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當前中國電影需要解決的三大悖論

2017-04-11 13:22孫燕??
中州學刊 2017年3期
關鍵詞:中國電影悖論全球化

孫燕??

摘要:隨著國產電影票房的高歌猛進,中國電影存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重產業(yè)輕文化、重技術輕藝術的價值取向正在侵蝕著中國電影的文化生態(tài)。在消費主義的影響下,中國電影深陷票房與口碑、全球與地方、技術與藝術的邏輯悖論之中。如何轉變觀念,走出票房的狂歡,以電影作為文化的審美理想,來制衡消費理性和商品邏輯導引的拜金主義、娛樂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回歸文化倫理的人文大道,成了中國電影不容回避的時代課題。當前電影的全球化表征著人類歷史的新紀元,產業(yè)與文化、全球與本土、技術與藝術應該構成新的互文關系。

關鍵詞:中國電影;悖論;全球化

中圖分類號:J9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751(2017)03-0144-05

20世紀60年代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先生在其皇皇巨著《歷史研究》中曾說:“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以此表達對21世紀中華文明的無限期望。如今這一預言似乎正在電影領域變?yōu)楝F(xiàn)實。伴隨著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中國電影產業(yè)強勢崛起,呈現(xiàn)井噴之勢。根據中國電影局對外宣布的數據: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為440.69億元,同比增長48.7%,創(chuàng)造了2010年以來的最高增幅①;2016年,雖然票房增速放緩,最終定格在457.12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266.63億元)②,離人們預期的600億元尚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單片票房近34億元的現(xiàn)象級影片《美人魚》,以絕對優(yōu)勢完勝《瘋狂動物城》(票房15.3億元),榮登2016年度國內影市票房冠軍寶座,徹底顛覆了好萊塢大片的霸主地位。而且這一年中國電影在海外票房、新增影院與銀幕等方面都實現(xiàn)了大幅增長。截至2016年底,“全國銀幕已超過4萬塊,達41179塊,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③。如此看來,理論界關于“21世紀必將是中國電影的世紀”④的斷言并非無稽之談,不僅有學理的基礎,還有事實的依據。不過,筆者在這里并無意總結成就,而是想在中國電影票房高歌猛進的當下,冷靜地觀察和思考中國電影存在的問題,為中國電影的良性發(fā)展提供借鑒。本文嘗試從“三個悖論”出發(fā),結合具體的作品,探討中國電影的發(fā)展困境及可能的解決路徑,希望中國電影能夠從票房的狂歡中走出,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平衡電影生態(tài),重建文化倫理,實現(xiàn)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一、產業(yè)與文化的價值悖論

新世紀以來,建設世界電影大國、追逐票房排名,似乎成了中國電影致力的一場游戲。十幾年來,中國電影產業(yè)化的進程大大加快。相較其他發(fā)展中國家,中國電影產量和票房早已躋身世界領先水平,目前正在向600億元、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的目標發(fā)起沖鋒。然而,我們的電影如果一味地迎合歐美設定的電影評價標準,即使取得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卻無法回應本土社會面臨的問題,無法從根本上提升中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和中國文化軟實力,這豈不有悖電影的本性和初衷?電影作為一種文化產業(yè),經濟價值固然重要,但不能因此而忽略其文化使命。健康的電影生態(tài)必然是建立在文化為先、文化為重的價值取向基礎之上的。當前中國電影生態(tài)中存在的重產業(yè)輕文化、重商業(yè)輕藝術的價值悖論仍在嚴重影響著市場秩序。票房至上的邏輯使迎合市場、取悅觀眾的電影觀念大行其道。

