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大使書生:胡適任駐美大使期間的讀書生活

2017-03-30 14:41張書克
粵海風 2017年2期
關(guān)鍵詞:杜威自由主義胡適

張書克

1938年9月至1942年9月,胡適出任中國駐美國大使。對于胡適來說,這四年是一段相對完整的生命階段。有關(guān)此段時期胡適外交活動、演講活動的研究成果頗多?!?】不過,我們也應注意到,在繁忙的公務活動和演講活動之余,胡適仍然勤于讀書;而且,更為值得注意的是,胡適此段時期內(nèi)的閱讀經(jīng)歷對于他當時的外交活動以及他后來的政治觀念、政治選擇頗有影響。因此,本文主要根據(jù)胡適的藏書和日記等資料,試圖對胡適任駐美國大使期間的讀書情況進行梳理,并且分析這段時期內(nèi)的閱讀經(jīng)歷對其外交活動和政治觀念的影響。

一、外交和演講活動的參考

不可否認,閱讀具有實用價值。很多時候人們閱讀是出于實用的需要。胡適出任駐美大使后,閱讀了許多關(guān)于國際關(guān)系、美國政治制度、美國歷史、日本歷史的書籍,作為外交活動、對外宣傳的參考。在胡適藏書中,此類書籍頗多。在胡適日記中,此類書籍的閱讀記載也不少,在此進行一一列舉將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這里只選取一個具體的事例,以一斑窺全豹。

上任之初,1938年10月20日,胡適讀了Phillips Russell的Benjamin Franklin:The First Civilized American。他特別注意富蘭克林出使法國、為美國獨立尋求外援的情況。胡適認為,富蘭克林的外交成績可以增加他和當時同在美國爭取美國經(jīng)濟援助的陳光甫的一點勇氣。因為,當時中國的情況和獨立戰(zhàn)爭時期美國的情況相同,中國也必須“挨光”,必須有耐心。【2】

同年11月13日、14日,胡適接連兩天閱讀John Fiske的American Revolution。胡適認為,美國的獨立戰(zhàn)爭正可以做當時中國的借鑒。尤其是書中第五章Valley Forge,“寫革命軍之種種困難與困苦”,正和當時中國的處境相同,使胡適“心寬一點”。胡適并且認為,美國的獨立戰(zhàn)爭,之所以能轉(zhuǎn)敗為勝,也有國際形勢的影響:英國當時是國際社會的眾矢之的,北美戰(zhàn)起,法國和西班牙都乘機而動,法國更是明確幫助北美,最終促成了北美的獨立?!?】

閱讀富蘭克林傳記和美國革命史的經(jīng)歷進一步強化了胡適“苦撐待變”的想法。和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一樣,當時中國的處境極為困難,所以自己首先要“苦撐”;另外,國際形勢的變化、友好國家的支援幫助也很重要。當然,“苦撐”是最重要的,首先自己要撐得住,才能等到國際形勢的變化。胡適的閱讀經(jīng)歷無疑增強了他對自己“苦撐待變”想法的信心。而且,John Fiske的著作很快就派上了用場。

1938年12月4日,胡適在紐約的Harmonie Club演講Japans war in China,首次引用了John Fiske書中Valley Forge的戰(zhàn)例。胡適把中國當時的情況比作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美國軍隊在Valley Forge的處境,認為中國的勝利也取決于兩個因素:中國必須繼續(xù)戰(zhàn)斗下去;國際形勢轉(zhuǎn)向?qū)χ袊欣姆较颉:m的結(jié)論是:美國必將參戰(zhàn);中國必將勝利。胡適這種類比顯然很有效,很容易獲得美國人的理解和同情。第二天,胡適到Lawyers Club赴李國欽的午餐。因為身體不適(當時胡適有心臟病發(fā)作的征兆,但胡適還以為是“不消化”),胡適放棄了另作演講的打算,仍然用昨夜的演講大意。【4】這次演講引出了一段美好的故事。胡適在演講中特別提及1777年12月17日那一天,退到Valley Forge的華盛頓的軍隊的窘困情況:士兵衣履不整,很多人赤腳走雪地,血跡印在雪地上(胡適之所以能夠記得這么清楚,一方面是因為12月17日是他的生日,另一方面,大概也是因為John Fiske的著作他剛剛讀過)。午餐的席上有一位Henry S. Glazier先生,恰恰也是該天生日。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胡適生病住院期間,這位Glazier先生寄來100元錢,要胡適捐給中國戰(zhàn)時救濟,作為他們共同生日的紀念。胡適很感動,也捐了100元錢,一并交給了“美國醫(yī)藥助華會”(ABMAC)。Glazier先生去世后,其夫人繼續(xù)每年捐出100元。為了陪襯這對美國夫婦的義舉,胡適和李國欽也每年捐出100元?!?】四年中,“美國醫(yī)藥助華會”共收到Glazier夫婦、胡適、李國欽四人1200元的捐款。其起源,是胡適的一句閑話和一段故事。而這段故事,則來自John Fiske的著作American Revolution。后來,胡適在演講中多次提到Valley Forge的戰(zhàn)例,Valley Forge也成為胡適駐美大使期間演講的八個關(guān)鍵詞之一?!?】

