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韜
冷戰(zhàn)時期美國對外宣傳研究漸成學術(shù)界熱點,相關(guān)成果主要集中在宣傳政策和戰(zhàn)略方面,缺乏系統(tǒng)和專門的對宣傳制度與機構(gòu)運作的研究。①目前學術(shù)界尚缺少專門研究美國對外宣傳制度史的專著。較多涉及到美國對外宣傳機構(gòu)和制度的著作有Shawn J.Parry-Giles, The Rhetorical Presidency,Propaganda,and the Cold War,1945-1955,West Port,Connecticut and London:Praeger Publishers,2002.該著作認為杜魯門執(zhí)政時期和艾森豪威爾第一任期(1945—1955)是美國冷戰(zhàn)時期對外宣傳制度的奠基時代,并詳細考察了相關(guān)制度、機構(gòu)的沿革以及運作機制;尼古拉斯·卡爾的《冷戰(zhàn)與美國新聞署》(Nicholas J.Cull, The Cold War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American Propaganda and Public Diplomacy,1945-1989,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也大量涉及到美國外宣的機構(gòu)演變和制度運作的問題,而且由于其研究整個冷戰(zhàn)時期,也為相關(guān)研究提供了較大的參考價值。具體到美國對華宣傳史研究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國內(nèi)同行和筆者都曾著文探討美宣傳政策的演變,①研究從“二戰(zhàn)”到冷戰(zhàn)前期美國對華宣傳政策演變情況的文章有:王睿恒:《太平洋戰(zhàn)爭時期美國的對華宣傳:起源、政策與機制》,《世界歷史》,2014年第3期;翟韜:《戰(zhàn)后初期美國新聞處在華宣傳活動研究》,《史學集刊》,2013年第2期;翟韜:《美國對東南亞華人宣傳政策的演變(1949—1964)》,《美國研究》,2013年第1期。但相關(guān)研究都未專門和詳細探討機構(gòu)與制度運作的情況。本文正是著眼于相關(guān)制度史的研究,可視作是筆者政策史舊文《美國對東南亞宣傳政策的演變(1949—1964)》的姊妹篇,希望對上述存在問題進行彌補,深入推進美國對外宣傳史研究。
了解冷戰(zhàn)前期美國對東南亞華僑華人的宣傳機構(gòu)、制度和運作機制,要先從美國國家層面上對外宣傳制度機構(gòu)的沿革變化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到冷戰(zhàn)初期,美國的對外宣傳機構(gòu)設(shè)置和運作情況大體如下:1945年以后,包括外宣在內(nèi)的美國對外“公關(guān)”工作從屬于外交工作,機構(gòu)設(shè)置上表現(xiàn)為美國國務院下轄公共事務部門,這部分工作由主管公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直接負責。公共事務部門之下又分為有密切關(guān)連但工作倫理又迥異的兩部分工作,一是宣傳(propaganda/information diplomacy),一是文化外交(cultural diplomacy)。從對外文宣工作各自部門的主觀工作倫理出發(fā),一般而言,對外宣傳工作側(cè)重于單向灌輸政治性的信息和意識形態(tài),目的在于塑造對美國自身有利的國外輿論和心理狀態(tài),主要針對大眾,多采取諸如廣播、新聞發(fā)布、報紙刊物等“快媒介”,追求立竿見影、迅速見效;而文化外交工作部門則秉承雙向互動交流、促進跨文化理解的工作倫理,主要針對精英人物,多采取諸如教育交流、文化藝術(shù)交流和海外圖書館項目等“慢媒介”的方式,傳播效果的顯現(xiàn)一般較慢。也有學者總結(jié),對外宣傳工作屬于“民族主義”范疇,而文化外交工作則屬于“國際主義”范疇。②Frank Ninkovich, U.S.Information Policy and Cultural Diplomacy,New York: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1996,pp.3-4,41-42;Richard T.Ardnt, The First Resort of Kings: American Cultural Diplomac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Washington D.C.:Potomac Books,Inc.2005,p.371;Nicholas J.Cull, The Cold War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pp.486-493;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工作倫理迥異,但是還是有學者認為兩者本質(zhì)上是一致的,如賈斯汀·哈特認為兩者都服務于美國國家形象建構(gòu)與傳播的目的,因而可以被合稱為“公共外交”。參見:Justin Hart, Empire of Ideas: the Origins of Public Diplomac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U.S.Foreign Policy,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寧科維奇(Frank Ninkovich)在上述著作中也提到,美國的對外宣傳與文化外交毋寧說是一個“充滿麻煩的婚姻”,它們“同屬一個家庭”,都是美國對外政策中自由(國際)主義思想的體現(xiàn)(第50頁)。
