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悅茜
“隱喻”常見于一切的話語模式中,在英文中“隱喻”一詞為“metaphor”,它源自希臘語“metaphora”,意為“由此及彼”。胡壯麟先生在《詩性隱喻》中指出:詩性隱喻是詩人通過個體思維的努力對所直覺的現(xiàn)實關(guān)系進行概念和經(jīng)驗上的建構(gòu)、整合和重現(xiàn)。《德伯家的苔絲》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哈代作為小說家和詩人,其作品具有“跨文體”的特征,其小說中的詩性隱喻在《德伯家的苔絲》中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一、天使和魔鬼
一般而言,詩歌語言與宗教語言密切相關(guān),它們的共同特征是用隱喻來解釋概念,這也不難解釋詩歌中的許多宗教原型的出現(xiàn)。要理解《德伯家的苔絲》的詩性隱喻特征,需理解其中的人物設定是以《圣經(jīng)》為原型的。
(一)天使與魔鬼的傳統(tǒng)解讀
傳統(tǒng)的分析中,“天使”與“魔鬼”分別指克萊爾與德貝維爾。《德伯家的苔絲》男主人公的名字叫“安琪兒”(Angel)為“天使”之意,對于苔絲而言,安琪兒智慧而優(yōu)雅,是理想愛人該有的模樣;而引誘苔絲失貞的德貝維爾則如引誘夏娃吞食禁果的撒旦一般,在苔絲看來,生活中所有的不幸都是由德貝維爾引起的。但是,這種解釋的方式有不完善之處。
首先,克萊爾與德貝維爾的形象都不是扁平化的,二人是“虛偽的天使”與“真實的魔鬼”。安琪兒對苔絲的愛看似天真熾烈,但當苔絲坦白了自己過去,安琪兒的態(tài)度卻陡然轉(zhuǎn)變,充分說明這個人物的虛偽性,他所愛并不是苔絲,而是一個“一模一樣的另一女人”——是他自己的幻象;相比之下,德貝維爾的形象反而真實了許多,他迷戀苔絲是由于苔絲的美貌,于是他想方設法占有苔絲,他只忠于自己的欲望,但德貝維爾并不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惡魔,他也有過真誠的懺悔,且在苔絲家落魄的時候予以他們幫助。第二,苔絲與夏娃的形象也有出入,夏娃吞食禁果,蛇只是一個誘因,吃與不吃是夏娃自己的選擇,但是,苔絲的失貞則是被迫成分居多。第三,如果說作為“魔鬼”的德貝維爾給予苔絲的傷害是身體上的,那么,作為“天使”的安琪兒給予苔絲的則是心靈上的重創(chuàng),在苔絲給安琪兒的信中,可以看出其心理變化,從“因為你不在我這兒,所以光明已經(jīng)不再吸引我了”,到“你待我這樣無情無義??!這是我不應該承受的呀……我只好盡力把你忘了”?!疤焓埂辈]有給苔絲指引,反而使她更加迷茫,甚至最后苔絲所得到的快樂與救贖并不是因為安琪兒,而是因為她對安琪兒的愛情本身,正如詩歌的意象或符號具有復雜性一樣,它的能指與所指并不是簡單的對應關(guān)系,因此,人們不能將安琪兒與德貝維爾看作“天使”與“魔鬼”的化身。
(二)天使與魔鬼的原型新解
事實上,“天使”與“魔鬼”的設定具有雙向性,不僅是安琪兒與德貝維爾之于苔絲,更是苔絲之于這二人。苔絲的身上同時具有“天使”與“魔鬼”的特性。
對于安琪兒而言,苔絲是“天使”,起初安琪兒眼中的苔絲從身體到靈魂都是一個不受塵俗污染的完美女人,是一個“美神”的形象:
“他愛苔絲,完全是為了苔絲自己;為了她的靈魂,為了她的心性,為了她的本質(zhì)——而不是因為她有奶牛場里的技藝,有讀書的才能,更不是因為她有純潔的正統(tǒng)的宗教信仰。她那種天真淳樸的自然本色,無需習俗的粉飾,就能讓他喜歡?!?/p>
安琪兒糊涂之處在于從未跳出舊有觀念的束縛。安琪兒出身于牧師家庭卻不愿意擔任教職,因為他雖然對教會有著很深的感情,但是依然為“她(教會)還沒有把她的思想從奉神贖罪的不堪一擊的信念中解放出來”而痛心,雖然表面上看安琪兒是叛逆者,但在苔絲坦白過去的經(jīng)歷時安琪兒仍然顯得世俗和麻木。好在后來,安琪兒明白苔絲的愛對他而言才是真正可貴的,于是請求苔絲原諒并得到了她的寬恕,在苔絲殺死德貝維爾以后安琪兒與她一起逃亡,終于使苔絲獲得了最后的自由與平靜。某種程度上,苔絲是安琪兒的拯救者與引導者,安琪兒在苔絲死后娶了苔絲的妹妹——“一半是少女,一半是婦人,完全是苔絲的化身”也尋找到他的平靜和自由。
另一條線索中,苔絲之于德貝維爾才是真正的“魔鬼”,德貝維爾眼中的苔絲永遠有著“冬青漿果似的”嬌艷的嘴唇,苔絲對他而言也是危險和誘惑,使他永遠都不得不在自己的情欲面前低頭。阿力克戲稱苔絲為“你這個親愛的而又是冤孽的巴比倫女巫”?!秵⑹句洝返谑哒掠涊d“巴比倫女巫”:“那女人騎在朱紅色的獸上,身穿朱紅色的衣服,在她的額上寫著:“奧秘哉!大巴比倫,作世上的淫婦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p>
在苔絲控訴德貝維爾騷擾她時,德貝維爾這樣說明苔絲對她的影響:
“你說你沒有騷擾我?可是你一直在騷擾我呀!你的影子老是在我心里,趕也趕不走。剛才你那雙眼睛用惡狠狠的目光瞪著我,就是你的這種眼神,無論白天黑夜都在我面前。苔絲,自從你把我們那個孩子的事告訴了我,我的感情以前一直奔流在一股清教徒式的激流中,現(xiàn)在仿佛在朝你的那個方向沖開了一個缺口,立刻從缺口中奔涌而出。從那時起,宗教的河道干涸了,而這正是你造成的呀!”