細細盤點2015年爆發(fā)式增長的電影票房,不難發(fā)現(xiàn),在440億元的華麗數字中,爛片做出的貢獻高得驚人?!逗我泽鲜捘贰稅汗魈焓埂贰毒艑友贰剁娯阜В貉┭ъ`》《小時代4:靈魂盡頭》《港囧》《奔跑吧,兄弟》《夏洛特煩惱》《煎餅俠》《萬萬沒想到》等,這些矯揉造作、內容虛假、劇情生硬的影片票房都在3億元以上,其中《煎餅俠》《夏洛特煩惱》《港囧》都超過了10億元。如今的中國電影似乎不會因為故事和劇情糟糕而票房慘淡,電影似乎成了當今最易賺錢的行業(yè),跨界做電影的人越來越多。2015年扎堆兒上映的影片讓人應接不暇。從被稱為“錯別字三部曲”的《怦然星動》《從天“兒”降》《不可思異》,到青春愛情劇《怪談》《我的少女時代》《第3種愛情》《前任2:備胎反擊戰(zhàn)》,再到歷史劇情片《王朝的女人》《愛我就陪我看電影》《沖上云霄》等,真有一種“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雖然這些影片乏善可陳,但動輒數億票房讓人大跌眼鏡。而真正有口碑的好電影如《心迷宮》《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山河故人》《師父》《刺客聶隱娘》等,卻不受市場青睞??诒c票房的悖謬現(xiàn)象不僅折射出中國電影市場的浮躁與無序,也折射出整個時代人文素養(yǎng)和審美趣味有待提升的現(xiàn)實。

法國電影批評家巴贊曾說:“人們無法通過預先訓練觀眾的口味改進影片的質量,恰恰相反,只有影片的質量才能訓練觀眾的口味?!雹輳倪@種意義上說,好電影的價值絕不在于票房,而在于它們具有的革命性力量,在于它們能夠訓練觀眾,培育良好的審美趣味,引領健康的審美風尚。然而,近年來,在每年的300多部院線電影中,能讓觀眾“不出戲”的好電影不足1/10。那些格調低下、“三觀”混亂、毫無情感力量和美感的電影根本無法影響我們的精神世界,復活我們內心的勇氣、希望、悲憫心,提升我們的道德感和向善的能力。

電影從最高意義上說是用藝術的精神娛樂觀眾,是帶給人歡樂、自由、解放與光明的,是教人奮進有為的。所以,一定要有足夠的人性光輝和正面的情感價值讓人感動、珍惜和緬懷,要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積極健康的人文理想感染人、振奮人、鼓舞人。

2015年歲末,《老炮兒》的熱映及其引發(fā)的熱議,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電影的希望。作為賀歲檔的《老炮兒》,雖然沒有給觀眾帶來輕松的喜感,反而帶來一份沉重,但觀眾卻從中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思想和情感力量,感受到一種輕佻之后的沉郁之美。影片以一種平實的語言塑造了“六爺”這個有血有肉的形象,成功譜寫了一曲重情尚義與教養(yǎng)時代的挽歌。透過這一形象,觀眾真切地體驗到了一個過時的小人物在一個巨變的時代緬懷過去而又必須面對現(xiàn)實的撕裂之痛。人的悲苦莫過于想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卻又無能為力,這種無奈和無助所蘊含的強烈的酸楚、悲愴情感,馮小剛演繹得非常出色,“金馬影帝”的桂冠實至名歸。

《老炮兒》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有思想、接地氣的類型電影,它開啟了藝術與商業(yè)雙贏的新模式,有望引領中國電影走出口碑與票房倒掛的尷尬。2016年1月,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聯(lián)手藝恩共同開展了“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老炮兒》以86.4分位居檔期第一,獲評2015年度最受歡迎的國產片。⑥這既是一份殊榮,也是一份鞭策和期許,它將激勵中國電影人創(chuàng)作出更多讓觀眾滿意的好作品。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中國經濟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少社會問題,精神文明建設亟待加強。當前中國電影雖然取得了可喜的產業(yè)價值,但在表達文化上的困惑與思考、在影響民族精神塑造國族形象方面尚需努力。電影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不僅關乎產業(yè)和票房,更關乎人文與心靈。從電影的發(fā)展歷程來看,只有那些能夠走進觀眾內心世界、叩問人性與意義、彰顯生命尊嚴和自由的影片,才能贏得觀眾喜愛。這種世界共通的電影語言,并非具體技法的變化,而是一種精神的、文化的追求。

