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欣
摘 要:當前的中職生主要以“00”后為主,他們的思想比較先進、前衛(wèi),對流行音樂比較感興趣,而因為缺乏相關音樂素養(yǎng),他們對民族傳統(tǒng)音樂、古典音樂和樂理知識等并不感興趣。因此,中職音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這一特點,注重在中職音樂教學中融入流行音樂元素,以此強化教學效果。
關鍵詞:流行音樂;中職音樂教學;融合對策
一、中職生對中職音樂缺乏興趣的原因
1.音樂基礎薄弱
從中職生來看,他們缺乏牢固的音樂基礎,從小所接受的音樂教育也不多。因此他們對音樂不太了解,缺乏一定的音樂素養(yǎng),對傳統(tǒng)音樂知識難以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很難學好相關音樂知識,對中職音樂教學內容就不夠感興趣。
2.教學內容乏味
從當前中職音樂教學內容來看,大多都是傳統(tǒng)的國內外民族音樂、古典音樂等,而與中職生生活經驗相貼近,與中職生心理特點相吻合的音樂內容非常少,故而學生難以感興趣。如有的教材內容中職生學習起來難度較大,難以認識和閱讀,學習興趣不高;有的教材音樂理論性太強,而缺乏音樂理論基礎的中職生學起來就會感到困難重重。
3.逆反心理較強
中職生正處于青春期,身心發(fā)展都很不成熟,叛逆心很強,不愿意接受管束,喜歡天馬行空,喜歡灑脫自由。而教材內容大多都是傳統(tǒng)音樂,比較古板嚴肅,與他們實際生活相距較遠,故而他們容易產生排斥心理[1]。
二、加強流行音樂與中職音樂教育相融合的對策
1.深入挖掘音樂資源,融入流行音樂元素
當前中職生對流行音樂比較感興趣,但是一般都只停留在哼唱幾句的層面,對流行音樂資源缺乏深入挖掘。故此,音樂教師應該切實加強對流行音樂資源的挖掘與整合。要將流行音樂作品的精華、原理、發(fā)源、歷史等讓學生了解,讓他們真正認識到流行音樂的精髓所在。同時,注重將積極健康的流行音樂資源整合到中職音樂教學中來,讓學生從中真正認識到流行音樂文化的魅力所在,從而遷移到對傳統(tǒng)音樂的認識上來,增加對傳統(tǒng)古典音樂的興趣。
例如,將流行音樂《龍的傳人》引入課堂中來,通過解析歌詞讓學生認識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或者在音樂課上彈奏這首歌曲,增加中國風元素,增強歌曲的傳統(tǒng)韻味;還可以組織學生演唱這首歌曲,并對學生進行音樂技能、技巧方面的教育指導,讓學生增加對流行音樂的認識,增強音樂辨識能力。通過對相關流行音樂的學習,教師使學生更加準確地認識和理解相關流行音樂,提升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為其今后學習音樂奠定堅實的基礎[2]。
2.加強流行歌曲教學,提升學生演唱能力
學生認為聲樂知識是枯燥乏味的,而流行音樂主要以演唱為主,故此,教師可以通過流行音樂來加強對學生聲樂知識的傳授,以此夯實學生的聲樂知識基礎。從教學實踐來看,學生一般只會哼唱10到20首流行歌曲,卻無法完全準確地演唱出來。在教學流行歌曲的過程中,應讓學生學到一定的聲樂知識、發(fā)聲技巧和演唱方法。故此,在中職音樂課堂上,可以將王菲演唱的《水調歌頭》等流行歌曲引入教學中,使學生學習更多的流行音樂知識,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聲樂演唱技巧和方法。提高中職生就業(yè)能力和創(chuàng)業(yè)能力是中職教育的根本目的,故此,必須加強對中職生音樂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為他們今后走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如組織各種音樂課外活動,組建音樂興趣團隊,通過歌唱比賽、聯誼匯演、藝術節(jié)、音樂研討會等形式,讓學生在演唱中提升實踐能力。
3.融入時代最新元素,運用類比遷移興趣
越是新鮮的事物越容易讓人產生興趣,故此,教師應該根據這一特點,切實增加教學內容的新鮮感。所以,在中職音樂教學時,教師要將社會時代元素融入進來,將學生的學習興趣遷移到音樂學習中來。
如在教學節(jié)奏的有關內容時,可以讓學生感受布魯斯(Bruce)的節(jié)奏風格,以此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在演奏樂器過程中,學生對鋼琴的雙連音難以認識和理解,教師可以將《雙截棍》這一流行音樂引入,通過現場彈奏和合作討論,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還要改變教學方式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在教學樂理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想一想,還有哪些流行歌曲喜歡用這些類似的方法。通過類比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3]。
參考文獻:
[1]曹曉梅.試論流行音樂與中職音樂教學的融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6(S2):153.
[2]李中華.試析流行音樂與中職音樂教學的融合[J].當代職業(yè)教育,2014(3):46-48.
[3]周藝波.流行音樂與中職音樂教學的融合[J].北方音樂,2016(14):34.
(作者單位:遼寧省燈塔市中等職業(yè)技術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