隨著冷戰(zhàn)的爆發(fā)和兩大陣營斗爭愈加激烈,美國的對外宣傳工作變得越來越緊迫和重要,把目的和手段大異其趣的文化和宣傳兩部分工作一起管理越來越不符合形勢需要,于是國務院漸漸有了把兩部分工作分開來單獨管理的趨勢。經(jīng)過復雜的機構(gòu)演變,最終在1953年8月,艾森豪威爾總統(tǒng)正式把美國對外宣傳職能剝離出國務院,成立了國家級別的、獨立的宣傳機構(gòu)——美國新聞署(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USIA),而文化外交職能(主要是教育交流、文化藝術(shù)交流和海外圖書館三部分)的決策權(quán)被保留在了國務院。這就形成了長達25年(1953—1978)的宣傳和文化工作“分治”的決策體制和機構(gòu)設(shè)置格局。③Nicholas J.Cull,The Cold War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pp.22-81.1978年,卡特總統(tǒng)把國務院的文化外交職能和機構(gòu)并入美國新聞署,成立美國國際交流署(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gency,USICA)。1982年,里根總統(tǒng)又把名稱重新改回為“美國新聞署”。無論從機構(gòu)級別、人員體量還是在高層決策中受重視程度上講,對外宣傳工作都全面壓倒了文化外交工作,這甚至是整個冷戰(zhàn)時期美國公共外交的特點。在國務院時期和新聞署時期,美國對外宣傳中樞部門所對應的海外宣傳站點都名為“美國新聞處”(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s,USIS)。一般來說美國駐外大使館都下設(shè)新聞處,在有的國家中還會在一些領(lǐng)事館下設(shè)新聞處,冷戰(zhàn)時期美國新聞處最多在全球能夠達到200 家左右。④Frank Ninkovich, U.S.Information Policy and Cultural Diplomacy,p.22.美國新聞處的宣傳官員被稱為“公共事務官員”(Public Affair Officer,PAO),主任被稱為“首席公共事務官員”,一般而言其擁有領(lǐng)事職銜。
具體到本文論述的美國對華人宣傳政策和相應的制度機構(gòu)設(shè)置和運作情況,則大體是如下情況。
1949年新中國成立,出于意識形態(tài)上的敵對和冷戰(zhàn)戰(zhàn)略需要,美國對大中華區(qū)展開了以詆毀新中國、促進臺灣國民黨政權(quán)聲譽、正面宣傳美國為主要目標和主題的宣傳和意識形態(tài)心理戰(zhàn)活動。美國政府運用主辦的報刊、廣播、圖書(館)、電影、新聞、展覽、文化交流、教育交流等多種媒介和形式,對東南亞、香港澳門、臺灣和中國大陸的華人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宣傳攻勢。這場運動最核心的部分是1950年代這十年之間,以香港和香港美國新聞處為基地、針對東南亞華人的宣傳活動。自1962年之后到1960年代中期,伴隨著美國逐漸把對東南亞華人政策納入其對東南亞各國的總體政策(而非其中國政策)的框架,同時也是因為其越來越認識到該群體的戰(zhàn)略價值有限,專門針對東南亞華人群體的宣傳政策和活動趨于衰微。
在1960年代中期宣傳運動衰落之前,美國對東南亞華人宣傳的機構(gòu)、決策和執(zhí)行體制大體如下:決策方面,由美國駐港臺宣傳機構(gòu)香港美國新聞處(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Hong Kong,USIS-Hong Kong)和臺北美國新聞處(USISTaipei)配合美國中央宣傳部門美國新聞署一道負責規(guī)劃對海外華人的宣傳工作并制訂政策。執(zhí)行方面,香港美新處和臺北美新處也是主要的執(zhí)行機構(gòu),是為東南亞華人提供的漢語宣傳材料的創(chuàng)作、編譯、印刷中心(尤以香港方面為主)。美國駐東南亞各國的新聞處的作用則相對邊緣化,主要是散發(fā)香港和臺北方面提供的宣傳材料。香港和臺北美新處也有分工,前者主要負責反共宣傳,后者主要負責提升國民黨政權(quán)聲譽。美國對東南亞華人的駐地宣傳工作遂形成了以“(華盛頓-)香港-臺北”為主導和中心(尤以香港美新處為主)、東南亞各站點為輔助的工作模式。①翟韜:《美國對東南亞華人宣傳政策的演變(1949—1964)》。
這樣一套宣傳機構(gòu)及運作模式,相比于前述介紹的中央外宣部門的情況而言,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一方面對華人的宣傳站點大體沿襲了一般意義上美國對外宣傳工作中央部門與地方站點的運作模式,尤其是也沿襲和體現(xiàn)了中央宣傳和文化外交部門在工作倫理和目標上的張力;但是在另一方面,美國對華人宣傳機構(gòu)及組織運作也有特殊性,尤其是呈現(xiàn)出不同于美國在其他地區(qū)駐地站點、宣傳站點不位于宣傳人群所在地的“遙控指揮”的特征。
香港美國新聞處是美國駐華宣傳系統(tǒng)的直接繼承者,1949年隨美國撤走在華外交機構(gòu)而“流亡”到了香港。一開始的工作定位是以香港為基地繼續(xù)對華宣傳,但后來由于中美持續(xù)交惡而滲透不進中國大陸,之后香港美新處實際上扮演了美國對大陸以外華人(以東南亞華人為最主要目標)宣傳中心站點的角色。②翟韜:《美國對東南亞華人宣傳政策的演變(1949—1964)》。香港美新處團隊大致上是由11—13個美籍工作人員和63—64名中方雇員組成,年活動經(jīng)費數(shù)十萬美元,這在當時美國的海外宣傳站點中算是規(guī)模比較大、經(jīng)費相對多的新聞處了。香港美新處美籍工作團隊從主任到一般的工作人員很多都有1949年之前在中國大陸從事宣傳工作的經(jīng)歷,有著較出色漢語語言和文字能力,而其中國籍雇員(和“外圍”的媒體人和知識分子群體)也多由大陸赴港“流亡者”組成,他們編譯、改寫、創(chuàng)作宣傳材料的能力據(jù)稱在全亞洲范圍內(nèi)都屬于頂尖水平。③Inspection Report of USIS Hong Kong,September 23,1955,Records of U.S.Information Agency,Record Group 306(RG 306),Records of the Inspection Staff-Inspection Reports and Related Reports,1954-1962,Box 4,The U.S.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at College Park,MD(NACP);Inspection Report:USIS Hong Kong,November 3,1959,RG 306,Records of the Inspection Staff-Inspection Reports and Related Reports,1954-1962,Box 4,NACP;Inspection Report:USIS Hong Kong,April 10,1962,RG 306,Records of the Inspection Staff-Inspection Reports and Related Reports,1954-1962,Box 4,NACP;USIE Organization,May,1950,RG 59,Records Relating to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ctivities,1938-1953(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Public Affairs),Lot 52D365,Box 47,NACP.
