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汝霞 吳水田
(廣州大學旅游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
社會性別視角下女大學生背包客的旅游動機研究
雷汝霞 吳水田
(廣州大學旅游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近年來,女大學生背包客的數量不斷增加。通過訪談、問卷等方式調查女大學生背包旅行的動機,發(fā)現交流體驗和自我發(fā)展是女大學生背包旅行最主要的動機。女大學生們希望借助背包旅行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性,探索新鮮事物,更真切地體驗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女大學生背包旅行的發(fā)展,是女性主體意識覺醒的表現,也是社會性別權力松動的表現。同時,女大學生在背包旅行中得到的鍛煉,加深了她們對自己女性身份的認同。
社會性別;女大學生;背包客;旅游動機
社會性別(gender)理論發(fā)端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是西方女權主義運動的產物,同時也是當代婦女理論的核心概念和女性主義學術的中心內容[1]。而中國對社會性別理論的發(fā)展主要在1997年以后,與目前大學生群體(主體為90后)同時代成長。90后大學生被視為個性張揚的一代,在出游方面,相比于跟團旅游,他們更樂于自己安排行程,并推動了背包旅行的發(fā)展[2],同時,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為大學生背包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條件。在大學生背包出游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一些針對女性的危害事件也不斷出現,如2012年震驚世界的印度醫(yī)大女學生在公車上被害案,該事件引發(fā)了世界范圍內對“女性主義”的探討,女性主義也在國內大學生群體中得到快速廣泛的傳播,各高校紛紛設立了性別研究組織。2016年4月5日,北京和頤酒店女子遇襲案發(fā)生,使女性在公共空間的安全問題又一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在上述背景下,了解女大學生愿意冒險背包出行的動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20世紀70年代,西方開始關注現代背包旅游者問題[3],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國內外學者開始深入研究背包客的旅游動機問題,Loker-Murphy&Pearce(1995)首次提出背包旅游者(Backpackers)的概念,將背包旅游動機劃分為社會交往/刺激追求者、逃逸者/游憩者、多重目標實現者和自我發(fā)展者等四類[4];Spreitzhofer在對背包游覽東南亞的旅客進行調研后,也總結了4大類背包旅游動機:追逐原始異域風情需求,自我中心主義需求,自我肯定需求,對聲望的需求,同時還表明研究對象持有精英主義和反旅游者的態(tài)度[5];國內學者朱璇使用“推—拉”理論來分析背包者的旅游動機[3];Lonely Planet通過大量的樣本調查發(fā)現,大多數背包客旅行的主要內容是訪問和了解異域文化,追求冒險,探索非旅游者地區(qū),接觸當地人和放松逃避[3]。Pearce & Foster認為背包客的眾多旅游動機中,以學習和發(fā)展自我、了解體驗另一種文化、社會交往、逃避和刺激4個因子為主[6]。
隨著女性主義運動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背包客行列,關于女性背包客的動機、經驗和影響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逐漸出現[7-9]。Elsrud(1998)認為女性背包客為了尋找真實感而“重回過去”,旅行是暫時從煩瑣的日常生活中撤退的“中場休息”[10];Hillman認為一些女性的背包旅行扮演著在某些個人危機(尤其是感情破裂)后重建獨立性的角色[11]。文獻回顧發(fā)現,關于國內女大學生對背包旅行的相關研究成果較少。
本文研究主題為女大學生背包客的旅行動機,“女大學生背包客”這一短語,限制了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職業(yè)、旅行方式,為了獲得真實有效的數據,使研究結果更加可靠,本文采用了多種研究方法。
2.1 問卷調查法
借助李克特5級量表測量設計問卷。問卷在大規(guī)模投放前,進行5~10人的預調查,根據反饋修改問卷。最后,問卷在豆瓣網“背包客的人文地理”“不去會死—沙發(fā)背包客”小組、微信群“廈門義工旅行”、百度貼吧“大學生背包客聯盟”發(fā)布,并通過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體擴散,最終回收有效問卷90份,研究對象的人口結構特征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的社會人口結構特征
2.2 訪談法
考慮到旅游動機的多樣性,筆者還半結構訪談了5名女大學生背包客(表2),訪談時長控制在1.5~2小時。
表2 訪談對象的基本信息
根據上述調查數據和訪談材料,從背包旅行的費用、頻率和時間、旅行方式、旅行的擔憂等4個方面分析女大學生背包客的旅行動機。
