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奎
個人小傳
我有一個夢想,希望像風一樣自由游走于語文課堂之上;我有一個情懷,希望能夠用文字書寫教育的喜怒哀樂。
我僅僅只是草根,心中卻藏有一個想長高的夢想;我僅僅只是教師,卻努力生長一雙天使一樣的翅膀。
在我的教育生活中,留下最多的是故事。我跟學生的交往,我對語文的情懷,是故事里最美的景象。
13年的工作經歷,我發(fā)表教育教學文章近百篇。
13年的課堂磨礪,我多次獲得省、市、區(qū)優(yōu)質比賽佳績。
我鉆研作文教學,讓學生擁有“故事”情懷,我編書、著書18本,只為讓更多的故事能歡快地流淌在孩子的心間。
美麗的遇見和陪伴
我是一名鄉(xiāng)村教師,在這之前我是一名臨時代課教師—— 一名做了12年的臨時代課教師,12年來,我一直在追夢,追一個當教師的夢。
2016年的8月,我終于獲得了鄉(xiāng)村教師這一角色。當美夢成真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周圍的環(huán)境跟我夢想中的并不一樣。學校在山腳下,地處市中區(qū)的西南角,在那里有一個順口溜可謂家喻戶曉:“有女兒不嫁聶聶莊,哭哭啼啼到夏莊,洗腳水和面湯,不加油煙還很香?!边@里離家遙遠,教研環(huán)境不理想,學生、家長的素質有待提高……這一切讓我感到原本美麗的夢想被結結實實地蒙上了一層灰色。
失落、消極、低沉,我感到自己就是一粒被吹到角落里的灰塵,一個沒有人在意、沒人關注的角色。不過,我這粒塵埃也會遇見春天的。
2016年11月,我參加了在煙臺市舉辦的“山東省小學語文德育課例展評”活動,這是我人生的一個新起點,也是一次美麗的遇見。
與33位來自全省各地的優(yōu)秀教師同臺競爭,面對著燈光璀璨的講臺,還有臺下省里頂級的專家評委,從走進會場的那一刻起,我便心潮澎湃——無疑這是我人生中難得的一段經歷。
自始至終,我的心情都是激動的,一直到現(xiàn)在,心情也無法平靜。其實,激動的心情不僅僅在于賽課選手刀光劍影的激烈競爭,更因為這對于我來說是一次歷練,是一次成長。
衣帶漸寬終不悔,不忘
初心
曾經不止一次聽老師們這樣說過:“上一節(jié)課,扒一層皮?!边@句話,在這次賽課中,我體會得更加淋漓盡致。
兩個月來,我的生活基本就是吃飯、想課、睡覺,甚至在吃飯和睡覺的時候也會想著備課。在床頭準備的小本子上,歪歪扭扭地記著不少文字,那是我在睡覺的時候,突然想到的一句過渡語、一種設計思路……并在睡眼蒙眬中寫下的。這些睡意中的靈感往往不能再現(xiàn),把它們用到課堂里面總讓我感到倍加興奮,事實也證明教學效果很好。
國慶節(jié)7天假,我宅在家里一周。每天還是重復相同的工作:磨課,想著課堂上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一言一語,課堂上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過渡語也在腦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回放。就這樣,想了一遍又一遍,好幾次自己都被自己折磨得惡心,但惡心過后,還得再思量、再雕琢,因為我知道我的初心:做一名真正的教師,上真真切切的語文課。即將擁有這樣的大舞臺,我怎么能輕易放過?我砥礪前行,也為此而感動。
千錘百煉,只為一“劍”
從9月份的區(qū)級選拔課開始,磨課便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磨課,注定要經歷千錘百煉。先是鄉(xiāng)鎮(zhèn)教研員帶著我在鎮(zhèn)里的中心校、 村小一遍一遍地試教,教案也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農村學校的學生跟城市里的學生比起來,最大的差異就是課堂表現(xiàn)欠佳。他們閱讀量不夠、舉手發(fā)言的積極性不大,如何讓學生動起來、活躍起來?在教研員的幫助下,我從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開始打磨,反復推敲提問方式,力求所提出的問題更接地氣,讓學生能夠理解、接受。對于每一個問題的答案,我都設計兩種以上的預案,以便在課堂上處亂不驚。
在一遍又一遍的打磨中,我努力激發(fā)學生思考、發(fā)言的意識在增強,漸漸地,哪怕是面對村小的孩子,我也能做到游刃有余。這時,我為自己在課堂上能夠靈活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頗感欣慰。
隨后,我順利晉級,獲得了市級賽課資格。我知道,晉級并不意味著自己的課堂是完美無瑕的,相反,我應該對自己有更高要求。區(qū)教研員給我的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修改了上課思路。接下來,還是一遍一遍地磨課,每周要試教兩三次,一個月里,我?guī)缀踔v遍了所有的區(qū)直小學。在一次次的磨課中,我永遠不會忘記區(qū)教研員的一句話:“磨課,磨課,一直磨到課堂上一句廢話都沒有,一直磨到能靈活應對各種各樣的學生……”
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磨課不僅僅讓我對新課標的領悟更深了,對教材的把握更得心應手了,更重要的是,我在面對不同的學生時表現(xiàn)出的隨機應變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團隊的力量,感動多多
備課、上課,對我來說是緊張的,事實上,緊張的何止是我一個人,那些關心我、關注我的人都在跟我一起緊張著……
賽場上,看我指點江山,看我激揚文字,看我在空中翱翔!但我知道我就是那個帶著“威亞”的人,雖然在天上飛,可那都是大伙兒給我搭建的平臺。
每到一個學校試教,聽課老師總會給出許許多多意見,只為我的課堂更豐滿,更有效。我的事兒,成了大伙兒的事兒,有了大家的陪伴,我感到自己不是一個人在孤軍奮戰(zhàn),他們的陪伴讓我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