從組織文化的角度進行觀察,香港美新處非常典型地體現(xiàn)了中央宣傳機構(gòu)當中文化與宣傳工作倫理的張力,也反映了戰(zhàn)后美國對外宣傳工作壓倒文化工作趨勢。香港美新處的“前身”美國駐華新聞處系統(tǒng)在1949年之前其實是一個面向多重宣傳人群的站點,也是一個兼具宣傳和文化外交職能的綜合媒體中心。遷港之后,隨著冷戰(zhàn)局勢的爆發(fā),香港美新處逐漸把宣傳目標人群調(diào)整集中在了東南亞華僑華人群體方面,而站點的文化外交職能越來越邊緣化,成為了一個以宣傳和心理戰(zhàn)為主導職能的站點。以上目標人群和工作職能這兩個演變的趨勢其實是一致的,是一個硬幣的兩面。
美國駐華新聞處系統(tǒng)在1949年之前的宣傳對象比較單一,就是中國居民;宣傳媒介則相對均衡,大致有新聞、廣播、圖書館(圖書報刊)和電影四大媒介,還肩負著中美富布賴特教育交流項目的運作工作,而且由于彼時宣傳和文化外交尚未隨著新聞署獨立于國務院而分離,所以美國駐華的各個新聞處是兼顧文化外交和宣傳職能的綜合媒體中心。①翟韜:《戰(zhàn)后初期美國新聞處在華宣傳活動研究》。這種情況在1949年之后駐華新聞處的繼承站點——香港美新處身上很大程度上被改變了。在1950年年中駐華美新處被撤銷、其職能并入香港美新處之后,香港站點就開始出現(xiàn)多重宣傳對象的局面了。在冷戰(zhàn)前期,香港美新處前后一共經(jīng)歷了四個主要的宣傳對象:中國大陸居民、香港本地人群、東南亞華僑華人,1950年代中期之后還漸漸地負擔起在世界輿論中進行反中共宣傳的任務。而在1949 到1965年期間,長時間并存的就是香港本地人群和東南亞華僑華人這兩個宣傳對象。
由于東南亞華人是最重要的宣傳對象,所以整個香港美新處也是重點發(fā)展適合于這個對象的宣傳媒介。因為宣傳站點遠離目標人群,所以香港美新處不能像以前的駐華美新處各站點一樣進行“現(xiàn)場活動”和實地宣傳,因而相應地廣播和出版物(雜志、書籍、小冊子、小報等的散發(fā)活動)這兩個不受“場地”限制的媒介就很能發(fā)揮優(yōu)勢了,因而香港美新處自然地就把文字制品和廣播制品作為本站點重點發(fā)展的媒介形式。而另一方面,諸如圖書館借閱活動、文化展覽(通常采取海報形式)、英語教學、電影播放等實地活動和宣傳形式盡管針對東南亞華人沒法開展,但正好可以適合于香港本地的“現(xiàn)場活動”,自然就成為美新處針對港澳本地目標的最主要媒介形式。
這樣一來,便形成了宣傳媒介大致按照宣傳對象的重要性與否主次“分化”的情況。即針對重點宣傳對象(東南亞華人)的媒介——出版物和廣播等所獲得資金多和重視程度高,如占到業(yè)務經(jīng)費的50%以上;②美新處站點的費用分為業(yè)務經(jīng)費和行政經(jīng)費兩大類,一般來講各占一半。這里的比例都指的是業(yè)務經(jīng)費。在1955、1956年的時候,香港方面就大約有一半的經(jīng)費和精力都用在為東南亞華僑華人生產(chǎn)制作紙質(zhì)媒介的工作上,到了1957、1958年,僅僅是《今日世界》等主要針對華僑的刊物就用去業(yè)務經(jīng)費的46.6%(Assessment of USIS-Hong Kong Operations Since November 20,1956,F(xiàn)ebruary 20,1958,RG 306,Country Plans 1953-1961,Box 51,NACP;Inspection Report of USIS Hong Kong,September 23,1955,NACP)。而到了1959年的時候,“海外華人中文項目”占站點全部業(yè)務經(jīng)費的52.5%;從單項媒介上看,其中刊物經(jīng)費占總經(jīng)費的32.6%,“書籍翻譯項目”占14%,廣播電視占到8%,這三項主要針對華僑的項目所占經(jīng)費比例排名分別是第一名、第二名和第四名。因為有一部分也針對其他人群,所以單項媒介的統(tǒng)計數(shù)字之和比針對華僑經(jīng)費的統(tǒng)計數(shù)字占的百分比分量高,但兩者大體一致(Inspection Report:USIS Hong Kong,November 3,1959,NACP)。而針對次要宣傳對象(港澳本地人群)的媒介——圖書館、文化展覽、英語教學和電影等媒介所得到的資金則很少,其預算也就僅占該站點總業(yè)務經(jīng)費的10%左右。③Inspection Report:USIS Hong Kong,November 3,1959,NACP;Inspection Report:USIS Hong Kong,April 10,1962,NACP.在1959年的時候,香港站點的圖書館項目占到4%,電影項目占到3.8%,加上一小部分針對港人和華人的雙重目標的媒介新聞媒介(5.8%),也不過10%多一點。香港美新處還有其他方面的活動并非針對港澳人群或東南亞華人,諸如針對世界輿論的英文宣傳項目——中國報道項目(China Reporting Program),以及對中共宣傳研究的項目等,這些也要耗去部分經(jīng)費,因而針對港澳和東南亞華人的所有媒介所占經(jīng)費比例并不到100%。
上述的趨勢,我們可以概括為是宣傳媒介按照不同的宣傳目標人群而分化的趨勢,但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分化實際上反映了宣傳和文化外交工作的分疏,即很大程度上針對華僑的重點媒介和針對港澳的次要媒介的劃分,恰是體現(xiàn)了宣傳和文化外交媒介的差異。
首先的表現(xiàn)就是這種媒介分化大體上可以視為是快、慢兩種媒介的分化。如上所述,宣傳工作一般以快媒介諸如廣播和報刊雜志為主,文化外交則主要依靠教育和文化交流、以及海外圖書館項目等慢媒介。盡管香港美新處的媒介不完全是照此分化,但是大體上也體現(xiàn)出了宣傳快媒介和文化外交慢媒介的深刻分歧。一方面,廣播是快媒介自不待言,而針對東南亞華人重點的書刊這一慢一快兩種媒介已經(jīng)“合流”,尤其是隨著慢媒介的“快餐化”,書籍也已經(jīng)成為主要服務于即時的心理戰(zhàn)和宣傳工作的“武器”了;①翟韜:《冷戰(zhàn)紙彈:美國在香港主辦中文書刊研究》,《史學集刊》,2016年第1期。而在另一方面,文化展覽、英語教學等活動屬于文化外交活動自不待言,而美國的海外圖書館項目更是僅次于文化和教育交流活動的、美國文化外交工作的代表媒介。②Richard T.Ardnt, The First Resort of Kings,pp.150-160.圖書館中的閱讀體驗有利于陶冶情操,而圖書門類的廣泛設(shè)置則有利于文化培育,等等的這些特點均和散發(fā)反共雜志小冊子等的典型的宣傳行為情形大異其趣。
此外,這種媒介的分化體現(xiàn)在職位設(shè)置上,正好是廣播、出版物制作散發(fā)等活動是由宣傳官員(公共事務官員)負責,圖書館和文化展覽等媒介是由文化事務官員負責。這還要從“文化事務官員”這個職位說起。如上所述,1953年美國新聞署成立之后(到1978年文化宣傳工作再次合并之前),宣傳職能歸美國新聞署,而文化外交職能被保留在了國務院。但是具體到海外站點操作方面,國務院的文化外交職能是由美國新聞處、即宣傳站點代為執(zhí)行的,有學者形象地描述為國務院的文化外交職能被“外包”給了美國新聞處系統(tǒng)。具體設(shè)置為在各個新聞處站點之下設(shè)置文化事務官員(Cultural Affair Officers),受海外宣傳站點和國務院雙重領(lǐng)導,理論上,至少文化事務官員是首席公共事務官員(即各個美新處主任)的副手、具有平等地位和平行的職能。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文化官員既不受宣傳官員歡迎,也不受國務院主管部門保護,成為了宣傳系統(tǒng)內(nèi)部的異類和二等公民,基本上升遷無望。這里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分屬于不同的上級部門有部門利益沖突,最為重要的是工作倫理的巨大差異:在以操縱輿論和擴展話語霸權(quán)為主要目的的宣傳機構(gòu)中,以文明之間理解和對話為主要目的的文化外交工作地位非常尷尬。于是在美新處站點中廣泛存在著文化官員地位邊緣、受排擠,從屬于宣傳工作和宣傳官員的情況。③關(guān)于美國宣傳機構(gòu)(美國新聞署)中公共事務官員與文化事務官員的對立,大而言之是宣傳工作與文化外交工作旨趣和路徑的沖突,參見Richard T.Ardnt, The First Resort of Kings,pp.265-287;另參見寧科維奇的論述:Frank Ninkovich, U.S.Information Policy and Cultural Diplomacy,pp.21-22.當宣傳職能尚未分離出國務院時候,1950年新加坡亞洲公共事務官員會議上就有這樣一種認識:教育交流這種文化外交手段不適合激烈的反共宣傳工作,文化外交、教育交流的主要目的和使命是在美國與外國人民之間、不同的生活方式之間、不同的文化之間尋求互相的了解和更好的理解。見Public Affairs Officers Conference,March 9,1950,RG 59,Records Relating to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ctivities,1938-1953(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Public Affairs),Lot 52D365,Box 48,NACP.
