險程度,理論上該由C降到D了吧——
從圖中來看,在速度相同的情況下,司機所面臨的風險的確是由C降到了D。然而這個推理中唯獨沒有考慮到的一點是:人是活的。
人是活的,所以會根據(jù)不同的環(huán)境和性價比,做出新的權衡。
當新的曲線形成,人會重新權衡風險和獲利。因為系上了安全帶,每提高一定車速所帶來的“成本”(既危險)降低了,司機勢必會選擇提高車速、或者開車開得更隨意、不再精力集中。于是新的平衡點就不是D點,而是E點了。司機開車開得更快,因此系上安全帶所帶來的安全效益,被大大打了折扣。
人們根據(jù)新政策、新發(fā)明而調整自己的行為,被稱為「風險補償」(risk compensation)。一旦出現(xiàn)降低風險的手段,人們反而會采取更加高風險、高回報的行為,好像是要來“補償”失去的風險似的。
籠統(tǒng)地說,安全感令人得意而忘形。
安全帶給了人“安全”的心理感受,于是人們開得更快、精神更容易不集中,反而提高了事故發(fā)生的幾率。
不過安全帶最大的受害者還不是容易開快車的司機,而是行人。行人可沒有安全帶可系,司機變得莽撞之后,行人所受的威脅只增不減,同理的還有坐在車上的乘客——長期以來,許多國家的法律都只要求司機系安全帶,卻不對乘客做規(guī)定——當司機變得魯莽起來,不受保護的乘客一樣也將面臨更大的危險。
那么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保護乘客和行人呢?
有。但是估計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于實驗這種離經(jīng)叛道的法規(guī)——
在車上有乘客的情況下,乘客必須系上安全帶,而司機不準系。
系上了安全帶,乘客的安全系數(shù)毫無懸念地增加,而沒有系安全帶的司機因為「危險感」,將會格外小心地開車,于是乘客就享受到了雙重的安全保障。
安檢檢出了什么?
安全帶給司機帶來安全感,而在地鐵入口和機場的安檢區(qū),同樣可以給人帶來更加安全的感受。
這種安全感又有多真實呢?
有一個叫做「短板效應」的理論,是這么說的:一個木板圍成的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它最短的那塊木板。其他的木板再長再結實,只要有一塊短板,木桶能裝的水量,還是那塊短板那么高。
從安全的角度來講,四通八達的地鐵也是一只水桶:地鐵安檢所能達成的效果,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地鐵里安檢最不嚴格的入口和時段。
那么地鐵安檢最不嚴格的時候是什么樣?
幾乎沒有安檢。在早晚高峰、忙碌的大型居民區(qū)或商圈附近,地鐵入口都會排起密密麻麻、如龍的長隊。譬如北京的天通苑地區(qū),早高峰一小時進站可達14000人,平均一秒鐘就要通過4個人,根本沒有可能將包裹和人身一一過檢。endprint
早高峰期間的天通苑地鐵站
地鐵安檢的短板幾近于零,致使它成為了防君子不防小人的擺設——通勤的上班族有固定的入口和出口,然而真正的危險,卻可以選擇跨過半個城市、選定時間,從最忙碌、最擁擠的站口入站,逃過安檢。
只要有一處入口無法安檢,其他所有入口檢查得再嚴格,也只是一場心理安慰。
和地鐵相比,機場的安檢可謂更加嚴格,不論高峰還是低谷,一律安檢,皮帶、鞋子、手機、電腦,一個也不放過。
這下倒不存在「短板」了。
然而機場安檢所帶來的安全隱患,似乎并不比其他的伙伴們低,卻比他們更加隱蔽:機場的安檢意在將易燃易爆的危險品攔在機艙之外,卻將危險偷偷埋在了看不見的地方。
——安檢口本身。
安檢口的隱患,來源于「危險」一種特殊的性質:一般來說,危險來源于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武器的威力越大,危險自然而然就越高。
不過這種道理只存在于戰(zhàn)場上。在城市中,危險不需要過于強大的武器,危險主要來源于人群的聚集。
譬如新疆的沙漠里一顆爆炸的原子彈,和上海滿座的電影院里的一把手槍,哪個更危險些?
當然是手槍。
機場的安檢口常年排著長隊,人群的密度比滿座的電影院有過之而無不及。同時,被安檢口排除的那些「危險品」——不明的液體、打火機、還有任何東西,都通通被扔進緊鄰人群的黑色大垃圾袋里,幾個小時也未必清理一次。
說的就是這些大垃圾桶
——一個包裝好的定時炸彈,也許可以在那里一待就待上大半天,沒有人會過問,沒有人會擔心。
因為我們只知道,飛機是危險的。飛行的危險顯而易見:飛行過程中的高空位置和孤立性,致使一旦發(fā)生災難,誰也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全體罹難這種事,幾分鐘內就傳遍網(wǎng)路的各大頭條。這種危險是直觀的、顯性的,所以各大機場才花了這么大的力氣要規(guī)避它。
可是安檢口在規(guī)避了飛行風險的同時,也聚集了密集的人群和不明物體,只是很遺憾地,這些細節(jié),并沒有激發(fā)我們對于危險的直觀感受。
也許無論安檢還是安全帶,主要功能都是帶來「安全感」,真正的安全反而是其次??墒前踩芯褪沁@樣一個調皮的東西——從風險補償?shù)慕嵌葋碚f,「安全感」會鼓勵更多的冒險,從而「安全感」越多,風險反而越大。
中國有老話說,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呃,這也不一定,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最危險的地方。因為看得見的危險其實都不那么危險,而那些看不見的危險、自以為的安全,才最危險。
參考資料
Peltzman, S. (1975). The Effects of Automobile Safety Regul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3(4), 677-725.
Cohen, A., Einav, L. (2001). The Effects of Mandatory Seat Belt Laws on Driving Behavior and Traffic Fatalities. Center for Law, Economics, and Business, Harvard Law School, Discussion Paper No. 3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