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梅
【摘 要】本文在對體驗式教學法的基本內涵進行簡述的基礎上,分析了體驗式教學法的優(yōu)勢,進而探索了體驗式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會計教學;應用
在高等院校課程的開設中,一直將會計課程視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是財務專業(yè)學習的基石,直接影響到后期的學習,使專業(yè)教師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為了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遵循應用性與創(chuàng)新性相結合的原則,將體驗式教學引入會計學科教學當中,提高師生之間交流、探究的頻率,產生思維碰撞,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高質量地滿足企業(yè)的需求。
1.體驗式教學的內涵
體驗式教學與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截然不同,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模擬或提供一定的情境,將教學內容進行重現(xiàn)、還原,學生親歷這一過程,能構建起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情感的熏陶、實踐能力的提高便水到渠成。體驗式教學的最終落腳點在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強調師生雙方的互動交流,教師不再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而要學會欣賞和贊美學生。這種教學模式具有極高的生命意義,是尊重學生的最好詮釋,不僅僅關注到學生知識的獲取情況,更注重能力的提高。
2.體驗式教學法的優(yōu)勢分析
2.1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體驗式教學法受到了一線教育工作者的青睞,尤其適合會計課程,通過情境的重現(xiàn),可以降低知識的難度,方便為全體學生所接受,并達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在會計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把握教學內容,并從企業(yè)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巧妙設計教學情境,給學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融入到所提供情境當中,進行針對性、應用性較強的訓練,使教與學渾然一體。從學生的層面上看,在具體情境中學習,通過教師的引導與點撥,能力便可順理成章地得到提高,進一步體會到這門課程的魅力所在。
2.2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專業(yè)能力
會計課程在許多高等學生眼里,學習起來十分吃力,究其原因,一是高等學生基礎較差,要想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存在一定難度;二是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一味將死板的知識灌輸給學生,無形之中提高了學習難度。鑒于此,教師要將抽象知識形象化,將學生周圍的典型案例引入課堂,教師作為引路人,順勢進行巧妙地點撥,使學生主動投入學習中,在反復探討的互動過程中,意識到會計能為生活所用,是一門實用性極強的學科,進而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2.3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等會計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往往會采取設置疑問、解釋疑問的教學方式,問題對學生思維的引領作用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卻存在一個現(xiàn)實問題,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理解情況并不一定相吻合,一旦教師設置的疑問超出了學生的知識基礎或是過于簡單,就起不到激發(fā)思維的作用,長此以往,學生無法以積極的心態(tài)進行探究活動。反之,如果問題是由學生自己提出的,則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
3.體驗式教學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3.1合理安排會計課程課時,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從學校層面來看,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在扣除法定節(jié)假日的前提下,可以酌情增加會計的課程數(shù),尤其是傾斜向實踐課。從教學情況來看,多數(shù)高等學校為該門課程擬定的72課時中,實踐課為34課,調整至現(xiàn)在的40課時,由此一來,學生獲得了更多的實踐機會。理論課的學習中,教師也可以提供具體的案例讓學生進行分析,也可以在課堂中穿插一定的游戲和視頻,使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到學習中。課時修訂后,有效緩解了教學壓力,規(guī)避了課時數(shù)不足、趕進度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
3.2合理創(chuàng)設會計教學情境,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
會計專業(yè)實踐性較強,課本內容為實踐提供服務,但離開了實踐,所有教學內容無異于坐而論道,鑒于此,教學活動一定要重視實踐,使學生學到理論知識的同時,獲得更多的實踐體驗。在提供情境的過程中,教師尤其要注意以下兩方面內容:第一,根據(jù)企業(yè)部門的設置來模擬情境,教師可以變身為企業(yè)高管,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將他們分配至各個部門中,讓他們明確自己的工作內容與工作流程,各就各位。隨后在教師的指揮下,通過實際操作圓滿完成工作任務。第二,可以提供一定的生活情境,實現(xiàn)會計與生活的水乳交融,增強實踐效果。第三,在情境模擬的過程中,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善于捕捉學生的需求,以此為基礎,適時調整情境,以滿足所有學生的興趣與需求。
3.3注重教學中的角色轉換,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教師可以組織角色互換活動,即師生間的角色轉換。角色互換活動,可以使學生從整體把握教學內容,主動進行預習或復習,積極嘗試對新知識的學習,以高度的熱情和注意力投入課堂學習和實踐活動中,切實體會到教師的辛苦,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也能了解到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努力進行改進,從而在短時間內達成教學目標。教師在扮演學生的活動中,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努力調整教學模式,尋求突破難點的方法,為日后構建起和諧高效課堂夯實基礎,向社會輸送更多優(yōu)秀的會計人才。
3.4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增強信息傳達的有效性
多媒體對教學的輔助作用自然毋庸贅述,在會計課程學習過程中,圖片、視頻或是自制課件都能使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到各個知識點及學習內容。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多媒體具有聲形并茂的特點,能夠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形象,生動形象地表述教學內容。在使用過程中,教師也要講究策略,使多媒體與教學內容相匹配,既要吸引學生注意力,又不能令學生眼花繚亂;既要降低教學難度,又不能脫離教學內容;既要為教學提供服務,又不能束縛學生的思維。因此,要做到多媒體與教學內容的有效銜接。
3.5注重會計實踐資料的引入,提倡學生走入會計行業(yè)實習
實踐性強是會計這門課程最顯著的特征,學生牢固掌握理論知識,都為日后的做賬服務。某些高等學校,由于自身條件有限,學生很少接觸到各項原始數(shù)據(jù)的填寫、編制報表等業(yè)務。這需要學校為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加強校企合作,將真實的財務信息搬到課堂中,使學生了解到實際數(shù)據(jù)和最前沿的政策,掌握最實際的操作方法。此外,學校還要鼓勵學生利用假期參加實習,教師要發(fā)揮引導作用,也可以利用周末組織學生深入企業(yè)一線,使學生受到環(huán)境的熏陶,了解到會計工作的內涵,明白日后自己要從事的是何種工作,感受到這一職業(yè)的神圣與肩負的使命,提高就業(yè)質量。
作為任課教師,也可以在學校的幫助下與會計事務所保持聯(lián)系,組織學生參觀會計人員的工作,使他們建立起系統(tǒng)的財務核算框架。也要鼓勵學生與資深會計進行交流,進一步明確會計這一行業(yè)的職責與任務。經歷這些形式多樣的體驗活動后,學生會以全新的目光來審視會計工作,從內心深處明白學好會計的重要意義。
結語
總之,在會計專業(yè)教學活動中,教師既要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又要引進典型案例,使學生的會計技能得到有效提高。學校要修訂教學計劃,增加實踐教學課時數(shù)量,鼓勵教師大膽采取體驗式教學,以此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創(chuàng)新型、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秀玲.體驗式教學模式在會計課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04):77-78
[2]王佩嫻.體驗式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14(02):83-84
[3]楊華領,張小有.體驗式教學法在會計信息系統(tǒng)課程中的應用[A].中國會計學會會計信息化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下)[C].中國會計學會會計信息化專業(yè)委員會,2010:5
[4]曹曉雪.王桂蓮. 體驗式教學在會計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中的應用探討[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02):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