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立群
摘 要:文章總結了近年來作者在第二外語法語教學中,對教學現狀、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等進行的一些初步探索。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調整教學內容,體現實用性與完整性;通過補充聽力訓練內容,以達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的效果;通過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通過“栩栩如生”的教學方式,以達加強學生的法語聽說能力的效果;改革教學方法,探索教與學互動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主動汲取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法語綜合應用能力,增強學習的實用性,以達提高學生二外法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效果。
關鍵詞:二外法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7)04-0122-02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and summerizes the author's explorations concerning the content, the situation of french teaching and the method of french teaching as 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Such as by updating constantly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adjus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to meet the demand of students. By supplementing the training, increasing the exersises of listening,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listening in french; By applying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n French; By exploring the new teaching mod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to rai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help them to be more concentrated in class, to make the learning be mor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to improve students'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French.
Keywords: French as a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the content of French teaching; the method of French teaching; reform
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國際貿易的繁榮發(fā)展,對外語方面的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學生具有扎實的英語專業(yè)知識基礎,并且還必須具備較強的二外應用能力。因此,傳統的二外法語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也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與改革,以滿足現代教育發(fā)展的需要,以及國際化趨勢的需要。
一、二外法語教學現狀
本世紀開始,法國與我國接觸日益頻繁,互辦文化年,高層領導互訪,選擇法語為第二外語的學生數量日益增長。開設法語為第二外語的學校也是逐年增加。如今幾乎所有的本科院校都已開設二外法語課程,法語也已成為英語專業(yè)學生選修最多的二外語種之一。二外法語的重要性更是日漸突出。越來越多的學生發(fā)現二外法語在求職中具有重要的份量,并且在實際工作中也經常需要運用到法語。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課堂有限時間掌握好法語,提高學生法語應用能力成為高校二外法語教師的主要研究課題。
二、二外法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作者在近幾年二外教學中及通過對其他院校二外法語教學的了解中發(fā)現二外法語教學雖成效明顯,但仍普遍存在一些問題。
(一)學生綜合應用能力較弱
很多高校為了滿足英語專業(yè)學生研究生考試要求,一般都采用上世紀90年代的教材:孫輝編寫的《法語簡明教程》(1990年版)、薛建成編寫的《大學簡明法語教程》(1997年版)、吳賢良與王美華編寫的《公共法語》(1997年版)等。這些教材多為上世紀90年代編寫的,比較注重語法詞匯理論知識的闡述及練習,教材編寫還是按傳統式的以語法為主線進行選編,確實可以使學生快速的理清法語復雜的語法系統,堅實理論基礎;然而,卻忽視了“聽力”“口語”訓練部分,使得學生在聽力和口語方面出現了短板,很多學生出現了“看得懂”,卻“聽不懂”“說不出”的情況。法語能力只停留在了卷面上,書面上;聽說等綜合應用能力較弱。
(二)教學手段傳統單一
教學過程中,教學模式單一,通常是以單純的課堂講解為主,學生被動接受,教學手段與方式比較單一傳統。作者在所在學校所進行的關于以往教師采用何種教學法的走訪調查中發(fā)現,90%的學生認為老師多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多以講解為主,以書本為全部授課內容,重視詞匯、語法規(guī)則和課文翻譯,即語法翻譯法;很少利用多媒體教學,進行視聽法教學,不太重視語言情景和交際,課堂缺少趣味性,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熱情;學生的知識面局限于課本內容。
(三)教學過程缺乏互動性
此外,一般高校開設二外法語課程的時間為一年半,甚至只開設一年的。如作者所在學校,英語專業(yè)學生從大二下學期到大三下學期開設法語課程,共三個學期,每學期64課時,共計192課時。在這短短的192個課時中,要求學生完整掌握語音知識,發(fā)音規(guī)則,系統語法知識,幾千詞的詞匯量,交際口語等等。教學時間緊迫,而教學任務繁重。于是,為了完成教學進度,教學中幾乎沒有時間互動,老師不得不采取最直接,卷面成績收效最快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缺乏互動環(huán)節(jié),一堂課下來,師生都精疲力竭,教學氛圍難免沉悶,教學效率不高,教學效果也差強人意。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在課堂上缺少參與性。
《大學法語教學大綱》曾經提出過明確規(guī)定:“大學法語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初步的聽、寫、說與譯的能力,使學生能用法語交流簡單的信息,提高文化素養(yǎng)并為進一步提高法語水平打下較好的基礎?!辈⒅赋龈淖儭爸蛔⒅卣Z言知識的教與學,而在不同程度上忽視語言實踐的傾向”。[1]
因此,作者結合實際教學情況與大學二外法語的教學目標,總結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三、二外法語教學采取的改革措施
(一)調整教學內容,體現實用性與完整性
