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珍 鄧安遠
摘 要:翻轉課堂在國內(nèi)的實踐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國家也在逐步關注如何更好地推動翻轉課堂的發(fā)展。為深入了解高校學生翻轉課堂學習效果,尋求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方法,借力學習平臺的優(yōu)勢,采用行動研究方法,在師范生公共課“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進行翻轉課堂實驗教學,從多媒體課件實踐技能、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方面來分析翻轉課堂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翻轉課堂;學習效果;行動研究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17)03003303
引言
隨著網(wǎng)絡與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教育信息化逐步深入,促進傳統(tǒng)課堂與在線學習不斷融合,走向開放、共享。各高校開始嘗試各種教學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國家也相應出臺各種政策,建設優(yōu)質資源,創(chuàng)新網(wǎng)絡教學模式,推動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如2013年發(fā)布《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見》,2014年發(fā)布《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試行)》[1—2]。在信息時代,提高師范生的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培養(yǎng)師范生的先進教育理念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能力,對未來教師具有重要作用。筆者以師范生為研究對象,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課程實踐教學中,采用行動研究方法,從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多媒體課件實踐技能、學生學習方式等方面來分析翻轉課堂教學學習效果,以期為后續(xù)研究提供參考。
1 研究設計
1.1 研究問題
(1)翻轉課堂的教學是否能夠提高師范生的協(xié)作能力。
(2)翻轉課堂的教學是否能夠提高師范生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實踐應用能力。
1.2 研究方法與工具
(1)采用行動研究法。教師本身作為研究者參與到研究之中,并將研究的結果直接運用于課堂教學實踐上,通過計劃、實施、觀察和反思四個過程,不斷地改進教學實踐。在研究中就“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實踐教學內(nèi)容,在課前通過問卷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基本技能,設計基于翻轉課堂學習模式,通過教學實踐與反思并對模式進行改進,驗證學生的學習效果。本次研究共進行了兩輪,通過第一輪的研究實踐探索,以反思作為中介,開始第二輪行動研究的實踐驗證。
(2)研究工具。主要通過調(diào)查問卷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對翻轉課堂的情感態(tài)度。運用Excel 2013分析學生期末成績和訪談數(shù)據(jù),通過圖表的形式展示學生數(shù)據(jù)。
1.3 研究對象
在選修“現(xiàn)代教育技術”師范生公共必修課中,我們選擇2015—2016學年上半學期2014 級數(shù)學專業(yè)53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這些學生在大一時學習“計算機文化基礎”,初步掌握了PowerPoint基本操作,但是不能設計與制作多媒體課件。大部分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思維,并由抽象邏輯思維逐漸向辯證邏輯思維發(fā)展。
2 教學設計與實施
2.1 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筆者根據(jù)課程特點和學習平臺優(yōu)勢設計教學實施方案。第一,教學流程的翻轉。解放大班教學以教為主的教師,轉變以聽為主的被動學習的學生,使學生有更多機會在課堂中開展對畫面的排版設計、動畫設計與創(chuàng)新。第二,學生的學習方式翻轉。翻轉課堂側重讓學生課前根據(jù)視頻先動手實踐,在課堂內(nèi)再呈現(xiàn)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例如學生在課前學習動畫設計視頻,按照各種案例動畫進行制作。在課堂根據(jù)自己的制作問題向教師請教,這樣可以促進學生深度理解動畫的設計與制作。第三,學習問題的翻轉。在平臺上,每個單元都設置有討論區(qū),學生可以把自己的學習問題拋出,也可以幫助別人解決學習問題。學生通過探索衍生性問題并逐個解決,也是在逐步探索中鍛煉自己的高階思維能力。
2.2 行動研究實施過程
(1)第一輪的行動研究主要針對“PowerPoint 2013基本操作”“圖片處理和排版”兩個內(nèi)容開始的。其中“圖片處理和排版”是課件重要的元素。在授課之前,教師把每個單元的學習任務單推送給學生,學生根據(jù)課前任務單,完成課前學習任務。同時,教師根據(jù)教學重點和難點,在論壇設置討論主題,引發(fā)學生思考。例如,如何把圖片變?yōu)榱Ⅲw效果,如何應用圖片的陰影等。同時,教師根據(jù)平臺的記錄功能,對學習者學習過程進行監(jiān)控,分析學習者當前的學習狀況,對存在學習困難或懶惰的學習者給予比較溫和的提示并實施干預,促使學習者調(diào)整學習態(tài)度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來。
