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亞媛,茹懿,卜歆,徐孝娜,王秦豪
第四軍醫(yī)大學 a.外語教研室;b.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c.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教研室;陜西西安710032
慕課背景下的軍醫(yī)大學生物化學英語ESP課程構建研究
屈亞媛a,茹懿b,卜歆b,徐孝娜c,王秦豪b
第四軍醫(yī)大學 a.外語教研室;b.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c.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教研室;陜西西安710032
慕課(MOOC)熱帶來了在線課程的新體驗,學生就此有了提高學術英語能力的迫切要求,同時給高等教育大力倡導的專用英語(ESP)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難得的機遇。本文簡述了慕課和ESP的基本概念、特點及影響,以軍醫(yī)大學的生物化學英語教學為例,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討了目前生物化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了生物化學英語ESP課程建設的相關對策,建議選擇貼近學習者需求的慕課課程、分階段有側重進行專業(yè)學術英語技能培訓,此舉將有助于慕課課程模式下ESP教學改革的開展,促進國際化人才的培養(yǎng)。
慕課;軍醫(yī)大學;生物化學;專用英語;教學改革;學習需求
互聯(lián)網技術的蓬勃發(fā)展使大學英語教學,特別是專用英語(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迎來了發(fā)展機遇。作為大規(guī)模開放式網絡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慕課),慕課開放性、參與性和分散性的特性[1],為學生在“微時代”大背景下的學習提供了更多便利。慕課時代,高等學校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必將受到沖擊,也將引發(fā)高等學校教育教學的重大改革[2]。軍醫(yī)大學基礎醫(yī)學專業(yè)的英語教學模式是高等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3]。我們在分析第四軍醫(yī)大學生物化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的前提下,探討了當前軍醫(yī)大學生物化學英語課程面臨的問題,提出構建一種在慕課背景下依托大學英語ESP的課程模式,以期對提高生物化學的英語教學有所幫助。
慕課最早由Dave Cormier在一堂名為“聯(lián)結主義和知識”的課程中提出。此次席卷全球的教育改革被公認為是“印刷術以來最突出的教育改革”[4]。我國于2013成立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lián)盟,目前有近70個成員單位,2013年被稱作“中國的慕課元年”[5]。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認為,“這場在美國發(fā)起的大規(guī)模開放在線課程,其運作模式已在根本上開始觸動傳統(tǒng)高等教育的根基,將引起大學的重新洗牌,最終形成全新的大學格局”[6]。有研究稱,50年后世界只剩下10所大學在傳遞高等教育,我國多年來一直高呼的高教改革迫在眉睫[7]。2010年教育部頒發(fā)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提出了“培養(yǎng)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guī)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的目標。教育部即將頒行的新《大學英語教學指南》鼓勵教師建設和使用微課、慕課,利用網上優(yōu)質教育資源改造和拓展教學內容,實施基于課堂和在線課程的翻轉課堂等混合式教學模式,使學生朝著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方向發(fā)展[8]。以慕課促進教育改革,更新教育方法迫在眉睫。借助慕課引領教學模式變革,更是發(fā)展ESP教學、推動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的難得機遇。
ESP是中國高等教育與國際接軌的必然趨勢,也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點和熱點。近年ESP分化為商務語言、法律語言、計算語言、醫(yī)學語言、軍事語言等各跨學科領域分支。一是由于特定行業(yè)的需要,學習者須達到在某些學科內使用英語的能力;二是ESP有特殊的內容,即專門化的內容[9]??梢姡珽SP與特定學科、特定職業(yè)、特定目的存在非常大的關聯(lián),這就需要結合學習者培養(yǎng)目標及學習者特殊需求來開設英語教學課程。
