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素華
【摘要】作文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綜合性實踐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適應實際需要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活動。作文的評改是作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作文起著重要的作用。應遵循現(xiàn)代教學規(guī)律,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育思想,把學生當作自身生活、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
【關鍵詞】作文教學 作文評改 主體 能力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159-01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表達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是認識自然、社會、人自身并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作文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綜合性實踐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適應實際需要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活動。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作文教學過程是全面提高學生素養(yǎng)的過程。而作文的評改是作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作文起著重要的作用。現(xiàn)代教育思想認為,學生是自身生活、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現(xiàn)代教育過程應該是教師與學生雙主體協(xié)同活動的過程,現(xiàn)代教育應把發(fā)揮和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作為一項核心目標,在學校教育中應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
一、以教師為主體的作文評改
說起批改作文,很多語文老師就感到頗傷腦筋,特別是在寫作文評語時,我們往往輕率為之,三言兩語,以“見紅”為原則;或者套話連篇、空洞無物;或者用寫鑒定、做總結的語言,嚴肅而呆板,學生讀起來索然無味,評語的教育功能也難以充分發(fā)揮出來。筆者認為,作文評語是教師與學生筆上交談的有力工具,是溝通師生的橋梁.好的評語,對學生大有裨益。教師把要對學生說的話寫在作文本上,使學生有時間去回味去咀嚼,這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師生交流的難得機會。在實踐中,筆者對怎樣寫作文評語有幾點粗淺的體會,現(xiàn)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鼓勵為主
只要我們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勞動成果,改變居高臨下的面孔,以平等的身份坦率地與學生交流,把一片真誠濃縮在評語中,就能得到學生的信任,他們也會在作文中真實地記錄下自己的喜怒哀樂,愿意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從而寫出一篇篇內(nèi)容豐富、情感真實的好作文。
(二)評點到位
寫作文評語是一件頗費腦筋的事。寫些什么能夠恰如其分?怎樣寫學生更能接受?怎樣說更能調(diào)動學生作文的熱情?面對不同學生不同特點的作文,怎樣的評語才能避免千篇一律、大同小異?這些都需要教師絞盡腦汁,用心琢磨。絕大部分學生相當重視老師的評語,愿意按照老師的指點去做。這就要求教師在評語的撰寫上要格外用心,看準問題,抓住關鍵,點明要害,指出方法。
由于工作繁忙,我們在下評語時往往求簡、求省工,不痛不癢,語義不明,甚至妄下斷語。更有甚者,在桌旁放幾頁“作文評語集錦”,讀完就“拈”幾句放在作文本上敷衍了事。比如“本文結構完整,但層次不清”“應寫得再具體些”“還可以”……層次有何混亂之處?怎么寫才具體?“可以”是個什么程度?對學生來說,這都是需要指明的問題。那樣的評語學生要么看不懂,要么看懂了不知如何修改,此外還會讓學生失望,伴隨而來的還有對教師責任心的懷疑。具體而有針對性的評語能讓學生警醒,給他們指點迷津,讓學生從中得到啟發(fā)而產(chǎn)生思索的沖擊,并從中悟出修改之道,逐漸提高其寫作水平。
(三)富有文采
文明得體的幽默,不僅可以愉悅身心,激發(fā)爽朗的笑聲,同時也可以在笑聲中讓學生心神領會,明白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改正,不再重犯。
二、以學生為主體的作文評改
在作文批改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評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體批改等多種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學生批改作文時做到:先通篇讀,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認真讀,找到不通順的句子、不恰當?shù)脑~語、錯別字、用錯的標點符號等,并用圈、點等符號標出,最后寫上對這篇作文的簡評。這樣基礎好的學生與基礎薄弱的學生對調(diào)批改作文,寫得差的學生改到好的作文時,可以從中學到方法,受到啟發(fā),得到提高;寫得好的同學改到寫得差的作文,也從中得到教訓。實踐證明,讓學生自己評改作文會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愛動筆的好習慣,十分有利于調(diào)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天長日久,就會自然而然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交給學生評改作文的權利,讓學生成為作文評改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自己評改作文的能力,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在作文教學中,學生只能按教師喜好和意愿來進行作文,而學生很少有自己的真情實感。作文評改中,教師費神地精心評改,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而學生卻是只看評語,不看內(nèi)容;只完成任務,不提高認識。這種模式下,學生沒有作文興趣和主動性,只能消極地被動地接受來自教師的思維定勢,毫無創(chuàng)新自主能力。
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樣,它應遵循現(xiàn)代教學規(guī)律,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育思想,把學生當作自身生活、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作文評改的權利應該還給學生。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語文課程有這樣的要求,“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闭Z文教學要達到的這樣的目的,不僅要教給學生語文知識,更應該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能力。葉圣陶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作文能力是人作為社會存在所必需的能力。作文與說話完全一樣。作文就是說話,是用筆來說話。因此,每個學生都要學會寫作,而作文評改就是寫作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理清自己思想的一個過程。
作文的評改,傳統(tǒng)的做法是教師評,教師改,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作文自身的特點。久之,學生就會養(yǎng)成完任務的不良習慣,大大降低了作文的興趣。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教師費力不少,而收效甚微。葉圣陶先生說過:“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蟲小技,其實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確,更完美。想對了,寫對了,才可以一字不易”.這話講得十分透徹。前面講作文評改的內(nèi)容得前3項——文章的內(nèi)容、表達方式、結構、基本都是“想”的問題,其實詞語的運用是否恰當,主要也是“想”的問題。要修改“思想”,靠教師顯然是不行的,只能靠學生自己。因為教師的影響是外因,而內(nèi)因?qū)W生才是作文修改的根本。所以葉圣陶先生主張“作成文篇之后,要放在那里,反復看幾遍,有不妥之處就自己改,就是改正不妥當?shù)囊馑己筒徽_的語句?!碑斎?,這并不是說教師對學生作文可以不看不管,還是要“多啟發(fā),多指點”。但動筆改的,應當是學生自己。
總之,作文教學從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走出來,以現(xiàn)代教育思想和新課改理念武裝頭腦,運用多樣化的作文評改模式,調(diào)動學生作文積極性,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