二、浮出水面的自由主義

胡適被認為是中國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不過,在20世紀40年代以前,胡適雖然談過“易卜生主義”、人權(quán)與法治,卻并沒有明確提倡自由主義。直到20世紀40年代后期,胡適才公開密集地主張自由主義。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受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刺激,另一方面,恐怕也和胡適駐美大使期間的閱讀經(jīng)歷有關(guān)。

1939年10月,胡適連日閱讀杜威Liberalism and Social Action。胡適認為,杜威此書是一部最好的政治思想書,該書第一章關(guān)于自由主義歷史的敘述尤為精彩。不過,對于杜威另一個學生悉尼·胡克的溢美之詞(胡克認為,杜威此書對于20世紀的意義可以和馬克思、恩格斯《共產(chǎn)黨宣言》對于19世紀的意義相提并論),胡適很不以為然,認為胡克根本就是“瞎說”?!?】

胡適這本藏書現(xiàn)在還完好地保存著,使我們得以窺見胡適所留下來的劃痕和批注。杜威此書只能算是一本小冊子,只有93頁,分為三章:第一章略述自由主義的歷史;第二章講自由主義存在的危機;第三章是杜威關(guān)于復興自由主義的一些想法。顯然,胡適對第一章的評價最高,也最為關(guān)注。

杜威此書篇幅雖小,容量卻很大。

首先,杜威概括了自由主義的基本內(nèi)涵。杜威認為,雖然自由主義具有多義性和變動性,但是也有其永恒的價值追求,那就是:自由、個性和智慧?!?】

其次,杜威對于古典自由主義提出了批評。在杜威看來,古典自由主義對于政府職能的觀點過于消極,限制了政府作用的發(fā)揮。隨著社會的成熟,政府應當更加積極有為,為個人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和運用自己的智力提供更好的環(huán)境。杜威還批評古典自由主義者缺乏歷史感和對歷史的興趣,對歷史缺乏一種相對主義的理解,沒有注意到自由、個性、智力是受歷史條件限制的,沒有認識到他們表述的自由只是他們那個時代的觀念,把他們的信條視作置之萬世和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杜威還指出,19世紀以后,自由主義者成了既得利益者,成為現(xiàn)狀的維護者和辯護者,轉(zhuǎn)而反對社會變革?!?0】此外,在杜威看來,古典自由主義者過于強調(diào)個人和社會的對立了。

第三,杜威分析了自由主義面臨的危機。在杜威看來,自由主義把人們從舊的傳統(tǒng)、制度、思維方式等壓制性因素中解脫出來,釋放出人們巨大的力量,但沒有為這些力量提供方向,沒有對它們進行重新的組織。杜威認為,古典自由主義過于強調(diào)個人自由,無力解決社會聚合問題。對于當時急需面對的社會如何組織的問題,自由主義幾乎是無能為力的。【11】而且,在當時的情況下,自由主義僵化為永久性教條,成了阻礙社會變化的阻力。

第四,杜威提出了關(guān)于復興自由主義的一些構(gòu)想。杜威認為,對于西方社會來說,當時有三個選項:維持現(xiàn)狀、修修補補;借助革命;依靠社會化的、有組織的智力進行激進的社會改革?!?2】杜威否棄前兩個選項,主張激進的社會改革。杜威主張,應當以社會化的力量,對人類的智慧進行組織,重建社會新秩序,從而實現(xiàn)制度和觀念的激進化改革,來為個人發(fā)揮潛能提供條件。杜威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小修小補是無濟于事的;應該進行有統(tǒng)一社會目標的改革;自由主義必須是激進的,應該對社會制度進行徹底變革;自由主義者就應該成為激進主義者?!?3】(對于杜威的這種激進主義傾向,胡適是有疑問的。他在這段話旁邊劃了兩個問號)不過,杜威也花了大量篇幅特別撇清了一點:在當時的條件下,自由主義者雖然傾向激進主義,但堅決反對暴力,絕對不主張使用暴力。杜威的基本立場是,應該以智力代替暴力來解決社會問題;杜威認為,以合作的智慧取代慘酷的沖突體現(xiàn)了人類文明的進步?!?4】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杜威的自由主義觀念有兩個突出的特點:

