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群忠 楊建強
[摘要]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歸根到底在于對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精神,以價值理性和實踐理性為核心的道德規(guī)范系統,以及看待世界與事物的獨特思維方式等的自信,在于對這些中華文化所展現出來的獨特的核心理念和獨特的精神氣度的自信。這種文化自信,對人類、民族和國民的價值和可能貢獻在于: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中,引領人類的共同價值,貢獻中國智慧;凝聚價值共識,培育民族精神;賡續(xù)禮儀之邦的傳統,塑造現代公民和君子人格。
[關鍵詞]文化自信;倫理自覺;人類命運共同體;民族精神;公民人格
[作者簡介]肖群忠,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楊建強,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傳統美德的繼承創(chuàng)新與實現中國夢研究”(項目編號:14AZD00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眥1}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它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建設社會主義文化軟實力,傳承中華民族的國脈,構建國民的精神家園,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并對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智慧將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中華傳統優(yōu)秀文化是我們的文化基因,是文化自信的根源,因此只有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汲取中國智慧,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才能彰顯中國文化的生命力、影響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力量。另一方面,民族和國家是文化的主體,人民群眾更是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與實踐者。文化自信和促進文化大繁榮,不僅是我們的治國理念和基本國策,也應該成為人民群眾的自覺實踐。那么,歸根到底,文化自信對于當代中國人意味著什么?如何樹立并踐行文化自信?在筆者看來,文化自信的本質和核心是價值觀自信和倫理自信。以中華文化獨特的價值觀、道德觀貢獻人類,提供中國智慧;重鑄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向心力與凝聚力;弘揚禮儀之邦的文明傳統,培育具有高度道德素質的現代公民,是落實和實踐文化自信的現實目標與可能途徑。
一、文化自信的核心是價值觀與倫理自信
任何一種文化從其精神內核而言,歸根到底是一套有其特殊旨趣的價值觀念體系。在構成廣義文化概念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精神文化是一個文化體系中的倫理價值觀念、審美旨趣和精神信仰,這些因素決定著文化的方向,因而精神文化是文化體系的核心。也因此,精神文化又可以被看作是狹義的文化概念。
如果從文化比較學的角度,對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印度文化做一個最簡要的比較概括的話,那么一般認為,中國文化是人文性、道德性的“德性主義”文化,西方文化是一種倡導科學與理性的智性主義的文化,而印度文化則是一種神性主義的文化,這已成為學界的共識。從文化的諸要素的關系來看,中國文化是以道德為其核心的。梁漱溟明確把“道德氣氛特重”列為中國文化的一大特征?!叭趪矣谏鐣藗愔?,納政治于禮俗教化之中,而以道德統括文化,或至少是在全部文化中道德氣氛特重,確為中國的事實。”{2}韋政通也指出:“在中國文化中,有‘一本萬殊的理念,于是堅信一切文化都有一個共同的基礎,這基礎就是道德。中國傳統中講道德,不像西方人講道德只限制在人生的范圍內,而是彌漫在文化的一切領域。因此,中國的政治理想是‘德治,文學理想是‘文以載道,經濟的理想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其他如教育、法律、也莫不以道德為基礎。”{3}這兩位學者都不約而同地指出,傳統道德是傳統文化的核心與靈魂。中國也素來以道德文明古國和禮儀之邦著稱。中華文化是一種倫理本位型的德性主義文化,其核心和精華體現為其深厚的倫理精神和價值觀念。這是中華文化的特質,也是對人類文明的突出貢獻。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最近印發(fā)的《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明確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概括為三個組成部分: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中華人文精神。古今中外文明史反復證明,一個社會的基本結構和技術文明可以而且需要變革和轉型,但其基本的文化價值精神應該世代傳承、構成一個民族文化的基因和底色。中國文化將如此龐大的多民族人群凝聚在一起,并歷經千年而仍作為一個完整的文明體系綿延至今,這是世界文明史的奇跡,也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源泉。漢內斯·阿爾文( Hannes Alfven)有一句流傳甚廣的話:“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個世紀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卑栁乃f的孔子的智慧當然并非科學技術的工具理性,而正是以孔子為代表的中華文化所具有的價值理性和智慧。
這也就是說,文化自信的內容,可能包括對我們的科學技術、器物制度、燦爛文化、文學藝術等等各種文明成果的自信,但由于各種文明成果的核心均有滲透其中的價值理念、精神氣度和思維方式,文化自信歸根到底在于對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精神,以價值理性和實踐理性為核心的道德規(guī)范系統,以及看待世界與事物的獨特思維方式等的自信,在于對這些中華文化所展現出來的獨特的核心理念和獨特的精神氣度的自信。正如《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中所指出的那樣:“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豐厚滋養(yǎng),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
我們自信、自豪,是因為我們相信這種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是未來的希望,是國家的力量,必將對民族復興、國家強盛、人民幸福和人類進步繼續(xù)作出自己的貢獻。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作為一種獨特的價值體系和行為規(guī)范、生活方式,它會給當代人類和中華民族帶來哪些可資借鑒的精神價值?將作出哪些貢獻呢?
