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
摘要:本文針對“高中英語導學案教學實驗”展開論述,希望能對我們的高中英語教學帶來幫助。
關鍵詞:導學案;高中英語;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4-0071
“高中英語導學案教學實驗”是課程改革中呈現(xiàn)的新生事物,導學案教學的理論依據(jù)是:以“建構主義”為指導,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為一體的學習方案。目前,高中英語導學案教學實驗已經(jīng)在全國很多高中學校展開,筆者所在學校高一、高二年級部也在摸索試驗中。
一、“高中英語導學案教學實驗”的實施過程
具體來說,導學案主要由課前學生自主學習、課堂學習(合作探究,小組討論)、成果展示(學生講評)、教師點撥(點評提升)、自我完善(課上測試)等部分構成。在第一部分中,學生在課前通過各種途徑主要了解并完成新課中陌生單詞的含義、用法的預習,課堂中教師和學生共同合作,把原來的師生間不可磨滅的鴻溝變成一座溝通學生和教師的橋梁,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從伙伴關系入手讓學生的學習更有主動性。
1. 課前,教師認真編寫導學案,包括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師點撥和學以致用四部分內(nèi)容。導學案至少提前兩天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按照導學案的內(nèi)容預習好。通過導學案學生知道自己應該記住的知識點是什么;怎樣去記,在導學案上都有明確的語言提示,比如教師點拔的知識點是什么;合作探究的問題是什么,下節(jié)課上你需要上臺展示的是什么,重點準備哪些材料;學生應該通過本節(jié)內(nèi)容著重提高哪方面的能力等,在題綱上都有明確的要求,使學生一目了然。另外,教師在下節(jié)上課前,收起來集體批閱,以備在課中有的放矢。
2. 課中,自主學習的部分,教師在課堂上不是面面俱到地講解題綱,對于比較容易的內(nèi)容,學生通過課本完全能掌握的,教師根本就不用浪費時間講解;對于重點知識和批閱中學生出現(xiàn)問題的內(nèi)容,通過提問的方式邊檢查邊強調(diào),這樣,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習動機,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
3. 課后,讓學生每天拿出至少五分鐘的時間,對照題綱回顧當天學過的內(nèi)容,并寫好本課小結、學生體會,使學生“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二、高中英語導學案的設計
從筆者所在學校的實踐來看,高中英語導學案的設計有很大差異,但總的來說,它的特征是:包括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大板塊:針對教師的“教”,就出現(xiàn)了“導教”設計;針對學生的“學”,就又出現(xiàn)了“導學”設計。我們從以下幾個步驟來準備導學案:
1. 鉆研教材,制定總體框架
首先熟悉教材、鉆研教材,對英語教材有一個總體的了解。然后,每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進行討論分析。針對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制定每一課的教學過程、教學步驟、教學方法,英語教學的指導思想不變,導學案總體的教學過程安排不變,即導學案要符合英語教學的規(guī)律,符合學生英語學習的規(guī)律,做到聽、說、讀、寫、譯的全面訓練。
2. 集中集體的智慧,使學生受益
充分利用集體的智慧,在單詞學習、新授課文、課外閱讀、補充鞏固練習等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導學案感興趣,對不同的操練方法感興趣,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習并掌握了重點、難點。例如:我們高一學生現(xiàn)學的英語教材,學生對大量的詞匯有點不知所措,學習單詞過程中不能完全消化掌握單詞,時間一長,造成大量生詞堆積,影響英語學習,所以單詞掌握與否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我們就把單詞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重點之一。在準備單詞學習導學案時,采取多種練習方法:填字母游戲、找規(guī)律組成新單詞、把錯誤字母組合重新排列、給首字母填空、選詞填空、看圖寫單詞等,開展小組、個人競賽,增加了單詞學習的趣味性,使枯燥乏味的單詞學習變得生動活潑,加深對單詞記憶的印象,達到鞏固掌握的目的。
3. 創(chuàng)造機會,學生自主學習
導學案要一改過去教案中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跟著教師走的模式,而是在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進行適當、及時的學法指導,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自學交流討論,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尋找重點、難點,自己進行語言知識的歸納、學習方法的總結調(diào)整等,整個課堂教學自主而不自流,放手而不放任。
三、學生在教學中操作英語導學案
1. 課前延伸,先解決預習英語導學案即前置測評,約2分鐘。解決什么時間預習、通過什么方法、手段讓學生掌握學習目標,課堂上必須體現(xiàn)出效果,教師心知肚明。
