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卓 翰
(遼寧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旅游學院, 遼寧 大連 116000)
清代華夷觀念與民族關(guān)系的變化
----以“夷”字的使用為視角
楊 卓 翰
(遼寧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旅游學院, 遼寧 大連 116000)
分析了中華歷史上華夷觀念形成的原因及發(fā)展過程中的不斷變化,認為清朝作為一個傳統(tǒng)觀念上的“夷狄”民族入主中原,采取了多種方法來解釋和消除華夷觀念,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清代中后期開始逐漸形成各族平等共處在一個國家之下的理念,超越了舊的民族主義。
清代; 華夷觀念; 民族關(guān)系
“夷”,形如一個身背弓箭的人,《說文解字》的解釋是“夷,東方之人也”[1],即是對居住在東方的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稱,與中原地區(qū)民族自稱的“夏”“華夏”相區(qū)別。在《禮記》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因為各個地區(qū)氣候、環(huán)境等都不相同,《禮記》按生活習慣將少數(shù)民族分為夷、戎、蠻、狄四類,其中“夷”為“東方曰夷,被發(fā)文身,有不火食者矣”[2]。這說明在最初的中原先民眼中,天下就是由華夏和“四夷(裔)”組成,當時華夏族文明程度遠高于周邊少數(shù)民族,“夷”僅僅是作為周邊少數(shù)民族地理位置和生活習慣的代稱。西周與少數(shù)民族交惡以后,就逐漸把夷、戎、蠻、狄視為毫無文化的野蠻人,甚至貶為禽獸。尤其是犬戎為代表的夷狄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這對于當時的中原民族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打擊,從此開始形成華夷有別的觀念。
夷狄和華夏并不是完全對立的,當時宣揚“夷夏之防” “以夏變夷”等主張的儒家,主要的意圖是穩(wěn)定當時混亂的社會秩序?qū)⒄紊顡芑卣?。韓愈在他的文集中指出孔子是“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于中國,則中國之”[3]??鬃訉τ谟靡牡叶Y儀的人,就把他們視為夷狄;用華夏禮儀的人,就把他們視為華夏人。而孟子也毫不避諱稱呼舜為東夷,周文王為西夷,“舜生于諸馮……東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西夷之人也”[4]。在時人眼中,能否遵從華夏文明的禮儀才是區(qū)分華夏和夷狄的標準,而與血統(tǒng)、地域無關(guān)。
夷夏之辨在漢武帝時期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是因為當時漢朝國力強盛,要完成大一統(tǒng)的統(tǒng)治就不得不考慮中原地區(qū)的華夏族與周邊少數(shù)民族的關(guān)系問題。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為這種大一統(tǒng)提出了理論基礎(chǔ):“王者愛及四夷,霸者愛及諸侯……亡者愛及獨身,獨身者,雖立天子諸侯之位,一夫之人耳,無臣民之用矣,如此者,莫之亡而自亡也?!试蝗收邜廴?不在愛我?!盵5]表明無論是華夏還是夷狄均為王臣,需要行王道推行禮義使四方歸化,才能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的目標。[6]“中國”與“夷狄”都共處于天下,都歸“天下共主”所統(tǒng)轄,也就是所謂的“蠻夷戎狄總名四夷者,猶公侯伯子男皆號諸侯云”[7]。
兩漢之后,歷經(jīng)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遼宋金元直到明朝,各個時代均有不同的夷夏之辨,其內(nèi)涵的側(cè)重點也各有不同。大體上來說,每當民族關(guān)系緊張對立的時候,夷夏之辨的討論就比較激烈。到明清鼎革之際,作為少數(shù)民族的滿族入主中原,又再一次興起夷夏之辨的討論。
