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楠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運動強度:大強度、中等強度和小強度運動對大學生情緒狀態(tài)的影響。為高校體育運動和心理健康相結合提供理論和實踐基礎,讓學生通過運動體驗自我的情緒狀態(tài),以及有效提高學習效果提供一種良好的途徑。方法: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實施一周2次,每次40分鐘的運動干預,實驗前和實驗后,使用積極情感消極情感量表(PANAS)測量運動前后的情緒狀態(tài)。結論:三種不同強度的運動能夠引發(fā)不同的情緒狀態(tài),大強度運動引發(fā)了消極情緒,中強度引發(fā)了積極情緒,小強度運動引發(fā)了中性情緒。
關鍵詞:運動強度;情緒狀態(tài);學習效果
情緒可以分為正性情緒、負性情緒和中性情緒。積極情緒為正性情緒,是指個體由于體內外的刺激、事件,滿足個體的需求而產生的伴有愉悅感受的情緒[1]。積極情緒狀態(tài)會讓人們做事情更加有動機和主觀能動性,從而取得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消極情緒即負性情緒,是指個體由于外因或內因影響而產生的不利于繼續(xù)完成工作或正常思考的情緒[2]。消極情緒的產生會擾亂正常行為舉止本身要做出的決定,情況嚴重者會導致抑郁等不健康的心理疾病。平穩(wěn)情緒是一種介于兩者之間的狀態(tài),即是中強度情緒。它的出現并不是很明顯的改變人們的行為,但是長時間的平穩(wěn)情緒會使人能夠表現的更加理智。
人類情緒伴有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對于兩者的關系,多年來專家學者也各存己見,本研究根據條件共存理論(conditional cooccurrence theory)為基礎,該理論認為,積極和消極情緒的關系依賴于某些特定的情景和因素,注意被認為是起到決定性的關鍵所在。不同強度的運動作為引發(fā)情緒狀態(tài)的手段,不同強度對于個體的注意水平顯示不同的范疇,它們產生的特定的情景也是兩種不同情緒狀態(tài)產生的原因。
運動對情緒的影響研究中發(fā)現:經常參與身體鍛煉的人個體的自我滿意感、幸福指數和自尊會提升,更有助于引發(fā)參與者的積極情緒的產生。一些研究者基于已有的研究提出身體活動強度與情感程度關系呈倒 U 型曲線, 即小強度和大強度身體活動均不利于運動情緒效益的產生, 只有中等強度活動情緒效益最好。也有研究認為于身體活動對抑郁影響研究發(fā)現, 與小強度的身體活動相比, 中等到大強度的體力活動降低抑郁癥狀的效果更好, 然而與不參加身體活動的人相比, 低強度的身體活動也能有效降低抑郁癥狀的發(fā)生率。還有研究通過運動時間、頻率對情緒效益影響進行干預。Reed和Buck (2009)研究發(fā)現,長時間超過12周的運動干預,每周平均3次,每次30分鐘左右,運動強度保持在小強度范圍內,可以更多的引發(fā)積極情緒的產生。運動能夠影響不同的情緒變化,通過已有研究已經證實。不同的運動強度也會相應的引發(fā)不同的情緒狀態(tài),本研究延續(xù)這一研究,進一步深入探討在不同運動強度下引發(fā)的情緒狀態(tài)對大學生學習效果產生怎樣的影響,三種運動強度下的情緒狀態(tài)哪一個會更加有益于學習效果的提升,同時哪一種對學習效果影響最大?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795名大學本科學生為研究對象,男生人345,女生450人。實驗前對大學生學習水平的選擇主要是通過語文成績進行了選取,被試的高考語文成績平均分在95~115之間的學生。
1.2 情緒狀態(tài)測量
情緒狀態(tài)測量主要進行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的測量,本研究選取了邱林等人根據Watson等(1988)編制的積極情感消極情感量表(PANAS)進行修訂的適合中國大學生實際情況的量表。修訂后的PANAS量表包括積極和消極兩個維度,每個維度各包含9個描述詞,要求被試在5點量表(1=沒有或非常輕微,5=非常強烈)上進行回答,真實反映在這些詞匯所描述的情緒中的體驗程度。
1.3 實驗研究方案
本研究采用大強度、中強度和小強度3個不同的運動強度對大學生進行運動干預。3個運動組分別進行一周2次40分鐘的羽毛球運動訓練,訓練內容均以“三打三”趣味形式為主的高遠球和前場放網前小球為主。根據國內外的相關研究結果,確立大學生不同運動強度的標準。運動強度監(jiān)控中,采用一個班6名學生佩戴RS800CXSD型心率遙測儀(芬蘭產),剩下學生采用橈動脈監(jiān)控。
1.4 數理統(tǒng)計與分析
數據結果用平均值±標準差(M±SD)表示,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分析,顯著性為P<0.05。
2 結果與分析
2.1 實驗前與運動干預后對大學生情緒狀態(tài)的影響
實驗前和運動干預后分別對大學生的基本情緒狀態(tài)進行了測量。運用配對樣本t檢驗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運動干預前后的情緒狀態(tài)出現了顯著性差異,運動后的積極情緒得分顯著高于運動前的情緒。運動后的消極情緒得分顯著低于運動前的情緒。說明運動干預提高了大學生的積極情緒,降低了消極情緒的產生,說明能夠有效的引發(fā)其積極情緒的產生(表1)。
2.2 不同的運動強度對大學生情緒狀態(tài)的影響
實驗采取了運動的大強度、中強度和小強度進行干預,探究三種不同的運動強度對大學生情緒狀態(tài)的影響。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不同運動強度對積極情緒的影響,發(fā)現強度因素效應顯著F(2,793)=628, P<005;不同運動強度對消極情緒的影響,發(fā)現強度因素效應顯著F(2,793)=311,P<005。說明不同強度的運動干預對大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產生不同的影響。進一步多重比較分析,結果顯示:積極情緒,大強度和小強度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中強度和小強度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消極情緒,大強度和小強度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通過比較均值發(fā)現:積極情緒中,中強度更強烈的引發(fā)了積極情緒,其次是大強度,最后是小強度。消極情緒中,大強度更強烈的引發(fā)了消極情緒,其次是中等強度,最后是小強度。由此得出:不同運動強度引發(fā)不同情緒狀態(tài)各有不同的效果,中強度引發(fā)積極情緒效果最好,大強度最易引發(fā)消極情緒,小強度對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的引發(fā)都不明顯,說明小強度引發(fā)的是處于一種平穩(wěn)的情緒狀態(tài)(見表2)。
3 結論
本研究被試體驗的情緒包括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積極情緒為正性情緒、消極情緒為負性情緒。中等強度運動引發(fā)積極情緒,被試的正性情緒被引發(fā);小強度引發(fā)的情緒狀態(tài),積極和消極都不顯著;大強度運動引發(fā)的消極情緒。
參考文獻:
[1]郭小艷,王振宏.積極情緒的概念、功能與意義.心理科學進展,2007,15(5):810815.
[2]邱林,鄭雪,王雁飛.積極情感消極情感量表(PANAS)的修訂.應用心理學,2008,14(3),249254
基金項目: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青年項目(項目編號:14JYC023)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