以無招勝有招,關注生成
二十幾遍的試教,無數(shù)次在腦海中理清思路,我自認為已經完全有自信上課了??墒牵薪萄袉T卻又一次堅定地對我說:“不!”他告訴我,課堂不能只是按照自己的教案有板有眼地演出來,課堂要有生成,要以學生為主。這一要求,一時間讓我找不到北:讓學生多說,那還不得亂成一鍋粥?學生不就成了脫韁野馬?
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zhàn),我要把背得滾瓜爛熟的教案束之高閣,只記住一條上課的主線,很多問題和答案要引導學生自己說,讓學生自己說出他們的精彩。
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我終于理解了生成的含義: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由不會到會,由不精彩到精彩的過程;關注課堂上即時的教學資源,并適時為教學服務。有了生成的課堂才真實、有效。這看似無招卻勝有招——只要心里想著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生成也就有了。
最終,我獲得了一等獎第二名的成績。通過這次活動,我的視野開闊了許多,作為教師的自信也增加了許多。回想起這堂課所付出的一幕幕畫面,所有的一切都歷歷在目,我相信這些珍貴的畫面會一直清晰地呈現(xiàn)在我的記憶里。它們是作為一名教師的快樂與幸福,一名教師美麗的遇見和陪伴!
向作文教學“亮劍”
在我的課堂上,最得意的便是作文教學。一直以來,我致力于鉆研作文教學方法,努力使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并且充分發(fā)揮作文“文以載道”的作用,讓作文教學能夠積極影響學生的成長,促進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1.教作文先從做導演開始
每天學生們都會經歷喜怒哀樂,這些經歷便是一個個精彩的故事。然而,不少學生雖然經歷豐富,可要把自己的經歷寫下來卻很難,怎樣引導他們把自己經歷的故事寫出來呢?我試著以做導演的形式來指導學生寫作文。
在指導學生寫作的過程中,我努力培養(yǎng)學生擁有一顆敏感的心,幫助他們學會尋找寫作素材,并能夠積極捕捉自己的情感體驗。在課堂上,我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我導演設計的情境中來,讓他們在我設計的故事里傾聽人物的語言,觀察人物的表情,感受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體驗各種內心情感,并引導學生把這些寫作元素及時捕捉并用作文的形式表達出來。
如,在導演“張老師打人了”這一情境時,我故意對違反課堂紀律、亂說話的學生視而不見,當他越發(fā)肆無忌憚的時候,我便氣憤地走到他身邊,給了他一“巴掌”。這一巴掌之后,整個教室變得靜悄悄的,此時學生們的心里充滿了恐懼和驚訝,我便引導學生談一談此時此刻心里真實的感受。后來,當學生得知我是一只手捂著他的臉,另一只手打在自己的手背上的時候,教室里便笑聲一片,同學們紛紛開始議論,有的學生還調侃說我是“愛護學生的好榜樣”。
我導演的出乎意料的故事情節(jié)和學生精彩的課堂發(fā)言都成了作文素材。這時再引導學生將發(fā)生的故事記敘下來,提醒他們要留心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和神態(tài),特別要把自己在故事情節(jié)中的感受記下來。學生們的寫作有了針對性,再加上印象深刻的體驗和親身的經歷,寫起作文來自然得心應手。
不少時候,我還會跟學生一起再把導演的故事脈絡捋一捋,為的是讓寫作思路更清晰,遇到學生的感悟體驗不清楚、不深刻的地方,就采取穿越回放的方式,將剛剛發(fā)生的故事片段用慢鏡頭的形式再現(xiàn)一遍,讓學生去觀察、去感受、去捕捉寫作素材。
我導演的“100塊錢哪去了”“誰是值日生”“張老師發(fā)火了”等課堂情境都為學生成功作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引導學生梳理故事情節(jié)、感悟內心感受的同時,學生們便不知不覺地理解了什么是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積累了豐富的素材,體驗了自己真切的感受,學生的作文當然寫得有滋有味。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同樣道理,生活中不是缺少寫作素材,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素材的眼睛。我給學生當導演,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走進情境,輕而易舉地擁有素材,輕輕松松寫出了好作文,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自信。
2.教作文凸顯“文以載道”
自古以來,文以載道,學以致用。教學生寫作文就要教會學生樂于表達、學會表達、自由表達。除了完成表達自
如的教學目標,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反思和自省,凈化學生
心靈。
在指導學生進行《神秘的禮物》寫作教學時,為了加深學生的體驗和感受,我在課堂中設計了一連串的活動,為學生的生命成長補充正能量,努力發(fā)揮作文的人文性作用。
上課伊始,我給學生出示了一個包裝精美的禮品盒,告訴他們:“今天,張老師有一份禮物要送給大家,這是一份與眾不同的禮物,會對你的寫作甚至人生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猜猜看,會是什么禮物?”