其一,積極自由的傾向。杜威明顯傾向于積極自由的觀念。他指責早期自由主義者沒有區(qū)分形式上的自由和實質(zhì)上的自由(effective liberty)。杜威認為,實質(zhì)的、有效的自由是由社會條件決定的?!?5】因而,為了確保個人享有自由,政府應當提供條件,控制經(jīng)濟力量,改善社會環(huán)境。杜威指出,歷史上自由的含義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當時的自由觀念意味著,大眾應當擺脫物質(zhì)條件的限制,去享受大量的文化成果。【16】在杜威看來,自由意味著充分實現(xiàn)自己的潛能,是一種自我實現(xiàn)的能力?!?7】他甚至認為,個人的能力不僅要擺脫外在物質(zhì)生活的限制,而且,這種能力還要被社會供養(yǎng)、維護和指導?!?8】

其二,建構(gòu)理性主義的傾向。杜威認為,當時多數(shù)人物質(zhì)上的不安全感(即物質(zhì)匱乏)不再是出于自然原因,而是產(chǎn)生于人類制度(institutions and arrangements),而制度是人們可以有意識地加以控制的?!?9】他主張,應該通過有意識的社會計劃,以社會化的力量來控制經(jīng)濟生活,實現(xiàn)經(jīng)濟平等,為個人自由提供條件。杜威傾心的,是集體行動和有組織的社會計劃。【20】杜威強調(diào)科學方法,認為科學和自由散漫(go-as-you-please)是對立的?!?1】杜威經(jīng)常把自然科學和社會政策相提并論,試圖把自然科學的成就和方法引進社會領(lǐng)域,試圖把科學方法運用于社會計劃,明顯體現(xiàn)了對科學功能的樂觀主義態(tài)度?!?2】杜威這種思路,和從人們不可避免的無知的角度論證自由的必要的進路有很大的不同。事實上,古典自由主義者早就指出,社會福利是逐漸積累的,是無數(shù)人的努力匯流成社會財富,但這不是事先設(shè)計好的、計劃好的;社會上人們的行為是孤立的、無計劃的、沒有統(tǒng)一目標的、隨機耦合的。不過,杜威對此并不以為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3】相反,對于邊沁這樣明顯具有建構(gòu)理性主義的傾向的學者,杜威頗為關(guān)注,花了大量篇幅(將近十頁)來討論。邊沁把自己制造出新的法律制度和物理學家、化學家制造出新器具、新工序相提并論。而杜威則認為,邊沁在法律制度方面的創(chuàng)造超過了其他任何人?!?4】在杜威看來,邊沁意味著自由主義也會帶來激進的社會改革?!?5】杜威甚至為美國沒有出現(xiàn)邊沁這樣的人物感到遺憾?!?6】

從甚多的圈劃和批注情況來看,胡適認真閱讀過杜威這本Liberalism and Social Action。不過,胡適關(guān)注的重點,似乎是杜威有關(guān)自由主義的歷史敘述。正是根據(jù)杜威的介紹,胡適形成了對自由主義的簡明扼要的認識。至于杜威本人傾向性的觀點,胡適似乎沒有過多關(guān)注。這大概是因為,杜威所言,是英美發(fā)達國家自由主義的發(fā)展趨勢,和中國當時的情況存在很大距離;也可能是因為,胡適對杜威的基本觀點已經(jīng)很熟悉,但持有相當程度的保留;更有可能是因為,胡適當時關(guān)注的問題,是杜威所謂“工具主義的政治觀念”,對于杜威的自由觀并不是特別重視,還沒有認識到杜威自由觀存在的問題。把杜威此書和胡適20世紀40年代關(guān)于自由主義的論述進行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胡適對于杜威的觀點有所取舍,既有借鑒,也有疏離。

