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軍
摘要:網絡化在教學中的應用,不僅開辟了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新途徑,同時也豐富了教學課堂的多樣性,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網絡背景下的教學策略也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這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來說,不僅是一個突破,同時也是一種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因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都有待于更新,以便實現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有效課堂;構建策略
初中信息技術以全新的面目、新的教學指導思想面對學生,再也不像有些人想像的那樣,上課只要讓學生玩玩電腦,沒有升學的壓力,輕輕松松。不用說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每年都有很大的變化,就是面對學生,也有說不出的苦惱。越來越多的學生早已掌握了書上的操作內容,操作得很熟練,上課時根本不愛聽,就是喜歡上網聊天、玩游戲。因此,信息技術課如果不換一種方法上的話,就吸引不了學生,更激發(fā)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如何切合本校教學實際,用“形散神不散”的方法上好信息技術課呢?
一、設置故事情境,提高學生的興趣
由于對電腦的好奇心,每周一到信息技術課的時候,學生就迫不及待地沖往微機室,那勁頭決不亞于中午放學“沖鋒”到食堂的勁頭,然后就自顧自的開起電腦玩,把老師的積極性都給打消了。在機房上理論課,學生面對計算機不能安定心思聽課;而在教室上,理論課的內容枯燥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那如何才能引起學生轉變這個不喜歡上“理論課”的興趣呢?如果就教材的內容進行授課,一節(jié)課的時間就足夠了,但對于初中生第一次接觸信息技術課程,如果照本宣科勢必會影響以后的教學效果。既然這門叫信息技術,也就是要把我們所知道的信息整合,做成課件或視頻,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的看吧。但是我們由于硬件設備的匱乏,微機室沒有安裝投影儀。于是我就在微機室做了一個局域網,網上下載了一個多媒體網絡教室軟件,這就在硬件上彌補上了。
二、利用好奇心,激發(fā)熱情
好奇心每個人都有,教師應把握好學生的好奇心。由于上課的形式及內容的與眾不同,因此學生對這門課的好奇心十分強烈。如何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好奇心理,是能否把這門課教好的關鍵。
在計算機練習中,不可避免的有些學生會做一些不應該做的操作,例如玩游戲。為了避開教師的眼睛,學生經常在教師不注意時玩游戲,當教師靠近時,他們會最小化或關掉程序,切換到其他界面,而在許多時候,手忙腳亂,不是鼠標點不中按鈕就是窗口標題欄縮進屏幕頂部無法關閉被發(fā)現。這時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應有的教育外,還可以將計就計,教會他們用“Alt+F4”組合鍵或在任務欄上單擊窗口按鈕關閉,還可以介紹用“Alt+Tab”鍵進行界面切換。我想這幾項操作學生的印象會非常深刻。當然我們并不是鼓勵學生偷著打游戲,不必特別擔心這個問題,只需在學生練習時增加巡視頻率,就可大大減少其概率。只是針對這樣一個實際存在的情況,在解決過程中讓學生回到書本知識,對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有一定的效果。
三、注重與其他學科的整合
信息技術課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而相應的信息應是與中小學生各科的學習內容相關的知識,這就產生了信息技術課程如何與其他學科課程整合的問題。課程整合是指用不同課程的素材和能力整合在一起,使學習的目標處于一個具體的,現實的情況,要求用到多種知識和能力?,F代教育引入了以計算機為主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提出了以超媒體方式組織教學信息的思想,這就為信息技術課程與其它學科課程的整合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技術手段。
將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課程整合,就是以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作為載體,把信息技術課程作為工具和手段滲透到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去,從而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同時,又能培養(yǎng)學生解決其他學科問題的綜合能力。結合初一語文教學,有的學校采用“計算機與中學語文字詞教學整合”就是一個比較成功的例子。它主要是利用多媒體識字教學軟件,讓學生觀看生字的筆畫、筆順、部首、間架結構、正確讀音和漢字編碼,同時跟隨教學軟件進行聽、說、讀、寫、打(打字)的訓練,通過人機交互進行自我學習、自我檢查和自我提高。
四、培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提高學生動力
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識是提高學生學習動力所不可忽視的內容。信息技術教育要著眼于學生信息素質的培養(yǎng),也就是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識的培養(yǎng)。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能力是信息社會成員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志。在傳統的教學體系中,教育相當大的程度上是讓學生記憶各種知識(信息),這種低效率的教育已難以適應信息社會知識爆炸式的增長和迅速更新換代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的需求。可以說,在信息時代,信息本身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一套新的基本技能體系。除了吸收傳統技能的精華外,應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獲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等能力,培養(yǎng)具有高度創(chuàng)新能力的創(chuàng)造性人才。要把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使用各種教學手段,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嘗試向學生提供“資料庫”,讓學生到“資料庫”中去獲取有用的材料。有的學生利用“資料庫”中各種各樣的圖片、表格,經過處理,完成了一份圖文并茂、精致華麗的電子賀卡送給老師,有的學生制作了課程表、值日表、通訊錄來管理班級。也許有的學生運用筆和紙進行學習的能力不如別的同學強,但他們分析、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卻高于其它同學,這正是信息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所在。
總之,教學不能像澆鑄標準件那樣,非得一個模式不可。教法可以是千姿百態(tài),百花齊放的。信息技課的教師們任重而道遠?。∥覀儜黄饠y手推進新課改的進程,讓信息技術教育步入欣欣向榮的發(fā)展趨勢中來。
參考文獻
[1]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
[2] 教育部普通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