有的同學猜是一本經典好書,有的同學猜是一句至理名言。我盡可能地讓更多的同學猜,吊足他們的胃口。當學生流露出熱切渴望的眼神時,我請一名學生到講臺上打開禮物。
我并沒有急于讓這名同學打開禮物,而是先讓他掂量掂量禮物的重量,談談此時能到講臺上打開禮物的想法和感受,并讓其他學生仔細傾聽。這位學生把玩了一會兒說:“這禮物很有分量,看樣子一定很貴重……”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在鼓勵學生大膽、自信地表達,也提醒其他學生尊重他人、學會傾聽。
當該學生打開禮品包裝的時候,發(fā)現(xiàn)居然還有一層包裝,他更是興致盎然,又快速地打開了第二層包裝。打開了第二層,大家發(fā)現(xiàn)還有第三層。這時,所有的學生都發(fā)出了“啊——”的驚嘆,接著教室里便沸騰了。我讓學生談此刻的感受,同時告訴他們:“同學們,講故事和寫作文其實都需要像我們打開禮物的環(huán)節(jié)一樣,要有波折,一波三折的故事才會吸引別人、引人入勝?!苯又矣指嬖V他們:“我們經歷的這一個一個波折在暗示我們‘好事多磨,所以做事情時一定要有耐心,還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p>
聽完我的話,同學們靜了下來,大家都睜大了眼睛期待著最后一層包裝紙的打開。包裝紙打開了,學生從精美的包裝紙里取出了一塊磚頭。此時,所有的學生都捂著肚子大笑。一個學生說老師坑人,一個學生說自己的心被老師騙得“拔涼拔涼”的,一個學生還說自己被當成猴子耍了,大家的議論豐富多彩。這時我提醒學生要有“過耳不忘”的能力,要留意精彩的語言,你聽到的這些將會是豐富的寫作素材。
最后,我引導學生冷靜地想一想,老師為什么送大家一塊磚頭作為禮物。喧鬧后的沉思,讓學生變得睿智起來,大家的發(fā)言把課堂推向了高潮,最后大家終于明白了:原來老師是想讓他們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像一塊磚一樣默默無語、腳踏實地,同時,老師還想讓他們能夠做集體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此時,學生都表現(xiàn)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拿出筆來寫作文也變得如有神助一般。
在這樣的作文課中,我不僅培養(yǎng)學生精確地捕捉寫作要素的能力,如留心人物的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還滲透了埋下伏筆、一波三折的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我指導學生作文的同時也在教會學生做人,使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
3.教作文要不走尋常路
課本就是很好的范例。每一篇課文,我都會跟學生一起品讀,提煉課文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這樣學生學課文的同時也就自然而然地學習了如何寫作文。一切藝術皆源于模仿,我從課文中提煉精彩的文字片段,讓學生反復揣摩,然后試著模仿。如學習課文《燕子》后,我引導學生分析描寫燕子外形是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的順序,并且引導他們試著抓住一個小動物的特點也按照這樣的順序來寫。在模仿優(yōu)秀的文章后,學生的寫作自信心和寫作興趣顯著增強。
除了讓學生模仿優(yōu)秀片段外,我還幫學生提煉出了“寫作公式”。我一直在想,數(shù)學課上有數(shù)學公式,物理課上有物理公式,化學課上有化學公式,這些公式能夠讓學生事半功倍、觸類旁通,如果在作文課上能夠提煉出“寫作公式”來,是不是能夠降低學生寫作文的難度呢?
