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華
摘 要:近些年來,在浙江省各地市的中考語文卷中,材料作文的考查形式可謂大行其道。而初中生難以把握其中的內(nèi)容主題而深感立意為文之難。對此,語文教師應針對學生在材料作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解決問題的方法,以使學生輕松應對材料作文。
關鍵詞:初中語文;材料作文;審題立意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7-015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0.096
《2016浙江生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說明》中對語文寫作的目標要求是:考查學生對自然、社會、生活中的具體現(xiàn)象或問題的感受、思考和評析能力。強調(diào)根據(jù)不同目的和對象進行寫作,能表達個人的真實感情,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綜觀近三年來浙江省各地中考語文卷,采用材料作文形式考查學生寫作水平的比例越來越大。2014年浙江全省有杭州、嘉興、舟山、麗水和衢州5個地市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形式,要求學生根據(jù)所給材料自擬題目,自定立意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2015年杭州卷、衢州卷和臺州卷中寫作依然采用這種形式。而到了2016年浙江省11份語文中考卷中,則有杭州、嘉興、金華、紹興、義烏、麗水、衢州、臺州、舟山9個地市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形式。
一、初中生在材料作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材料作文是要學生在理解分析所給材料的基礎上提煉主題立意,從而表達自己觀點看法的一種作文形式。在學生的寫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存在著不少問題和誤區(qū):有的學生因不懂什么是材料作文以及寫作要求,誤把材料當成擴寫續(xù)寫的內(nèi)容進行寫作,導致作文偏題離題;有的學生因不能理解材料的主旨而難以下筆;有的學生對材料理解浮于字面而使文章內(nèi)容浮淺;有的學生因不能全面解讀挖掘材料內(nèi)涵而斷章取義偏題;有的學生因立意角度選擇不當造成離題萬里。如有一次選用卞之琳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要求學生根據(jù)所給材料自定立意和題目寫一篇文章。學生要寫好此文,就要在讀懂詩作的內(nèi)容和主題后才可確定立意:要學會相互欣賞,營造相映成趣的美麗景風,你也是一道風景等。而從學生所寫的作文中反映出他們讀不懂詩作的內(nèi)涵而離題偏題,很多僅僅是停留在寫純粹的“風景”層面上。
二、進行有針對性的審題立意的寫作指導
那么,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該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材料作文的寫作呢?我是這樣做的。
首先,明確材料作文與其他作文命題形式的區(qū)別,讓學生心中有數(shù)。要想寫作指導有實效,就需要教學有針對性。教師應告知學生各類寫作形式的性質(zhì)要求,才能避免學生盲目為文。材料作文是要求考生理解所給材料的內(nèi)容來立意、構思,材料中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主題的來源,不能脫離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而隨意去寫作。命題作文是出題者給出一個既定的題目,要求學生根據(jù)給定題目進行立意寫作。有些命題作文題目前也會有一段提示語,但這并非材料限定,而是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維,降低作文的難度。半命題作文是寫作時必須先補全題目,然后根據(jù)所補題目文字的涵義進行立意、構思成文。這類寫作的關鍵在于補好題目,要通順得體,最好有新意和內(nèi)涵。話題作文是用一段提示語給出一個寫作范圍,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激活想象的一種命題形式。其實質(zhì)是讓學生圍繞同一話題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觀點,或聯(lián)系生活實際敘寫自身的經(jīng)歷體驗和感悟。
其次,根據(jù)材料性質(zhì)特點進行審題立意的指導,讓教學有的放矢。在實際教學中,我根據(jù)材料的特點進行分類指導。按提供材料的載體可以分為評述性材料、事例性材料、寓言性材料和文學性材料;按材料的數(shù)量分有單則材料和多則材料之區(qū)別;按立意方法可分為直接立意和間接立意兩類。具體來說,對于各類材料,教師可進行如下指導。
1.對評述性材料,教師應指導學生抓住有明顯體現(xiàn)中心的關鍵詞句,分析其中的內(nèi)涵進行立意。如:“袁隆平曾描述自己的夢想:說自己夢見雜交水稻的莖稈像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帚一樣大,稻谷像葡萄一樣結得一串串,他和助手們一塊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乘涼。為此,他鍥而不舍,四十多年如一日。83歲的他在接受采訪時說:‘下一個目標是16噸每公頃,然后是18噸每公頃,這算是我的終極目標吧。袁隆平說他有信心在90歲之前實現(xiàn)這個愿望?!崩斫膺@則材料要抓住“夢想、愿望、鍥而不舍,四十多年如一日、終極目標”等詞句來確定立意如夢想信念、執(zhí)著追求、鍥而不舍等。
2.對事例性材料,教師應指引學生先梳理概括事例,再用結果去推究其中的原因。如:“有一個漁翁,一天在井里用網(wǎng)撈了兩條大鯉魚;第二天在井里撈到了三條鯽魚;第三天僅僅撈到了幾只米蝦;第四天什么也沒撈到。”對這則材料,我指導學生用以果溯因法來分析,漁翁最后“什么也沒撈到”是因為他在井里撈魚,這樣“只有到廣闊的空間去打拼,才會有豐碩的收獲”的主旨就一目了然了。
3.對寓言性材料,教師應指導學生理解領會其寓意內(nèi)涵,并由此及彼聯(lián)系到人和生活來感悟人生道理,評論社會現(xiàn)象。如:“野兔是十分狡猾很難被獵手捕獲,但一到下雪天,它的末日就到了。因為野兔從不敢走沒有自己腳印的路,但如果小心翼翼安全走過一段后,它就會原路返回。獵人就根據(jù)這一特性找到野兔的腳印,然后設機關就可以收獲獵物了。兔子的致命缺點就是太相信自己走過的路了?!边@則材料的審題立意,首先要抓住最后一句點明寓意的關鍵句,提醒學生聯(lián)想人類相似的行為從而明白“走熟悉的路也會摔倒”的道理。然后,由走路聯(lián)想推及其他類似行為進行立意:“憑老經(jīng)驗辦事,不敢創(chuàng)新,有時造成的后果是慘重的”,“要敢于走新路,敢于創(chuàng)新”。
4.對文學性的材料,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體會其中所蘊含的哲理。如面對王安石的《登飛來峰》,就要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為抓手,明白其中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從而確立“高瞻遠矚,要有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等主題進行寫作。
5.對提供多則材料的文題,教師要指導學生懂得彼此間的關聯(lián)性,全面辯證地分析內(nèi)容,找出其中的相同點合并歸類,對相互對立或補充的則求同存異。如:佛羅倫薩詩人但丁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而波蘭諺語:“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比娣治龊罂梢源_立為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堅定信念,又要有“常問路”的虛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總之,材料作文教學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作,因此,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指導,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可使學生輕松應對材料作文。
參考文獻:
[1] 汪建國.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指導[J].中學生作文指導(初中版),2011(2):62-66.
[2] 陳章.淺談初中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技巧[J].速讀旬刊,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