3.1 背包旅行的費用來源(見表3)
表3 女大學生背包旅行費用來源
表3表明,女大學生的旅行經費來源以家庭支持、自己兼職賺取兩種為主,背包旅行的出發(fā)點之一是節(jié)省旅費。以家庭所在地對女大學生背包旅行的費用進行分類統(tǒng)計,發(fā)現家庭在省會、直轄市和地級市的女大學生,背包旅行的費用以家庭支持為主,而家庭在鄉(xiāng)鎮(zhèn)、農村的女大學生,背包出行的費用則主要由自己兼職賺取,或借助獎學金出行。
3.2 背包旅行的頻率和時間
表4表明,有近半數的女大學生第一次背包旅行的時間在大一。在大學期間,62.22%的女大學生有1~2次的背包旅行經歷,約28%的女大學生背包旅行3~4次,僅有10%的被調查者在大學期間背包旅行次數在5次以上,約97%的被調查者背包旅行時長在14天以下,在旅行時間選擇上,寒暑假是女大學生背包出行的高峰。
表4 女大學生背包旅行的頻率和時間
3.3 背包旅行的方式
表5 女大學生背包旅行的方式
表5表明,超過70%的研究對象表示,在背包旅行中更偏向于與朋友同行,她們認為女性獨自在公共空間里活動,可能會招致其他不軌男性不懷好意的眼神、粗俗的言語甚至暴力侵犯。訪談對象AUTRCHE在自己的背包旅行中,就被同車的大叔污蔑“你這么小的年紀出來,我還不知道你是什么樣的人”。
3.4 背包旅行的擔憂
關于背包旅行前的擔憂情緒問題,45.5%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有能力解決旅程中所有的問題,超過半數的女大學生表示會有擔憂的情緒。其中“人身安全,擔心受到暴力侵害,尤其是性暴力”和“財物安全,擔心財物被偷、被搶”為關注焦點,見表6。訪談對象姚YAO說自己在韓國的時候,因為沒有提前買好電話卡,導致下飛機后無法與家人取得聯系,使家里人擔心了。訪談對象AUTRCHE則在背包旅行中,遇到過邀她同住的大哥,遇到過深夜還要拉著她聽她講故事的沙發(fā)客,旅途中東西也被別人拿走過。54.4%的調查者在旅行前會產生擔憂情緒,80%的調查者在背包出行前制定大致行程,走哪算哪的女大學生僅占研究對象的20%。制定大致的行程,提前報備家人朋友,是女大學生自我保護措施的一種,也可以有效預測背包旅行途中的風險,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表6 女大學生背包旅行的擔憂
在旅游動機研究中, Dann提出了“推—拉”理論,將旅游動機分為內在動機(推的因素)和外在動機(拉的因素)。女大學生選擇背包旅行,有內在的驅動力,也有外在的吸引力或者便利條件[12],本文借助“推—拉”理論來分析女大學生的背包旅行動機。
4.1 “拉”的因素
本文將可能的客觀外在條件歸結為4類:背包旅行的行程更自由,背包旅行能節(jié)省旅行經費,大學的課余時間多,從眾心理。借鑒李克特5級量表,根據調查該選項與研究對象的吻合程度,按1~5分打分,分別表示都不符合、不符合、一般、符合、非常符合,見表7。
表7 女大學生背包旅行的原因
表7項目的平均得分為3.48,其中“背包旅行的行程更自由”分數為最高,“背包去韓國,是因為我本身很喜歡韓國的文化,跟旅行團太走馬觀花了?!痹L談對象姚YAO如是說?!氨嘲眯心芄?jié)省旅行經費”,“大學的課余時間多,為背包旅行提供了可行性”兩項的得分很接近,分別為3.61、3.62,雖然都超過了平均值,但是相比于最高的4.17,得分偏低,這恰好表明背包旅行的吸引力。
4.2 “推”的因素
關于“推”的因素,筆者通過各類網絡資源查找文獻,將女大學生背包客的旅游動機劃分為5大項17小項,同樣借用李克特5級量表按1~5分打分(表8)。其整體平均分為3.81,說明當前國內女大學生背包旅行的動機較強烈。
4.2.1 自我發(fā)展動機
“自我發(fā)展”動機是指女大學生通過背包旅行提升自己的能力,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性。5個因子中“背包旅行能培養(yǎng)我的獨立自主性”因子的平均數最高。 90后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4+2+1”的家庭結構中,孩子成為家庭的核心,獨立的機會相對不多。借助背包旅行來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性,證明自己長大了,是不少被調查女大學生的想法,訪談對象圓圓、AUTRCHE都有類似的經歷。“背包旅行能讓我挑戰(zhàn)自己”得分3.99,在17個選項中,名列第三,說明在目前的社會中,女性作為弱勢群體,在背包旅行中顧慮的因素更多(如女性的生理期),因此背包旅行對女大學生而言,是一種自我挑戰(zhàn)。
數據表明,超過一半的女大學生認同背包旅行“是自己的興趣愛好”,90%的被調查者愿意將背包旅行推薦給身邊的女生同學和朋友。在訪談中,5名女大學生背包客都表示自己在第一次背包旅行后,就喜歡上了這種自由的旅行方式。但同樣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也有10名研究對象表示不會將背包旅行推薦給周圍的女性友人,而她們的原因都是:安全性。
4.2.2 交流體驗動機
“交流體驗”動機,是女大學生通過背包旅行去探索、感受新事物,這一層面的三個問項中,“背包旅行更能體驗當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和“背包旅行可以探索新事物”兩個選項以4.04的高分,并列第一。表明許多女大學生背包客認為,背包旅行除了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自主性外,背包旅行的體驗更加“原生態(tài)”,更接近事物的本身,因此吸引更多的女大學生選擇背包旅行?!敖涣黧w驗”動機以3.98的高分排在五大動機之首,說明女大學生背包客希望借助背包旅行更多地與外界進行交流。訪談對象姚YAO選擇背包到韓國旅行,就是為了更慢、更深入地去體驗韓國的文化、生活方式、生活節(jié)奏。
