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珊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定位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這也告訴我們,立足言語實踐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可以在豐富的言語學習實踐中加以落實。筆者發(fā)現(xiàn)現(xiàn)行各個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散文占了較大比重,成為小學語文教材的“首選文體”和“主導文體”,并且隨著學段的增高明顯增多。細讀這類文體的教材,語言清新明麗,精美凝練,質樸而自然,情韻優(yōu)雅,布局巧妙,內涵豐厚,行文如涓涓流水,寥寥數(shù)語就可以勾勒出生動的形象,顯示出深遠的意境,是啟迪學生語言、進行有效言語實踐、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極為重要的文體。
一、誦讀情感觸發(fā)點,豐富情感和審美素養(yǎng)
散文,語言美妙動我心,非常適合誦讀。通過誦讀,學生能更透徹地理解散文的思想內涵,更透徹地領會作者飽滿的感情。在朗誦過程中,學生的感情也會一點一點被熏陶,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起豐富的情感和審美素養(yǎng)??勺プ√攸c反復誦讀,對比襯托,升華情感。如在《桂林山水》一文中,重點描寫漓江的水“靜、清、綠”的特點,教學中,筆者通過聽讀、朗讀、品讀等方式,讓學生感知水“靜、清、綠”的特點。學生反復朗誦描寫江水“靜、清、綠”特點的相關語句,在突破表層言語的基礎上進入深層的情感,學生會有自己的想法,抓住文章中描寫漓江水靜、清、綠的精彩語句,啟發(fā)學生置疑開頭,揣摩文章描寫大海和西湖的用意,并且讓學生在反復朗誦江水特點的基礎上,通過對妙詞佳句的品析,理解對比寫法可以襯托漓江水獨特的美。多層面賞析后把文章獨特的感情分析出來進行誦讀深層朗讀,讀中入境,讀中悟情,讀中升情。
二、挖掘內化練習點,彰顯個性語言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內在的是語言理解能力,外在的是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說的訓練中解決的是思維的條理性,對已儲存的語言材料還要通過學生的思維定式進行系統(tǒng)的練習,幫助學生內化和吸收為自己終身固有的語言能力。
散文教學中的內化練習有學詞造句的練習、連話成段的練習、組段成篇的練習、精彩話句摘錄的練習等。把練習作為基礎平臺,發(fā)揮寫的基礎作用,突出對語言文字的積累、理解、內化和運用,進行口語表達和書面交流訓練。
1.抓住結構仿寫練習點,發(fā)展共性語言
如在《索溪峪的野》一文中有對山野、水野、物(動物)野的并列式描寫結構,可引導學生練習從不同角度運用多種材料表現(xiàn)同一主題。通過仿寫課文的寫作特點體會課文表達方法,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找寫作題材和學習表達真情實感的能力。這樣學生經過系統(tǒng)內化訓練,有了較扎實的字、詞、句等語言基礎,再通過仿寫的定勢練習和說的思維整理練習,把字、詞、句和寫作方法較順利地內化為個性化的語言表達能力。
2.填補想象空白點,培養(yǎng)獨特表達能力
散文總是有其獨特的表現(xiàn)手法,或“一波三折”或“故弄玄虛”或“欲言又止”……會讓讀者在讀文時進行思考,這樣才能讀懂蘊藏在內容和文字背后的東西。老師在授課時,找到這樣的“想象空白點”進行精心設計,就能成為語言文字訓練的“點”。在課文的空白處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話題,用描繪想象抒發(fā)作者的情感體驗,可引導想象,在想象中體驗。如《山中訪友》,作者為了表達自己和樹木是知己,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棵樹。要引導學生憑借文字,在想象中體驗作者的物我兩忘和大自然的和諧之情。進而引導學生對作品空白進行豐富多彩的填補,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和作品進行溝通。
三、化抽象為具體,提升美育素養(yǎng)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語文教材中的散文大多都是名家名篇,有豐富的美育因素,因此,老師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文章的時候,讓學生熟讀文章之后將自己所體會到的美麗的小興安嶺畫下來。學生都很興奮,緊張地投入畫畫中。大概30分鐘后,學生陸續(xù)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大家紛紛拿出自己的作品進行欣賞、交流,并選出了幾幅最出色的作品。作品雖然簡單稚嫩,但小興安嶺主要景物的特點、神韻都讓孩子們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從讀文理解到畫畫領悟,再到欣賞,學生將外在的課文內容轉化為內在的知識后,創(chuàng)造性地對內在的理解運用自己獨到的審美觀外化,形式多樣,還原課文內涵和意境的同時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既感受作者眼中的“美”,又提升自身的美育素養(yǎng)。
四、抓住關鍵詞句品讀點,提升人文素養(yǎng)與延伸內化
正所謂“文有文眼,段有段眼,句有句眼”,經驗證明,從三四年級開始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抓住句點(關鍵詞)、段點(關鍵句)和文點(關鍵段)進行品讀是行之有效的。
在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披文入情、緣情悟理。反復品讀,細心揣摩一些精妙的語句,這樣才能體會到滋味。散文這一類文體教學中,要正確尋找和確定語言文字的訓練點,適時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用心構建核心素養(yǎng)持續(xù)發(fā)展的有效課堂和鮮活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