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勤
摘要: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對教育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各地的教育改革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特別是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構建一個高效的課堂成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最想解決的問題之一。初中語文教學也在這個過程中煥發(fā)出了新的生機,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可喜變化的背后仍有一些問題,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更新教學內容,不斷改革與發(fā)展教育方法,保證我國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高效課堂?;诖?,文章深入研究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的改革策略,以期構建高效語文課堂。
關鍵詞:初中語文;改革;教學模式;高效課堂
引言
語文是一門趣味性較強的學科,在中學教育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其教學質量將直接對學生的基礎語言能力造成很大的影響。目前,我國教育事業(yè)迎來了高速發(fā)展的“黃金時代”,然而,從教學模式及教學理念而言,盡管已經實行了幾十年的素質教育,實際效果甚微?;诖耍?001年,劃時代的進行了新課程改革,摒棄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及教學理念,優(yōu)化課堂教學質量,培養(yǎng)全方位的高素質人才[1]。漢語是中國人的母語,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及日后發(fā)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此,初中語文教師需要緊抓時代發(fā)展趨勢,更新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率及質量。
一、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盡管新課程改革提出了較新的理念,但是實際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仍有諸多問題尚未解決[2],這些問題均會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造成直接的影響。
(一)教學觀念陳舊
就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師而言,新課程改革觀念十分陌生,由于傳統(tǒng)語文教學理念的根深蒂固,所以很難立即在教學方式上有所轉變。其次,部分教齡較高的初中語文教師在心理上便抗拒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沿用傳統(tǒng)宣教式教學方式,忽略學生主體性,導致學生盡可以被動接受,實際教學效果較差。其次,當前初中教學任務繁重,部分初中語文教師沒有閑暇時間準備教學課件,普遍存在網絡拷貝他人課件的狀況,從而致使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大同小異,沒有創(chuàng)新性,學生難以有效掌握初中語文知識點。
(二) 教學方式落后
新課程改革中,需要教師合理、積極的引導學生學習,但是,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時,能夠從根本上進行學生學習引導的語文教師少之甚少[3]。為了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部門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十分簡單,且教學精髓并沒有真正傳授給學生,從而直接導致初中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時重視程度不夠,缺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與此同時,進行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未能夠有效針對性分析教學內容,教學步驟并不合理,整體教學缺乏計劃性,非常容易致使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迷茫,降低了實際教學效果。
(三)課堂互動缺失
目前,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交流幾近為零,且課堂交流模式僅僅為一對一問答式交流,整體課堂氛圍極為沉悶,難以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被動的接受提問,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沒有思考時間,也不在乎教師知識點講解的正確性。與此同時,部分教師盲目要求學生對課本知識死記硬背,不求甚解,難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理解和解答能力,而且學生即便對所學知識有著創(chuàng)新性的想法和獨到見解,也會因為課堂互動的缺失而白白葬送,上述均不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更難以挖掘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潛能以及創(chuàng)新性探究精神,學生們缺乏學習的興趣,一度出現失落、煩躁等厭學情緒。
二、什么才是高效的課堂教學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每一分鐘,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盡可能地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課堂高效,包括教師高效和學生高效兩個方面。教師充滿熱情、靈動的教學,能把學生從舊有的課堂模式中解放出來,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享受學習的過程,樂于學習。學習如果只是將所謂的考點、知識點強行灌輸給學生,那么整個教育過程就成了灌輸式教學。教師傳授的應該是“漁”而不是“魚”,學習能力才是素質教育的本質。[4]學生學習過程中應盡量減少對教師的依賴,實現課堂真正意義上“質”的提升,這樣的課堂才是高效的。
三、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思路
(一)合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
若想實現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關鍵在于教師能夠合理利用當前現有教學資源,選擇最為合適的教學方式進行有效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營造輕松活躍的語文學習氛圍,進一步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及效率,收獲理想的教學成果。與此同時,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明確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防止初中語文教學大綱和課堂教學開展背離,擾亂學生學習語文的思路,并且為語文教學帶來消極影響。為防止上述情況發(fā)生,實現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必須要靈活、科學的因用當前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開展初中語文教學。
