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軍?オ?
目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大多以學生為中心設計教學,對學生接觸文本與文本對話的幾個環(huán)節(jié)設計也往往能做到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整體到局部、由語言到手法等。然而一節(jié)課下來,很多精華片斷、核心問題卻是浮光掠影,淺嘗輒止。尤其是在“合作探究”的名目下,大量過細、過淺、過濫的提問使教學過程平淡無味,使一篇篇精美的課文變得支離破碎,影響了課堂效率。如果一節(jié)課中,教師能用“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關鍵問題來帶動整篇文章的閱讀,將會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主問題就是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研讀的重要問題、中心問題或關鍵問題,對課文內容和教學過程有內在牽引力。
主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有以下好處:能大量減少無效提問、無謂提問和無用提問,制約課堂上無序的、零碎的、頻繁的問答,克服肢解課文、一講到底、零敲碎打等弊端;能整體帶動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品讀;由于要解決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可形成學生長時間的深層次的課堂學習活動,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有序學習活動的主體。由于一般性提問的“量”大大減少,取而代之的是精、少、實、活的問題,會有效改變課堂教學“碎問碎答”的弊端,并將課堂引向以學生活動為主的整體性閱讀教學,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研討的熱情,課堂氣氛因此而顯得生動活潑,從而可以有效開展課堂活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設計思路上,要注意時效性
課程標準指出,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運用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逐步實現由知識到技能再到交際能力的轉化。因此,教師精心設計的主問題必須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規(guī)律,由表及里,由具體到抽象,層層遞進,體現知識結構的嚴密性、科學性和條理性貼近學生實際,適合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范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集中注意力,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或經教師啟發(fā)后再思考)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能夠解決,有效地完成任務。
如高爾基的《海燕》的教學,第一個主問題可設計為:在熟讀全文的基礎上給文章標題加定語并闡述理由或給文章加副標題,這樣的主問題迅速切入對文本主體內容的解讀,有易于讓絕大部分學生作答,簡潔而有效。
二、結構把握上,要注意整體性
閱讀教學特別強調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若提問面面俱到,不僅費時而且會沖淡教學的重難點,不易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要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本,教師在設計主問題時就應把握文章主旨及結構,掌握各部分的內在聯系,從整體出發(fā)設疑發(fā)問,促進學生感悟能力的提高。
比如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散文,可以這樣設計主問題:本文作者描述了童年時期的兩種不同生活,為什么先寫“百草園”的生活,后寫“三味書屋”的生活?這兩種生活調換位置寫可以嗎?由此啟發(fā)學生思考按時空順序安排文章結構的好處。這種居高臨下鳥瞰式的主問題設計,可以使學生充分地把握文章的結構特點和寫作思路,提高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閱讀能力。
又如《在烈日和暴雨下》的教學,可從文章的構思特點入手設計主問題,明確作者的寫作思路,根據描寫兩種對立的環(huán)境下人物的悲慘遭遇來揭示舊社會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據此,可以設計這樣的主問題:在這樣兩種環(huán)境下祥子的遭遇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要把人物放到這樣兩種對立的環(huán)境里寫?前一問有助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后一問有助于讓學生明白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三、思維訓練上,要注意開放性
我們在教學中常使用信息類問題,這類問題因有明確答案,不利于學生語言的輸出,從而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與分析問題的能力。與此相反,具有開放性的參考性問題因其沒有固定答案可循,學生可以發(fā)揮想象,積極思維,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問題,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課堂中有效使用參考性問題會促進學生有更加復雜的語言輸出,使得師生之間或生生之間的課堂互動更接近自然交際。
因此,精心設計與學生日常生活有關且不脫離教學目標的開放性問題,拓寬問題涉及的知識面,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有關問題的設計,可以引導學生體會作品的語言風格,賞析、品味、領悟作品的語言特色,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風格、感悟作者豐富的思想,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孔乙己》教學中,根據小說末句“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提出“孔乙己到底是死了還是活著?為什么?”等問題,學生興趣盎然,邊研讀課文,邊積極思考,判斷真?zhèn)?,尋找依據,深入分析外顯語言中隱含的信息。又如在《項鏈》教學中可讓學生以課文內容為依據假想一下:如果路瓦栽夫人大出風頭后項鏈沒有丟失,此后的情節(jié)會如何發(fā)展?
四、難易程度上,要注意合理性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知識和能力的提高,其中,教師的責任就是提出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主動學習,從而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樹立信心。若提問過難,學生無從回答,易引起心理緊張和信心損傷,渴求知識的熱情就會被削弱,而過于簡單的問題沒有挑戰(zhàn)性,學生不屑于回答或產生驕傲情緒,思維發(fā)展受到限制。
因此,設計問題應當有適當的難度,使得解決問題所需的思維水平處于“最近發(fā)展區(qū)域”內,讓學生踮起腳尖或縱身一躍就能解決,從而滿足學生迎接挑戰(zhàn)的心理。要達到理想的目標,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恰到好處的問題,認真?zhèn)湔n,了解學生,研究學生,提問要注重提問范圍大小的確定,若能對學生正確引導,可使學生輕松地找到問題解決的切入口,讓學生能由此到彼,由因到果,由表及里,由個別到一般,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
以《我的四季》教學時設計的問題為例,提問:作者生命四季有什么特點?如果只是給學生這一個問題,我們會發(fā)現學生答題往往漫無邊際,會出現許多難以預料的答案,例如:“春天消耗體力,夏天準備上路,秋天收獲干癟,冬天無事可做?!钡?,當我換一個提問方式:“請同學們在文章中找出春夏秋冬中表現‘我行為的句子?”此時,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很順利地找到。例如春天,學生會找到“我懷著希望播種,那希望決不比任何一個智者的希望更謙卑”,“我汗流浹背,四肢顫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剛剛開墾的泥土之上。”在此基礎上概括出春天作者生命的特點“播種勞作”。
總之,閱讀教學中主問題的設計要符合新課標要求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教學理念,用精、少、實、活的問題激活課堂,有效地簡化教學頭緒。也只有這樣才能深入把握住文本的關鍵,設計出精準、精美的主問題,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yōu)化。
作者單位:甘肅省張掖市第四中學(7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