而在1953年后香港美新處的機構(gòu)演進過程中明顯地看出了兩個趨勢:首先,不受重視的圖書館、文化展覽、英語教學等文化外交媒介和規(guī)模較小的媒介形式(電影④電影媒介很大程度上屬于宣傳手段而非文化外交方面的活動、屬于“快媒體”,是美國海外宣傳的一把“利器”,而且尤其適合于識字率不高的群體。但電影在美國對東南亞華僑華人的宣傳工作中絕對屬于非常小的一個項目,沒起到什么作用。主要是因為美國宣傳部門在這方面投入嚴重不足,因為專門制作適合華人口味的原創(chuàng)性的影片費時、費力、費錢。、新聞⑤美新處發(fā)布新聞很大程度上也屬于宣傳手段而非文化外交方面的活動,尤其是在1949年的時候新聞活動在美國對華宣傳中起到過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按說發(fā)布新聞在美國對海外華人的宣傳工作中也可以扮演主要角色,但美新處1949年之后在香港所處的傳媒環(huán)境大異于內(nèi)地,該地區(qū)新聞報業(yè)極為發(fā)達,很大程度上是東亞的傳媒中心,能夠輻射整個東南亞、尤其是那里的華僑華人群體,所以華僑不太需要美國宣傳部門提供新聞。參見USIS-China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January 1950,F(xiàn)ebruary 14,1950,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50-1954,511.93,Box 2532,511.93/2-1550,NACP;USIE-Hong Kong Monthly Report for December 1949,January 12,1950,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811.20200(D),Box 4567,511.00/1-1250,NACP.因而香港美國新聞處的新聞發(fā)布功能逐漸萎縮,成為了一個投入有限的小項目。等)漸漸集中起來統(tǒng)一歸文化事務官員管理,這些活動主要針對港澳本地居民,經(jīng)費所占比例較低。⑥實際上香港美新處在1953年之前就出現(xiàn)了這方面的趨勢,表現(xiàn)就是把電影、唱片、海報和幻燈片等不甚重要的媒介整合在“視聽部門”(audio-visual section)當中。(USIS Hong Kong Semi-Annual Report,October 9,1952,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50-1954,511.46g,Box 2575,511.46g /10-952,NACP.)可以看到雖被稱作“視聽”,但該部門卻并不包括重要的廣播媒介。到后來香港美新處干脆把原來的視聽部門、圖書館和新聞活動合成一個大的部門,歸文化事務官員管理,主要針對港澳本地人群,預算也就僅占該站點總經(jīng)費的10%略高(Inspection Report:USIS Hong Kong,November 3,1959,NACP;Inspection Report:USIS Hong Kong,April 10,1962,NACP)。而相應的第二個趨勢就是,出版物(雜志、書籍、小報、小冊子等等)和廣播漸漸成為了香港美新處最主要的宣傳媒介,由職能是“宣傳”的公共事務官員主要負責,主要針對東南亞華僑華人,所占經(jīng)費比例極高。在這個問題上,足可以作為注腳、頗具象征性意義的就是宣傳官員對于圖書館項目的嫌惡態(tài)度。有研究顯示,美國新聞署成立之后,在內(nèi)部對文化外交工作打壓的勢頭很明顯,最主要就體現(xiàn)在削減圖書館項目的預算上。①Richard T.Ardnt, The First Resort of Kings,p.277.具體到香港也不例外,香港美新處主任不僅極不重視文化活動、拒絕舉辦某些文化展覽,而且還抱怨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占據(jù)了該站點過多的崗位“編制”(56名工作人員中圖書館崗位就占了17個),而其工作又沒什么效果。②Inspection Report of USIS Hong Kong,September 23,1955,NACP.
