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莎士比亞曾經說過,一千個人的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美術教育中是同樣的道理,每一個人對每幅作品的創(chuàng)作和理解都是不同的,因此如何在美術教育中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熱情,在美術教育中培養(yǎng)幼兒的人文精神,是一個重要的現實問題。
關鍵詞:美術教育;幼兒;人文精神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4-0164-01
哲學、歷史、文學、藝術等課程同屬人文科學的范疇,而美術作為藝術課程的一類,更是一門充滿人文精神的課程。形象地來說,人文科學關注的是人,而自然科學關注的是物。既然關注人,那就會涉及到人的方方面面,比如人的生存價值、人的道德尊嚴、人的文化傳統(tǒng)等等,其內涵包括了知、情、意、人格等。古今中外眾多的優(yōu)秀美術作品,哪一幅不包含著上述這些?我們在觀看一部作品的時候,也能夠窺探到作者的內心世界,窺探到他用美術的藝術手法所展現的人生價值、智慧、道德等方方面面。美術教育,同樣也體現著豐富的人文因素和鮮明的人文精神。
1.目前幼兒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1重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的傳授,脫離幼兒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基礎,讓幼兒產生畏難、逃避甚至排斥的情緒,影響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繪畫,對于每一個人來講其實是一種本能,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1歲左右能拿起手中的筆開始,就開始了繪畫,那個階段的繪畫我們稱之為涂鴉。在兒童時期沒有經歷過專業(yè)學習的階段,完全是一種隨心所欲、任意為之的行為,涂鴉作品往往能表現出一種隨意、自然的感覺。但是一旦開始專業(yè)的學習,教師專業(yè)的講授,很多時候卻脫離了幼兒的生活基礎,幼兒會突然產生一種美術離我們很遙遠、要想畫好一幅畫不容易的想法,這就眼中阻礙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很多幼兒對美術敬而遠之。
1.2教學方法過于單一、陳舊,教學中過多地采用教師講解和示范的方法,而忽視幼兒的自主體驗和感受,使幼兒機械、被動地接受。
在我們傳統(tǒng)的美術教育中,比較注重臨摹,而忽視幼兒的個性表現,常用簡化了的圖形做為形象表現的模式,通過臨摹灌輸給幼兒,而教給他們一些模式化的東西,使幼兒形成定勢。舉一個耳熟能詳的例子,在中國的美術課堂與美國的美術課堂上,同樣是畫一個蘋果,中國的美術老師會在黑板上先畫一個圓,然后在畫上蘋果把兒,最后畫上一片葉子,一個蘋果就畫好了,所以我們的千萬個幼兒只要一畫蘋果就會出現千人一面的可笑又可怕的場面;反觀美國的美術課堂,同樣是畫蘋果,老師會把一個真的蘋果擺在講桌上,讓幼兒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然后把自己觀察到的蘋果的樣子畫下來,因為美國的每個孩子話的蘋果都是不同的。這個例子足以引起我們深深地反思。
1.3過于強調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以及對繪畫技能技巧的傳授,而忽略了幼兒的情感體驗和美術文化的熏陶。美術教育不同于其他學科教育,因為藝術創(chuàng)造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美術造型是人的精神產物,是人表達情感的視覺語言。每個人的生活感受不同,所表達的方式也必然有差異。長久以來,我們的美術教育過分強調形的準確度,要求必須畫準比例,似乎只有畫得象真實物象,才是美的,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畫得象并不等于畫得美。而這種不讓幼兒表現自己的生活認識和感受的美術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幼兒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忽視了幼兒情感體驗。
2.人文精神如何在幼兒美術教學中發(fā)揮更大作用
2.1課堂教學人文氛圍的營造。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為幼兒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充分尊重幼兒的個性,對他們不同的畫作要給予理解,比如同樣是紅色,可能有的幼兒認為紅色代表熱烈、活躍,而有的幼兒卻認為紅色代表沉靜、低沉。因此教師不能以自己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要鼓勵每一個幼兒展開豐富的想想,讓他們感受到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在思想、感情、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
2.2在技能技巧的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美術學習不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而且是一種文化學習。技能的學習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更直接、更主要的還是老師的傳授。通過示范,幼兒可以獲得多種感官刺激,比如老師的情緒、狀態(tài)、動作以及反映到技術上的筆觸、線條、色調、構圖、對畫面的理解等,都會直接刺激幼兒的眼球作用于心理,轉化為最直接的情感,使幼兒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高校美術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不僅要求教師傳授美術技能、技巧,而且要導入相應的文化知識理論,使幼兒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2.3人文精神要體現在教學評價中。在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與幼兒的情感交流,還應該注意到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要讓對每一個幼兒的評價變成正能量,因為每一幅作品都有它的可取性。教師也要善于引導其它幼兒發(fā)現每一幅作品的優(yōu)點,并將其放大,這樣幼兒的積極性就會提高了。
3.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從幼兒的心智發(fā)展規(guī)律出發(fā),尊重、理解和保護幼兒的藝術表現,切忌過高、過難地要求和束縛幼兒,應在美術活動中及時、適時地給予他們啟發(fā)和肯定,讓幼兒積極、大膽地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
參考文獻:
[1]侯令.《美術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涵養(yǎng)》.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2]姜廣輝.《人文傳統(tǒng)》.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3,10.
作者簡介:
沈冰倩 1990年2月 女 漢族 江蘇省昆山市花橋中心幼兒園 二級教師 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