4.2.3 社會交往動機
“社會交往”動機是指女大學生進行社會交往活動的需要。對這一層面的考察,分為“背包旅行使同行的朋友感情更緊密”,“背包旅行能認識更多興趣相同的人們”,以及“背包旅行獲得某種特別的體驗,回家后可以分享背包旅行的經驗”。三個因子得分相近,但都低于3.81的平均分。訪談對象圓圓表示自己與朋友去臺灣背包旅行時,因為朋友間鬧脾氣,不得不提早結束行程,這解釋了“背包旅行使同行的朋友感情更緊密”這一選項得分偏低的原因。在調查中72%的研究對象表示背包旅行喜歡跟朋友同行,僅有1%的研究對象傾向于與在目的地或網絡上結識的背包客同行。由于女生在公共空間中常處于弱勢,因此在旅行中她們要學會提防陌生人。防備心理機制的建立會使女大學生背包客錯失結識更多背包客的機會。
4.2.4 觀光游覽動機
在觀光游覽動機的因子中,“背包旅行可以更好地欣賞自然風光”得分在17個小項中位居第二。訪談對象AUTRCHE提到,她當時從蘭州到拉薩的背包旅行,就是覺得坐火車景色一晃而過,太浪費了,于是臨時起意從蘭州徒步前往拉薩。而與日常生活中女性“血拼”的形象不同,在背包旅行中,購物顯得不如平常有吸引力,17個選項中,有關購物的兩個選項得分最低。傳統(tǒng)意義上的背包旅行是把所有的行李都放在背囊里,行李的重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背包旅行中的購物行為。當然也不是絕對,這也與背包旅行的目的地有關。
4.2.5 逃避放松動機
“逃避放松”動機是指旅游者通過游覽異地風景、體驗異國風情,暫時消除日常生活的疲勞感、緊張感和壓迫感,使身心得到放松。但在女大學生中,在這個動機的促使下背包出行的并不多,訪談對象“我有曲奇你跟我走嗎”是其中一個,她是筆者在廈門義工旅行時認識的背包客。她談到自己之所以來廈門背包旅行,是因為暑假不想回家,不想面對爸媽。她表示自己從初中時起,跟父母的關系就持續(xù)不斷惡化。背包旅行,是她逃離原生家庭、逃避日常生活的手段。
表8 女大學生背包旅行的動機
5.1 背包旅行是女性主體意識覺醒的表現
通過背包旅行,體驗新鮮的文化和事物,以此提高自己的獨立自主性,挑戰(zhàn)自己,是女大學生背包旅行的主要動機,是女性主體意識覺醒的表現。在中國長期的傳統(tǒng)社會中,女性的地位都不高,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教育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女大學生主張女性在社會中的獨立性。過去的背包客中幾乎沒有女生,而現在女性背包客逐漸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點,這是女性的自我賦權。選擇背包旅行,透過旅行體驗不斷與他人互動,依靠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這是女性主義在中國發(fā)展傳播的結果,是女性主體意識覺醒的表現。
5.2 背包旅行是社會性別權力關系比較柔和的表現
Koskela認為,個人對空間的使用,并非個人的自由選擇,而是社會權力關系的產物。[13]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對女性背包客并不寬容。在調查中,超過半數的女大學生在背包旅行前產生過擔憂的情緒。女性在公共場所容易成為受害者,背包旅行于女性而言是一種將自己置身于“危險”與“恐懼”環(huán)境中的旅行。她們知道危險所在,仍然堅持以這種方式出行,是追求在公共空間中平等現身的機會,并通過調節(jié)情緒來控制恐懼。在訪談中,不少被訪者表示,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安全,她們學會在公共空間中隨時保持警覺,通過應對措施,由恐懼發(fā)展出了自我防衛(wèi)機制。背包旅行可以提高女大學生的獨立自主性和應變能力,并覺醒社會對女生的種種限制。女大學生背包客掙脫公共領域的規(guī)范和性別的限制,不畏懼公共空間的暴力威脅,是社會性別權力關系比較柔和的表現。
5.3 背包旅行加強了對女性身份的認同
在訪談中發(fā)現,背包旅行中女性身份的“幫助”與“限制”作用基本相當。女大學生受過高等教育,是心地善良的一個群體。訪談對象AUTRCHE雖然在旅途中遇到過很多危險,但她依然覺得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圓圓認為雖然在力氣上不如男生,但女性擁有理智與感性的思考,更重要的是通過背包旅行,女大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與他人和異國文化接觸,體驗自由自在的獨特感,明白有能力主宰和掌控自己的生活,可以勇敢地追尋自己所喜歡的東西,這既是對女性能力的認可,也是對女性身份的認同。
女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精英女性,探尋其背包旅行的動機,對于推進性別關系融洽、重視我國女性主義的發(fā)展、推進女性主體意識的覺醒具有現實意義。但是,在旅游環(huán)境中,如何保障女大學生在旅行中的安全,避免暴力尤其是性暴力恐懼對女性旅行的影響,旅游業(yè)如何針對女大學生的背包旅行動機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等等問題,都亟待進一步的研究。