于是,我提煉出了“語言公式”來指導學生寫包含提示語的語言描寫,如語言公式:“人物+動作+語言”,學生不難寫出:“爸爸拿著一本書對我說:‘這個是送給你的生日禮物。”學習了語言公式“人物+動作+表情+語言”,學生也會很輕松地寫出這樣的句子:“媽媽一把把我摟在懷里笑著說:‘你真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領會了語言公式“人物+動作+表情+心理+語言”,學生自然也能寫出這樣豐富的語句:“我擦了一把汗,不禁笑出聲來,哼!再讓你們小瞧人,想到這,我大聲對他們說:‘這下你們領教到我的厲害了吧!”這樣,簡短的幾個公式便讓學生領悟了寫作技巧,同時,也在促使學生養(yǎng)成學會觀察、留心細節(jié)的良好習慣。
為了把景物和事物寫具體,我還總結出了“一點三”的公式,即一個作文點可以用三句話或從三個方面來表達,三個方面即顏色、形態(tài)和想象。如寫老師的長頭發(fā):“老師的頭發(fā)漆黑漆黑的,每一根頭發(fā)都柔順地披在肩膀上,仿佛一條黑色的絲綢披在頭和肩膀之間。”
這樣的寫作公式降低了學生寫作文的難度,不僅能夠指導學生把文章寫具體,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
4.教作文幫助學生獲得成就感
自身寫作的經驗告訴我,寫作文的最大動力就是發(fā)表作品,讓自己的作品擁有更多的讀者是每一位作者潛意識中最大的夙愿。為了讓學生的作文能夠獲得更多發(fā)表的機會,我創(chuàng)辦了班報《妙筆作文報》,班報用A4紙打印,通過精心排版,爭取在形式上跟報社發(fā)行的報紙相似,一期報紙大概能刊登20篇學生的作文。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成立了《妙筆作文報》編輯部,讓上一期上稿的作者當編輯,負責新一期報紙作文的篩選、修改和校對。我教過的所有學生幾乎人人都在班級報紙上發(fā)表過作文,到目前為止,《妙筆作文報》已辦了100多期。
學生學會了飛翔,絕不會甘于爬行。隨著學生作文在《妙筆作文報》上不斷發(fā)表,學生們已不甘心自己的作文僅僅發(fā)表在班級報紙上,因此,我從每期班級報紙上發(fā)表的優(yōu)秀作文中進行好中選優(yōu),向公開發(fā)行的報刊投稿。在投稿前,我會讓學生人人參與精品稿件的修改,在對精品稿件的修改過程中,讓學生得到又一次的學習和提高。幾年來,《語文報》《作文周報》《作文與考試》《當代小學生》《意林少年版》等報刊上累計發(fā)表我班學生作文達500余篇。在報刊上發(fā)表作文,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熱情,也讓他們養(yǎng)成了精益求精不斷修改的好習慣。
我曾經讀過鄭淵潔的一篇文章,是介紹《童話大王》創(chuàng)刊的過程的。他說,他是出于能擁有一本全是刊登他的作品的初衷創(chuàng)辦了《童話大王》這本雜志??粗黄魑脑趫罂瞎_發(fā)表,我便有了這樣的想法:能有這樣一本書,發(fā)表的全是我的學生的作文。
于是,我便開始努力嘗試編寫這樣一本作文書。2014年,我編寫了自己的第一本作文書《8歲愛上寫作文》,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當新書出版后,同學們捧著這本書時幸福又興奮的樣子讓我特別欣慰。為了讓我的學生因寫作而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我繼續(xù)整理、修改、歸類發(fā)表在班級報紙上的學生作文,并連續(xù)編寫了《滿分作文》《日記書信作文》《特級教師教作文》《作文我最棒》《就愛寫作文》等5本作文書籍。目前,5本作文書均成功出版。
閱讀大量學生的作文也讓我更深入地走進了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了他們更多的童真、童趣,無助、無奈與傷心。如讀到《給穿著襪子的爸爸洗腳》,我會忍不住笑出聲來,讀到學生因怕考試考不好而深夜失眠我也會頓生憐憫之情……我將這些豐富的學生素材再加工,并把這些故事寫成一本書。
2016年1月,我以學生的作文為素材出版了我的第一本校園勵志小說《我也能當?shù)谝幻?。該書一出版就很受小讀者們的喜愛,大家津津有味地讀這本書,回味著自己的寫作經歷。在書中,學生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頗為自豪,并在閱讀熟悉的故事中感悟到了作文的技巧和魅力。
教學生寫作文就是要千方百計地讓學生收獲寫作所帶來的驕傲、自豪、幸福,而我便一直在為我的學生搭建獲取這種感受的平臺。
教作文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它不僅僅是在完成語文課程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在培育學生敏感的感情觸角。
(作者單位:山東棗莊市市中區(qū)永安鎮(zhèn)聶莊小學)
責任編輯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