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曉玲
廣州市花都區(qū)教育局北片教育指導中心 廣東廣州
【摘 要】在一節(jié)課伊始的三到五分鐘時間里安排學生進行演講、朗誦、講故事的課前三分鐘展示活動被師生親切地稱為“課前三分鐘”。《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總目標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也就是說,語文課不僅訓練學生的“讀”和“寫”的能力,也要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讓學生得到全方面的鍛煉。課前三分鐘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形式,利用好這三分鐘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課前三分鐘;展示活動;農(nóng)村初中;語文課堂
《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實施建議中,關于口語交際教學提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的能力。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不宜采用大量講授口語交際原則、要領的方式。應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重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口語交際的能力”?!靶抡n標”還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由此可見,在語文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讓學生自由表達所見、所聞、所感的舞臺,更為學生接受和喜愛。
筆者所在的學校是農(nóng)村初中,農(nóng)村地區(qū)的教育資源和學習環(huán)境相較于城區(qū)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故而農(nóng)村的孩子在信息接觸面、社會交往、人際溝通等方面也較城區(qū)的孩子存在明顯的差距,如比較拘謹,不善于與人交流,一說話臉就紅等。作為農(nóng)村中學教學一線的語文老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我們不能因為教育資源相對匱乏、教育程度相對滯后就弱化甚至忽視了孩子們的語文素養(yǎng)。筆者認為,依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教學過程應重于情感的誘發(fā),激勵,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心靈的共鳴,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把學生的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激勵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地學習,并把一種美好的情感內(nèi)化于心,而課前三分鐘講演就是這么一種有益的方式。
一、充分認識“課前三分鐘”的功能和作用
語文教學具有實踐性,這一特點決定了語文教學離不開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活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應該處于主動參與、積極活動的狀態(tài)。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民主的、開放的合作關系。把生動活潑的課前三分鐘講演形式引入語文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樂于參與其中,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首先,它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nèi)把準備好的內(nèi)容表達出來。要求明了、輕快、準確、令人信服。通過講演展示,學生內(nèi)在的表達能力在教師和全體同學面前真實地外傳。在“三分鐘”的展示中,學生看到了別人,也看到了自己,講評別人的同時,也在規(guī)范著自己。
其次,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通過“課前三分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為學生要想三分鐘取得較好的成績,必須講演前要組織好材料,經(jīng)過立意,構(gòu)思成文,最后修改成稿。因而說的過程,也是寫的過程,要想說好必須寫好,不能應付,這樣就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課前三分鐘”為進行思想教育創(chuàng)造了一個生動活潑的局面,開辟了一條新途徑。因為學生講演內(nèi)容攝取身邊所見、所聞、所感,內(nèi)容豐富多彩。
第四,“課前三分鐘”講演鍛煉了學生邏輯思維。為了準備講演展示,學生要選擇材料和組織材料,進行認真地思考。先說什么,后說什么,怎樣開頭,怎樣結(jié)尾,怎樣提出問題,怎樣進行論述,這些都要進行認識、分析、歸納、推理、判斷等各種形式的思維活動。
二、遵循學生成長規(guī)律,循序漸進,逐步深入
學生講演展示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一蹴而就,要遵循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不同年齡段培養(yǎng)的側(cè)重點也不同。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探索和實踐,比較推崇“三階段”講演能力培養(yǎng):七年級階段偏重于記敘性文體,更多積累寫人敘事的語段,這個階段適宜開展講故事、說身邊事等活動;八年級階段偏向議論型、鑒賞型,適宜開展讀后感、觀后感活動;九年級則配合中考復習,讓學生關注時事,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適宜開展演講展示。
七年級階段學生年齡小,一切都剛剛開始,這個階段側(cè)重于講述。講述就是讓學生講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提高每一位的語言表達能力,使每一位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彌補課內(nèi)因時間倉促只能提問少數(shù)同學的不足,可以由學生就感興趣的題材自由講述。
八年級階段學生對學校環(huán)境熟悉了,知識增長了,學習的能力提高了,這個階段可以先開展“詩文朗誦”活動,加強朗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和讀書能力,提高口語交際能力,老師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朗誦技巧。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后,讓學生選擇喜歡的作品在課前三分鐘展示,讓學生談談自己最崇拜的名人和自己最喜愛的書籍,這樣不僅可以增長見聞,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培養(yǎng)價值觀。
九年級階段學生知識面較廣,查閱、理解和運用資料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已經(jīng)掌握了基本的查閱資料、分析資料和組織資料方法,學生不僅要播報新聞,還要評論時事,適時開展演講活動,這些訓練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還可以積累寫作素材。
三、注重指導,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
初中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處于重要的成長期和形成期,特別需要指引他們前進的道路,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師在學生“課前三分鐘”之前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首先要教會學生什么是講演,了解演講、講述和朗誦的區(qū)別,然后教會學生怎么寫講稿,在活動開始之前做好充足準備。教師言傳身教,把握正確的指引方向,既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又不放任自流,任由學生隨意的“講演”,讓講演流于形式,從而鍛煉學生的膽量、口才,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的意識。
學習需要學生自己來體驗和實踐,只有當學生以主人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學才會取得好的效果。實際上,學生都有很強的參與意識,他們都希望把自己的觀點、看法表達出來,希望贏得同學們的贊賞和老師的肯定。課前三分鐘的展示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參與的平臺。雖然每次練習只有一個同學,但所有同學都在聽,甚至比聽老師的講課認真。為了獲得說話成功,每個學生都在積極準備,為了臺上那幾分鐘,學生會精心地去搜集材料。三分鐘的說話訓練,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感到自己是學習的真正主人,在學習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極大地調(diào)動起來了。
四、積極評價,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
課前三分鐘的一系列展示活動,教師應該從始至終參與,要專心傾聽學生的講話,同時始終要以尊重、鼓勵、欣賞的目光去看待所有發(fā)言的學生,哪怕學生講得再什么差,都不要諷刺、挖苦,都要找出閃光點進行鼓勵。堅持在贊揚、激勵中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不斷學習完善、提高自我。
尊重和賞識并不代表要一味的嬌縱學生,評價過程中也要有一定的標準。主要可落實在內(nèi)容的評價、語言表達的評價、表情和儀表的評價上,并通過不同學生之間的對比,讓表現(xiàn)較差者看到差距和改正的方向,只有這樣才能有進步,而不是停留在別人習慣性或是禮貌性的表揚中做一只井底之蛙。學生說話能力有了提高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地把課前演講向高層次拓展,以展示課前三分鐘說話的成果,形成一種動力,不斷激發(fā)學生演講熱情,開發(fā)說話潛能。
課前三分鐘既是教師對“新課標”口語交際教學的要求,也是對學生全面語文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勇敢、自信的個性,有理由相信,只要高度重視、長期而有效地堅持語文課前三分鐘展示活動,積極倡導和營建開放、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學習,就一定能點亮語文課堂,使學生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S]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1年版.
[2]葛保民.淺談初中語文課前三分鐘口語訓練.[J]教育創(chuàng)新學刊,2012年12期.
[3]吳如兵.課前三分鐘演講:語文課堂美妙的序曲.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J],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