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覺敏
?
等待“正名”的“西方之‘道’”——以美國為例
蔡覺敏
(天津外國語大學 國際傳媒學院,天津 300221)
上世紀以來,伴隨著《道德經(jīng)》譯介的盛行,民間出現(xiàn)了大量與“道”相關的大眾讀物,其所倡揚的精神被稱為the Tao of the West(西方之“道”)。對此,贊揚肯定者有之,猛烈抨擊者更不乏其人,但正反雙方都沒有進行詳盡描述和分析。從分析可發(fā)現(xiàn),這種“道”肯定了傳統(tǒng)道家智慧,與西方學界對中國道家的詮釋相通;但是,它被部分西方學者認為不是正宗的“taoism”,而只是“玩偶”,其“道”的內涵和存在的合理性也受到質疑。這一東方文化的西方傳播現(xiàn)象,西方之“道”只收獲了西方學界的單方面反應,可以說,這一文化現(xiàn)象亟待“道”的宗主國中國的哲學家為之“正名”。
道家;道教;西方之“道”
上世紀以來,“道”在西方由學者案頭向大眾蔓延,如劉笑敢先生所言,道家“花開他鄉(xiāng)”,在美國尤盛,它“與六十年代的禪宗相類”[1],并形成了“西方之‘道’”(the Tao of the West)。 這種興盛固然得到了一部分學者的欣賞,更多則是批評和責難,但正反雙方均是略述其觀點而不言其所以然。以此,筆者以其中影響最大、最能夠體現(xiàn)西方之“道”的大眾讀物為對象文本,研究西方之“道”的內涵、流行原因及尷尬境遇,希望引起中國學者的重視并為之“正名”。
筆者參考了銷售排行榜,對暢銷大眾讀物的高頻詞和讀者反饋進行了量化分析(限于篇幅不列出),可知讀者所欣賞者集中于“生活智慧”或“思維方式”方面;以此為切入點,結合文本具體內容可知,“智慧”的具體內涵往往是主張“無為/接受”的人生態(tài)度,而改變人生態(tài)度的關鍵即在于改變思維方式,從視自我和他者為二元對立轉變?yōu)榕c對象形成“平衡”的“和諧整體”。
以這種智慧和思維方式指導生活,有人提出了“follow Tao(體道)”的生活模式。“Tao”幾乎成了萬靈藥,被與不同職業(yè)不同行業(yè)結合起來,指導人們從追求物化自我和抽象義理轉而為在現(xiàn)世生活中修道、體道、悟道并最終與道合一。另一方面,“follow Tao” 看似容易,但它是要改變以往追求物欲名聲的人生模式,要有反叛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勇氣,而這與美國文化中提倡的個性相吻合,這也促成了它的流行。有學者認為,《道德經(jīng)》之所以流行,是因為:“那些疏離西方理性主義的人,在《道德經(jīng)》中發(fā)現(xiàn)了對分析理性的否定與對直覺思維的肯定。另外一些人,在返回自然的名義下,從中找到了對社會傳統(tǒng)和價值判斷的否定。”[2]西方之“道”受到歡迎的原因,與此完全同理。
“follow Tao”的生活中,“道”完全是引導人積極地面對生活:“與等待別人給我們發(fā)號施令不同,‘道’要求我們?yōu)樽约悍?,順從它的行為和沉思冥想……我們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從競爭走向合作,與最小的個體到最大的社會組織間都存在的自然規(guī)則一起律動。”[3]可見,這是一種仔細體察萬事萬物規(guī)律基礎上的“無為”(不妄為)。這與比較哲學家安樂哲先生所言神似:“人類在求道之途中,擁有一種主動力量……我們的求道之途就包括通過把握這一發(fā)展過程中更多流動、不確定的機遇,而從生活經(jīng)驗獲得有效的判斷和調整。”[4]柯恩(Livia Kohn)的一書中,也多見以莊子精神釋放人的生命力量。德國哲學家也認為:“對于今日之思想來說,道教是一副全然有效的令人凈化的治療藥物……對于歐洲新思想來說,《老子》有著進行鏈接的某些可能性。”[5]