首先,對于自由主義的內(nèi)涵,胡適在《自由主義》一文中總結(jié)為四個方面:自由;民主;容忍;和平漸進的改革?!?7】這和前述杜威的概括就有很大的不同。比較而言,杜威更為強調(diào)個性和智慧,更加注重人的精神創(chuàng)造力問題。胡適雖然在20世紀20年代提倡過個性主義,不過,到了40年代,更為重視民主制度的建設(shè),尤其是代議制、成文憲法、無記名投票等英語國家的制度發(fā)明?!?8】而且,針對中國的現(xiàn)實狀況,胡適也更為突出容忍的重要。而杜威并沒有特別提及容忍問題。當然,強調(diào)自由、反對暴力,主張通過和平漸進的社會立法解決社會矛盾是胡適和杜威的共同之處,也可以說是杜威對胡適的一個顯著影響。

其次,和杜威積極自由的觀念不同,胡適大體傾向于消極自由的觀念。胡適明確地說,所謂自由,是指不受外力拘束壓迫的權(quán)利,是人們在某一方面的生活不受外力限制束縛的權(quán)利。【29】胡適這種自由觀和杜威視自由為個人發(fā)展自己能力的觀念有很大的不同。

第三,胡適雖然極為強調(diào)自然科學和科學方法的重要,不過他似乎還沒有發(fā)展到杜威建構(gòu)理性主義那種程度,以至于明確主張把科學方法引入社會領(lǐng)域,試圖對社會進行有意識、有計劃、有組織的改造。相反,20世紀30年代以后,胡適主張無為主義,對政府的積極作為持警惕的態(tài)度。有論者認為,胡適的自由主義以附屬于《天演論》中的社會有機體論為信念起點,用實驗主義哲學論證社會進化的漸進性,并以和平主義為理念依據(jù)去要求非暴力的社會改造。這種理論相對于當時各種激進的社會革命理論,是一種明顯的低調(diào);不過,比之于進化論自由主義,顯然又是高調(diào)的、樂觀主義的,甚至具有準唯理主義式的色彩。因而,胡適的自由主義哲學可以稱之為有限樂觀主義?!?0】該論大體持平公允。

由此可見,在自由觀念上,胡適和杜威之間存在相當程度上的疏離。對于自由主義,胡適在留學美國期間,就曾經(jīng)廣泛閱讀過洛克、伯克、休謨、亞當·斯密、密爾等人的著作。擔任駐美大使期間,關(guān)于自由和自由主義,胡適的閱讀范圍也極為廣泛,不限于杜威一家之言。

首先,胡適閱讀(包括重讀)了一些自由主義代表人物的傳記。留學美國期間,胡適就曾經(jīng)讀過密爾的自傳和密爾的其他著作。1940年,胡適用1879年Henry Holt and Co.版的密爾自傳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出版部1924年出版的版本進行互校,并且寫有校后附記,其中說:“……記出兩本的異同,作為Dr.John Jacob Coss的紀念。Dr.Coss原序太簡短;在他死后,我才見此本(指1924年哥倫比亞大學出版部的版本——引者注),故試作對校,使人知此本的好處”?!?1】胡適這兩本密爾自傳,1924年版的那本已經(jīng)不存。1879年版書名頁前頁有胡適的題記:“Hu Shih. This 1879 Edition was probably the first American Edition of the 1873 English Edition. May,1940.”【32】題記上的這個時間,可能正是胡適用兩個版本進行對校的時間。值得注意的是,大概在同一時期,胡適還閱讀了托克維爾的傳記?!?3】而在當時的西方社會,托克維爾還很少被人關(guān)注。不論是密爾,還是托克維爾,他們關(guān)于自由主義的認識和杜威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此外,胡適還廣泛搜求和閱讀關(guān)于自由、自由主義的著作,比如Edouard Herriot所著The Wellsprings of Liberty,Irwin Edman所著Fountainheads of Freedom。這里來看一個例子:John W. Burgees的The Reconciliation of Government with Liberty。John W. Burgees是政治科學的先驅(qū),早年在德國學習,后來加入哥倫比亞大學。他試圖使用“德國手段通達美國目標”(German Means to American Ends),是一個保守的自由派。The Reconciliation of Government with Liberty是Burgees 的重要著作,1915年由紐約Charles Scribner's sons出版社出版。他這本著作的短短序言使人想起了休謨的著名箴言:“在所有政府內(nèi)部,始終存在著權(quán)威與自由之間的斗爭,有時是公開的,有時是隱蔽的。兩者之中,從無一方能在爭斗中占據(jù)絕對上風。在每個政府中,自由都必須作出重大犧牲,然而那限制自由的權(quán)威決不能,而且也許也不應在任何政制中成為全面專制,不受控制……必須承認自由乃文明社會之盡善化,但仍必須承認權(quán)威乃其生存之必需”?!?4】胡適曾經(jīng)四處訪求Burgees此書,比如,他曾經(jīng)委托曾炳鈞尋找這本書?!?5】1939年10月26日,胡適專門借了一本Burgees的這本著作。他在日記中說,自己二十多年前就讀過這本書,后來經(jīng)常對人說,孫中山的五權(quán)憲法必定是受此書的影響。當日重讀此書,確信此書的確是孫中山監(jiān)察權(quán)的來源。【36】1939年11月4日,胡適終于如愿以償,得到一本The Reconciliation of Government with Liberty。他在書的扉頁上寫道:“我訪求此書,今年才得著這一冊,價美金五元。胡適。孫中山的五權(quán)憲法必曾受此書(頁2-8)的影響,故我要尋得一冊,將來帶回國去送給國內(nèi)的圖書館。”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胡適在駐美大使期間之所以忙于閱讀關(guān)于自由和自由主義的著作,其直接動因是寫兩篇政治哲學論文的需要。