二、引領“共同價值”,貢獻中國智慧
社會文明的發(fā)展,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多邊主義的全球政治治理秩序的形成,文化的多元交流融合,使人類日益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中國的前途和命運與世界其他文明的前途和命運前所未有地聯結在了一起。在建立人類共同體的過程中,中國文化對世界可能的貢獻是什么呢?endprint
1.和而不同的文化觀
儒家經典《中庸》有言:“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薄啊透?,在于合異。人類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薄拔拿鳑]有高低優(yōu)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別。文明差異不應該成為世界沖突的根源,而應該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每種文明都有其獨特魅力和深層底蘊,都是人類的精神瑰寶,不同文明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眥4}
多元主義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基本事實,各個民族文化之間雖有不同,但都是面對其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和歷史文化傳統而發(fā)展至今的獨立體系,在接受人類共識價值的基礎上,每一種文化都有其自足的存續(xù)價值。正由于這種多元主義文化局面的存在,才使得世界各個不同文化體系之間可以相互借鑒,補偏救弊,在承認現有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礎上,各個民族文化之間可以成為相得益彰、彼此借鑒的良性互動關系。
中國的歷史經驗和思想文化傳統表明,多元融通和兼容并包是人類文明的常態(tài),在不同文化價值系統和道德譜系之間也存在著可公度性。中國文化這種和而不同的理念,使中國文化長期以來就有一種海納百川的氣度,我們不僅可以容納56個民族的不同文化,而且對于外來文化也是兼容并蓄。佛教早在東漢就傳入中國,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代以來,我們對基督教等西方文化也是兼容并蓄的。和而不同的文化觀是中華文化處理與其他各民族文化關系時一以貫之之道。
當代中國以開放包容的胸襟,將自由、平等、公正等共同價值吸納、確立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這是價值觀自信的體現。同時,價值觀自信不僅表現為對其他文明成果的接受和吸納,更在于以更加積極的姿態(tài),在世界范圍內倡議和引領人類共同價值。2015年9月,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發(fā)言中提出:“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边@首次論述了人類共同價值的命題。人類共同價值是一定時期內人類基于同樣的需求而產生的共同的價值,共同價值是在承認彼此特殊價值基礎上的共識價值,共識價值是相對的、變化的、發(fā)展的。這從根本上與某些西方國家所鼓吹的抽象而絕對的普世價值是有區(qū)別的。
2.和平主義的國家觀
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和平的民族,“中華文明歷來崇尚‘以和邦國、‘和而不同、‘以和為貴。中國《孫子兵法》是一部著名兵書,但其第一句話就講:‘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要義是慎戰(zhàn)、不戰(zhàn)。幾千年來,和平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中,刻進了中國人民的基因里。……中國人民深信,只有和平安寧才能繁榮發(fā)展”{5}。和平主義,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價值認同、文化自信,也是西方很多有識之士對中國的正確觀察與洞見。羅素曾說過:“中國人不像白人那樣喜歡虐待其他人種。……如果在這個世界上有‘驕傲到不屑打仗的民族,那就是中國。中國人天生寬容而友愛、以禮待人,希望別人也投桃報李。只要中國人愿意,他們可以成為天下最強大的國家。但是,他們所追求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眥6}中國是睡醒的東方雄獅,但卻是和平的獅子。
與倡導武力戰(zhàn)爭的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不同,和平主義的國家觀從一開始,就將人民的安定富足,以及協和萬邦的王道政治理想作為其終極目標,因而“中國古人,自始即不以民族界限、國家疆域為人文演進之終極理想”{7}。也因此,中華民族一直是一個被不斷豐富和擴大的文化概念。和平主義認為國家的根本乃在于通過厚德載物、崇文尚德的合群之道,將更多的不同人群、種族以人文化成的方式凝聚,使“近者悅,遠者來”,最終融凝成為更大的文化共同體。
3.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當今時代,面對氣候變暖、生態(tài)破壞、資源匱乏等一系列共同環(huán)境問題,人類必須以全新的倫理觀念來面對自然。恣肆人類欲望、過度索取自然的人類中心主義倫理觀念已無法處理人與自然的緊張關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民胞物與之道才是看待人與自然關系的正確理念。從天人合一的觀念出發(fā),人與自然的關系不再是利用和被利用的關系,而是作為萬物靈長的人,在與自然的互動中,“贊天地之化育”,最終達到“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致中和”之境。以此自然觀為理念,中國古人所秉持的儉約自守、愛物惜物的生活理念,對于今天倡導綠色、低碳、循環(huán)、可持續(xù)的生產生活方式,實現生態(tài)良好的永續(xù)發(fā)展之路具有深刻的啟迪、借鑒作用。
中華文化之所以被國際上的許多有識之士看作是解決人類在21世紀眾多重大問題的精神資源和東方智慧,就在于它的和而不同的文化觀是我們形成彼此尊重、多元文化、文明共享的思想方法前提。而和平主義或者說希望和平,反對戰(zhàn)爭,過上和平安寧的生活是世界各國人民的期盼和希望。因此,中國文化的這種和平主義就自然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尊重與愛戴。而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則是沖突和戰(zhàn)爭的根源。中國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條件下,更是解決環(huán)境保護、解決人與自然關系,現代人與未來人關系的寶貴思想資源。中國文化的上述文化觀、國家觀、自然觀是我們中國文化對于人類文明進步所可能作出的貢獻,也是我們文化自信的精神淵藪之一。