在課堂上,教師根據(jù)論壇的討論問題,集中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當集中問題都解決后,教師提出課堂項目,學生開始設計自己小組的項目,參與課堂合作探究活動。例如在“圖片處理”方面,教師提出主題:利用PPT制作一份數(shù)字故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個別小組或學生的問題,進行個別化指導。其他學生開始設計小組數(shù)字故事主題,設計展示方式,討論圖片表現(xiàn)形式和排版方式。教師在巡視過程中,指導學生設計作品,以及各種不同的排版的運用方法。學生完成實驗項目的過程中,撰寫實驗報告和反思日記。最后通過小組作品的展示、小組互評和教師總評的過程,完成本堂課學習。
反思:通過課堂的觀察和學生交流,大部分學生都認為這種方式能夠很好地提高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他們都喜歡這種學習方式。但是他們認為還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夠,導致他們都把很多問題依賴課堂來解決,這樣與其他同學產(chǎn)生很大的差距,從而影響他們學習積極性。第二,學生在論壇喜歡拋出問題,但不善于回答別人問題或不敢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導致論壇就是一個拋出問題的地方,同學之間沒有很好地進行互答。第三,課堂時間沒有掌控好,往往解決問題的時間太多,而真正指導學生進行項目設計的時間卻很少,所以最后還是導致學生需要課后花費更多的時間在沒有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項目設計。
(2)第二輪研究針對PPT動畫的設計與制作,色彩的運用內(nèi)容而展開。在第一輪的研究基礎上,對教學設計進行改進與調(diào)整。動畫的設計與制作內(nèi)容比較多,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內(nèi)容比較多,例如進入動畫、強調(diào)動畫、路徑動畫的實現(xiàn)方法,特別動畫的設計與綜合動畫的運用。第一,在課前安排3位助教,1位負責跟蹤學生的學習記錄,當學生的學習進度條沒有前進時,及時督促學生進行課前學習,對于課前沒有完成學習視頻任務的同學,期末考核中進行扣分。2位助教在論壇里負責組織討論和答疑,及時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并組織大家進行互相解答。對多次幫助同學解答問題的和提出好問題的同學予以表揚,并納入期末考核。第二,在理論課前一天,助教梳理論壇問題,教師設計課堂活動項目放在論壇上,學生可以提前做好準備。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集中15分鐘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部分同學可以自己坐在后面一起討論他們的動畫問題,助教進行指導;部分存在困難需要教師解決的同學坐在前排。剩下時間,各小組開始圍繞各小組課件的動畫進行設計片頭動畫、內(nèi)容動畫和結尾動畫。教師在巡視過程中,分別根據(jù)各小組的課件,指導動畫設計與制作的方法。各小組自己再次嘗試更換不同的動畫及動畫效果參數(shù)。在項目完成過程中,通過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討論、交流、成果展示、學生互評等學習活動,完成內(nèi)化知識,發(fā)展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和實踐運用能力。
反思:在第二輪研究過程中,課前做好數(shù)據(jù)分析,對學習拖延和困難的學生通過手機或QQ及時提醒并提供幫助;鼓勵優(yōu)秀的學生,通過對學生進行干預和激勵,讓學生之間做到互幫互助。在課堂中,針對學生具體的問題進行解決,而不是解決所有問題,就能夠為小組項目的完成提供有效的時間,同時也方便教師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知識運用。翻轉課堂增加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互作用。翻轉課堂強調(diào)學生要學會提出問題,發(fā)表見解;整個學習過程,學生憑借自身的力量提出并解決問題,不再是機械性地完成作業(yè),而是把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教師在雙向互動的協(xié)同學習以及個別學習的指導中,更需要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督促、管理和激勵。
3 數(shù)據(jù)分析與討論
本研究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包括:課前問卷、學生平臺學習記錄、實驗報告、實驗作品、學習反思、課后后測問卷和學生訪談等,利用三角驗證法評估學生的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實踐能力。
3.1 學生多媒體課件技能分析
(1)問卷調(diào)查分析
筆者根據(jù)黃琰的《基于DBR的翻轉課堂實驗教學設計與應用》問卷以及師范生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課程培養(yǎng)目標,從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翻轉課堂的認識幾個維度設計前測問卷和后測問卷。在前測與后測中發(fā)放了53份調(diào)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53份,在后測中發(fā)放了53份調(diào)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5份,問卷的有效率為85%。
在前測問卷中,7.41%的同學知道課件制作的過程,30.04%的同學知道PPT的插入圖片、聲音和動畫,但是85.61%同學認為自己不知道圖片效果、排版和動畫的設置及使用技巧。從后測問卷調(diào)查結果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78.89%的學生認為通過翻轉課堂的學習自己的PPT操作技能有大幅度提高,能夠靈活運用PPT技能制作課件或其他作品;只有2.22%的學生只是為了完成作業(yè)。這說明翻轉課堂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特別是學生對圖片的處理技巧、炫酷的創(chuàng)意動畫制作、排版、圖表以及文字的使用規(guī)則掌握得較好。