按照胡適自己的說法,工具主義的政治觀(Instrumentalism as a Political Concept)是他20世紀20年代以后常在心頭的題目。1939年杜威八十壽辰時,胡適寫成短文Instrumentalism as a Political Concept給杜威賀壽。后來將此短文改成長文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Instrumentalism,試圖把杜威工具主義的邏輯理論引入政治哲學的領(lǐng)域,闡釋杜威工具主義的政治觀:把強力、法律、政府和國家視作一種達到確定目標的工具。此文并且引用了杜威Liberalism and Social Action一書中關(guān)于“自由主義必須是激進的”的說法。胡適此文收入杜威賀壽文集The Philosopher of the Common Man中。此后胡適又進行了重寫?!?7】重寫后的文章Instrumentalism as a Political Concept作為第一篇收入1941年賓夕法尼亞大學為慶祝該校200周年出版的《政治學與社會學研究》一書中,文中刪去了杜威關(guān)于“自由主義必須是激進的”的說法。為了寫作杜威祝壽論文,胡適還閱讀和參考了杜威的其他著作,比如Chapters and Events【38】,以及《公眾及其問題》,【39】等。

另外,美國學者Ruth Nanda Anshen想要策劃編輯一本闡釋自由含義的文集,她也邀請胡適撰稿。胡適原擬的題目有兩個,一個是:The Desiderata of Freedom in the Life of Nations;另一個是:The Instrumentality of Government in the Achievement of Individual Liberty。【40】后來確定的題目是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and Japan:A Comparative Study in Cultural Conflict and a Consideration of Freedom。胡適此文認為,日本的現(xiàn)代化是由強有力的統(tǒng)治階級推行的,雖然迅速,但有利于統(tǒng)治者的舊習慣舊傳統(tǒng)保留了下來;中國的現(xiàn)代化缺乏有力的統(tǒng)治者來推動,雖然比較緩慢,卻是自發(fā)自愿的、比較全面的和基礎(chǔ)性的。胡適并且指出,帝制威信掃地后,尤其是帝制倒臺后,中國進入自由時期。這種自由的空氣非常有利于文化交流,有利于人們自由接觸和自由選擇現(xiàn)代文化。而這是日本所缺乏的?!?1】胡適該文收入Freedom,Its Meaning一書中。此書1940年由紐約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出版社出版。不過,1942年此書由George Allen And Unwin出版社再版時,胡適的文章被刪去了。

三、“民主與極權(quán)的沖突”

作為20世紀的新生事物,極權(quán)主義在多國出現(xiàn),并表現(xiàn)為不同的形式:蘇俄的斯大林主義;意大利的法西斯主義;德國的納粹主義。它們在具體主張上有所不同,但都猛烈攻擊近幾百年來形成的民主制度和自由理念,認為自由和民主是資產(chǎn)階級的專屬品,已經(jīng)過時。因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也就呈現(xiàn)出特殊復雜的局面:斯大林主義的蘇俄和自由主義的英美站在同一陣營,同法西斯主義的意大利、納粹主義的德國以及軍國主義的日本展開廝殺。面對這樣的國際形勢,以及民主和極權(quán)在觀念上的嚴重對立,胡適不僅要思考自由主義的問題,也無法回避極權(quán)主義的問題。

