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河有
(內蒙古師范大學旅游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旅游管理專業(yè)本科教學中的科學精神培養(yǎng)
——以“旅游經濟學”為例
宋河有
(內蒙古師范大學旅游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科學精神是指對現存理論與學說持質疑態(tài)度并能深入思考和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從本科高等教育、旅游管理專業(yè)發(fā)展和課程建設視角分析,在旅游經濟學本科教學中,教師應尤其注重對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以此為立足點,教師在教法上應鼓勵學生勇于質疑,在客觀闡釋現存學說的同時,引導學生展開質疑,鼓勵學生提出見解。在具體實施路徑上,教師應關注社會實踐,反思現存學說,審視課程框架與內容,形成個人見解。
科學精神;旅游經濟學;本科教學;旅游管理專業(yè)
長期以來,本科教育是以“傳遞知識”為專業(yè)培養(yǎng)定位和教學目標,缺乏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和強化,這是本科高等教育的硬傷之一。2012年,教育部發(fā)布了《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對人才培養(yǎng)模式、教學管理、教育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生能力評價[1]。在這樣的政策引導下,越來越多的專業(yè)教育教學開始注重對學生思考能力和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
旅游管理專業(yè)是與我國經濟和社會發(fā)展關系密切的社會學科,在其本科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非常必要且緊迫。這不僅關系到旅游學科的發(fā)展與完善,更關系到學生未來工作實踐能力水平的提升,還會影響到我國旅游業(yè)發(fā)展的進程。文章以專業(yè)核心課程“旅游經濟學”為例,探討旅游管理專業(yè)本科教學中對學生科學精神培養(yǎng)的緊迫性和基本教學方法,期待為更多本科課程教學提供參考。
何謂科學精神?這在國內外早就有不少學者從不同視角進行過探討,近年關于大學生的科學精神培養(yǎng)問題仍備受關注,例如秦元海(2006)認為科學精神就是崇尚真理、唯實求是、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2];趙一鋌(2011)認為科學精神包括求真、理性、實證、創(chuàng)新等方面[3];吳薇(2012)把大學生科學精神分為懷疑批判、勇于創(chuàng)新、實事求是和獻身協(xié)作精神[4];張瀟(2014)認為科學精神的內涵是求實、創(chuàng)新、懷疑和批判精神[5]。從本質上看,大家都認為科學精神是指人類探尋真理的一種追求和態(tài)度,包括質疑、求實、思考和創(chuàng)新精神。本文認為,科學精神是指對現存理論與學說持質疑態(tài)度并能深入思考和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表現為對待具體理論與實踐問題時,不盲從、不唯師、不唯書,有自己的思考并敢于打破現有學說,敢于形成自己的獨到見解。
2.1 具有科學精神是本科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標
本科高等教育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升,尤其注重將學生培養(yǎng)為有思想、有思考的現代化專業(yè)人才。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值得我們反思,中國大學生的思考、創(chuàng)新能力相對不足,這并不是中國人不夠聰明,而是因為大家沒有形成勤于思考、創(chuàng)新的習慣,也就是相對缺乏科學精神。就本科教育而言,大學本科生不應只會接受老師講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需要知道“為什么”。也就是說,本科生應有思考、會思考、敢質疑、敢創(chuàng)新,應具備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顯然,這是本科生走向社會工作崗位具備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基本前提和保障,也正是本科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是本科高等教育的重要培養(yǎng)目標。
2.2 旅游管理專業(yè)發(fā)展急需科學精神作保障
我國1979年開始的旅游高等教育至今不足40年,旅游學科仍處于初級發(fā)展階段。在旅游學科發(fā)展進程中,還不斷有新理論新思想出現。首先,在旅游學科成長過程中產生了很多新興的學科分支,有些是基于旅游研究的深化而產生的,例如旅游管理學、旅游目的地管理學、旅游安全學、旅游生態(tài)學等,還有很多課程是從相關傳統(tǒng)學科中“移植”或“借鑒”而來的,例如旅游經濟學借鑒經濟學,旅游心理學借鑒心理學。同時,目前在本專業(yè)內還沒有完全絕對的權威學者,有些相對權威的旅游學專家也可能會糾正甚至推翻自己之前的觀點或結論。在這樣一個旅游學科思想百花齊放的階段,旅游管理專業(yè)的成熟與完善需要更多人持有科學精神去不斷探索和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和真理。新思想、新理論可能產生于學術前輩,也可能產生于敢于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后起之秀,由本科生思考產生的學術創(chuàng)見并不乏其例。
