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三院校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本三院校應加強和改進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學?,F(xiàn)有人力資源和文化資源,開拓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關鍵詞:本三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本三院校學生思想道德問題不容忽視
1.政治理想淡漠。不少大學生對思想政治課不感興趣,而僅僅以就業(yè)為導向來進行專業(yè)課學習。當前有很多學生的政治思想認識與現(xiàn)實并不相符,某些人的認識甚至與現(xiàn)實嚴重背離。
2.理想信念不夠明確。當前不少大學生把理想信念問題置于相對比較次要的地位。相較于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更多人傾向于關注現(xiàn)實生活。
3.學習目標模糊。學生選擇專業(yè)的動機更多的是把將來就業(yè)的工作環(huán)境及工資待遇作為參考標準,這也反映出急功近利心態(tài)普遍存在于本三院校學生思想觀念中。
二、本三學院學生思想品德問題產(chǎn)生的外在原因
本三院校大學生思想品德問題的產(chǎn)生,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外,更多的是來自學校和社會等外在環(huán)境的影響。
1.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相對薄弱。首先,部分教師對學生主觀世界關注不夠,一些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師把注意力放在一些表面問題上,而對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些深層面的問題則研究較小。其次,組織宣傳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學生在上網(wǎng)聊天等活動上花了大量時間,熱衷于網(wǎng)絡虛擬空間的交流而忽視與身邊教師、同學的交流。
2.不良社會現(xiàn)象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學生作為社會成員,思想道德狀況受生活氛圍的影響和感染。如列寧所說,絕不可以認為人們的感情及思想都是偶然產(chǎn)生的,而是由于深刻的社會土壤。改革開放以來,西方的一些當代思潮和價值理念對人們的傳統(tǒng)思想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當需要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之間做出抉擇時,人性中自私自利的一面便暴露無遺。當代的大學已不是傳統(tǒng)的象牙塔,不良社會現(xiàn)象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影響早已超乎了人們的想象。
三、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分析
嚴峻的現(xiàn)實已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作為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性力量,學校和教師都應該行動起來,積極探索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舉措。
1.樹立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對社會來說,德才兼?zhèn)涫钦罚械聼o才是次品,有才無德是廢品,無德無才是毒品?!北救盒W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切實轉變觀念,提高對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首先,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置于整個教育體系的核心地位。學校應以思想政治教育統(tǒng)領立德樹人的全過程,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于校園文化建設、專業(yè)建設、課堂教學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營造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圍。其次,強化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建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貫穿于教書育人全過程的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應以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為目標,強化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2.大力實施德育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是對本三院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主陣地,教師是開展教育活動的主導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積極推動德育課程改革,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開辟新陣地。(1)大力提升思想政治教師隊伍素質(zhì)。作為教育者,高校教師自身素質(zhì)和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在所有的素質(zhì)中,思想政治素質(zhì)是居于核心地位的。(2)利用課堂教學拉近師生距離。學生在校期間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教師在課堂上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眼神都有可能對學生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言傳身教,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進學生的政治認同感。
3.依托隱性資源開辟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相對于直接灌輸式的顯性教育方式,利用學?,F(xiàn)有的一些隱性教育資源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為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期的青年學生,其思想認識和道德觀念極易受到外在環(huán)境的影響,充分依托隱性教育資源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會在教育過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學校要充分挖掘校園內(nèi)部各種物質(zhì)和文化資源,一方面切實利用好各類校內(nèi)媒介平臺,向?qū)W生傳遞積極健康的文化營養(yǎng);另一方面積極組織各種類型的校內(nèi)文體活動,利用各種媒介平臺傳播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
參考文獻:
范興科,黃桂標.論思想政治教育之重心地位[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8):2-5.
作者簡介:陳思伽(1984— ),女,黑龍江海林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