“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即將出臺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對ESP課程模塊提出明確要求,稱ESP課程凸顯大學英語的工具性特征。各高校應以需求分析為基礎,根據學校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和學生需要開設體現(xiàn)學校特色的ESP課程。ESP的教學原則可細分為三點,真實性原則、需要分析原則和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10]。真實性原則是ESP教學的精髓,教材內容要來自與專業(yè)相關的真實語料。真實語篇加真實的學習任務才是ESP教學的特色[11]?!靶枰治觥笔侵贫‥SP教學大綱、編寫ESP教材的基礎。其中又包括兩方面:目標需要,即分析學習者將來必然遇到的交際情景;學習需要,包括學習者缺乏哪些方面的技能和知識,哪些是學習者喜歡的學習方法等[12]。ESP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是指教學大綱和教材都是建立在學生將來工作要求基礎上的[13]。隨著我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實施,以及以質量和內涵建設為導向的高等外語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ESP課程建設將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新的增長點。
生物化學是研究生命化學本質的科學,是利用化學理論和方法從分子水平探討生命的本質、揭示生命奧秘的科學[14]。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基礎學科和前沿學科,其理論和相關技術已滲入生命科學的各個領域,如基礎醫(yī)學、臨床醫(yī)學等各專業(yè)。課程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英語水平,同時側重實際應用。自20世紀中下葉開始,生命科學和醫(yī)學的快速發(fā)展使我國醫(yī)學高等教育充滿機遇和挑戰(zhàn)。為建設國際一流的研究型軍醫(yī)大學,我軍醫(yī)大學醫(yī)學專業(yè)學生學習好專業(yè)英語尤為必要,有助于掌握學科前沿理論與技術。但生物化學是一門基礎性和交叉性強的學科,若在本科生中直接開展全英文教學會進一步增加它的教學和學習難度。結合國內醫(yī)學院校生物化學英語教學的普遍經驗及我校情況,分析現(xiàn)狀和問題如下。
教學內容方面,我校對于本科醫(yī)學生采取英語分級教學。但平時教學中,使用統(tǒng)一的公共通用英語教材,開設內容統(tǒng)一的英語精讀課,聽說課等,并采用統(tǒng)一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為檢驗學生學習的手段,體現(xiàn)我校特色的醫(yī)學專業(yè)英語的本科教學略顯單薄。作為本科學生重要的基礎醫(yī)學課程,生物化學研究雖取得重大成就,但教材基本沿用傳統(tǒng)的中文教材,無法體現(xiàn)更多前沿知識,詞匯增加及更新有限(生物化學英語教學與公共通用英語教學交叉較少,學生很難以公共通用英語輔助生物化學英語的習得),難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掌握現(xiàn)代生物化學發(fā)展的最新成就和進展。
再者教學方式單一,生物化學專業(yè)英語的課程延續(xù)了傳統(tǒng)課程教學的思路,依循詞匯、長短句、課文、習題的主線進行課堂講授,課堂互動有限,學員參與性不高。由于生物專業(yè)英語不同于學生以往學習的公共通用英語,學生須具備一定的生物專業(yè)知識。如沿用公共通用英語的學習方式,難以在短時間內掌握生物專業(yè)英語詞匯、句式及科技文體的運用,容易產生抵觸情緒。
考核方式方面,檢驗醫(yī)學專業(yè)本科生專業(yè)英語能力的標準均采取統(tǒng)一的學期末公共通用英語考試及全國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難以合理體現(xiàn)學生對專業(yè)英語掌握的真實情況。一些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醫(yī)學專業(yè)學生仍有聽不懂外教授課、寫不好英文醫(yī)學論文的情況。