2.3 旅游經濟學的成熟與完善迫切需要科學精神
“旅游經濟學”作為旅游管理專業(yè)核心理論課,它也是“借鑒”比較明顯的課程。綜合來看,“旅游經濟學”的以下特征決定了其成熟與完善迫切需要更多的人傾注心血和力量。
2.3.1 課程研究框架尚不統(tǒng)一
旅游經濟學課程不成熟表現在研究框架體系不統(tǒng)一,研究內容自然也凌亂不一。國內對旅游經濟學研究體系的設計主要有兩大思想流派。首先是以南開大學的林南枝、陶漢軍,云南大學的田里以及羅明義等知名學者為代表,他們編著的“旅游經濟學”教材占據了中國大部分旅游高等院校課堂,課程框架圍繞一般經濟學的“供給—需求”范式展開,這是長期居于主流地位的傳統(tǒng)旅游經濟學研究流派。2002年張輝的《旅游經濟論》,張輝、厲新建合著的《旅游經濟學:理論與發(fā)展》及其編著的旅游經濟學本科教材則迥異于以往主流教材,拋棄了傳統(tǒng)的分析思路,提出了“啞鈴”型旅游經濟模型,即Origin—Destination模型[6],形成了旅游經濟學研究的新流派。仔細來看,這兩個研究體系各有不足,旅游經濟學仍有很多內容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
2.3.2 課程內容理論繁多
作為專業(yè)理論基礎課,旅游經濟學具有理論性較強的特點,并且“理論化是其教材建設的持久主題”[6]。該課程容納了大量理論內容,這些理論主要有兩大來源,一是直接借用一般經濟學理論內容,將其套用在旅游經濟研究中,但借鑒的一般經濟學理論在旅游業(yè)中是否能完全適用呢?這是需要進一步分析和思考的問題;另一方面,很多旅游經濟現象引發(fā)了新理論的涌現,針對某一社會實踐現象就可總結提出新理論,例如王衍用提出的“旅游陰影區(qū)理論”,許春曉提出的“旅游形象遮蔽理論”,張輝、厲新建提出的“旅游地吸引力理論、旅游企業(yè)跨國經營理論”等,這些理論的提出背景、適用條件、缺陷等問題都是有待深入研究的問題??傊瑹o論是直接借鑒的理論,還是新提出的理論,都是需要加以反思和斟酌的。
2.3.3 與社會實踐進展緊密相連
旅游經濟學雖屬于專業(yè)基礎理論課,但其本質上是源于實踐并運用于實踐的。一方面旅游經濟學的課程框架、旅游經濟學思想以及理論體系是否成熟和完善,其考評標準就在于這些內容是否能在社會實踐發(fā)展中得到驗證和支持。另一方面,新的社會實踐現象,也需要學界不斷做出理論歸納和闡釋。所以在旅游經濟學學習過程中,師生都必須時刻關注和思考旅游實踐進展,從而體現旅游經濟學的應用性和對學生的有用性。
3.1 鼓勵學生勇于質疑:培養(yǎng)科學精神的開端
科學精神從本質上看就是敢于懷疑和創(chuàng)新,這種精神源于敢于探索的行為習慣。傳統(tǒng)的“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模式壓抑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造成了學生不會思考、創(chuàng)新能力低下[7]。要培養(yǎng)科學精神,首先就應讓學生知道教材的形成邏輯,即“論文——著作——教材”,應鼓勵學生敢于質疑現有教材與理論學說,不要盲目信賴教材上的觀點,而應有自己的思考。首先應讓學生明白,當前的旅游經濟研究沒有絕對的權威,學者之間也會有相互的批判和商榷。在此基礎上,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在思考中了解現有理論內容和實踐進展。
3.2 客觀闡釋現存學說:培養(yǎng)科學精神的鋪墊
在旅游學科中,包括旅游經濟學在內有很多不成熟的課程,課程內容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研究不足和缺憾。在其發(fā)展與完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針對同一問題,不同學者有不同看法或不同深度看法的現象,這其實正是不成熟學科的基本表征。在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就有必要將這些事實“真相”向學生說明,不能只認定某一種觀點是正確的,而應從第三方視角客觀陳述目前百家爭鳴的現狀,陳述現有學派觀點。如今的教師更應善于做學生的學習指導者和評估者[8]。在當前,對很多旅游經濟問題的疑惑是無法立即徹底解決的,還可能存在很多爭議,教師應為其留下思考的空間。
3.3 引導學生展開質疑:培養(yǎng)科學精神的階梯
不成熟學科總會有其不成熟的表現,課程框架、研究范式、理論思想都會呈現多樣化,并且都會各有理由。在對旅游經濟學課程進行本科層次授課時,不僅需要使學生明白該學科的不成熟狀態(tài),鼓勵其積極質疑,更重要的是應讓學生學會如何質疑,從哪些方面去質疑。這就是教會其思考的基本路徑與方法,為進一步的創(chuàng)新思維產生打好基礎。例如,傳統(tǒng)的主流學派和新興學派在旅游經濟學課程框架上的爭議是什么?研究視角有什么不同?各自的優(yōu)缺點是什么?在旅游經濟發(fā)展過程中,“政府主導”和“政府引導”有什么差異?有何必要性?有何附加要求?分別如何實施?這樣就可以引申出一系列值得思考的問題。有了這一系列疑問,就使學生有了思考的方向,這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的階梯。