《大學法語教學大綱》明確規(guī)定:“大學法語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初步的聽、寫、說與譯的能力”。因此,聽、說、讀寫與譯的能力一樣都不能落下。
作者曾對湖南商學院外語學院選修法語為第二外語的2013級英語專業(yè)學生中的52位學生進行了一項“學習二外法語的動機和期待”的調查,其中26名學生希望“具有一定的聽說能力,能與外國人進行面對面的日常溝通交流”,占比50%;其中11名學生希望“具有一定的聽說以及讀寫能力,除了能與法國人口語交流外,還要有一定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比如看懂一般性的報紙和雜志,能看懂并回復外國人的信件”,占比22%;有10人希望“能應對各種考級考研考試,掌握扎實的語法知識,閱讀文學作品和寫作”,占比20%;還有5名學生沒有明確的目標與期待,占比8%。
從該調查中不難看出,學生對法語聽說能力也十分期待,聽說的能力至關重要。應把由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為重點轉變到全面提高學生綜合性實用能力上來。我們必須把聽力和交流放在外語教學的重要位置,并全面發(fā)展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以此思想為指導,調整教學內容。
然而,現在高校所常用的二外法語教材《簡明法語教程》等比較注重語法詞匯理論知識的闡述及練習,雖然這樣可以使學生快速的理清法語復雜的語法系統,堅實理論基礎;但是卻忽視了“聽力”訓練部分,這樣就導致了很多學生都無法學以致用,無法應用于實踐。無法實現自己期待的聽說能力的提高。因此,聽力與口語部分的教學內容急需補充。
《循序漸進法語聽說》及《Reflets》等教材遵循“實用、簡便、易學、有效”的原則,選用的會話均發(fā)生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場景,其中總結了當代法語的發(fā)音特點,結合了最新的社會文化詞匯,融會了法國人最常見的交流話題和日常行為,很好地體現了實用和時尚的特色。[2]理解題形式新穎明快,突出對會話大意和細節(jié)的雙重把握,力求為學習者提供嚴肅而活潑的學習氛圍;語音練習系統全面、入情入境。[3]這樣的特色對于教材的課堂使用大有裨益。模擬會話部分注重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它們以聽力部分為基礎,幫助學習者總結常用句型并提出應用要求,而且通過為學習者預設的具體會話空間,促使他們靈活運用所學句型和詞匯該聽力教材的補充,彌補了現有教材對聽力訓練的缺失,完整了教材內容,增加了實用性,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聽力能力。
另一方面,刪除部分陳舊過時的當前已經很少遇到的內容,比如一些偏冷的時態(tài)變化及用法,生僻單詞的解析;補充增加時效性較強的內容,例如實用的情境對話,日常會話用語。
通過這些調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新知識和新內容的增加,使學生開闊了視野,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同時由于教學內容注重了實用性, 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大大增加,為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豐富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 通常是以單純的課堂講課為主,學生被動接受,教學手段與方式比較單一傳統,留給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空間不夠, 教學效果難以保證。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制作大量的多媒體課件,加入了視頻短片,經典影片節(jié)選,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增加了課堂信息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法語應用能力。
例如,創(chuàng)立于1939年的法國最大最重要的電影節(jié)戛納電影節(jié),是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三大國際電影節(jié)之一。在戛納電影節(jié)舉辦期間,給學生就戛納電影節(jié)的起源,獎項設置,評獎流程,歷屆金棕櫚大獎的獲獎影片以及我國在戛納電影節(jié)上獲獎的影片,導演和演員等,加入了當年的戛納電影節(jié)的法語宣傳短片,制作成栩栩如生的全法語多媒體課件。通過該多媒體課件的學習,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法語聽說能力,還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了解了法國的國土文化風情,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寓教于樂,并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時效性。
(三)探索教學互動的交際教學法、行動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法語應用能力
語言用于交流,相比于其它學科的教學,外語教學更注重互動性。從最早的傳統的最直接的外語習得方式,到上個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流行的聽說、視聽說教學法,到70年代的交際教學法,再到90年代中后期的行動教學法,外語教學活動都是一面強調語言形式的習得,另一方面強調語言使用與交際。[4]老師是交際的參與者,課堂上外語教與學的出發(fā)點應該是學生,要了解學生的需要,老師不再是知識和課堂的主宰,而是知識的媒介、課堂的組織者。
要掌握語言,就要交際,就要實踐。因此,應探索實現交際法互動教學,將教與學統一起來。課堂上,給學生提供更多實踐與交流的機會。可多通過游戲等方式,寓教于樂,加強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如,法國學生常用的“deviner la carte”游戲,老師指定某一同學頭戴卡片,卡片上可寫近期學過的生詞,要求該同學用法語向其他學生提問的方式來猜測自己所戴卡片上的詞語。通過該類游戲,既可以鞏固所學單詞,又可以練習口語與聽力,熟悉所學表達方式。通過這一系列教學方法改革措施使二外法語教學不斷的完善,且效果顯著。
當今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國際化趨勢的日益明顯,勢必要求高等教育的第二外語教學做出相應調整。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調整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增強學習的實用性,提高學生的二外法語應用能力,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的優(yōu)秀外語人才。
參考文獻
[1]大學法語教學大綱修訂組.大學法語教學大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2.
[2]Ann Akyuz / Bernadette Bazelle-Shahmaei / Joelle Bonenfant /Marie-Francoise Flament.循序漸進法語聽說[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3]Guy Capelle/Noelle Gidon·Reflets[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4]王秀麗.當代法國語言學研究動態(tài)[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0: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