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
三科教材審查工作情況介紹
□文/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
教材審查是教材建設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確保教材質量的重要保障。受教育部委托,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家工作委員會”)承擔了對教育部組織編寫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以下簡稱“三科教材”)的審查工作,對教材整體質量和水平進行全面把關。下面從4個方面對審查工作情況做一介紹。
教材審查專家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專業(yè)水平直接影響教材審查效果,我們高度重視審查隊伍的組建工作。一是突出審查專家的權威性,制定專家遴選標準,從政治思想、專業(yè)水平、社會影響、實踐經驗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二是突出審查專家的代表性,既有學科專家,又有學科教育專家;既有來自高?;蚩蒲性核膶<覍W者,又有一線教師和教研人員;三是突出審查隊伍的全面性,涵蓋三科教材所涉及的主要學科領域。同時,還聘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民族學、宗教學等領域的專家對教材進行思想政治把關。參加審查的專家共有116人,其中教授、特級教師占90%以上。
教材審查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政策性、科學性和專業(yè)性。對統(tǒng)編三科教材的審查,從根本上就是把教材的政治關、理念關和科學關。
第一,把教材政治關。三科教材意識形態(tài)屬性比較強,對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而獨特的作用,首先審查教材的思想性,以保證教材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確保國家意識形態(tài)安全。
第二,把教材理念關。教材內容的選擇和編排呈現(xiàn)方式是教育教學理念的集中體現(xiàn)。在把好教材政治關的同時,還要看教材反映的教育理念是否正確、是否先進。主要審查了教材是否注重學思結合,是否注重知行合一,是否注重以學生為本。
第三,把教材科學關。教材是為學生成長配置的精神食糧,提供的內容必須科學、嚴謹。主要審查了教材是否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內容是否準確,容量是否適當,難度是否適宜;選材是否是學生終身發(fā)展必備的最基本內容和社會發(fā)展的新成果;編排是否體現(xiàn)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
我們在三科教材審查過程中,完善了審查制度,創(chuàng)新了工作機制,從制度和機制上保證教材審查效果。
三科教材審查首次實行思想政治審查、學科審查、專題審查和綜合審查,全面把好三科教材政治關、理念關和科學關。思想政治審查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傳統(tǒng)教育、國家和國民形象、民族宗教關系、選文選材價值導向等9個方面把關,以保證教材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全面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科審查主要從學科的角度審查三科教材是否符合課程標準,審查教材內容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準確性和適宜性;專題審查主要針對科普選文、歷史地圖、考古文物圖片等內容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進行審查;綜合審查主要是看教材不同學段間的縱向銜接和不同學科間的橫向協(xié)調情況,解決三科教材中存在的簡單交叉重復、同一知識表述不一致等問題。專家工作委員會先后集中召開了24次審查會商會議,共計有900多人次參加審查工作。最后,報國家教材委員會審查通過。
經審查,專家一致認為,三科教材價值導向正確,強化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內容,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統(tǒng)融入、有機滲透,充分貫徹中央精神,體現(xiàn)德育為先、立德樹人的理念;教材的選文選材精當,充分吸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精選貼近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實際的內容,將經濟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方法納入教材,做到傳授知識、啟迪思想和陶冶情操的統(tǒng)一;教材的呈現(xiàn)方式新穎,編排合理,圖文并茂,符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水平。
評審專家組對三科教材具體評審意見如下:
(一)道德與法治教材。能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特點有:一是系統(tǒng)規(guī)劃,充分考慮兒童和青少年身心特點,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顯性和隱性相結合,凸顯價值導向和育人要義。二是選取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優(yōu)秀基因,結合學生成長和國家發(fā)展要求,實現(xiàn)優(yōu)秀文化傳承。三是堅持以學生生活為基礎,圍繞個人、社會、國家和世界等主題選擇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從具體到抽象,引發(fā)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展開思維、體驗情感、付諸行動,突出生活實踐與知識的統(tǒng)一。四是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調查研究、參觀訪問、角色扮演、討論辨析、交流分享、跟蹤觀察、反思探究等活動,引導學生學思并舉、知行合一,努力培養(yǎng)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語文教材。評審專家認為語文教材主要特點有:一是內容豐富,重視價值觀的養(yǎng)成,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將語文所包含的語言教育、情感教育、審美教育和價值觀教育融為一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內容豐富,且體現(xiàn)在教材編寫的方方面面,與語文知識學習緊密結合。二是精選了諸多名家名篇,選文經典,體裁多樣,文質兼美,從兒童文學過渡到現(xiàn)當代經典文學,可讀性強,學生喜歡,適宜教學。三是組織方式合理,以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組織單元內容,人文主題突出思想性,語文要素突出工具性。四是欄目設計多樣,重視閱讀方法和策略學習,寫作、綜合性學習、活動探究等欄目設計各有側重,共同提高學生系統(tǒng)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五是各冊次的封面和插圖的整體版式設計清晰、閱讀導向明確,插圖風格與課文內容契合度較好,插圖符合學生特點和認知水平。
(三)歷史教材。評審專家認為歷史教材主要特點有:一是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將正確的價值判斷融入了歷史敘述與闡釋之中,做到了思想性和科學性的統(tǒng)一。二是對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的領導作用敘述比較全面系統(tǒng),深刻揭示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歷史必然性。三是注重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發(fā)展格局,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
(來源: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