通過香港美新處我們可以一葉知秋,它作為一個基層海外站點基本反映了戰(zhàn)后美國對外宣傳機構(gòu)制度演變的大趨勢。如果用比較的眼光來看待這種運作機制的演變態(tài)勢可能更為清楚:如果說1945—1949年中國大陸美新處是在基本和平的環(huán)境下開展文化外交和對華宣傳的綜合性媒體機構(gòu)的話,那么1950 到1960年代中期的香港美新處則在中美激烈對抗和亞洲冷戰(zhàn)形勢日益緊張的背景下,被改造和演變成為了一個以東南亞華僑華人為核心對象、主要利用“快媒體”形式進行宣傳和心理戰(zhàn)的“戰(zhàn)斗堡壘”。
如上一節(jié)所示,作為對東南亞華人宣傳的核心站點,香港美新處的運作機制和機構(gòu)變化趨勢體現(xiàn)出了美國整體上文化宣傳工作的張力,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xiàn)象。同樣值得注意的是三部分美新處站點形成的對東南亞華人宣傳的分工格局:即以香港美新處為中心和主導,臺北美新處為主力和“副手”,東南亞新聞處則作用有限、地位邊緣化。如果說香港美新處機構(gòu)的演變趨勢可以體現(xiàn)出美國對外宣傳工作的“一般性”的話,那么由上述三部分組成的對華僑宣傳分工格局就體現(xiàn)出“特殊性”。
臺北美新處在美國對東南亞華僑華人的宣傳工作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是主力站點,而且堪稱是香港美新處的“副手”。1945年“二戰(zhàn)”結(jié)束、中國政府收復臺灣之后,美國政府也在臺北建立了一家新的宣傳站點——臺北美國新聞處。起初該站點主要針對島內(nèi)居民進行宣傳,隨著冷戰(zhàn)爆發(fā)和美國愈加重視對東南亞華人的宣傳問題,臺北美新處也開始加入到這個工作中,甚至一度在1954—1956 這幾年的時間內(nèi),對東南亞華僑華人的宣傳是臺北美新處工作的核心部分,當時75%的活動都是圍繞著這個工作展開的。③Inspection of USIS Taiwan,June 15,1956,RG 306,Records of the Inspection Staff-Inspection Reports and Related Reports,1954-1962,Box 9,NACP;USIS Assessment Report-Taiwan,Period October 1,1956-September 30,1957,January 31,1958,RG 306,Country Plans 1953-1961,Box 51,NACP.臺北美新處和香港美新處在對華僑的宣傳上是有著比較明確的分工的:臺北方面主要的任務是提升國民黨政權(quán)在海外華人和東南亞國家中的聲譽,而香港方面主要負責反中共和促進美國形象聲譽的宣傳。④Guide Lines for United States Programs Affecting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December 11,1957,RG 59,Records Relating to Participation in the Operations Coordinating Board(OCB),1953-1961,Lot 62D430,Box 28,NACP.
宣傳媒介方面,在針對東南亞華僑華人工作最著力的幾年中,臺北美新處在新聞、廣播、出版物、電影等方面做出過全方位的努力和嘗試,然而在整個50年代針對華僑宣傳中最經(jīng)常用到的媒介主要還是文字出版物(雜志、書籍等形式),這點和香港方面的選擇是一致的。臺北站點方面購買了大量的臺灣出版的期刊雜志,寄送到東南亞站點向當?shù)厝A僑散發(fā)、銷售,這筆費用在1956年的時候占到整個站點經(jīng)費的10%以上。⑤USIS Assessment Report-Taiwan,Period October 1,1956-September 30,1957,January 31,1958,NACP.到后來減少對華僑宣傳投入之后,臺北美新處如果發(fā)現(xiàn)一些臺灣出版的、對宣傳有用的書籍,也會建議相關(guān)東南亞站點購買。⑥1960 Assessment Report for Taiwan Country Program,January 27,1961,RG 59,Country Files of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Staff,1955-1964(Bureau of Cultural Affairs),Lot 66D499,Box 43,NACP.另外就是臺北與香港美新處在1953年達成協(xié)議,美國主辦、針對華人世界的“旗艦”刊物《今日世界》雜志上所有關(guān)于臺灣的內(nèi)容均由臺北美新處負責撰寫和組稿。①IIA(Taipei)Semi-Annual Evaluation Report,December 1,1952 to May 31,1953,June 22,1953,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50-1954,511.94a,Box 2538,511.94a/6-2253,NACP.臺北美新處也在其他方面與香港美新處保持了極為緊密和良好的合作關(guān)系,雙方經(jīng)常召開宣傳材料編輯制作方面的會議,也共同努力推進過在電影制作和針對島內(nèi)華僑學生宣傳方面的合作。②Inspection of USIS Taiwan,June 15,1956,NACP;Guide Lines for United States Programs Affecting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December 11,1957,NACP.
臺北美新處與國民黨政權(quán)的宣傳機構(gòu)也有著一定的合作關(guān)系。國民黨政權(quán)非常重視僑務工作,長年對華僑展開宣傳活動,而美國對其最大的幫助就是在與“中華民國”沒有外交關(guān)系的東南亞國家(如印度尼西亞)散發(fā)美新處制作的、促進臺灣聲譽的宣傳材料,對此臺灣方面極為滿意。③Report on NSC 5723,April 15,1959,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CK3100231875, 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DDRS).
比起港臺美國新聞處,東南亞國家的美國新聞處在華僑宣傳工作中起的作用非常有限,基本上可以說是“聊勝于無”。一般來說,美國對華僑的宣傳是如下流程:香港和臺北美新處與華盛頓的中樞宣傳部門協(xié)商和制訂宣傳政策,之后利用上級的相關(guān)業(yè)務部門提供的宣傳材料、結(jié)合本站點采寫編輯的宣傳素材來制作文字印刷品和廣播音帶,然后運送到東南亞國家的美國新聞處站點。出版物由當?shù)卣军c負責銷售或是免費散發(fā),廣播則是由東南亞美新處站點聯(lián)系當?shù)貜V播站播放。另外還有一個獨立的宣傳渠道,那就是“美國之音”(VOA)在東亞地區(qū)設(shè)有沖繩和馬尼拉兩個中波站,和紐約總部一起對華人世界進行普通話和各種漢語方言的播音,其中很多節(jié)目也都是香港美新處直接制作或協(xié)助制作的??梢钥闯觯谛麄鬟^程中各個東南亞美新處站點幾乎沒有起到什么實質(zhì)性的作用。
在宣傳材料的效果反饋方面東南亞站點做得也是十分不夠。港臺美新處對華僑的宣傳計劃在上報新聞署批準的時候會同時發(fā)送給各個東南亞國家美新處主任,做一些政策上的交流;東南亞美新處也會把當?shù)厝A人的動向和材料散發(fā)之后的一些情況反饋給港臺方面。但總的來說港臺與東南亞站點之間就華僑問題交流得是極為不充分的,港臺美新處經(jīng)常向上級反映的一個問題就是,東南亞站點對于宣傳材料效果的反饋以及相關(guān)的意見建議太少,④Inspection Report:USIS Hong Kong,November 3,1959,NACP.不利于港臺方面做出有針對性的改變。而且就連出版物的印刷費用都是由香港和臺北從自己站點的經(jīng)費中出,而東南亞站點銷售港臺制作的雜志所得的錢款并不返還港臺美新處。香港美新處曾經(jīng)呼吁由己方負責編印刷品版面,而東南亞接收的站點負責出錢印刷,最后也沒有實現(xiàn)。⑤USIS Hong Kong Assessment for 1961,January 15,1962,RG 306,Records of the Office of Research,F(xiàn)oreign Service Despatches,1954-1965,Box 2,NACP.正是由于美國對華僑的宣傳材料沒有實現(xiàn)東南亞站點的“本地化”生產(chǎn),所以在1960年代初當印度尼西亞、緬甸、新加坡和柬埔寨幾國政府開始禁止進口中文或漢語媒介產(chǎn)品的時候,美國對這些國家華僑華人的宣傳工作受到極大的沖擊,幾乎只能依靠“美國之音”了。⑥USIS Hong Kong Country Plan 1962,October 4,1962,RG 306,(Africa/Europe)Country Plans,Box 2,NACP;USIS/Hong Kong Country Plan,F(xiàn)ebruary 6,1964,RG 306,(Africa/Europe)Country Plans,Box 2,NACP.