[1]劉建中,孫中欣,邱曉露.社會性別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60-74.
[2]李怡穎. 我國大學生國內旅游消費偏好研究[D].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07.
[3]朱璇.背包旅游:基于中國案例的理論和實證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
[4]Loker-Murphy L, Pearce. Young budget travelers:backpackers in Australia[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5( 22):819-843.
[5]Spreitzhofer G. Backpack tourism in South-East Asia[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8, 25(4):979-981.
[6]Pearce P L. Foster F. A“University of Travel”:backpacker learning[J].Tourism Management. 2007(28):1285-1298.
[7]賴雅慧. 女性空間旅行研究:以一年臺灣的女性作家的旅行文學為例[D].臺灣:中原大學,2005.
[8]黃麗螢. 越過生命的那一座山:女性登山體驗與登山對生命經驗的影響[D].臺灣:臺灣大學,2007.
[9]陳忻岱. 在旅行轉角處看到:女性背包客與部落格書寫之主體建構[D].臺灣:東華大學,2008.
[10]Elsrud T. Time creation in travelling:the taking and making of the time among women backpackers[J]. Time and Society, 1998(7):309-334.
[11]Hillman W. Searching for authenticity in touristic experiences:females backpackers in North Queensland[D]. Australia:James Cook University,1999.
[12]李天元.旅游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6-77.
[13]Koskela. Gendered exclusions:Women’s fear of violence and changing relations to space[J]. Geografiska Annaler, 1999,81(2):111-124.
A Social Gender Perspective: Motivation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 Backpackers
LEI Ruxia WU Shuitian
(Tourism School,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Guangdong,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female backpackers from colleges is rising steadil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ir major motivations through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and finds that experiencing local cultures and improving themselv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ey hope to cultivate their independence, explore new things, and experience local cultures and lifestyles in this wa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emale backpackers from colleges is a reflection of their self-consciousness, and a challenge for gender power. Meanwhile, their travelling experiences help to strength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female” identity.
social gende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backpackers; tour motivation
雷汝霞(1993—),女,廣東陽江人,廣州大學(中法)旅游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旅游管理研究。 吳水田(1972—),男,廣東陸豐人,廣州大學(中法)旅游學院副院長、副教授,主要從事旅游教育、文化地理學研究。
F590.7
A
2095-7211(2017)03-00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