2. 課內(nèi)探究,進入課堂導學案學習階段,課堂學習約38分鐘。實施四環(huán)節(jié)教學要求。教學流程為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鞏固檢測。
(1)自主學習,約15分鐘
①明確目標:教師點明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
②展示導學案,課前上板:學案絕大部分內(nèi)容展示在黑板上,讓學生有明確的任務感。學案在課前寫在小黑板上或3分鐘小預備時,教師安排任務組學生抄寫上黑板,保證內(nèi)容的可視度,這一環(huán)節(jié)是保證高效課堂的前提,是不能不講究的重要課堂形式。
③個人學習:學生在隨堂記錄本上按圖索驥,對照導學案上教師設計的問題、創(chuàng)設的情景或?qū)ёx提綱有序開展學習,獨立做題,初步感知內(nèi)容,學生對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疑點、難點、重點等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及生發(fā)出的問題做好記錄。
(2)合作探究,約15分鐘
①小組交流,生生合作:學生把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疑點、難點、重點等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及生發(fā)出的問題,交給學習小組。小組成員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探究,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思路。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的疑點、難點、重點等仍不能解決的問題及生發(fā)出的問題做好記錄。約7分鐘。
②班內(nèi)交流,組組合作: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的疑點、難點、重點等仍不能解決的問題及生發(fā)出的問題提交到全班,由其他小組及小組成員幫助解決。仍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做好記錄或了然于胸。也可依托導學案上教師預設的問題討論(上接第71頁)解決,把小組合作探究的成果進行交流展示,展示個人才華與小組智。展示方式可以由各小組組長派員在黑板展示,也可以逐題進行口頭講解。教師匯總學生交流展示中出現(xiàn)的問題,準確把握各小組合作學習中遇到的疑點、難點、重點問題。約8分鐘。
(3)精講點撥,約5分鐘
①教師根據(jù)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中發(fā)現(xiàn)地問題、對重點、難點、疑點問題進行重點講解,幫助學生進行解疑答難、總結規(guī)律,理清方法與思路。
②讓學生將本堂課所學到的知識點和解題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要點,在教師的引導下總結出來,形成課堂小結,記錄在隨堂筆記上。
(4)鞏固檢測,約3鐘
①以本堂內(nèi)容為中心,精選精編題目,限定時間,進行當堂達標檢測。學生自學時按照自己能力水平,不同程度地完成相關內(nèi)容。
②通過教師抽檢、小組長批閱、同桌批閱等方式掌握學生的達標情況,結果在全班反饋。
3. 課后提升。作業(yè)布置。精選習題,或布置實踐性、實驗性、指導閱讀性等作業(yè),進行拓展訓練,幫助學生鞏固、拓展、提高。實行分層次布置,分必做題和選做題,體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層次,適合思維能力層次不同的學生。
四、筆者所在學校對導學案使用過程中的反思和困惑
1. 在“導學案”的實施過程中,新課型的確讓學生自主學習,給了不同層次的學生很多發(fā)展空間,但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來說,這無疑“雪上加霜”,即使是教師細致的講解都未必使他們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更不用說自主學習了,怎樣才能兩頭兼顧:既發(fā)展了好學生,又使后進生有所進步,一直以來還沒有找到比較好的方法。
2. 在教學中,教師都采用了小組合作交流、共同學習的方式,但在此過程中,很多學困生在交流中只有聽得份,因為很多知識他們不懂,又不愿意讓別人知道或不想讓別人聽見自己錯誤的想法,于是只聽別人說,自己發(fā)表提問的機會很少,學習上很被動,久而久之,學習越來越落后;而對于那些調(diào)皮的學生來說,討論簡直是一種輕松,以此有正當理由說話的機會,說話不少卻什么也沒有學到,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分化日趨嚴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使課改教師十分頭疼,還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綜上分析可見,利用英語導學案進行教學實施以來,在推進學生學習方法變革,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上都起到了應有的作用。但學生的學習依賴性仍然很強,學習的自主意識雖有提升,但主動學習的愿望不夠強烈。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待提高,而新的學習方法的落實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較長的時間。筆者相信,只要堅持英語導學案教學的實施,這種情況一定會有較大的改觀。
(作者單位: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學 8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