部分上由于上述工作分工格局顯見的弊端,1950年代中期,美國政府開始醞釀對東南亞華人政策的大調(diào)整,涉及機構(gòu)制度的重大調(diào)整措施便是對東南亞華人的宣傳工作從以港臺新聞處為核心的工作模式逐漸轉(zhuǎn)向以東南亞各國美國新聞處為重心的分工新格局。與此調(diào)整相應的一點調(diào)整是把不同的宣傳目標任務分別落實到香港、臺灣和東南亞站點上:除了上述的香港美新處主要負責反中共宣傳、臺灣美新處主要負責促進國民黨政權(quán)聲譽的任務分工之外,東南亞各國美國新聞處站點被正式地賦予了促進東南亞華人融合進當?shù)貒疑鐣娜蝿?,而且這個目標還處在優(yōu)先地位。⑦Guide Lines for United States Programs Affecting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December 11,1957,NACP.這樣一來,至少在理論上,三部分新聞處站點形成各自有主導宣傳目標、相對均衡的分工合作模式。
但是,在此后的實際宣傳工作中,美國決策者希望看到的由東南亞站點更多負擔起更有針對性的海外華人宣傳工作的這種調(diào)整幾乎沒有完成。一方面,美國政府對港臺美國新聞處用于東南亞華人群體的宣傳投入無論是比例上還是數(shù)量上都是有增無減,香港美國新聞處尤其如此。美國政策調(diào)整之前的1955年該站點總經(jīng)費是28萬多美元,其中海外華人中文宣傳項目的費用約占到一半;①Inspection Report of USIS Hong Kong,September 23,1955.該文件中交代香港美國新聞處的海外華人中文項目和報道中共的英文項目一共占到總經(jīng)費“超過一半”,考慮到英文項目在1950年代中期剛剛啟動,筆者評估海外華人中文項目大約占到總經(jīng)費的一半左右。而在政策調(diào)整之后的1959年,香港站點總經(jīng)費是67萬多美元,其中海外華人中文宣傳項目經(jīng)費是35萬多美元,占到52.5%;②Inspection Report:USIS Hong Kong,November 3,1959.到了1962年,即便該站點官員都認為海外華人已經(jīng)不是該站點最重要的工作目標了,該項目仍占到所有約52萬美元總經(jīng)費的61%,達到將近32萬美元。③Inspection Report:USIS Hong Kong,April 10,1962.在各自負責的宣傳目標任務方面,香港美新處主辦的反共書刊發(fā)行量和影響與日俱增,臺北方面進行的文化上促進“中華民國”聲譽的“華夷之辨”的宣傳話題則不僅聲勢浩大,宣傳手段還花樣頻出。
另一方面,美國駐東南亞各國的宣傳機構(gòu)依舊不怎么重視各國的華人群體,很少把時間和精力投在對少數(shù)族裔群體的宣傳上。以美國在海外華人群體中最重要的宣傳刊物《今日世界》為例,主要是由臺北方面協(xié)助香港美國新聞處編輯出版,東南亞各國的美國新聞處則把這份刊物看作是其他站點的事情、自身主要負責向轄區(qū)華人散發(fā)即可。這反映了針對海外華人的漢語項目在美國駐東南亞國家的宣傳部門中處于“邊緣”地位。④USIS Hong Kong Assessment for 1961,January 15,1962.更糟的是,即便這些漢語項目少得可憐、身處“邊緣”地位,仍然受到美國駐東南亞宣傳站點的進一步縮減。⑤USIS Taiwan Annual Assessment Report:1961,F(xiàn)ebruary 2,1962,RG 306,Country Plans FY 1961-1962,Box 110,NACP.而東南亞站點被分配的促進華人融合進當?shù)厣鐣男麄髂繕藙t簡直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有評論說美國政府尚無力融合甚至同化本國少數(shù)族裔,遑論在外邦執(zhí)行這樣一個目標?⑥Meredith Leigh Oyen,“Allies,Enemies and Aliens:Migration and U.S.-Chinese Relations,1940—1965”,Ph.D.Dissertation,Georgetown University,2007,p.341.這方面的表現(xiàn)還有,1962年以后港臺站點輔助東南亞站點促進“融合”的目標被刪去了。
另外,美國對東南亞華僑華人的宣傳工作還有一些地區(qū)性的協(xié)調(diào)機制。相比來說最主要的協(xié)調(diào)機制就是地區(qū)宣傳會議,在五六十年代美國宣傳部門至少召開過五六次“遠東公共事務官員會議”,所涵蓋范圍一般包括東亞、東南亞、南亞的相關(guān)站點,有時也包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參會的官員通常來自三個方面:一是來自美國本土總部的高官,包括美國國務院負責遠東地區(qū)事務的高級官員、公共事務和文化部門的官員,美國新聞署各個負責媒介部門的領(lǐng)導、負責遠東地區(qū)事務助理署長、政策規(guī)劃部門的官員,有時還有國防部的官員參會;二是各個“地方”站點的首席公共事務官員(美新處主任);三是“美國之音”的漢語總編輯和遠東地區(qū)的主要負責人。會議一般就一些全地區(qū)性的宏觀的宣傳問題展開討論和協(xié)調(diào)。例如,1950年2月份在新加坡召開的美國駐亞洲11國公共事務官員會議上,就確立了以東南亞華僑華人為地區(qū)重點目標、從正面宣傳美國到反共的重大政策轉(zhuǎn)變,也正是在這次會議上確定了各部門合作出版一份地區(qū)性的宣傳刊物《自由世界》(Free World),以及在馬尼拉建立美國在遠東的宣傳材料印制中心。地區(qū)宣傳會議也會確定一些站點之間溝通、交流和協(xié)調(diào)方面的機制,諸如安排公共事務官員換崗、決定召開一些小型會議等等。⑦Public Affairs Officers Conference,March 9,1950,RG 59,Records Relating to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ctivities,1938-1953(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Public Affairs),Lot 52D365,Box 48,NACP;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the Far East Public Affairs Officials' Conference at Baguio,Philippines,April 27-May 1,1949,RG 306,Records of the Office of Research,F(xiàn)oreign Service Despatches,1954-1965(E 1047),Box 2,NACP.