以此,西方之“道”是一種認識人生和處理事物的獨特方式,幫助人們越過繁瑣的西方邏輯分析和熱衷對抗的二元論,從充滿主觀意志的“自我”中擺脫出來,在愉悅與自由中釋放潛能。其對“道”的認識與哲學家們的嚴謹詮釋不“約”卻“同”,可見其并非想當然的囈語。但是,這種西方之“道”受到了許理和(Erik Zürcher)、卜松山(Karl-Heinz Pohl)、柯克蘭(Russell Kirkland)等的尖銳抨擊。
自“道”走向民間,與它的迅猛發(fā)展相伴的,是不斷出現(xiàn)的否定聲音,筆者擇其要者而言之。
許理和是著名的佛教學家,但他認為西方之“道”只是在扭曲和誤讀老子,對將道家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的大眾行為,他評價說:“道家的‘整體論’被認為是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應該被經(jīng)理和工業(yè)資本家所運用。雖然這看起來使我們發(fā)笑……從60年代末期‘東方神秘主義’浪潮涌起,出現(xiàn)了關于《老子》的‘通俗而不乏荒謬’的出版物?!盵6]筆者認為,結合許理和自身對老子的認識可知,他對這一文化現(xiàn)象的否定與其強調老子修煉的一面相應??勺糇C之一是,同是通俗讀物,強調修煉的布洛菲爾德的《老子》就被肯定。
許理和對西方之“道”僅是點到而已,卜松山的態(tài)度更為鮮明,他在《時代精神的玩偶──對西方接受道家思想的評述》中說:“一如二十年代那樣,‘道’又被當作拯救所謂物質泛濫而精神空虛的西方文明之靈丹妙藥。這種庸俗化的道家學說成了‘新時代運動’的核心‘哲學’?!逼鋬A向與許理和相近,但具體觀點有所不同,例如他抨擊卡普拉(Fritjof Capra)的,但肯定,認為“pooh”(即“樸”)具“無為”“自然”特點。這當與卜松山認為“老莊”特點是“樸”有關,他之否定西方之“道”是因為大眾對“道”的理解不夠嚴謹、過份隨性:“道家開放性中蘊含的多功能性使其具有吸引力,但也往往使得道家成為時代精神的玩偶?!盵7]
這種對“道”的“正宗”的強調,在柯克蘭和康加迪(Louis Komjathy)那里表現(xiàn)得更為鮮明,兩位學者基于其對中國道教的學術研究,構建了他們認為的“正宗道教”,以“正宗道教”為標準而強烈否定西方之“道”??导拥咸岢觯骸盁o數(shù)人都在剽竊《道德經(jīng)》,包括。新時代的話語共同體和長青哲學將它當成傳統(tǒng)的普世智慧?!盵8]在“Common Misconception Concerning Daoism”中提出大量暢銷文本等都只是對道的誤解。與之近似,柯克蘭在“Teaching Daoism in 1990’s”中提出,大眾將“道”包裝成一個普遍的和沒有“文化傳統(tǒng)”的救世主義,拋棄了道教中應有的宗教維度,只不過是美國文化對中國“道”的殖民。但是,通過前文所述文本研究可知,這些讀物中雖有可與西方文化類比之處,而其真具西方精神的詞語和“個性/自我”相對數(shù)量并不多,且其中一部分“個性/自我”只是強調以美國注重自我個性的精神來堅持道家式自我。
許理和認為西方之“道”缺乏“修煉”,卜松山認為缺乏學術性,柯克蘭康加迪則指責其不“正宗”。這幾位著名學者或從宗教角度出發(fā),或從科學性出發(fā),強調“正宗”,但是,真有“正宗”嗎?
上述學者否定西方之“道”,因其沒有修煉儀式等,不是“true Taoism”。但是,以“道”的宗主國中國的傳統(tǒng)而言,修煉科儀是否“true Taoism”的必要條件?