為改進軍醫(yī)大學生物化學英語傳統(tǒng)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之不僅能掌握生物化學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更能追蹤學科發(fā)展的動態(tài)和進展,掌握最新知識和技術,并在專業(yè)學習過程中提高專業(yè)外語水平,具備較強的外語交流能力,成為具有跨文化視野的軍隊醫(yī)學人才,我校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在網絡環(huán)境下面對生物化學英語教學的機遇和挑戰(zhàn),有效傳授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合格人才。
慕課模式的興起對高等教學模式有了新的定義,ESP教學也已經在全國眾多高等學校蓬勃發(fā)展。相比在線視頻公開課,慕課更體現(xiàn)著學習中心的轉移。網上視頻公開課缺少師生或生生互動,以教師的單向傳授為主;而慕課以學習者為中心,關注個性化互動和反饋。在慕課平臺上,學習者從興趣和需求出發(fā),在輕松友好的學習氛圍和先進的學習工具支持下,按需定制個性化學習方案,自發(fā)組織學習圈,隨時隨地展開學習[15]。這正切合ESP教學的出發(fā)點——需求分析。通過ESP強化專業(yè)語言技能,學生可在慕課平臺上按照個人興趣選擇并完成相關課程,為專業(yè)學習奠定堅實基礎。慕課會對學生在線學習的相關數據進行記錄,獲得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及時進行反饋指導及推薦學習資源,在大數據時代實現(xiàn)個性化學習服務[16]。
慕課的推進成為變革我校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的重要契機。慕課教學內容豐富、活動全面,須充分利用慕課學習評價及慕課教學反饋等優(yōu)勢,充分實現(xiàn)慕課輔助實際教學,將慕課加入大學課程教學體系中[17]。因此,我校須從慕課、ESP教學特點入手,尊重大學學生主體性、差異性,結合實際發(fā)展需求,結合學生發(fā)展興趣及專業(yè)背景,利用慕課平臺來為ESP教學提供有效補充。充分利用慕課來構建大學英語ESP教學模式,轉變傳統(tǒng)教學時間和空間方面的限制,提升大學英語教學有效性。
作為我國首批211重點軍事醫(yī)學院校,我?;A醫(yī)學專業(yè)生物化學英語教學亟待以新的教學模式來改變目前教學現(xiàn)狀?,F(xiàn)提出對策如下。
一是貼近學生專業(yè)、語言水平的慕課課程作為切入點。應秉承“因材施教”原則,采用問卷調查、班級討論的方式,選擇與生物化學專業(yè)相關的慕課資源作為ESP教學的補充。學生也可結合自身需求在ESP網絡平臺上自由組合,構建個性化學習模塊,可用網絡平臺與教師、同學進行交流,積極參與專業(yè)學習討論。目前很多慕課未對學習者專業(yè)背景做特殊要求,這有利于ESP老師發(fā)揮語言優(yōu)勢,把重點放到行業(yè)領域的交際策略和交際技能上,因為“真正的ESP教學是語言教學而不是內容教學,語言教師只要在專業(yè)方面有些基本知識就能勝任”[18]。要根據我校入學英語測試成績,使英語程度好的學生進入ESP的學習;英語程度欠佳的學生先學習公共通用英語,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后轉入ESP的學習。
二是分階段、有側重地培訓專業(yè)學術英語技能。軍醫(yī)大學生物化學英語ESP授課可以有效借鑒慕課平臺的教學模式,根據主題、用途來將生物化學ESP課程劃分為若干模塊。如訓練學術講座聽說,可引導學生注意講座開場白、主要論點、專業(yè)用詞、常用表達等。通過學習有關生物化學課程的慕課,學生可權衡講座內容的主次輕重,合理預測講座內容和結構,填補信息空缺[19]。學術閱讀練習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有效汲取信息的能力、閱讀專業(yè)性文章的思辨能力。訓練學術寫作時,指導學生收集相關文獻,完成文獻綜述,合理引用他人觀點等。就講座內容開展課堂討論時,指導學生進行信息搜索,合理組織并匯報發(fā)現(xiàn)結果。同時在培養(yǎng)專業(yè)學術英語技能時,注重靠近軍事醫(yī)學方向,符合學校辦學特色。
慕課現(xiàn)象正在影響我國教育觀念及教育模式。ESP聚焦學生學習需要和興趣?,F(xiàn)代軍醫(yī)院校培養(yǎng)的高素質專業(yè)人才不僅要具備高水平的醫(yī)學專業(yè)知識,還要具備高水平的專業(yè)外語交際與應用能力[20]。利用慕課引領專業(yè)英語ESP教學模式符合大學英語教學發(fā)展需求,軍醫(yī)大學教師須進一步強化構建基于慕課的專業(yè)英語ESP教學模式的意識并積極投身教學實踐。運用ESP教學方法,同時借助慕課資源,逐步將語言與專業(yè)融合,為學生進行高階專業(yè)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學術能力、思維能力和國際交往能力,幫助學生實現(xiàn)從公共通用英語向專業(yè)英語的過渡,并進一步促進高等教育的教學改革。
[1]陳吉榮.國外慕課研究最新發(fā)展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6,(1):118-127.