滿族作為一個文明程度低于漢族的少數(shù)民族,在攻伐明朝過程中自然被明人視為夷狄,夷夏之辨非常激烈。受儒家華夷思想長期浸染的知識分子反滿的思想非常強烈,各個階級紛紛提出“反清復(fù)明” “驅(qū)除韃虜” “光復(fù)華夏”等口號,對清政權(quán)的穩(wěn)定性和合法性造成了極大影響。對此,清政府一方面使用武力鎮(zhèn)壓另一方面也采取了多種方式來消解這種夷夏之間的對立歧視關(guān)系。
1.在文字上嚴厲禁止諸如“夷”的字眼
清初漢族士大夫眷念明朝,反清思想和活動非常激烈,很多士大夫著書立說宣揚“夷夏之防”思想,這對于鞏固清廷統(tǒng)治非常不利,為維護統(tǒng)治,打擊異己,清廷對士人所著書中有對“夷”攻擊的字眼要么刪改要么禁毀,這也就是所謂的“悖逆忌諱”文字。
如康熙初年的莊廷鑨、莊允誠的明史案,即因所著《明史輯略》中多有攻擊清朝,把清朝先祖稱作“夷”“賊”等,諸如“四王子遣官方金明、溫臺什二人,領(lǐng)小夷七人與僧同來”[8]等字句,造成牽連千余人的大案,被殺者多達70余人。從順治年間滿清入關(guān)起,制造了百余起各類文字獄,僅乾隆帝統(tǒng)治的60年中就有多達130多起的文字獄,這些文字獄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將書于紙上的“夷狄”字眼完全剔除,消除士人心目中對于滿清“夷狄”身份的想法,以及反滿思想。經(jīng)過順康雍乾四代帝王的不斷努力,在士人接連不斷因為文字而人頭落地的恐嚇下,已是噤若寒蟬,著書立說中絕難再見到攻擊“夷狄”的字眼了。
2.旗民分治保持滿洲之“質(zhì)”
與十六國時期的氐人苻堅自稱為軒轅黃帝后人,匈奴人赫連勃勃自稱為大禹后人,改變譜系為自己構(gòu)建一個華夏民族后裔的形象不同,滿清統(tǒng)治者并不試圖改變自己的族譜,而是在華夷一體,夷狄與漢人平等的意識上下功夫[9]。為此,清朝統(tǒng)治者努力保持本民族自身的生活方式與文化,不厭其煩地強調(diào)滿洲與漢族之間的民族差別。在對滿洲人與漢人的治理上,采取了“旗民分治”的辦法。
旗民分治政策是滿族作為一個少數(shù)民族能夠統(tǒng)治中國二百余年的關(guān)鍵因素之一,統(tǒng)治者以八旗為界線,八旗之內(nèi)的為旗人,其余漢族等各族為民人,居住分為滿城、漢城,官職分為滿缺、漢缺,這樣既能避免滿族人被漢族迅速同化,又能夠有效地緩解當時緊張的滿漢矛盾。在學習中原先進文化的過程中,很多大臣都主張全面實行漢法,完全效仿中原禮儀制度,對此清朝皇帝予以堅決反對?!?金)世宗即位,奮圖法祖,勤求治理,惟恐子孫仍效漢俗,預(yù)為禁約……后世之君,漸至懈廢,忘其騎射。至于哀宗,社稷傾危,國遂滅亡?!宄及涂耸策_海庫爾纏屢勸朕改滿洲衣冠,效漢人服飾制度。朕不從,……朕發(fā)此言實為子孫萬世之計也,在朕身豈有變更之理,恐日后子孫忘舊,制廢騎射以效漢俗”[10]。將“騎射”和“國語”定為兩項基本的學習功課和滿族的根本,每一代皇帝都三令五申,要求全體旗人不忘本,同時也都以身作則學習騎射與國語,堅持本民族的習俗,培育滿族的認同意識。
順治五年,順治帝下詔將漢官和民人全部遷往北京城南居住,“除八旗投充漢人不令遷移外,凡漢官及商民人等,盡徙南城居住”[11],將內(nèi)九門之中劃為滿城,從空間上將滿漢隔離,嚴禁普通民人在內(nèi)城留宿,也禁止旗人出城居住?!肮賳T兵丁人等,概不準居住城外”[12]。禁止?jié)M漢之間買賣房屋,禁止?jié)M漢通婚,有關(guān)旗人的案件地方官也無權(quán)受理,只能由特設(shè)的理事同知衙門來辦理,在各個方面都采取“旗民分治”的辦法,將這兩者分離開來。清朝統(tǒng)治者更多的強調(diào)要注重滿族自身的“質(zhì)樸”,認為這種“質(zhì)樸”才是滿族立足于中原,能夠長期有效統(tǒng)治的根本。有學者認為,從過多的“文飾”返回到“質(zhì)樸”,在清朝初年成為思想界的主要潮流,即使是明朝遺民也對這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了集體認同,這是對明朝末年衰亡的一種反思,對于清朝統(tǒng)治者來說,這也是防止?jié)M族受到漢人文化腐蝕的一種正當防衛(wèi)[13]194-198。
3.公開聲明華夷一體
不能否認的是,清代漢人存在著強烈的華夷觀念,秘密宗教等反清活動此起彼伏,而滿族作為人數(shù)遠少于漢族的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中國,心中自然有強烈的危機感。這使得滿漢之間不可能有充分的信任,這種情緒最終導致了曾靜案的發(fā)生和雍正帝公開全面批判和總結(jié)華夷觀念。