二、全球與本土的認同悖論

隨著電影的全球化生產與消費進程的加快,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訴求變得日益強烈。新世紀伊始,在好萊塢高概念創(chuàng)作觀念的影響下,中國優(yōu)秀電影人不約而同地走上了大片創(chuàng)作路線,《英雄》《十面埋伏》《夜宴》《無極》《滿城盡帶黃金甲》《投名狀》《集結號》《赤壁》等一大批或武俠或魔幻或戰(zhàn)爭的奇觀大片應運而生。這些影片盡管在海外市場都取得了一定的票房收入,但總體而言尚未形成較強的文化競爭力。

“中國作為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產國和第二大電影市場,已成為國際電影產業(yè)格局中的重要一極。然而,與在國內市場如火如荼的發(fā)展圖景相比,國產電影在國際市場的表現(xiàn)略顯不足。2015年國產電影的海外銷售收入為27.7億元,很多影片都遭遇了國內票房火爆、海外市場遇冷的尷尬局面,中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尚無法與我國的大國身份相匹配。”⑦中國電影在海外遇冷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國電影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品牌定位,缺少創(chuàng)新思維與品牌意識,盲目跟風,機械照搬。在全球化語境下,中國電影要走向世界,必須建構起自己的品牌。這種“品牌”實際上就是中國電影的文化標簽,是“我之所以為我”的身份標識,是中國電影進行跨文化交流與傳播的精神名片。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院長伊麗莎白·戴利女士曾言:中國電影人“如果想做全球化的片子,始終遵循好萊塢用過的‘公式,那是永遠不會成功的,因為你不是美國人”。只有“根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自己從屬的文化基礎上去做電影,影片才會呈現(xiàn)出一種真實的質感”⑧。

新世紀以來的中國電影,特別是那些有“世界電影”野心、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所謂“大片”,真正能給觀眾以真實質感的并不多。從開啟中國大片模式的“英雄”類武俠電影,到戰(zhàn)爭巨制《金陵十三釵》,再到新近熱映的科幻探險巨作《尋龍訣》《盜墓筆記》,雖然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但都算不上有真實感的好作品。因為它們缺乏民族文化根基和身份意識。表面上看,這些電影盡是關于中國的影像符號,但空洞的符號本身卻無法與中國歷史文化對接。譬如,在《英雄》中,我們看不到“英雄”義薄云天的精神氣概和一諾千金的崇高品格,中國傳統(tǒng)武俠文化中那個行俠仗義、除惡揚善、頂天立地的“俠客”形象是缺席的,唯美宏大的形式壓倒了人物與故事?!队⑿邸分?,中國商業(yè)大片似乎陷入了“重形式輕內容”的怪圈,雖以豪華的陣容、恢宏的場面、炫目的特技演繹了一個個“古裝情仇”的東方傳奇,但情節(jié)之虛幻、內容之單薄、情感之蒼白、故事之空洞常常讓人不知所云。

在全球化時代,只有用心講好中國故事、傳達中國聲音、彰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和哲學思想的影片,才有望贏得全球觀眾。新世紀伊始,李安的《臥虎藏龍》在西方市場掀起的觀影熱潮,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所具有的民族特色。不只是該片開啟的“文人武俠”美學讓西方人眼前一亮,它所傳達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與哲學智慧更讓西方人為之贊嘆。在這部作品中,觀眾不僅可以看到江湖道義,還可以看到儒家的“倫理綱?!?、道家的“虛靜無為”和佛家的“慈悲空靈”。李安將超越俗世之上的禪宗道學寓于現(xiàn)世之中,巧妙地探討了包括如何對待愛情、追求幸福、面對自我等在內的一些令現(xiàn)代人困惑的問題?!杜P虎藏龍》表現(xiàn)的并非真正的刀劍江湖,而是人的情感與內心世界。因此影片沒有去渲染武打的血腥、暴力,相對于武俠的形式,影片更注重的是意境的營造?!爸窳执蚨贰薄吧蕉搭D悟”“山崖懺悔”等場景幾乎都是詩意化的呈現(xiàn)。特別是“竹林打斗”那場戲,展現(xiàn)了東方特有的美學旨趣。玉蛟龍與李慕白的打斗,沒有絲毫殺氣,輕盈、飄逸的翻騰、旋轉、飛躍在青叢翠竹之間具有一種氣定神閑、天人合一的禪意。影片深受奧斯卡評委青睞,不僅在于它給西方觀眾展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武打動作與溫婉詩意的情感表達,還在于它非常精致地傳達了道家文化的精神追求和禪宗佛學的人生境界。