三、凝聚價值共識,培育民族精神
價值觀念規(guī)范系統或者一定的道德觀,其重要作用還在于民族內部,它是民族認同、民族凝聚力的價值根源,是民族發(fā)展繁榮的強大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
1.價值觀念與規(guī)范系統是民族形成并凝聚的共同文化心理基礎
何謂民族?一般來說是指具有相似屬性的人群集合的專稱。斯大林對“民族”有一經典表述:“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wěn)定的共同體?!眥8}從這個定義中我們看到,“民族”的概念包括了“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等四個核心要素。我們將前三者可以看作是構成民族的“顯性”要素,體現了一個族群成員構成一個民族的物質性依附關系;我們將“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看作構成一個真實民族“隱性”深層要素。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標識了一個族群的精神氣質。換言之,它是一個族群在文化價值觀念上所達到的共識,這種文化價值觀念上的共識是一個民族之為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中國自古以來就注重族群文化心理的同一性,《左傳·成公四年》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中華民族只有“同心同德”而不會“離心離德”,才會“心心相印”“齊心協力”“萬眾一心”“天下一家”“中國一人”。倫理價值認同正是一個民族能否自立和存續(xù)的黏合劑。孫中山在《三民主義·民族主義》中指出:“我們現在要恢復民族的地位,除了大家聯合起來做成一個國族團體以外,就要把固有的舊道德先恢復起來。有了固有的道德,然后固有的民族地位才可以圖恢復?!薄芭f道德”就是歷史上存在并延續(xù)至今的傳統美德,這是凝聚中華民族、恢復民族地位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的增強,在今天尤其要注重傳統美德對凝聚價值共識,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義。endprint
2.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永續(xù)發(fā)展的不竭精神動力
《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中是這樣概括中華美德的核心內容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理念和規(guī)范,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氣,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這從四個方面提煉了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內涵:第一個方面,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就是傳統美德中的“義”德,是以浩然正氣肩負國家民族大義的道德使命感。第二個方面就是傳統的“忠”德,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愛國主義傳統。忠是危難之際“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對族群、國家展現的忠誠,也是和平年代忠于職守,敬于職事的愛崗敬業(yè)精神。忠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發(fā)展興旺的不竭精神動力,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要素。第三個方面就是前面曾經講到的以道德為核心和特色的中華文化精神,培育出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和集體良知。第四個方面就是經過歷史長河的積淀,在宋代形成的并被老百姓所踐行的“宋代八德”,分別是中國人在家庭、社會、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價值觀念、是非標準和行為規(guī)范。這種崇德向善的價值精神和倫理規(guī)范,為民族與社會、國家的和諧、進步、繁榮發(fā)揮著重要的動力和凝聚作用。塑造了中國人民獨特的崇德向善、注重秩序與和諧的生活方式。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健康向上、永遠充滿希望。
3.民族文化中的價值觀念規(guī)范系統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
如何概括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張岱年先生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視為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中華民族是一個由多民族所構成的文化共同體,因此更需要以民族精神作為民族的黏合劑和凝聚力。在當代中國社會,正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無論如何概括我們的民族精神,中國文化所蘊育的上述價值觀念與道德規(guī)范都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內涵和集中體現。上述如自強不息、勤勞勇敢、愛國主義、義以為上、和而不同、和平主義、崇德向善、團結統一,這些都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意蘊。在培育當代民族精神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繼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的這些合理和優(yōu)秀的價值觀念、行為規(guī)范,并對之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從而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以這樣的文化自信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動力和保障。