曾靜作為一個傳統(tǒng)的儒家知識分子,本身就具有較強的華夷觀念,加之又受到呂留良文章中夷夏之防、反清復(fù)明的思想影響,在雍正六年派弟子張熙投書川陜總督岳鐘琪勸其起兵反清,事發(fā)被捕,雍正帝發(fā)覺諸如呂留良一類鼓吹夷夏之防的思想有著不小的群眾基礎(chǔ)[14],為患非小,對此極為重視,這就有了《大義覺迷錄》的頒布,系統(tǒng)地闡述了雍正帝對華夷觀的批判和總結(jié)。
雍正帝鮮明地指出,華夏與夷狄在最初的詞義上僅僅只是指地理位置的不同,各個少數(shù)民族就如同中原地區(qū)漢人的籍貫一般,“本朝之為滿洲,猶中國之有籍貫”。在上古時期把湖南、湖北、山西稱為苗、荊楚、狁,貶為夷狄,現(xiàn)在還能這么稱呼嗎?“且自古中國一統(tǒng)之世,幅員不能廣遠,其中有不向化者,則斥之為夷狄。如三代以上之有苗、荊楚、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也。在今日而目為夷狄可乎?”雍正帝認為,成為天下之主最重要的是德行,無論是中原地區(qū)的漢人還是遠方的夷狄,有德之人才能取得天下,“舜為東夷之人,文王為西夷之人,曾何損于圣德乎?”[15]23
而作為少數(shù)民族的帝王,不但對儒家經(jīng)典諳熟至極,而且一直盡全力去恢復(fù)各種漢人的禮儀,隆禮興樂,康熙時期理學家湯斌甚至感嘆,在清朝為官最難做的就是為皇帝講讀經(jīng)筵的詞臣了。當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帝王文化修養(yǎng)不亞于漢人鴻儒的時候,所謂的“蠻夷”對華夏禮儀的占有也就自然被合法化了。士人念念不忘驅(qū)除夷狄是認為夷狄會摧殘華夏的禮儀制度,而滿清帝王對華夏禮儀的尊崇和掌握幾乎已經(jīng)超越了漢人,這就剝奪了士人對“禮”的獨占權(quán),也就使得原本充斥華夏之防觀念的士人,在心理上也越來越臣服于滿清[13]189-192。
雍正帝在批判華夷觀念最高明的一點是,以大一統(tǒng)的國內(nèi)關(guān)系來取代華夷關(guān)系?!叭A夷之說,乃在晉宋六朝偏安之時,彼此地丑德齊,莫能相尚,是以北人詆南為島夷,南人指北為索虜。在當日之人,不務(wù)修德行仁,而徒事口舌相譏,已為至卑至陋之見。今逆賊等于天下一統(tǒng),華夷一家之時,而妄判中外,謬生忿戾,豈非逆天悖理,無父無君,蜂蟻不若之異類乎?”[15]47指出所謂的華夷之辨,乃是之前歷代君主不能使中原和夷狄統(tǒng)一為一體,而自作這個區(qū)域那個地界的淺薄見解罷了。清朝在大一統(tǒng)的國家建設(shè)上是有功勞的,“中國之疆土,開拓廣遠,乃中國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華夷中外之分論哉?”[16]因此也不需要再有夷夏尊卑之分。在大一統(tǒng)的國家內(nèi)部,君臣關(guān)系才是最主要的,華夷一統(tǒng)共同侍奉天下共主,用君臣關(guān)系取代華夷關(guān)系,為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中國”尋找到了理論依據(jù)。
1793年馬戛爾尼代表英國出使清帝國,雙方就禮儀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這時,本身身為“夷”人的乾隆帝,卻將馬戛爾尼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稱為外夷,“天朝物產(chǎn)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耙嗖粶逝c中國人民交結(jié),妄行傳教,華夷之辨甚嚴。今爾國使臣之意,欲任聽夷人傳教,尤屬不可?!盵17]儼然把自己作為“夏”的代表。西方商人和外交使節(jié)多次向清廷提出抗議,希望停止用“夷”來稱呼他們,魏源等有識之士也公開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在清朝中后期“夷”字的內(nèi)涵又一次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以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為首的中西戰(zhàn)爭激發(fā)了全體臣民對來自西方的“夷狄”同仇敵愾的心理,漢滿蒙回藏等各族的共同體意識產(chǎn)生,將外來的西方人視為“夷”。