“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兩百多年前歌德關于“世界文學”的觀念依然適用于今天“世界電影”的創(chuàng)作與傳播。無論哪個國族的電影,只有充分彰顯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才能成為世界電影。講述英國國王喬治六世故事的傳記影片《國王的演講》(2010),之所以能成為第83屆奧斯卡獎的最大贏家,一舉摘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四項大獎,并為全球觀眾所喜歡,與其說是因為演員的精彩演繹,不如說是它獨特的英倫風格。這部有著英國皇室歷史背景的影片,沒有致力于展示宮斗、權術、背叛、奸情等負面的東西,而是選取了喬治六世國王如何在亦師亦友的語言治療師萊納爾·羅格的幫助下克服口吃障礙,發(fā)表戰(zhàn)時演講,感動和鼓舞國人的故事。影片沒有宏大的場面和視聽的震撼,劇情雖然簡單,但溫暖感人,富有智慧,導演以一種質樸的語言為觀眾呈現(xiàn)出一部故事精彩、情感飽滿的經典佳作。

同為歷史題材的中國電影《金陵十三釵》就沒有那么幸運。這部投資9600萬美金、被制片方宣稱“一切向好萊塢看齊”的戰(zhàn)爭大片,在角逐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時卻不敵一部制作成本僅30萬美金的伊朗電影《一次別離》?!啊督鹆晔O》遭受了美國批評家空前一致的嚴厲批評。對于這部被制版方定義為‘張藝謀首部戰(zhàn)爭史詩電影的影片,美國批評家異口同聲地抨擊它內容虛假、情節(jié)拙劣、手法陳舊,意義空洞?!雹帷兑淮蝿e離》的創(chuàng)作者只是用心講了一個好故事,“一個在任何國家和民族都有可能發(fā)生的但又特別屬于伊朗社會的故事”,“導演以罕見的精致而新異的藝術把我們帶入了現(xiàn)代伊朗人的心靈深處”,因而被奧斯卡評委譽為“一部偉大的家庭劇”。⑩

正如戴利女士所言,電影作為一門敘事藝術,在全球化背景下,能夠成功跨越不同文化的“所謂秘訣,最終只有一個:出色地講了一個好故事……對外國觀眾而言,并非因為意識形態(tài)不同而拒斥中國電影,主要還是故事不夠好,內容缺乏普適性和共同性”B11。中外優(yōu)秀電影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電影作為藝術是無國界的,但電影講述的故事及其文化身份是有國別的。所謂的世界電影不可能是表達全世界的電影,更不可能是美國式的電影,它應該是全球視野下的本土創(chuàng)作,是胸懷全球的民族電影。

中國電影創(chuàng)作需要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心系囯族,兼善天下,以“和而不同”的創(chuàng)作觀念,實現(xiàn)“世界電影”的宏愿。實際上,我們需要向美國學習的不是技術和形式,而是努力培育起自己獨特的電影文化?!爸袊娪啊辈恢皇且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文化概念。建構中國電影文化品牌,弘揚民族精神,傳播國家形象,表達中國夢想,與其他地方性文化一起維護全球文化生態(tài)平衡,是全球化時代中國電影的責任與擔當。當前的全球化表征著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全球化與本土化、世界性與民族性應該構成新的互文關系。