3.4 鼓勵學生提出見解:培養(yǎng)科學精神的目標實現
是否具有科學精神,關鍵在于學生是否具有思考力,是否能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結論。在旅游經濟學本科教學中,任課教師首先必須打破傳統(tǒng)的“權威式”教學模式,走向“師生平等化、討論民主化”。培養(yǎng)學生學會思考,掌握學習的方法。對學生精彩、有新意的思想應積極給予表揚,對片面、不正確的結論也應對其努力思考給予肯定。按照“質疑——發(fā)現問題——思考與分析——形成自己觀點”的學習邏輯,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不斷得到強化。推動學生主動思考,形成自己的見解,這正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的核心目標。
4.1 關注旅游實踐,思考現實問題
旅游經濟學具有明顯的實踐應用性特征,所有理論都必須與社會實踐對接。通過旅游經濟學課程學習,學生應掌握與旅游經濟活動相關的更多課程內容。關注社會現實比較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也能使其產生“學以致用”的主觀感受??傊?,在教與學中關注社會實踐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例如在旅行社行業(yè)中一直存在“零負團費”現象,并且時常有新聞報道有些導游暗示、訓斥甚至辱罵游客,“強迫”游客購物。這些社會事件從表象上看是當事導游素質與修養(yǎng)不高的問題,但仔細分析內在原因,卻有旅游業(yè)從業(yè)人員的收入保障、就業(yè)保障等深層次的產業(yè)政策原因。通過這些表象,引導學生對旅游市場運行、旅游產業(yè)鏈條等問題的深層思考和分析,不僅了解旅游業(yè)實際狀況,也可以嘗試為未來旅游產業(yè)發(fā)展探索思路。分析這些現象的背后原因,可以探索中國旅游業(yè)的未來產業(yè)政策制定思路。對旅游經濟活動或現象的獨特性認識越深入,理論創(chuàng)新的機會就越大[6]63。這可以有效打破以往很多學生認為“學旅游經濟學沒用”的誤區(qū),有助于學生科學精神的形成與強化。
4.2 反思現存學說,推動理論創(chuàng)新
引導學生積極對旅游經濟學現有理論學說進行質疑、反思乃至嘗試創(chuàng)新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檸檬市場現象反映出了當今眾多旅行社普遍的經營思路,但當追求質量、寧缺毋濫的市場觀念和消費理念占市場主導地位時,以往的市場檸檬現象就會自動減少。所以從政府的規(guī)制到企業(yè)的理性運營到消費者的理性消費都對旅游市場經濟發(fā)展負有相應的責任。再例如,關于旅游效用,目前多數教材都直接借用一般經濟學的消費效用概念,但旅游景區(qū)對消費者而言其旅游消費效用是有特殊性的,相關研究尚不成熟。筆者在講授旅游效用問題時,引發(fā)了一名大二學生對旅游景區(qū)的旅游效用測量問題的思考,并撰寫、發(fā)表了闡述個人觀點的一篇學術論文。這說明有思考的本科生是有能力推動旅游經濟理論創(chuàng)新的??傊瑢ΜF存理論學說的質疑、審視、思考與優(yōu)化,這不但能直接強化學生的科學精神,并且有助于旅游經濟理論的不斷優(yōu)化。
4.3 審視課程框架與內容,促進學科發(fā)展
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不但會引起學生反感,而且沒有任課教師的思想融入,也就自然會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質量不高和課堂教學效果不好的結果。所以,針對旅游經濟學這樣的本科課程,每位任課教師都應在審閱和比較多本典型教材之后自行設計課程框架,有所詳略地講授課程內容。比較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比較教材框架的差異;二是教材具體內容的差異。無論是“供給—需求”傳統(tǒng)框架,還是“啞鈴”經濟模型,這些都是尚未成為絕對權威的內容體系,都需要讓學生思考其優(yōu)缺點。例如現有旅游經濟學教材對旅游發(fā)展的熱點問題涉及較少,如景區(qū)門票制定、區(qū)域旅游發(fā)展、旅行社監(jiān)管、網絡經濟學等問題,這就使課程的應用性有所降低[9]。此外,還應鼓勵學生發(fā)表意見,對任課教師設計的課程框架與內容體系進行優(yōu)化,這樣一來,可以起到師生共同學習、教學相長、相互影響、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的效果。
4.4 形成個人見解,提升思考與創(chuàng)新能力
旅游經濟學研究目前尚不成熟,它需要無數人的思考和研究才有可能走向完善。旅游經濟學科學精神培養(yǎng)的精髓就在于解決旅游實踐中存在的社會現實問題,為旅游實踐發(fā)展、相關政策制定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在教學方法上,可采用案例教學、新聞解讀等多種教學方法來提升教學效果,將灌輸模式轉變?yōu)樘剿餮芯磕J剑詫W生為主體,推動學生參與教學,誘發(fā)其從多維度深入思考。例如,鼓勵學生設計旅游經濟學課程新框架,針對某些細節(jié)問題提出自己的新見解。針對具體問題,教師與學生可以持有不同觀點,而教師不應以“權威”來壓制學生的新鮮思想。學生應做到“吸精華、棄糟粕”,有理有據地形成自己的見解。在這樣的課堂熏陶之下,學生的思考與創(chuàng)新能力就會不斷得到提升,這也正是科學精神的真正實現。