古代舊式民族主義以華夏為中心,建立起“夷夏之防”的“華尊夷卑”觀念,但是在被清帝國舉國斥為“夷”的西洋堅船利炮的轟擊下,有識之士開始逐漸意識到自己并非“天朝上國”,而西方的“夷人”也并非是文明落后的蠻夷,促使他們認識中國只是世界諸國的一員,并且思考新的種族意識。
受社會達爾文主義影響最早的嚴復(fù)在其作品《原強》中表達了他的觀點:“蓋天下之大種四黃白赭黑……今之滿蒙漢人,皆黃種也”[18],這時的嚴復(fù)已經(jīng)開始擯棄舊式民族觀念開始以新的視角審視民族和人種,在嚴復(fù)眼中所有的清朝人民都是黃種人,這推進了新的民族觀念的形成??涤袨橐彩侵鲝垵M漢不分的大一統(tǒng)原則,在他進呈給光緒帝的《請君民合治滿漢不分折》中,論述滿族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中國者,遂古以還,固一種之所君,而未嘗或淪于非類”。“今定國號,用于外城,順乎文史,莫若用中華二字”[19],康有為把各族人民組成一個新的民族,即中華民族。各族平等的中華民族觀念的逐漸形成,象征著士人對于華夷之變態(tài)度的重大轉(zhuǎn)變,并逐漸開始有著近代民族國家的觀念。楊度也強調(diào)民族融合的必然性,“不僅國中已無滿漢對待之名,亦無蒙回藏之名詞,但見數(shù)千年混合萬種之中華民族,至彼時而更加偉大,益加發(fā)達而已矣……漢滿蒙回藏五族,但可合五為一,而不可分一為五……至于合五為一,則此后中國,亦為至要之政”,表明民族融合的重任,即使是在以后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政策,時人雖然立場不同,但是站在各個角度都認為民族融合是大勢所趨[20]。
雖然滿族統(tǒng)治者長久以來一直試圖隔離滿漢之間的聯(lián)系,采用旗民分治等多種辦法來保持滿族本身的獨特性,然而卻在民族融合的潮流中不可避免的失敗了。老舍《正紅旗下》中,身為參領(lǐng)的兒子又是拿著俸祿的旗兵的福海二哥,居然去拜師學油漆活,“他的工作服,他的認真的態(tài)度,和對師兄師弟的親熱,都叫他變成另外一個人,一個漢人,一個工人,一個順治與康熙所想象不到的旗人?!盵21]34漢人王掌柜也覺得:“清朝皇上對漢人如何是另一回事,大家伙兒既誰也離不開誰,便無妨做朋友?!盵21]53
在民族融合的潮流中滿清統(tǒng)治者旗民分治等努力失敗了,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消除舊時華夷觀念上又無疑是成功的。傳統(tǒng)的華夷觀往往會把民族意識看得超越國家意識,這使得少數(shù)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權(quán)會受到激烈的抵制。而清朝統(tǒng)治者自始至終都將大一統(tǒng)的觀念置于最高,借助士人最為膺服的儒家經(jīng)典將文化認同作為區(qū)別民族的方式,強調(diào)華夷平等,事實上這也是非常有效的,在清朝的統(tǒng)治下客觀形成了各族并立的事實,清末宣傳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的主張離不開清朝政府長期以大一統(tǒng)的國家意識來取代民族意識,促使各族人民對國家認同的努力。各族為一個共同體,共同在一個國家之下,一致對抗外來的侵略,這在近代又轉(zhuǎn)化為中華民族的民族主義,提升和超越了原來狹隘的民族主義。這時,抵抗列強侵略的已經(jīng)不是所謂的“夷夏之辨”“夷夏之防”而是新式的中華民族主義,“故今日欲抵擋列強之民族帝國主義以挽浩劫而拯生靈,惟有我行我民族主義之一策”[22],梁啟超的文章表明,中華民族的形成乃是大勢所趨,無可阻擋。
從清朝對于“夷”的使用的變化,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清代華夷觀念的變化,以及清朝為消除自身為外來“夷狄”的身份所作出的努力,這影響了民族之間的關(guān)系,并且在外來侵略勢力的介入下,化為了近代新形勢下的民族,即中華民族。
[ 1 ] 許慎. 說文解字[M]. 北京:中華書局, 1963:213.
[ 2 ] 胡平生等譯注. 禮記·孝經(jīng)[M]. 北京:中華書局, 2007:90.
[ 3 ] 韓愈. 韓昌黎文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16.
[ 4 ] 孟軻. 孟子[M]. 北京:中華書局, 2006:170.
[ 5 ] 董仲舒. 春秋繁露[M].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0:209.