因為現(xiàn)實國際政治形勢的刺激,胡適搜求和閱讀了許多關(guān)于蘇俄、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思潮的書籍。在胡適藏書中,出版于1939年前后關(guān)于蘇俄的書籍為數(shù)不少。另外,在胡適藏書中,還有1940年美國出版的阿道夫·希特勒《我的奮斗》的英文全譯本?!?2】另據(jù)胡適1939年8月14日日記的記載,胡適還購買了帕累托四大冊的The Mind and Society?!?3】一般認為,帕累托的理論影響了墨索里尼和意大利法西斯主義的發(fā)展。

胡適對極權(quán)主義的了解和反思離不開一本政治思想史讀物,那就是George Catlin勛爵的The Story of the Political Philosophers一書。

Catlin是政治學者,同時還是政治活動家。他著作等身,在從事專門性學術(shù)研究之余,還寫了很多通俗讀物,比如Anglo-Saxony and Its Tradition?!?4】蕭公權(quán)在康奈爾大學時期曾經(jīng)得到Catlin的鼓勵和幫助?!?5】Catlin曾經(jīng)在康奈爾大學學習和任教多年,因此和胡適相識,二人有直接交往?!?6】1939年,Catlin出版Anglo-Saxony and Its Tradition一書,首頁的獻詞就是獻給胡適的:

To Hu Shih

Who perhaps alone among my friends can read this book with detachment.

Catlin并且贈給胡適一本該書,題贈是:“and personally presented to the most honored of his friends,by Geg. C.,3. Ⅻ,39.”

The Story of the Political Philosophers同樣出版于1939年。該書敘述從希臘羅馬時期到20世紀重要政治哲學人物的政治思想觀念。從閱讀記錄來看,胡適關(guān)注的是近世以后尤其是當時的政治觀念。其中第十八章“馬克思及其先驅(qū)”、第十九章“考茨基、列寧、托洛斯基、斯大林”、第二十一章“國際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墨索里尼與希特勒”的劃痕特別多,可見,胡適認真仔細地閱讀過這三章。對于胡適的批注和圈劃,顯然無法一一列舉,只能來看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書中有這樣一段話:“After the classless society is reached, what happens to the ‘inevitable dialectic or dynamism of history?”胡適用紅筆在這段話下面和旁邊劃了橫線和豎線,并且用鉛筆寫下批注:“我也曾如此說。”【47】

第二個例子?!癊ssentially he(Marx) is great as a prophet founding a new religion,like Christianity,of the oppressed。He is a great religious leader,like Swedenborg, or a great propagandist?!焙m在這段話下面劃了線?!?8】

上述的閱讀經(jīng)歷無疑促使胡適思考新起的政治思潮對民主自由的批評,民主和極權(quán)兩種不同觀念之間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背后的哲學基礎(chǔ)。胡適的思考主要體現(xiàn)在一次演講中。

1941年7月8日,胡適在密歇根大學做了題為“The Conflict of Ideologies”的演講。胡適認為,民主和極權(quán)的沖突,是自由與奴役的沖突,是由憲法組成的政府與專制獨裁淫威的沖突,是人民自由開明意志的表達與對政黨及領(lǐng)袖無條件盲目服從的沖突;胡適指出,民主和極權(quán)的沖突有其深刻的、基本的哲學觀念上的沖突,那就是:急進、過激的革命方式與進步、逐漸改革的方式的沖突;控制劃一的原則與互異的個人自由發(fā)展原則之間的沖突。胡適認為,以革命的、過激的手段來改造社會,并且追求整齊劃一,很容易導向?qū)V坪蜆O權(quán)。胡適特別強調(diào),社會的進步是一點一滴的,一步一步的,民主主義的改革是漸進的、緩慢的,甚至是不得體、不適當?shù)?,以至于沒有耐心的人自然會受到所謂革命制度的吸引,因為,在革命制度下,獨裁的力量似乎能夠使他們理想主義的迷夢得到更徹底、更迅速的實現(xiàn)。但事實往往證明,欲速則不達。這是因為,人類的進步并無捷徑。胡適還指出,極權(quán)主義根本不容許差異的存在和個人的自由發(fā)展,必然妨礙個人人格的發(fā)展和個人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而民主主義的生活方式,則根本上是個人主義的?!?9】顯然,胡適是站在自由民主一邊的,他并不認為自由和民主已經(jīng)過時。相反,他認為革命和極權(quán)存在的問題更大、更危險。此次演講大體反映了胡適關(guān)于民主和極權(quán)的看法。