四、賡續(xù)禮義精神,提高國民素質
文化培育人格,人格反作用于文化。一種真正的文化自信必須落實為國民的道德自覺與倫理自信。因此,自近代以來,對理想的公民人格的尋求成為普遍意識。有識之士認識到,“國之本在民”,國家的強盛與否與國民精神風貌息息相關。所謂“貧民無富國,弱民無強國,亂民無治國”{9}。嚴復首先提出“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的國民性改造口號,號召破除“身奴”和“心奴”,使每個國民都成為自由平等的自治人格。后繼者梁啟超則全面提出了“新民”的時代課題,“故民智民力民德不進者,雖有英仁之君相,行一時之善政,移時而掃地以盡矣……故善治國者必先進化其民”{10}。將人的現代化與國家的現代化等量齊觀,號召四萬萬人從“旁觀者”自新自化為新民。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更是將“國民性改造”看作是完成文化啟蒙的重要方面。然而,在“救亡壓倒啟蒙”的時代主題中,公民現代人格的塑造被不斷延后。
國民是文化共同體中文明的傳承者和文化的傳播者,是文化的載體和道德的主體。國民身上的精神品格是對文化自信和倫理自信的最好詮釋。無論是在世界舞臺上的價值觀自信,還是對本民族精神的倫理自覺,都要落實到國民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上。這個層面的倫理自覺,既是國民精神的倫理自覺,也是公民個體德性的倫理自覺。前者是擁有什么樣國民公德的自覺,后者是公民個體成就自身德性的自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提出“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基本公德要求,從本質上講是對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文化的倫理自覺。
與此同時,公民道德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還應該傳承‘禮儀之邦的道德文化傳統,賡續(xù)中華文化的優(yōu)秀道德品質,確立以中國優(yōu)秀傳統道德為根基的核心價值導向,全面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應該認識到仁、義、禮、智、信、孝、忠、溫、良、恭、儉、讓、廉、恥等古典道德品格非但不與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現代國民精神相異趣,相反,前者是現代國民德性生成的深厚土壤。作為文化的載體和倫理的主體,國民的文化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是衡量文化軟實力,表征國家文化形象的重要向度。如何塑造和引導國民成為既有傳統美德的個體,又具有現代國民精神的公民是實現倫理自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辜鴻銘認為,中國人有中國人獨特的精神氣質,這種“中國人的精神”使得中國人區(qū)別于任何其他民族,特別是歐美人。他認為真正的中國人“沒有冷酷、過激、粗野和暴力”,“用一個詞可以把典型的中國人所給你們留下的印象歸納出來,就是‘溫良(gentle)……在真正的中國型人之中,你能發(fā)現一種溫和平靜、穩(wěn)重節(jié)制、從容練達的品質……”{11} 賀麟心目中的理想國民是具有“儒者氣象”的國民,“使每個中國人都具有典型的中國人氣味,都能代表一點純粹的中國文化,也就是希望每個人都有一點儒者氣象……”{12}簡言之,是既有學問技能又具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內有和悅的心情,外有整齊的品節(jié)的國民。也就是說,中華民族整體道德素質的提高,要以我們自古以來就具有的崇德向善的道德文化和人格理想作為價值資源,用傳統美德培育一代現代公民。
另外,傳統禮義精神也是公民德性生成的重要文化資源。在守法、誠信等基本的公民品德之外,要培養(yǎng)君子人格?,F代公民不但是一個遵紀守法的人,而且也需傳承并體現著自身民族文化精神的道德品質,使其在成為合格的現代公民的同時,又成為帶有自身文化印記,體現本民族獨特優(yōu)秀品質的道德主體,即公民人格與君子人格的統一,這應是現代國民德性培育的終極目標??偠灾?,使每個中國人成為具有內有仁愛意識、外有禮讓品格,質言之,成為禮儀之邦之禮義精神的載體,在國際交往中樹立中國人的良好形象,體現禮儀之邦的文明風范,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尊重與愛戴,形成中華民族的集體自尊,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族群自信和人格自信,也才真正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有力量的自信。
注釋:
{1}習近平談文化自信[N].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6-
07-13.
{2}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7.
{3}韋政通.中國文化概論[M].長沙:岳麓書社,2003:58.
{4}{5}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N].光明日報,2017-01-20.
{6}[英]羅素.中國問題[M].上海:學術出版社,1996:154.
{7}錢穆.民族與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7.
{8}斯大林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4.
{9}嚴復集(第1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6:25.
{10}梁啟超全集(第1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340.
{11}辜鴻銘.東方智慧——辜鴻銘隨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10.
{12}賀麟.文化與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8.
責任編輯:周青
(本文發(fā)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雜志2017年第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