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妮
摘 要: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理論為輔的課程,借助情景模擬教學法,有助于克服理論教學的枯燥無味,真正意義上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本文分析了情景模擬教學法在中職人力資源管理教學中的積極作用以及該方法的構建與應用。
關鍵詞:情景模擬教學法;人力資源管理;應用
中職學生的基礎薄弱,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方法,但動手能力較強,對新事物、新觀念的適應性強,枯燥的理論學習難以吸引中職學生的注意力,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無法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如何激發(fā)中職生的興趣并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是中職教師一直在摸索并實踐的課題。
人力資源管理作為工商管理類的核心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用性,課程內容包括工作分析、人力資源規(guī)劃、人員招聘與選拔、績效考核、薪酬管理等,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掌握現(xiàn)代企業(yè)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發(fā)展趨勢,掌握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形成對人力資源管理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為學生畢業(yè)后進行具體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打下堅實基礎??梢姡谌肆Y源管理課堂教學上一味地灌輸理論不利于激發(fā)中職生的學習熱情。為了使中職生對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始終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構建與應用情景模擬教學法成為教學的發(fā)展趨勢。
一、情景模擬教學法的概念
情景模擬教學法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創(chuàng)建并設立接近生活或工作實際的情境,把學生的認知過程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狀態(tài)下進入學習佳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二、情景模擬教學法的優(yōu)勢
1.有利于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體,教師教、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在中職人力資源管理課堂教學中,經常有學生無法消化課程內容,出現(xiàn)了抵觸情緒,追溯根源,是教學方法單一枯燥的原因。通過情景模擬,使中職生身臨其境,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變?yōu)橛腥さ那榫?,不僅可以調動中職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更能夠通過直觀的體驗,使學生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知識,融會貫通。
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
目前,許多中職學校的人力資源管理單純地教授理論知識,忽略了實務,這種不與實踐密切聯(lián)系的教學模式是低效、乏味的,必然導致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低。情景模擬教學法倡導實踐教學,推崇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融入生活、步入現(xiàn)實,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
三、情景模擬教學法在人力資源管理教學中的應用
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在中職人力資源管理教學中,情景模擬教學法的實施如下。
1.實施步驟
第一步,教師擬定主題,設計情景模擬方案。第二步,學生分組,進行角色分配。第三步,學生實施情景模擬演練。第四步,教師點評總結。
2.應用舉例——面試
教師擬定“面試”主題,設計情景模擬方案。人員招聘與選拔是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招聘、選拔人才理念,并針對企業(yè)的實際情況,做出科學合理的招聘方案。在模擬過程中,應當設計人員招聘的渠道、方法,設置面試官和求職者,演練面試流程。
學生分組,進行角色分配。以8人為一組,設置1名組長,自由選擇企業(yè),通過研究其背景,列出該企業(yè)擬招聘的3個職位,羅列崗位要求(企業(yè)背景、擬招聘職位和崗位要求以PPT的形式展示)。每組由3位學生扮演面試官,5位學生扮演求職者。扮演面試官的學生需設計面試問題和面試評價表,扮演求職者的學生需選擇一個應聘職位,設計簡歷。
3.學生模擬面試情景
(1)抽簽決定各組的先后順序。
(2)由一位面試官上臺介紹企業(yè)背景、擬招聘職位和崗位要求。
(3)進入面試環(huán)節(jié),各面試官以面試評價表為依據(jù),評價求職者的表現(xiàn),內容包括簡歷的設計是否符合崗位要求以及現(xiàn)場應變能力等。
(4)每組結束面試后,面試官對求職者進行綜合評價和總結,列出擬錄用的人選,并在下一組結束面試后公布錄用人選。
(5)重復上述過程,直到所有組完成模擬面試。
4.教師點評總結
模擬面試結束后,分別請各組的面試官代表和求職者代表分享模擬過程中的感受,再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整體表現(xiàn)對各組進行總結評價,最后,結合人力資源管理的課程內容進行理論知識的鞏固和強化。
參考文獻:
[1]楊延嬌.人力資源管理教學中情景模擬教學模式的構建及應用[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 2010(5):91-92.
[2]劉紅霞.情境模擬教學法在人力資源管理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