可以看到,冷戰(zhàn)初期美國針對東南亞華人宣傳機構(gòu)的運作,是以東南亞地區(qū)之外的香港和臺北美國新聞處為主導的,相反,華僑主要居住的東南亞地區(qū)駐地的美國新聞處則只是起到極為有限的輔助作用。
這種運作模式至少有兩個方面特點和相應的影響。首先,主要負責站點并不位于宣傳對象所在地,而是在外地“遙控指揮”。這是美國對外宣傳中一種非常特殊的運作機制,一般而言某地的目標人群歸所在地的美國宣傳站點負責,這是一種“地理”(地域轄區(qū))原則,但是對東南亞華人的主要負責站點卻是在東南亞國家以外的漢語站點香港和臺北美新處,則依據(jù)的主要是“語言”和“族裔”的原則(依靠語言和族裔的影響力決定誰為主導站點),①Draft Plan for USIS Hong Kong,June 9,1953,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50-1954,511.46g,Box 2575,511.46g /6-953,NACP.這就有可能導致對別國少數(shù)族裔宣傳的遙控指揮。這種針對東南亞華僑華人宣傳的規(guī)劃和執(zhí)行站點并不在東南亞當?shù)?、宣傳機構(gòu)遠離宣傳對象的運作方式,對宣傳媒介的選擇有著極大的影響。一方面對華僑的現(xiàn)場活動——電影播放、圖書借閱、文化展覽等無法開展,另一方面使得文字出版物和廣播等相對不受地域限制的傳媒形式成為對華僑宣傳重點媒介。這種格局對于宣傳效果的評估也有重要影響,主要就是無法即時、充分地反饋和評估宣傳效果,因而也就無法對宣傳政策進行及時和有針對性的調(diào)整。
其次,宣傳對象的數(shù)量和宣傳站點的能力級別之間不均衡。這是一種“頭重腳輕”的宣傳格局,整個針對東南亞10個國家1200萬華人的宣傳活動幾乎只依靠港臺兩家站點的努力;而且東南亞華僑華人群體本是個跨國的、地區(qū)性的群體,但針對該目標的宣傳活動卻由一家普通的海外美新處站點負責,顯得有些任務過重,而且港臺方面也沒有命令其他地方站點的權(quán)力和協(xié)調(diào)整體宣傳的責任和義務,這會使得港臺方面的海外華人宣傳工作經(jīng)常受到經(jīng)費資源有限和行政級別過低的局限。②美國新聞署派到香港站點的視察官員就曾經(jīng)說過,香港美新處的級別和其所負擔的任務的重要性不相符。作為一個地方的執(zhí)行站點,香港美新處卻掌握了應該屬于中樞宣傳機構(gòu)的、針對地區(qū)性宣傳對象的權(quán)力。考慮到香港美新處針對東南亞10個國家的1200萬華人進行宣傳(更不用說香港站點還有對港澳本地華人和在世界輿論進行“反中共”宣傳的任務),這個負責站點的行政層級顯然太低。視察官員主張更多地讓中樞宣傳部門——具體說來是美國新聞署主管遠東事務的副署長來領(lǐng)導規(guī)劃對華僑宣傳事務,而且要更多地讓東南亞站點參與其中(Inspection Report:USIS Hong Kong,November 3,1959)。
為什么會形成這種相當有問題的機構(gòu)設(shè)置格局和分工結(jié)構(gòu)?為什么不是駐地站點更多地擔負起職責、而非得遙控指揮和頭重腳輕呢?
必須與宣傳政策和目標結(jié)合起來,才能夠解釋這種分工格局的成因。一方面,港臺美新處承擔起主導作用,是由于美國對華僑政策的出發(fā)點是出于中國政策、重視華僑的“華人”屬性,而非出于對東南亞政策的考量。東南亞華僑華人問題之所以在美國戰(zhàn)略視野中比較重要,就是因為它是個涉及美中關(guān)系的冷戰(zhàn)問題:華僑選擇共產(chǎn)黨還是國民黨政權(quán)事關(guān)美國在東亞冷戰(zhàn)的大局,所以美國的工作重點自然主要就是防止華僑“倒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力爭讓其支持“中華民國”和心向美國。因而美國宣傳針對的華僑人群雖然地處東南亞,但是美國方面主要的政策意圖和宣傳目的都是指向兩岸的中國政權(quán)的,所以針對華僑的任務自然就主要落在了兩家位于中國的美新處站點身上:促進形成反共的態(tài)度、促進對臺對美支持的宣傳目標本就是港臺方面主要任務,把其延伸到華僑身上對于港臺美新處來說也是順理成章的。而且合乎中國政策的邏輯,港臺美新處是用中文對東南亞華人進行宣傳活動。
而在另一方面,東南亞站點地位邊緣,則恰恰反映了美國對華僑的政策并非出于其東南亞政策。上述1950年代中期曾醞釀機構(gòu)重心由港臺轉(zhuǎn)移到東南亞站點,這背后有著深刻的政策調(diào)整背景:美國政府試圖在美國對東南亞華人的政策與美國對東南亞國家政策之間分清主次,讓前者服從于后者。這就要求美國要把海外華人作為東南亞國家的少數(shù)族裔而非中國的海外公民來對待,因而促進海外華人融合和同化進當?shù)厣鐣⒍谴龠M其支持和認同國民黨政權(quán)才是最值得追求的目標。①NSC 5612/1,September 5,1956,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CK3100373424, DDRS;NSC 5723,October 4,1957,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CK3100246217, DDRS;Guide Lines for United States Programs Affecting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December 11,1957,NACP.在這種政策思路下,相對應的站點和機構(gòu)設(shè)置自然是以東南亞各國站點(而非外于東南亞的港臺站點)為主導,來對各國華裔進行因地制宜的宣傳。因而,無論多么不恰當,東南亞站點負責的“融合”目標仍然代表了一種從東南亞政策、而非從中國政策出發(fā)的政策思路:促進華人融合著眼的是有利于東南亞民族國家建構(gòu),相反的動員華僑支持臺灣恰不利于東南亞國家穩(wěn)定以及與美國的關(guān)系。這種政策和機構(gòu)調(diào)整的題中應有之意就是:盡量鼓勵利用東南亞當?shù)卣Z言對華人進行宣傳和文化活動。②Guide Lines for United States Programs Affecting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December 11,1957,NACP.