這次演講后沒有多久,胡適讀到了一本小說:Arthur Koestler的Darkness at Noon。

根據(jù)胡適日記的記載,1941年8月1日,胡適讀完Darkness at Noon。他在日記中概述了該書的主要內(nèi)容:這部小說寫一個蘇俄革命老同志,被“刷新”(“清洗”?)而關(guān)在監(jiān)里,受種種拷問,終于自承種種罪名,并在公庭上宣布自己的罪狀。結(jié)果還是被槍斃了。胡適認為作者很能體會革命黨人的心理,描寫也很有力量。他并且勸時在美國的周鯁生也讀讀此書?!?0】

Darkness at Noon不僅暴露了共產(chǎn)國際和蘇俄內(nèi)部斗爭的慘酷,更為重要的是,它揭示了蘇俄體制運行的內(nèi)在邏輯和基本規(guī)則:為了崇高的目的可以不擇手段。有力的心理描寫,極有思辨性的語言,以及很有懸念的故事情節(jié),對于胡適應當是一個不小的沖擊和觸動,使他對蘇俄極權(quán)體制有了非常形象、直觀的認識。書中有胡適不少的圈劃。書末,胡適并且專門寫上了閱讀的日期:“August 1,1941”。

這里來看胡適圈劃的兩個例子。英文譯本第99頁中,有兩段話胡適都劃了橫線,并且在旁邊劃了豎線和感嘆號。第一段是:“我們遵循的每一錯誤思想都是對后代的犯罪。因此,我們必須懲罰錯誤的思想,就像別人懲罰罪行一樣:用死亡。我們被視為瘋子,因為我們把什么思想都推演到最后結(jié)果,據(jù)此行動?!钡诙问牵骸拔覀儾辉试S有隱私,甚至一個人的腦袋里也不允許有。我們生活在要把什么事情都做到最后結(jié)果這種強制力之下?!薄?1】這兩段話是主人公在日記中反思革命邏輯時的說法,對胡適是一個不小的震撼。

遺憾的是,此書中只有胡適的圈劃,而沒有批注。我們無法明確知道,胡適讀過此書后有些什么具體想法。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部小說更加強化了胡適觀念中對革命和暴力的否定,對極權(quán)體制的否定。

20世紀20年代,胡適對于作為新的政治試驗的蘇俄體制頗為關(guān)注,并且頗有贊詞。他從實驗主義的立場出發(fā),認為蘇俄有權(quán)利進行這場空前的、偉大的政治新試驗。【52】30年代以后,胡適的觀念發(fā)生了不小的變化,他轉(zhuǎn)而反思這種20世紀新生事物在邏輯上和實踐上存在的問題。Darkness at Noon無疑為胡適提供了一個非常形象的例證。

四、雅人深致

事實上,胡適的閱讀范圍極為廣泛,不限于上述國際關(guān)系、政治歷史類的著作,其閱讀興趣并不受實用目的的限制。

胡適偏好閱讀人物傳記。除了上述政治人物、思想家的傳記外,他還閱讀了很多人物傳記。比如,1939年3月25日,胡適閱讀了美國著名律師Clarence Darrow的自傳The Story of My Life,對于其中敘述作者無神論的部分極為注意?!?3】

朋友們也知道胡適的這個偏好,經(jīng)常以人物傳記贈給胡適。比如,1939年12月17日,錢端升就將四卷本的《林肯傳》作為生日禮物贈給胡適。【54】1941年12月17日,孟治將歐文·斯通所著Clarence Darrow傳記送給胡適?!?5】

文學作品也是胡適經(jīng)常閱讀的讀物。

1939年7月3日、4日,胡適閱讀英國小說家毛姆選編的《短篇小說百年集》(Tellers of Tales)。【56】1939年11月2日,胡適得到一本薄伽丘《十日談》的英文全譯本,并在扉頁寫了題記?!?7】1940年3月10日,讀完匈牙利作家Zsolt de Harsanyi描寫伽利略的小說The Star-Gazer后,胡適說:“我在百忙中看完此書,很感覺愉快。”【58】1941年8月25日,胡適讀完偵探小說The Good Neighbor Murder后,在書末寫了一個題記:“August 25,1941,read at one Stretch. H.S.”【59】胡適還閱讀了斯坦貝克、海明威等人的小說。

1942年6月27日,胡適睡前讀Great Short Stories of The World,其中收有Mamontel的一篇小說,胡適懷疑此人和密爾自傳中提到的法國作家Mamontel是同一人,急忙起來查資料,最終證實了自己的懷疑,并于次日寫下一則讀書札記“Mamontel”?!?0】