(二)以往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不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為實現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則需要了解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詳細分析、總結,尤其是使得初中生倍感枯燥乏味,沒有學習興趣的問題。要求教師了解學生學習語文的訴求,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桎梏,對語文教學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及探索,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正確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初中語文。
四、改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建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師生互動
中學生年齡漸長,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對事物也有了自己的見解,教師強加給學生的教學思想只會讓學生反感。但由于教師的威嚴,學生又不敢說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課堂教學缺乏互動性,教學質量難以提高。所以,教師應該轉變教育觀念,放下威嚴,尊重學生,視學生為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將課堂變得更加民主化,允許學生進行有效的發(fā)言與討論,并努力創(chuàng)建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學習體驗,拋棄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將學生視為整個課堂教學的中心,積極探索學生能接受的教學方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走下講臺,融入學生群體,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多與學生互動,多觀察學生,這樣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如此才能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效率。[5]
(二)確定高效的教學目標
一個高效的教學目標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明確教學的最終目的。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確定一個高效的教學目標,而在確定高效的教學目標時,教師只有對語文教材進行仔細的研讀與分析,待完全熟練掌握教材內容后,方能更好地把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結合在一起,確定最終的教學目標,這樣方能避免因教材內容太難或者太易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換句話說,在確定高效的教學目標的過程中,一定要把發(fā)展學生作為重要的基本原則。
(三)注重思維情境的創(chuàng)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為了更好地達到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可以妙設思維情境,從而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思維能力,具體包括如下:(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通過設置導語,營造特殊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利用這種巧妙的導入設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創(chuàng)設出虛擬情境,為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等,對各種導語進行社會中,例如實驗導入、問題導入、故事導入、詩詞導入以及音樂導入等等,學生享受于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氛圍中;(2)合理應用多媒體,豐富教學內容。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多媒體結束在校園的課堂中的應用已經十分成熟,其不僅可以為教師教學提供輔助,還能夠為整個課堂教學增光添彩,所以,教師結合當前現有的教學資源和教育條件,盡可能的發(fā)揮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優(yōu)勢,豐富語文課堂教學內容。
(四)滲透課外知識,拓寬學生視野
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基礎性以及人文性的特點,是所有學科的學習基礎,為了提高初中學生學好語文的能力,教師需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興趣,引導其求知欲和好奇心。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適度滲透課外知識給學生,擴寬學生的語言和文學視野,培養(yǎng)濃厚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更好地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積極評價學生,肯定學習成果
某種意義上來說,教師鼓勵性評價對學生的影響深遠,能讓其更有信心的投入到學習中,糾正學習誤區(qū),優(yōu)化學習方法,提升自主學習能力。(1)競爭手段。制訂激勵措施,激發(fā)學習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例如語文閱讀課中,教師對學生的瀏覽時間進行規(guī)定,并劃分學生學習小組,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強大,以此將學生引入課堂教學情境中;(2)積極評價。初中生對于教師的表揚和鼓勵會倍感成功。所以,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如果有較為特殊的想法提出,教師不要否定,而是要適度鼓勵,在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針對性評價方法。若想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要求教師因材施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可盲目注重學生的互動,防止教學差異化,而抑制學困生的發(fā)展,針對不同的學生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鼓勵學困生積極參與其中,真正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要想在新課標背景下完成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工作,就要不斷地改革與發(fā)展教學方法,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同時一定要把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還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作為最終的語文教學任務,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語文課堂的高效性,全面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向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海臣.學習新理念探究新思路創(chuàng)建新模式——五大連池市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教研紀實[J].黑河教育,2012(1):20.
[2]張勤基.淺談如何有效發(fā)揮初中語文小組合作模式教學的作用[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2012(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