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輕
(福建省南安市華僑中學)
摘 要:新課標下,高中政治課堂與社會熱點緊密結合已經(jīng)成為一種常態(tài),如何通過社會熱點引導高中政治課堂的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當前政治課堂構建中討論的重要話題。社會熱點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內(nèi)容豐富多彩,既符合高中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也適應政治課堂本身的需要,成為連接政治理論與學生認知的橋梁,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社會熱點;高中政治;構建課堂
高中政治教學中引入社會熱點的實踐早已屢見不鮮,并且在教學實踐中產(chǎn)生了不錯的反響。在實踐基礎上,我們所要討論的是如何充分運用社會熱點引導高中政治教學,形成新的課堂構建理念。傳統(tǒng)教學中社會熱點材料作為政治課堂的補充,充分發(fā)揮著橋梁、引導作用,隨著新課標精神的深入,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更應該調動社會熱點材料的積極作用,充分運用到課堂中。
一、社會熱點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運用
社會熱點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運用主要集中于以下幾點:課程的引入、知識點的補充、課程的講解以及課程的復習回顧。在課程的引入環(huán)節(jié),部分教師能夠充分運用時政熱點,以近期學生關注的時事作為媒介,引導學生進入新課程的學習,這樣可以提升政治教學的新鮮感,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另外,政治課本身就是實踐性與實時性相結合的課程,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中合理補充相關會議和政策內(nèi)容。
社會熱點的運用,對于高中政治課堂的意義首先就體現(xiàn)在豐富政治課堂。高中階段的政治教學,涉及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理論知識較多。面對這些理論知識,學生可能會感到枯燥乏味,而時事政治的引入恰好能夠解決這些問題,使政治理論與學生的生活相聯(lián)系,提升理論知識的趣味性。其次,符合新課標要求。新課改要求以學生為中心,而社會熱點之所以能成為熱點就在于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符合學生的認知,除了能夠引導學生有所抒發(fā),更能夠借此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最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完成德育,高中政治教學承接著思想品德課程,不僅要將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等傳遞給學生,更要對學生進行德育,尤其是高中階段學生已經(jīng)初步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需要通過社會熱點發(fā)表觀點,在這個過程中由教師的引導幫助學生成長。
二、社會熱點引導下高中政治課堂的構建
1.合理選擇社會熱點
社會熱點具有實時性的特點,數(shù)量多、更新快,因此,作為政治教師,實際上是面臨著大量的材料要進行選擇。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熱點中選取能夠為高中政治課題所需要的,教師緊扣教材及教學大綱,選擇的社會熱點要能夠在激發(fā)學生討論熱情的同時有所針對。作為政治教師,還要做好材料的積累工作,能夠將一年度的時政熱點資料進行整理,加以信息化的總結。除此之外,教師也是有所參照的,如將一些有引導性的報刊以及當年度的高考等重要政治考試中的熱點資料進行保留,都可以為課堂所用。
2.找準運用時機
要想使社會熱點的運用能夠對課堂產(chǎn)生支撐作用,而不僅僅是豐富課堂的調味劑,需要以課堂節(jié)奏為綱領,找到插入社會熱點的契機。一節(jié)政治課中,并非社會熱點越多越好,過多的熱點反而會使政治課堂顯得雜亂無章。社會熱點的巧妙插入,能夠對政治課堂具有錦上添花的作用。通常情況下,教師可以引入時政材料作為一節(jié)課的主導材料,在引入過程中展示給學生,并且在日后的學習中做進一步討論,進而引出接下來更深刻的理論知識。講解某一知識點需要引入時政材料時,教師要把握分界點,使時政熱點與政治理論知識有機結合而不顯痕跡。盡管材料引入看似常規(guī),但政治材料的引入與歷史學科材料的引入是不同的,有自己的節(jié)奏特點,需要教師把握。
3.通過社會熱點引發(fā)學生的思考
社會熱點屬于課本之外的實踐內(nèi)容,除了對教材或內(nèi)容、或講解的補充外,還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進一步思考。在教育意義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始終是教育的真諦,盡管高中教學總是繞不過高考,學生與教師的壓力都很大,但我們?nèi)匀灰逍芽吹剑谓逃哪康脑谟趥鬟f我國當前的政治理念,并且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通過社會熱點的引入,引起學生的思考與感觸,或者教師可以通過對社會熱點的探討適當安排實踐課程,幫助學生進行深入思考體味,達成政治課的教育目標。
政治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強的學科,對于這樣的學科教學,合理引入社會熱點,豐富課堂內(nèi)容,增強其實踐性,無論對于政治學科教育本身還是對于高中階段學生的成長都是有益的,需要政治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做出進一步探索,以達到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文斌.淺議在社會熱點引導下如何構建高中政治的有效課堂[J].科教導刊,2015,16(1):75.
[2]周翠華.構建現(xiàn)代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高中政治課合作探究性學習模式[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7,11(4):20-21.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