三、技術與藝術的美學悖論

隨著電腦合成技術的迅猛發(fā)展,電影的觀念也在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導演對特效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電影技術大有僭越藝術和思想之嫌,打造影像奇觀、追求視聽震撼似乎成為商業(yè)大片的首選。

2015年終歲末,烏爾善根據天下霸唱的盜墓小說《鬼吹燈》改編的3D科幻大片《尋龍訣》,成為中國電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它開辟了有別于“英雄”的新的大片類型范式,是中國現(xiàn)代科幻電影技術的里程碑。但烏爾善本人對《尋龍訣》并不滿意,他為此片打了65分,認為該片作為一部類型電影可以及格,講故事方面可得5分。B12客觀地說,該片制作精良,具有鮮明的類型特征,算得上一部有野心的商業(yè)電影,但在類型范式、思想深度以及講故事方面的確存在問題。我們知道,“盜墓”在古今中外都無法得到道德、法律的支持,所以,盜墓電影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動機的合理性、合法性問題。“如何通過敘事在道德層面上迂回,讓盜墓這不道德的行為合道德化是所有盜墓影片都必須完成的規(guī)定入場動作”B13。《尋龍訣》在這方面做的顯然不盡人意。影片講述盜墓動機的那個漫長的回憶段落,除卻制造噱頭和增加丁思甜的戲份外,并無太大意義,不足以表明盜墓的合理性。影片為盜墓行為做的道德鋪墊拖泥帶水地占了很大篇幅,導致后面本應該更驚險、更精彩的盜墓過程草草了事。美國同類題材的電影《奪寶奇兵》《國家寶藏》《古墓麗影》《木乃伊》等,對盜墓動機的交代大都干凈利落、合情合理,值得我們借鑒。此外,《尋龍訣》中的3D特效沒能發(fā)揮敘事上的優(yōu)勢,現(xiàn)代科技尚未作為新型的審美想象力參與敘事。影片中的高科技與故事沒有很好地融合,給人一種為技術而技術的感覺。

以畫面技術著稱的張藝謀2004年推出的武俠大片《十面埋伏》借鑒《臥虎藏龍》的成功經驗,同樣有一場“竹林之戰(zhàn)”,但二者格調卻相差甚遠。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竹子”有著豐富的文化寓意,不僅代表著正直、高潔的民族氣節(jié)和品格,還象征著一種至高的體悟境界,所謂“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體現(xiàn)的正是佛家禪學的精神。B14所以李安《臥虎藏龍》中的“竹林”絕不是一般的廝殺戰(zhàn)場,而更多的是一種禪境,是人物性格和精神氣節(jié)的審美隱喻。在張藝謀的《十面埋伏》中,竹林不再是展示俠客高遠境界的詩意空間,而是成了殺戮的武器、陷阱、俘獲人物的牢籠。四處飛馳的明箭暗器使竹林這片禪修的寧靜之所變成暴力角逐的戰(zhàn)場。觀眾除了從中看到男女主人公的神奇打斗,體會不到深層的文化內涵。

當今雅俗文化界限變得日益模糊,電影無論雅俗,首先要好看、有趣,有感動人的東西。風靡全球的《星球大戰(zhàn)》系列電影之所以深受觀眾的喜愛,不僅僅在于特技的出神入化、情節(jié)的新奇熱鬧或故事的曲折離奇,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強烈的歷史感,能夠引發(fā)我們的人生感悟和共鳴?!缎乔虼髴?zhàn)》是歷史與科技交匯的產物,是在科技日益強大的時代,人們對未來世界的一種想象。正如李歐梵先生所言:“我們現(xiàn)在已經處在一個沒有歷史的時代,剩下的……就是神話了,用神話怎么處理歷史,就是用神話想象歷史、科技之間的關系??萍紝ξ覀儊碚f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zhàn),我們不知道未來的社會會在科技的影響下變成什么樣,于是這兩者交匯在一起,就變成了《星球大戰(zhàn)》。”B15在這里,現(xiàn)代科技不僅是一種電影語言,也是影片的故事內容,其中滲透著人類對于自身社會和歷史的深沉思考,所以不會給人炫技之感。與《星球大戰(zhàn)》相比,當前的中國票房大片《捉妖記》(24億元)、《美人魚》(34億元),也是帶有神話色彩的電影,但其中的3D技術與歷史、文化的交會并不多。如何更好地處理技術與藝術的關系問題,中國電影還需要深入地思考。