“其實你只是保持了你美麗的容貌并沒有做其他的……我相信,如果那位獨身的使徒……也會受到你這幅美麗的容貌誘惑的,他也會和我一樣,為了她而放棄他的犁鏵?!?/p>
苔絲的美原本是無罪的,在德貝維爾眼里卻成了致命的誘惑,從而導致他的罪惡與最終的毀滅。小說寫德貝維爾之死:“長方形的白色天花板和中間,有一個紅色小點出現(xiàn)在上面,看起來就像一張巨大的紅桃A?!被羯5摹都t字》中也提到字母“A”?!癆”是“通奸罪”(Adulitery)的第一字母,紅色最有危險和罪惡的意味。這印證了《圣經(jīng)》摩西十誡中的“你不可犯奸淫”。
德貝維爾的罪惡導致了他自身的死亡,然而這何嘗不是殺死德貝維爾的苔絲的罪惡呢?在她純潔的天性中也有危險的面目,采取最極端的方式反抗使得苔絲的形象也具有了“天使”與“魔鬼”相結(jié)合的二重性。
胡壯麟在《詩性隱喻》中認為;“詩性隱喻”的重要特征是其義域具有“跨越性”和“擴展性”。兩個不同義域的概念放置在一起,就體現(xiàn)出作者無盡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使讀者的思緒也可以在作者所營造的藝術(shù)境界中飛馳。顯然,“天使”與“魔鬼”的原型人物的設定拓展了讀者的想象空間,也增強了作品的藝術(shù)魅力。
二、生存和毀滅
《德伯家的苔絲》中還有一對對立的概念——生存與毀滅。莎士比亞借哈姆雷特之口提出: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默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在奮斗中掃清這一切,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
在苔絲的一生中,總是充滿著造化弄人和命運無情的悲劇性,面對命運,哈代將其描述為“眾神之王對苔絲的戲弄”,面對無常的命運,苔絲可以選擇生存,也可以選擇毀滅,生存與毀滅的主題本身就是一重隱喻。蘇珊·朗閣在《藝術(shù)問題》中認為藝術(shù)是“人類情感的符號形式的創(chuàng)造”,藝術(shù)家所表現(xiàn)的是人類共有的深層次的情感,運用藝術(shù)直覺捕捉藝術(shù)形式與生命的邏輯形式之間的“象征性聯(lián)系”。對于苔絲被捕的場景,哈代這樣描寫:
“天越來越亮了,所有的人都在那兒等著,他們的臉和手都仿佛鍍上了一層銀灰色,而他們身體的其他部分則是黑色的,石頭柱子閃耀著灰綠色的光,平原仍然是一片昏暗。不久天大亮了,太陽的光線照射在苔絲沒有知覺的身上,透過她的眼瞼射進她的眼里,把苔絲喚醒了。
……
‘現(xiàn)在可以走了。她從容地說?!?/p>
明明是在奔赴刑場以前,卻有希望的光照在苔絲的臉上。哈代創(chuàng)作的時期正是“印象派”繪畫發(fā)展的時期,受到“印象派”的影響,哈代在刻畫具體的場景時也總描繪光與影的對比變幻,從而營造出一種詩性的意象與氛圍,是毀滅也是生存,是結(jié)束也是開始,至少在結(jié)束一生的前一刻,苔絲是平靜,自由而幸福的。
通過釋放出“魔鬼”,徹底反抗命運,苔絲靈魂深處的那個“天使”終于生存下來,哈代將整本書的副標題定位“一個純潔的女人”(A Pure Woman),當委曲求全的生存變成了一種順從的懦弱,毀滅何嘗不能作為一種成全。面對命運,苔絲最終選擇了最危險的道路,殺死了德貝維爾,從某種程度上便是成全又毀滅了那個“魔鬼”的自我,她終于可以最終“像羔羊一樣將最終自己獻祭給永恒的愛情,讓希望之光照亮她的死亡”。從這一角度來看,哈代站在了更高的視點上將隱喻指向命運,使作品的主題有了悲劇性的崇高意味。
(四川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