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麟生
2016年高考前夕,教育部考試中心的張開先生在《語文周刊》上發(fā)表了一篇題為《注重題型設計,強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點及相關問題的解讀》的文章,正式提出“任務驅動型作文”這一新題型。他寫道:“作文材料在引發(fā)考生思考、激發(fā)考生寫作欲望的基礎上,通過增強任務指令,著力發(fā)揮試題引導寫作的功能,增強寫作的針對性,使考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辨析關鍵概念,在多維度的比較中說理論證?!边@是他對此新題型概念、特性和功能的精要詮釋。這一新題型對剎住日益猖獗的“套作、抄襲”之歪風是有積極意義的,我們理應歡迎。但當時高考臨近,考生對這一新題型缺乏研究,便產(chǎn)生了一種莫名的緊張感,就連指導教師也猜測2016年高考作文也許會出現(xiàn)這一新題型獨大的局面而忙于應對。
但實情又如何呢?2016年高考帷幕剛落下,作文便引起了各地教師、專家的熱議。冷靜思量后,大家發(fā)現(xiàn),一種題型獨大的局面沒有出現(xiàn),倒是出現(xiàn)了“百花齊放,各顯異彩”的新氣象。
我們先看看題型,2016年全國的九道高考作文題涵蓋了沿用多年的話題、標題、新材料作文和忽然興起的任務驅動型作文。其中上海、天津和江蘇三省市的高考作文題竟然分別提供“評價他人生活”“我的青春閱讀”和“話長話短”的話題作供料,讓考生“自擬題目”作文,實在少見;而北京、浙江和山東的高考作文題則是把標題作文和新材料作文糅合在一起;至于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三道作文題,除在“寫作要求”上明確提出“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外,與其他六省市出的作文題沒有質(zhì)的差別。這九道高考作文題都具有時代的現(xiàn)實性、新聞的真實性、多元的思辨性和生活的實用性等特點。命題者都在關注年輕一代的教育、讀書、學習和創(chuàng)業(yè),關注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一言蔽之,這九道高考作文題的立意都圍繞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二個詞來做文章,引領年輕人健康快樂成長。
分析了2016年高考作文的題型后,我們該如何迎接2017年高考作文的挑戰(zhàn)呢?在此,我想奉獻給考生們“抓‘新善‘辨,寫出真情”這八個字的策略。
何謂抓“新”?指考生要用心研究任務驅動型作文和新材料作文的共性與個性,并找出相應的對策。與此同時,考生要了解2016年高考作文供料的特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十二個詞為綱,從課本上、黨報上、生活中收集鮮活的素材,尤其是要關注“感動中國”人物的先進事跡、當年春晚演出的主旋律和2017年中央“兩會”發(fā)出的重要信息等。古人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睂懽鞫?,這個“米”就是寫作素材,考生只有擁有了豐富鮮活的素材,才能寫出血肉豐滿的美文。
所謂善“辨”,指的是考生要具有思辨創(chuàng)新能力??忌趯懽鲿r,如果能做到如張開先生所說的“在真實的情境中辨析關鍵概念,在多維度的比較中說理論證”,何愁寫不出美文?
“寫出真情”是指考生在行文過程中要善于綜合供料內(nèi)容及含意并注入自己的切身體驗和感受,寫出真情??忌鸁o論寫什么題型的作文都應切實做到用心讀懂作文材料與寫作要求,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如果考生能把“抓‘新善‘辨,寫出真情”這八個字落實到寫作的過程中,定能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考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