電影在本質上是通過講故事來引發(fā)人們對于生命、生存、生活的感悟與思考,好電影始終是圍繞故事做文章的,技術只有與故事融為一體、服務于電影的情感表達時才有意義和價值。前段時期熱映的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zhàn)事》,運用了目前最先進的影像技術:120幀+3D+4K。這是為了捕捉逼真的戰(zhàn)場體驗,是電影敘事和審美表達的需要。李安認為,觀眾只有對戰(zhàn)爭有了身臨其境的現(xiàn)場感,才能對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感同身受,才能對戰(zhàn)爭和人性進行深刻的反思。李安曾坦言,他從來都不排斥任何新技術,但技術的意義在于更好地講故事,在于能增強故事的感染力。他于2012年推出的3D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出色地運用現(xiàn)代科技完成了一段不同尋常的故事旅程。該片之所以能夠獲得多項奧斯卡大獎,其中3D特效功不可沒。但該片的特效絕不僅僅是一種視聽的震撼,更是心靈的震撼。它延伸了電影的視野,使觀眾在情感上更深地融入故事之中。

電影作為人類把握世界的獨特方式,其對于社會歷史人生的感悟與思考比任何先進的技術都來得重要。在內容為王的創(chuàng)意經濟時代,技術作為手段永遠不可能代替故事而成為目的,電影中的文化元素,電影表達的思想和情感,是比科技、特效更重要的東西。如何將現(xiàn)代高科技帶來的新型審美元素培育成形,回歸文化倫理的人文大道;如何用技術的發(fā)展激發(fā)藝術的靈感,創(chuàng)造出更多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是全球化時代中國電影人需要用心思考的問題。注釋

①《全年票房440.69億元——盤點2015年中國電影》,《中國電影報》2016年1月6日。

②③《決定文化自信提升創(chuàng)作質量——2016年中國電影盤點》,《中國電影報》2017年1月4日。

④王志敏老師曾明確表達過此類觀點,詳見王志敏:《試論華語電影在亞洲電影崛起中的先鋒與領跑者角色》,《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1年第6期。

⑤[法]巴泰勒米·阿芒加爾:《安德烈·巴贊小傳》,單萬里譯,《當代電影》2008年第4期。

⑥《第五期“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出爐:賀歲檔國產片滿意度82.9分》,《中國電影報》2016年1月13日。

⑦劉洪舉:《電影助力國家形象傳播》,《光明日報》2016年3月28日。

⑧B11《專訪南加大電影學院院長:沒有好觀眾就沒有好電影人》,《大眾電影》2015年12月16日。

⑨⑩轉引自肖鷹:《“全球化”:中國電影必須走出的誤區(qū)——談〈金陵十三釵〉的失挫》,《光明日報》2012年1月5日。

B12《尋龍訣票房破16億導演烏爾善:及格類型的產品》,新華網,http://www.ah.xinhuanet.com/2016-02/02/c_1117968379.htm。

B13周舟:《〈尋龍訣〉:正宗“摸金范兒”該是什么“范兒”?》,《中國電影報》2015年12月23日。

B14朱良志:《禪門“青青翠竹總是法身”辨義》,《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

B15《李歐梵教授:雅與俗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了》,思享者·第四十六期,浙江新聞客戶端,http://szcb.zjol.com.cn/news/246747.html。

責任編輯:采薇

猜你喜歡
中國電影悖論全球化
視神經炎的悖論
海島悖論
新舊全球化
全球化減速:全球化已失去動力 精讀
“帽子悖論”
從互文性看中國電影名稱的翻譯
當下中國大陸喜劇電影的藝術特征與發(fā)展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