小說之外,詩歌也是胡適的摯愛。

1940年10月7日,美國友人Paul Southworth Bliss將自己的詩集The Rye is the sea贈給胡適。【61】

1941年7月14日,胡適在舊書店買了一本日本古詩歌《萬葉集》的英譯本?!?2】

1942年2月9日晚上,胡適在床上改譯《魯拜集》中的第99首,并且開燈寫下:“要是咱們倆能和老天爺打成了一氣,好教咱抓住了整個兒天和地,——可不要先摔碎了這不成樣的東西,再從頭改造翻新,好教他真?zhèn)€稱心如意!”【63】胡適偏愛Omar Khayyam此詩,曾多次將該詩翻譯成中文?!?4】

1942年3月4日,胡適在紐約逛舊書店,買了一本美國詩人Sara Teasdale的詩集軟皮精裝本?!?5】胡適對Sara Teasdale極為偏愛,曾經(jīng)翻譯其《關(guān)不住了》一詩。

尤其讓人感到意外的是,此段時間內(nèi)胡適還閱讀中國史書。1942年2月2日,胡適竟然讀《南史》本紀五卷,并且關(guān)注其中的禪讓文字,在日記中分析禪讓制度的優(yōu)劣?!?6】

對于胡適,當時也在美國的陳光甫有這樣一個評價:“適之真雅士,猶作閑暇想,余恐無此修養(yǎng)工夫?!痹跇O為危急和忙亂的情況下,還有閑情逸致作些研究,讀讀小說、詩詞歌賦等無用的閑書,這的確是一種天賦,是一種很高的修養(yǎng)工夫。這需要非常純潔平靜的心靈,需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既關(guān)注于公共事務、為國家民族服務,又能享受屬于自己的私人幸福,公私兼顧、公不忘私,胡適這兩方面是結(jié)合的比較好的。胡適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大概和他的人生態(tài)度有關(guān)。胡適晚年,在日記中摘錄了美國藝術(shù)史專家、意大利藝術(shù)的研究權(quán)威Bernald Berenson的一段話。Berenson說:自己一生的成果與其說是工作,不如說是游手好閑(loafing):心不在焉、胡思亂想、沉溺于各種各樣無用的好奇心之中,貪婪地追索無用之物,比如,貪婪地閱讀希臘詩人和普羅旺斯詩人的詩集;他從來不害怕浪費時間?!?7】我想,這也正是胡適內(nèi)心深處最為向往和欣賞的人生態(tài)度。

五、結(jié)論

一個國家的外交政策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本國利益和國際形勢。作為駐美大使的胡適對于這一點當然很清楚。他并不妄想自己能夠轉(zhuǎn)移美國的外交政策,更不妄想立竿見影、建立奇功。對于外交事務,他采取的政策近似“無為”。他認為自己能夠做的,無非是促進美國民眾對中國的了解和同情,減少美國民眾對中國的誤解和惡感?!?8】因此,他的外交活動的定位,主要還是在文化交流方面。理解了胡適對自己的定位,也就不難理解胡適在出任大使期間為何勤于閱讀、疲于演講了。唐德剛先生批評他“撈魚摸蝦,耽誤莊稼”,應該撤職才對,【69】顯然是出于急功近利的、事務性的外交工作定位,和胡適的想法有很大不同。

理解了胡適的上述定位,我們也就能夠理解,大使任上的胡適為什么會有閑情逸致去閱讀那么多不同類型的書籍:國際政治、外交關(guān)系、各國歷史、政治哲學、人物傳記、小說詩歌。首先,這些閱讀對于胡適的外交活動和演講活動是有助益的。其次,我們也要注意到,駐美大使時期也是胡適比較集中閱讀政治類著作的時期,這些閱讀活動無疑強化了胡適自由主義的政治觀念,對胡適20世紀40年代以后的政治態(tài)度和政治選擇有重要的影響。最后,這些閱讀經(jīng)歷頗能顯示胡適的性格、興趣和人生態(tài)度。研究駐美大使時期胡適的閱讀生活,有利于我們更加深入、更加全面、更加立體、更加細膩地去理解胡適這個人物。

猜你喜歡
杜威自由主義胡適
黃侃妙試胡適
近幾年國際新自由主義動向回顧
讓我們搖起櫓來
胡適清紅先負王琳娜
新自由主義
胡適的星期日
從“獨白”走向“對話”:杜威研究的歷史軌跡
小貓杜威
知情人話杜威
一個自由主義者的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