本科教育應尤其注重對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然而如一些學者所言,目前我國大學教育中還比較缺乏對學生科學精神的塑造和培養(yǎng)。很多本科畢業(yè)生還只是信息和知識的接受者,缺乏對學習方法的掌握,缺乏自己的思想和見解。旅游管理專業(yè)以及中國旅游業(yè)發(fā)展都尚處于初級階段,有很多需要完善和優(yōu)化的地方。旅游經濟學是旅游管理專業(yè)核心課程,也應是培養(yǎng)本科生科學精神的重要課程。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僅僅傳遞現有理論學說與社會實踐信息,更重要的在于培養(yǎng)和強化學生的科學精神,提升其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應是旅游經濟學以及旅游管理專業(yè)本科教學中的重要主題和持久主題。
[1]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EB/OL].(2012-03-16)[2016-04-02].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301/xxgk_146673.html.
[2]秦元海.論科學精神:兼析我國科學精神的缺失與培養(yǎng)[D].上海:復旦大學,2006.
[3]趙一鋌.我國大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1.
[4]吳薇.當下我國大學生科學精神的缺失與構建[D].錦州:渤海大學,2012.
[5]張瀟.大學生科學精神的培育研究[D].西安:陜西科技大學,2014.
[6]谷冠鵬,任朝旺,王玉成.理論化:旅游經濟學教材建設的持久主題——評兩部新版旅游經濟學教材[J].旅游學刊(旅游人才與教育教學特刊),2003(7):61-64.
[7]張欣.旅游經濟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1(7):87-89.
[8]陳鵬,吳玲.應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宿州學院學報,2012,27(7):113-116.
[9]李策.應用型人才視角下旅游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凱里學院學報,2015,33(1):170-172.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Spirit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of Tourism Management——Take Tourism Economics as an Example
SONG Heyou
(Tourism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22, Inner Mongolia, China)
Scientific spirit is a special spirit showing skeptical attitudes to existing theories and practical problems and having the courage to innovation. Analyz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dergraduate higher education,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paper argu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cientific spirit in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of the courseTourismEconomic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the basic teaching methods are expounded, including objectively interpreting the existing views, guiding students to question, and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put forward their ideas. The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scientific spirit cultivation, such as paying attention to social practice, reflecting on the existing theory, reviewing the curriculum framework and content, and forming personal opinion, etc.
scientific spirit;TourismEconomics; undergraduate teaching; tourism management
宋河有(1979—),男,河南鶴壁人,管理學碩士,內蒙古師范大學旅游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區(qū)域旅游開發(fā)與旅游經濟管理研究。
G642
A
2095-7211(2017)01-008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