在大部分西方宗教學者看來,“修煉”或“儀式”才是“正宗道教”的本質和判斷標準,但“true Taoism”的爭訟仍一直未停,因其本就包羅萬象極其復雜。漢時道教即既有政治之道又有修煉之術;六朝劉勰《滅惑論》稱:“道家立法,厥品有三,上標老子,次述神仙,下襲張陵?!钡腊病抖陶摗芬舱f:“道家厥品有三,一者老子無為,二者神仙餌服,三者符箓禁厭?!辈灰欢e,“道”本就有多重表現(xiàn)形式,“上標老子”和“老子無為”或是所謂文人之“道”都是“道”之一流,為無為、棄名利、同生死、輕去就等當然也是“道”。如果說,“道”文化是一條大河,西方之“道”即是與其中的這些思想即道家的影響有關,即令其與另一個部分即儀式的聯(lián)系很少,我們也無法以此否定它與道文化整體的聯(lián)系。
與對“道家”的否認相比,更為吊詭的是,道教學者一方面多指責近代以來太過重視“精英”的儒家,這種傳統(tǒng)使得非精英的道教被“蒙蔽”,但他們自身又在無意識地維持精英傳統(tǒng)——認為正統(tǒng)學術研究才能夠擔當起解釋和傳承“Taoism”的任務,大眾化的西方之“道”則無甚價值甚至只有破壞作用。但在中國文化發(fā)展中,思想并非只能在精英層:“和依賴著述而傳播的經(jīng)典思想不同,這些一般知識、思想與信仰的傳播……通過各種最普遍的途徑,比如觀看娛樂性演出……大眾閱讀(如小說、選本、善書以及口頭文學)等等?!盵9]這種大眾傳播固然并不那么純粹,但是并不會因其“雜交”而失去生命力,相反,有可能是得以更鮮活地表達與發(fā)展。柏夷先生(Stephen Bokenkamp)曾說,道教學界太執(zhí)著于所謂的“純粹”而對“雜交”抱以太多的偏見,筆者竊以為,宗教學家對大眾化的西方之“道”的否認,也與此慣性有關。
再次,西方之“道”在現(xiàn)實生活中“熱”,但在學界多遇“冷”。這種尷尬一方面與“道”(家)研究的西方處境有關,方破(Paul Fischer)認為,在宗教領域,宗教人類學者接受他們研究對象的偏見,因而喪失了“旁觀”者的立場,大部分宗教系關注作為宗教的道教;同時,“哲學道家沒有人發(fā)言……大部分哲學系不會顧及非西方的哲學”[10]。研究道家的西方學者本就有限,且其重點多在玄遠的義理而不在于西方之“道”這一世俗現(xiàn)象,對比之下,道教學者從宗教角度對西方之“道”的苛責顯得分外高亢。遺憾的是,在這些“他者”紛紛苛責西方之道時,在道家宗主國中國,西方之“道”也沒能得到足夠的關注和回應,更遑論支持,也無人站在“道”的角度來鑒定和判斷其是非對錯(如果它真能被判定的話),以至于如克拉克(Clarke)和Siegler E 所言,對西方之“道”的判斷缺少“真正的發(fā)言人”,最終也就是Solala Towler所說,不知道“誰代表道家發(fā)言”。
以此,“道”的癡迷者如美國著名作家厄秀娜等的訴求不能被忽視,學界“不要僅僅因為研究者假定它缺乏真實性就對它作出判斷或對現(xiàn)代的宗教現(xiàn)象視而不見。比較恰當?shù)淖龇☉斒?,鑒別它對歷史資源的闡釋,將它置于相關的背景下對它進行評估”[11]。尷尬的西方之“道”,固然需要西方的發(fā)聲,但是,它是“玩偶”,還是發(fā)展中的“新變”,這亟待“道”的宗主國中國的道家學者作為“真正的發(fā)言人”和“代表”為之“正名”。
[1]Louis Komjathy 康加迪(2009),“misconceptions concerning Daoism”, [Online] Available:http: //media.bloomsbury.com/rep/files/9781441168733_commonmis-conceptions_dao isttradition.pdf(03/17/2014)
[2]Livia Kohn Michael Lafargue. Lao-tzu and the Tao-te-ching /[M].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2.
[3]Dreher D E. The Tao of Inner Peace[J]. Tao of Personal Leadership, 2000,4
[4]安樂哲 郝大維. 道不遠人:比較哲學視域中的《老子》[M].何金俐,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68.
[5]漢斯·格奧爾格·默勒.《老子》和道教思想對德國新哲學的啟迪[J].張思齊,譯.中國道教, 2008(3):19-23.
[6]許理和, 張海燕. 東西方的老子觀[J]. 國外社會科學, 1993(9):34-38.
[7]卜松山, 趙妙根. 時代精神的玩偶──對西方接受道家思想的評述[J]. 哲學研究, 1998(7):36-46.
[8]Komjathy L. Tracing the Contours of Daoism in North America[J]. Nova Religio, 2004, 8(2):5-27.
[9]葛兆光. 思想史的寫法:中國思想史導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4:14-15.
[10]Fischer P. The Creation of Daoism[J]. Journal of Daoist Studies,2015:8.
[11]何樂罕.道教環(huán)保主義在西方:厄秀娜對道教的接受與傳播[M]//劉笑敢.道教與生態(tài).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325.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7.06.06
B712
A
1004-4310(2017)06-0028-03
2017-10-12
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課題“當代美國道教學研究”(16YJA730001)。
蔡覺敏(1975- ),女,湖南岳陽人,博士,天津外國語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漢學、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