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萍
x
摘要: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因此,語文教學除了承擔培養(yǎng)學生掌握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以外,還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陶冶情操,健全人格這個基本任務。而要達到這個任務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語文教師,必須去引領學生去舒心閱讀,促進課內外閱讀的有效性,讓學生從中充分體驗,入情感悟。
關鍵詞:閱讀;基礎;陶冶;情操;提高;取長補短
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因此,語文教學除了承擔培養(yǎng)學生掌握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以外,還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陶冶情操,健全人格這個基本任務。而要達到這個任務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語文教師,必須去引領學生去舒心閱讀,促進課內外閱讀的有效性,讓學生從中充分體驗,人情感悟。只有這樣,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才會得到不斷的提高,才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語文教學除了承擔培養(yǎng)學生掌握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以外,還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健全人格這個基本任務。而要達到這個任務,我認為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讀書,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夯實學生的人生目標。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為養(yǎng)成閱讀習慣,非多讀不可;同時為充實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讀不可?!币虼?,作為語文教師,必須去引領學生去舒心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讓興趣帶著孩子們去閱讀
不少學生因為習慣差,玩心重,自我約束的能力差,不能良好地去讀書。有時候,即使在老師或家長的監(jiān)督下不得不坐下來手捧書報雜志,但也是“眼在書本心在玩”,這樣是很難談得上有閱讀效果的。前人曾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币虼耍屝W生們能懷著濃厚的興趣,把課外閱讀當成一種渴求性的自我行為,不斷地獲得相關認識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他們的欣賞能力、審美能力、作文及語文能力,增長各種知識,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他們的課外閱讀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怎樣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呢?可試用以下的方法:
1.言傳不如身教
老師的知識廣博與孤陋寡聞都直接感染學生。老師要多讀一些內容充實、有意義的書,以身作則,而且在課堂上能恰到好處地博古論今,要經常講述自己閱讀作品后的收獲和體會,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使自己成為學生們效法的對象,從而帶動學生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同時,有目的的收集一些關于讀書的名言,進行理解、欣賞;講述一些古今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并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這樣學生就會在課余時間主動的進行廣泛的閱讀嘗試,并在課余時間善于與他人交談讀書心得,從而在班中形成良好的讀書行為。我在教學中經常會把自己看過的好的文章片段拿給學生看,有時候會繪聲繪色地讀給學生,既有效地教育了他們,也是他們產生共鳴,給他們起到引領的作用。
2.給學生閱讀的環(huán)境,鼓勵他們讀書
不定時舉辦讀書報告會、故事會或朗誦會,讓學生介紹自己讀書的經驗、體會和收獲,講述所看書籍中的動人故事或朗誦所看書籍中的精彩篇章,以便互相啟發(fā)互相帶動。在做這個活動的時候,不需要定時,只要有時間,大家有興趣,一拍板就行。不必要強調結果,不必要強調學生講的有多好,給學生一個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暢所欲言,能說就好。不需要批評,只要有鼓勵表揚就行。相信久而久之,絕大多數的學生會親自己的老師,也愛讀書。
3.鼓勵學生多寫,以寫促讀
雖然說不動筆墨不讀書,但是好些書都是借書,卻是不適于批點圈劃的。而且學生現在負擔很重,作業(yè)很多,我們不能強求他們對讀過的書思考的多深,只需要粗略理解就行。當然在書中圈圈點點,寫寫自己的讀書體會,也是一種好的閱讀方法。知識世界、文學世界浩如煙海,我認為只有讓學生鉆進去才是最好的。讓他們大量地讀,用心的讀。再慢慢地引導他們寫寫讀書心得,就讓學生用兩三句話寫寫對這篇文章或是這本書的感受就行了。如果學生更有興趣,能寫的更多,那是更好,只是不要讓學生覺得寫讀后感是一種負擔,而是樂于“用筆寫我心”就行了。對于學生摘抄所看書籍中的好詞好句好段或所寫的讀書筆記,及時的表揚??啥ㄆ谶M行展覽評比,以便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一定可以促進學生熱愛讀書的興趣。
二、教給學生一些閱讀的方法
閱讀認知理論認為,閱讀不是一個被動機械的吸收課本里的信息的過程,而是積極主動地從課文里吸收各類信息的過程。教師要引領學生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走進信息世界,讓童心、童言、童趣會給課堂,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教給學生默讀的方法,以提高閱讀的速度。教給學生快速閱讀法,有選擇的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者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
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發(fā)表自己言論的自由氛圍,讓學生能夠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教師和學生應該在平等的基礎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可以展開討論,應該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想法,使他們的個性插在上理想的翅膀。這樣,閱讀中因為有了自主,才顯得生機盎然,每個學生也都會活躍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生的潛能會得到充分發(fā)揮,個性也會得到充分張揚,才能真正實現自我發(fā)現和發(fā)展,語文課堂就會成為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樂園,這時的學生是放松的,也是最真實的。
三、進行有效課外閱讀
1.通過個性閱讀,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培根說過,“凡有所讀,皆成性格”。學生對文章的鑒賞感悟,都具有較強的個陛化特點。在讀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我們進行素質教育的宗旨所在。因此,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要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學生的看法才能得到真切的表達,感悟才能得到真切的提高,思維才能得到真正的發(fā)散。
2.為學生創(chuàng)造課外閱讀的條件,讓他們在自由的空間進行課外閱讀
給學生介紹一下當地的圖書館和書店,使學生知道可以到哪些地方去閱讀,給他們創(chuàng)造好的閱讀條件。另外還要留給學生閱讀時間,平時少布置一些不必要的作業(yè),減少題海戰(zhàn)術,使課外閱讀成為可能。
總而言之,閱讀是學生以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質,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促進課內外閱讀的有效性,是閱讀教學的重要途徑之一,應讓學生從中充分體驗,人情感悟。只有這樣,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才會得到不斷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