與以上問題極為密切相關(guān)的是,由港臺站點負責、出于中國政策的宣傳思路,代表了一種把東南亞華人視作整體的戰(zhàn)略視野;而由東南亞站點負責、出于東南亞國家政策的宣傳思路,則代表了一種把華人作為各個東南亞國家的一部分、各國少數(shù)族裔的政策視野。正如美國國務院文件所說的,“因為海外華人群體同屬一個種族,擁有共同的文化傳統(tǒng),并且使用同一種語言,所以其作為一個整體有一些共同的興趣點,故而可以由臺北和香港的美國新聞處等機構(gòu)生產(chǎn)一定的宣傳材料并籌劃一些活動方案供東南亞國家的美國新聞處等機構(gòu)使用”,“但是本質(zhì)上,針對海外華人活動應該以各國的具體情況為基礎(chǔ)(on a country-bycountry basis)”進行操作。③The Overseas Chinese and U.S.Policy,August 7,1956,Department of State,CK3100001356,DDRS.以下這段話說得更明確:“海外華人的種族血緣紐帶、他們共同的社會背景和書寫語言,加之該群體現(xiàn)在面對的基本相同的窘境和他們對此基本相同的反應,所以可以主要把其作為一個全地區(qū)范圍的整體來找到吸引他們注意力的東西、準備宣傳媒介和宣傳材料、策劃活動方案?!M馊A人作為一個東南亞的地區(qū)性目標,主要由華盛頓(美國新聞署等中央機構(gòu))和其在臺北、香港的(宣傳材料)生產(chǎn)中心負責?!辈贿^,華盛頓和港臺方面策劃的行動和材料究竟怎么執(zhí)行和使用還是主要由各東南亞站點來決定,要把海外華人作為美國在各個東南亞“國家計劃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來處理。④Guide Lines for United States Programs Affecting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December 11,1957,NACP.
這種視東南亞華人為整體還是個體的戰(zhàn)略視野分疏,其內(nèi)在機理或許可以解釋為:如果出于中國海外公民的定位,各國華僑都是華人,是一個跨國的地區(qū)性群體;而出于東南亞各國政策考量,并不存在整體的華僑群體,而是只有印尼華人、馬來亞華人或是越南華人。作為“美國-某東南亞國家關(guān)系”中的華人,就應該是存在于各個雙邊關(guān)系中的少數(shù)族裔群體;而作為中美關(guān)系中的華人,則很自然被視作是一個具有共同屬性的跨國族裔群體。
如果以這種眼光來看待機構(gòu)調(diào)整失敗和分工格局固化的原因,實際上這反映了政策轉(zhuǎn)型的失敗。除去“融合”政策不易操作的原因不談,美國對華僑的政策的確很難從中國問題轉(zhuǎn)向東南亞問題,很難從把東南亞華僑視為一個整體的政策和觀念真正轉(zhuǎn)向把各國華僑視為各國少數(shù)族裔、由各個東南亞站點自行因地制宜操作的政策和觀念。而這體現(xiàn)在站點設(shè)置上就是中國站點遲遲不能“讓位”于東南亞站點。
1960年代中期,美國對東南亞華僑華人持續(xù)了15年的宣傳運動急劇衰落:不再有專門針對東南亞華僑群體的政策、目標和項目,不再針對東南亞華僑進行大規(guī)模的書刊和廣播等媒介材料的生產(chǎn),也不再持續(xù)對宣傳效果情況進行評估。有些異乎尋常但又順理成章的是,對東南亞華人宣傳運動的衰落,是以香港和臺北美新處不再重點關(guān)注、基本退出華僑宣傳工作為標志的。⑤USIS Hong Kong Country Plan 1962,October 4,1962,NACP;USIS/Hong Kong Country Plan,F(xiàn)ebruary 6,1964,NACP;New USIS Taiwan Country Plan for FY 1962,September 19,1961,RG 306,Country Plans FY 1961-1962,Box 110,NACP;USIS Taiwan Country Plan,October 1,1964,RG 59,Country Files of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Staff,1955-1964(Bureau of Cultural Affairs),Lot 66D499,Box 43,NACP.當然這不是說美國對華僑的宣傳工作就不再進行了,而是把東南亞各國華僑視作整體、單獨對待的宣傳觀念和政策不再有了,從中國問題出發(fā)的美國華僑政策衰落了。把華僑“化”在各居住國中、從對各國整體政策出發(fā)定義華僑,帶來的必然結(jié)果就是華僑問題邊緣化(非集中看待)、不再重要(從屬于對東南亞各國政策)。因而與其說是衰落,毋寧說是一種以港臺站點為核心、以中國問題為出發(fā)點、從整體上定位華僑的政策的衰落。因而我們可以說,1960年代中期港臺新聞處退出華僑宣傳活動、開始轉(zhuǎn)到以東南亞美新處為主導站點的這一過程,實際上反應的是美國政府對華僑的定位終于從“中國問題”實質(zhì)性地轉(zhuǎn)向了“東南亞問題”。
如果以更為宏大長遠的眼光觀察問題,對華僑的宣傳機構(gòu)從中國站點轉(zhuǎn)向東南亞站點頗具象征意義地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到了1960年代中期美國政府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明確和自覺的第三世界(尤其指亞非新獨立國家)政策,①關(guān)于美國在冷戰(zhàn)中何時產(chǎn)生明確的第三世界(亞非新獨立國家)政策的研究,可見??桑骸蹲杂蓢H主義與第三世界:美國現(xiàn)代化理論興起的歷史透視》,《美國研究》,2007年第1期。也已經(jīng)浮現(xiàn)出相應明確而清晰的第三世界地緣政治概念了。美國之前看待亞非新獨立國家,主要出自冷戰(zhàn)視野,第三世界問題不僅在政策上也在地緣上處于從屬、邊緣、模糊的位置。由美國的中國站點遙控指揮美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內(nèi)部事務——華人宣傳問題,就是這種視第三世界為邊緣地區(qū)以及模糊的第三世界地理觀的體現(xiàn)。而以華僑問題政策調(diào)整、機構(gòu)調(diào)整為契機,不再把華人當作中國的海外僑民而是東南亞國家的公民、從美國與東南亞新獨立國家關(guān)系出發(fā)制定政策,恰恰顯示出在美國對外政策整體框架中,逐漸擺脫了兩極化戰(zhàn)略觀念的束縛,開始觀照第三世界“后殖民國家”,并把其當作單獨的戰(zhàn)略目標來處理了。而由身處東南亞國家的站點來主導各國華裔的宣傳工作、駐地站點解決自身問題,也一定程度上表明第三世界國家、東南亞新獨立國家作為明確的地理和地緣政治單位浮現(xiàn)在了美國的戰(zhàn)略視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