(2)學生多媒體課件作品分析
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能力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課程考核的主要目標之一,通過學生的作品能夠全面反映學生對于教學設計的理念以及PPT操作技能掌握情況?!岸嗝襟w課件”作品的學生成績?nèi)吭?0分以上,80—90分有10人,占18.88%,90分以上有3人。多媒體課件作品得分分布如圖1所示。從圖1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在教學內(nèi)容設計方面掌握很好,得分集中在23—25分;在技術性方面23—25分有29人,26—28分有8人,大部分學生課件做得界面美觀,排版美觀、簡潔,動畫運用合理。藝術性得分集中在20—22分,課件設計色彩、風格做到統(tǒng)一,頁面布局合理,課件結構層次清晰,部分同學在制作課件、自己設計模板方面具有一定的原創(chuàng)性。整體來說,學生作品在動畫方面,能夠應用恰當?shù)膭赢?,引導人的視線,突出重點與難點內(nèi)容。在媒體選擇這方面,恰當合理地運用圖像、音頻和圖形,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課件內(nèi)容,在學習導航上具有很好的啟發(fā)性。綜合問卷調(diào)查結果和學生作品得分,說明了學生熟練掌握了PPT操作技能,能夠綜合運用圖形、圖表、圖像和動畫以及字體來設計多媒體課件。學生在創(chuàng)新方面得分集中在6—9分,有4位同學得到9—10分,這說明學生能夠掌握PPT操作技能,但是如何利用圖形、圖表和圖像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還需要自己多練習,畢竟一門課程的學習不是期末就意味著結束,要達到創(chuàng)新,需要學生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和體會,最終形成自己的風格[3]。
3.2 學生信息技術檢索與應用能力分析
在課前通過問卷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72.22%通過檢索無法找到自己的答案,85%是等待課堂上教師幫忙解決或通過QQ在網(wǎng)上詢問教師,79.63%學生都有強烈的提高檢索能力的愿望。經(jīng)過一個階段的課程學習,通過后測問卷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當學生學習遇到問題或困難時,自己開始在網(wǎng)絡上查找正確資料的比率為48.89%;在QQ群問老師或者在平臺討論區(qū)發(fā)帖的學生占11.11%;問同學或室友占37.78%;留著課堂上交流的僅占2.22%,如圖2所示。這些說明了學生現(xiàn)在具有很強的檢索意識,檢索能力明顯提高,能夠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特別是在論壇中,在課程的動畫方面,論壇有很多有價值的帖子,學生通過論壇相互解決問題。同時從對學生的訪談來看,學生都非常喜歡這種基于信息技術的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學生認為這種學習方式不僅僅激勵著他們的學習,調(diào)動積極性,提高他們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同時促進他們思維發(fā)展,學會積極地解決問題。
4 結論
(1)翻轉課堂對于操作技能方面的課程教學效果良好。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對于操作技能課程學生可以邊操作邊觀看,通過課前或課后反復觀看視頻,最終達成學習目標。而這一學習過程正符合操作技能課程的特點,要求學生做中學,學中做,內(nèi)化知識,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課堂通過綜合項目, 在具體情境和案例中綜合應用基本操作技能, 提高學生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在實踐中提高操作技能。
(2)課堂活動設計是翻轉課堂教學能否取得效果的關鍵因素。設計好的課堂活動設計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把課前學習的知識進行知識內(nèi)化。課前的學習視頻就像一顆小珍珠一樣,而課堂的任務就是把珍珠穿成一條漂亮的項鏈。學生在把自己的課前學習知識的小珍珠穿成項鏈的過程中,應用課前知識,實踐課前知識,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制作各種樣式的項鏈。
結束語
翻轉課堂目前在國內(nèi)已經(jīng)廣泛應用在各學校、各學科。關于翻轉課堂的驗證效果各不相同。教無定法,每位一線教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要使翻轉課堂發(fā)揮它的特效,我們不僅僅需要結合本校的學生特點,將現(xiàn)有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本土化,還需要對翻轉課堂的教學活動進行重新設計,對教學評價進行改革。
參考文獻:
[1]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見[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31025.
[2]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試行)[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40527.
[3]黃琰.基于DBR的翻轉課堂實驗教學設計與應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責任編輯:侯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