[ 6 ] 張欣. 董仲舒“天人感應(yīng)”思想的內(nèi)在理路及思想意義[J]. 沈陽大學學報, 2010(4):92-94.
[ 7 ] 范曄. 后漢書[M]. 北京:中華書局, 1997:1899.
[ 8 ] 郭成康. 清朝文字獄[M]. 北京:群眾出版社, 1990:86.
[ 9 ] 張雙志. 清朝皇帝的華夷觀[J]. 歷史研究, 2008(3):32-42.
[10] 清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M]. 北京:中華書局, 1985:32.
[11] 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M]. 北京:中華書局, 1985:40.
[12] 托津.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兵部[M]. 臺北:文海出版社, 1992:610.
[13] 楊念群. 何處是“江南”?[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2010.
[14] 許曉冬. 中國封建社會制度變遷再思考[J]. 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3):324-327.
[15] 雍正帝. 大義覺迷錄[M]. 臺北:文海出版社, 1969.
[16] 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M]. 北京:中華書局, 1985:86.
[17] 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M]. 北京:中華書局, 1985:1435.
[18] 嚴復(fù). 嚴復(fù)集[M]. 北京:中華書局, 1986:5.
[19] 吳磊. 清末民初滿漢關(guān)系研究[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學, 2009:26.
[20] 馬先彥. 清末民初民族融合思潮考略[J]. 貴州民族研究, 2002(4):93-99.
[21] 老舍. 正紅旗下[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0.
[22] 梁啟超. 飲冰室合集[M]. 北京:中華書局, 1989:6.
【責任編輯王立坤】
ChangesofHuayiConceptandNationsRelationshipinQingDynasty:FromPerspectiveofUseof“Yi”
YangZhuohan
(CollegeofHistoryCultureandTourism,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116000,Chinah)
The causes and development of Huayi concept in Chinese history are analyze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Qing Dynasty, as a traditional concept of “barbarians” nation, adopted a variety of ways to explain and eliminate the concept of Huayi, which achieved some success. The concept of equal coexistenc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a country gradually form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hich went beyond the old nationalism.
Qing Dynasty; Huayi concept; nation’s relationship
K 249
: A
2017-02-06
楊卓翰(1993-),男,湖北鄂州人,遼寧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
2095-5464(2017)04-046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