[2] 郎亞軍,任國領,丁海燕,等.生物專業(yè)英語慕課的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6,44(2):340-341.
[3] 鄭君芳,李碩,賀俊崎.生物化學專業(yè)英語教育初探[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yī)學教育版,2010,(11):1129-1130.
[4] 楊帆.慕課在外語教學中的發(fā)展和挑戰(zhàn)[J].海外英語,2016,(8):51-56.
[5] 霍紅,劉妍.慕課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初探[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4,(8):43-45.
[6] 曹繼軍,顏維琦.慕課來了中國大學怎么辦[N].光明日報,2013-07-16.
[7] 張鶩遠.慕課(MOOC)發(fā)展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及其對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3):116-121.
[8] 王守仁.《大學英語教學指南》要點解讀[J].外語界,2016,(3):2-10.
[9] 劉法公.論基礎英語與ESP的教學關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1):31-33.
[10]王友良.ESP研究綜述[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108-110.
[11]Coffey B.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J].Lan?guage Teaching,1984,17(1):2-16.
[12]Chambers F.A re-evaluation of needs analysis in ESP[J].ESP J,1980,1(1):25-33.
[13]Dudley-Evans T.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156-159.
[14]張庭廷,李恩,劉慧君.生物化學教學與課程建設的體會[J].生物學雜志,2008,25(1):69-71.
[15]張振虹,劉文,韓智.從OCW課堂到MOOC學堂:學習本源的回歸[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3,(3):20-27.
[16]孫茂松.太陽照常升起,境界已然不同[EB/OL].http://www.edu.cn/focus_1658/20131112/t20131112_1038549.shtml.[2013-11-12]
[17]張象成.慕課背景下以內容為依托的大學英語ESP教學模式分析[J].才智,2016,(33):109-110.
[18]蔡基剛.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學ESP課程模式研究[J].外語教學,2012,(3):47-50.
[19]肖坤學.聽英文學術報告的方法與策略[J].外語教學,2000,(4):86-91.
[20]楊勁,何鳳田,曾益軍,等.雙語和互動式教學在八年制臨床醫(yī)學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9,(9):4116-4118.
A MOOC-Based Study on ESP Instruction in Biochemistry in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QU Ya-Yuana,RU Yib,BU Xinb,XU Xiao-Nac,WANG Qin-Haob*
a.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b.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c.Department of Nutri?tion and Food Hygiene;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rayn1222@sina.com
With the hot trend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learners have the urgent needs to im?prove their academic English by acquiring the MOOC.This provides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developing the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 which is prompted by the higher education.We first introduce the concept,feature and impact of MOOC and ESP briefly.By taking English teaching in biochemistry in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based on the past and current experience and problems existed in our university in terms of 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 methods and testing model,we put forward some solutions to build a new system of ESP in?stuction of Biochemistry.We suggest that in this teaching model,teachers should choose MOOC resources closely satisfied with students'need and train their academic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step by step,which can facilitate teaching reform featured by MOOC and ESP and nurture more qualified talents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biochemistry;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teaching reform;learning need
G642.0
A
1009-0002(2017)04-0538-04
2017-03-0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502405)
屈亞媛(1985- ),女,碩士,助教,(E-mail)appleqyy@fmmu.edu.cn
王秦豪,(E-mail)rayn1222@sina.com
10.3969/j.issn.1009-0002.2017.0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