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良銘
初中文言文教學歷來是頗有爭議的一塊領地,文言文教學和對文言文教學法的探討也不盡人意。綜觀近幾年來語文數(shù)學改革,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不協(xié)調的現(xiàn)象“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死角,即使在語文教學改革很紅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學教學這塊‘世襲領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風不渡玉門關的凄涼景象”(錢夢龍:《文言文教學改革芻議》)。文言文教學成了目前語文教師最不愿深究、也難以探究的領域。公開課、評優(yōu)課,很少有教師愿意選擇文言文課文來教學。文言課文是我國民族文化的一個載體,作為傳承中國文化,吸引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徑,文言文教學理應引起語文教師的重視。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應采取相應的方法來調整我們的文言文教學方式。
一、注重朗讀,讀出神韻
這里的“讀”指誦讀,雖然從“讀”這一點來說,文言文誦讀與現(xiàn)代文朗讀有許多共同性,現(xiàn)代社會無論如何發(fā)展,都不能割裂歷史、摒棄傳統(tǒng),忽視文化。
初中階段,文言文教學的突破口也應該選在“讀”上。通過讀,使學生充分認識祖國語言的典雅優(yōu)美,從而提高其閱讀寫作水平。文言文與現(xiàn)代漢語基礎上形成的朗讀法有較大的區(qū)別。因此我們應該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摸索建立起具有時代特色的文言文誦讀法,以便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語文素質。文言文誦讀必須做到這樣兩點:①讀順、讀懂;②讀出神韻。
讀順,要求在停頓方面必須基本符合漢語語句的結構特點,能夠清楚地表情達意。古人寫文章不用標點,而我們現(xiàn)在接觸的文言文,其標點多為后人所加。因此,我們這里所說的停頓,不是指有標點提示的句間或句末停頓,而是指由于句子較長或需要強調等而在句中進行的停頓。這種停頓把握起來比較麻煩,這就需要老師引導學生去讀。
讀準,是指讀音要正確。文言文中有不少生僻字要注意,還有通假字,應該讀它的本字音,學生最容易讀錯。
讀懂,主要是指通過讀理解文言文的內容、思想及語言風格。讀是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讀雖然是感官的活動,但有極強的滲透力。讀的時候,目視其文,口發(fā)其音,耳聞其音,心通其情,意念其理,“讀”與“思”也就緊密有機結合起來,便構成了“慎思之,明辨之”的基礎,即通過積極思維,把讀的感性知識上升為理性知識,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白x出感情、讀出氣勢,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于漪:《面面觀》)。當然老師對于一些確實難懂的關鍵詞,要加以適時點撥。
讀出神韻,是指通過讀,表達出文學藝術作品深沉的內在美。中學文言文課文中又有哪些內在美呢?愛國精神、傳統(tǒng)美德、哲學睿智以及意境、情趣等,都有獨特的魅力,都是讀時必須表現(xiàn)的。要做到這一點,初中生確實不易,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深刻的領悟理解文章,啟發(fā)學生動用想象和聯(lián)想,觸發(fā)學生的感情,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審美經驗。
二、注重教法,還原課堂
傳統(tǒng)的串講法,固然做到“字字落實,句句清楚”,但套用同一個模式,難免乏味。況且文言文本身也有難易、深淺之分。困難的、深奧的,由老師講,生生聽,自不待言;容易的、淺顯的就不一定非要老師一一講給學生聽不可。出于這樣的粗淺認識,在教學中,應圍繞“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特點,采用靈活的教法。
如可以采用糾錯法。課前要求學生翻譯好所學的篇目,課堂上把譯文寫在黑板上,然后將原文和譯文一一對號入座,翻譯對的給予肯定,翻譯錯的地方尋找原因,重新翻譯,直至正確無誤。
還可以問答法。將學生編成若干小組,每組4至6人,組長由基礎較好的且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擔任。
還可以采用試教法。讓學生試當教師,他們當然感興趣,而且會盡心盡力地去做好。所以對于像《短文兩篇》這些篇幅不長,文字不算難的課文,可以大膽讓學生試教,具體做法如下:指定基礎較好的學生通過查閱工具書和文獻資料,弄懂弄通字詞句,并將書面翻譯交老師審閱;指導試教學生逐題解答文后的思考和練習題,也要求形成書面稿,以便備用;要求試教者盡能力做好其他同學可能提出的問題和發(fā)言準備,主要從自己的學習體會入手;鼓勵試教學生上講臺“演戲”,老師在臺下“導演”,偶爾也解答一些問題。讓學生“兵教兵”
,既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又受到了“實踐”鍛煉,還融洽了師生感情,一箭三雕,何樂而不為!
“現(xiàn)代漢語是古代漢語的繼承和發(fā)展,現(xiàn)代漢語的詞匯、句法和修辭手段都不可割裂地和古代文學語言有著血緣關系?!瓕W生閱讀文言文雖然有一定的語言障礙,但絕不像學習外語那樣毫無根基?!保ㄥX夢龍:《文言文教學改革芻議》)事實上,一些淺顯的文言文,如果注釋充分,再加上教師有重點的講解和點撥,學生大致疏通文意的要求還是能夠達到的。即使開始學生有些地方讀不懂,但日積月累,學生讀懂的地方就會越來越多。退一步講,文中有些非重要的難點,暫時不懂也無妨。怕只怕教師完全代替學生去“讀懂”,這樣的結果只能使學生永遠無法自己去讀懂。做個“懶老師”有時也是有必要的。
文言文的知識是一個相對完整的系統(tǒng)。中學文言文教學既要達到培養(yǎng)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目的,就勢必要使學生把握淺易文言文知識系統(tǒng)。我們可以探索出更多的方法來達到教學的目的,當然不止以上幾種。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最豐厚的載體,學生學習文言文,事實上也是對中華文化最直接的傳承。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繼承先賢的優(yōu)秀精神文化,鍛煉創(chuàng)造性的思辨和表達能力。文言文教學的策略還有很多。但不管哪種策略,都應著眼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善于提高文言文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只要我們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為目的,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對文言文的教學進行科學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學設計,就一定能在新課改中,邁出我們堅實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