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永國
[摘 要]實踐活動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有效途徑。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開展數學實踐活動,如改編例題,化枯燥為有趣;小組合作,化被動為主動;動手操作,化單一為多樣;學以致用,化書面為動手。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從中獲取數學知識,促使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關鍵詞]學習;知識;實踐活動;方式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06-0023-02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來源于生活,回歸于生活,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數學教學是活動中的教學”。由此可見,實踐活動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有效途徑。下面,我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談談幾種行之有效的實踐活動方式。
一、改編例題,化枯燥為有趣
數學課本上的例題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材料,這些材料打印成文字,讓學生坐在教室里學習,未免有點抽象、枯燥。那么,課堂教學中,教師該如何化枯燥為有趣,讓學生樂學、愛學,從而掌握數學知識,并能觸類旁通呢?我認為應該緊扣教材,以教材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作為素材,對教材問題進行生活化的“包裝”,可以使本來抽象枯燥的內容變得更加有趣,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诖耍處熆梢栽趥湔n時根據教材給出的例題,結合學生生活中熟悉、感興趣的事進行改編,然后進行教學,讓學生覺得自己學習的數學知識都是生活中常見、熟悉的,學習后又能把這些知識拿去解決生活中碰到的問題。這樣一來,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又能促使學生在生活中合理運用數學知識。
例如,教學混合運算中的“小熊購物”時,我根據與之相關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素材,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購物”實踐活動中理解知識、運用知識。首先,我讓學生課前準備大量的物品,在教室內開一個小“商店”;其次,我讓學生準備一些“錢”(根據錢幣的金額準備許多紙張);再次,我讓學生在自由“購物”中認識人民幣的面值,學習數學運算知識。課后,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書本里的知識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值得學習。這樣,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產生了興趣,從而樂學數學、愛學數學。
二、小組合作,化被動為主動
自主探究學習是當今新課程教學理念所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應該是活動,活動是聯系主客體的橋梁,是認識發(fā)展的直接源泉。”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實行開放式教學,讓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的協調之中,積極進行自主探求知識的活動,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認知結構。因此,數學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實踐活動,無疑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好方式。
例如,教學“圓錐體積計算”時,我先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指導每個小組學生用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體作量沙試驗。在小組進行操作實驗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積極思考的學生就主動提出這樣的問題:“在圓柱體與圓錐體不等底不等高的其他情況下,圓錐體體積也是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嗎?”對此,我引導各小組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過對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高不等底的圓柱體與圓錐體體積的轉化,得出“圓錐體體積等于等底等高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的結論。課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指導他們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并適當引導學生,將課堂教學化被動為主動,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盎然,主動參與學習數學知識,對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理解得更加深刻。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表現為不同步性,分析問題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達不出來,再加上數學學科特有的抽象性、邏輯性,使學生更是無從說起。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使他們敢說、愛說,培養(yǎng)學生慢慢學會說話。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不但不感覺累,反而學習興趣高漲,使教學重難、點得到突破,學生學習知識也輕松容易。
三、動手操作,化單一為多樣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年齡小,上課專心聽課的時間少,學習馬虎。為了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教師要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動、愛玩的特征,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學,在動手中獲得直接經驗,通過親身體驗來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師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實踐活動,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都是自己動手找規(guī)律的,從而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促使學生愛上學習數學。
例如,要進行“表內乘法”的整理和復習時,我開展了一次“數學在我們的游玩中”的實踐活動。實踐活動中,我出示游樂園的價格表后,問學生:“你們想玩哪些項目?根據你們的玩法,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由于玩法不同,計算的結果也會不一樣。有位學生說道:“我玩轉馬兩次、碰碰車兩次、自控飛機兩次,一共需要3×2+4×2+6×2=26(元)錢。”另一位學生馬上站起來回答道:“我跟剛才的同學玩的游戲是一樣的,但我只需要16元錢,因為我與另一個同學一起坐碰碰車和自控飛機?!本o接著,我要求每個學生用一張30元的游園券設計出不同的游玩方案。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提出10種游玩方案,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讓他們了解到同一個問題可以有多種解決方法,使他們體驗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讓學生樂于學習。這種實踐性的教學方式,不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
四、學以致用,化書面為動手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來布置作業(yè),將繁雜的數學知識融入學生喜歡動手操作的游戲中,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好地完成作業(yè)。
例如,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我先讓學生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怎樣表示。有學生馬上回答道:“一半?!闭n后我給學生留了一道作業(yè)題:“放學回家之后,將家中的一個蘋果平均分給你的家人。”在第二天的課上,學生把自己的小手舉得高高的,紛紛欲答。這充分說明作業(yè)的布置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的情況,將繁雜的數學知識融入生活實際中,讓學生通過親自實踐,學以致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實踐證明,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布置作業(yè),注重學以致用,能讓學生更喜歡學習數學知識,并有效運用數學知識。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改編例題,化枯燥為有趣;小組合作,化被動為主動;動手操作,化單一為多樣;學以致用,化書面為動手,這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行之有效的實踐活動方式。這樣教學,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 參 考 文 獻 ]
[1] 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曉楠.智者的啟迪(教育學經典名言的智慧)[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3.
(責編 藍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