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軍
岐山縣益店高級中學(xué) 陜西寶雞 722403
唐代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琵琶行》正文第三段中有琵琶女自敘身世的幾句話:“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比私贪娓咧姓Z文必修三教材和教學(xué)用書中沒有關(guān)于“阿姨”的注釋,我細思不解,學(xué)生亦偶有問及此詞意思者,翻閱《古代漢語詞典》、《辭海》、《辭源》等工具書,上網(wǎng)查詢,與同事商討,難以定論,心中總有牽掛。那么到底“阿姨”是誰呢?
市面上許多參考資料把“阿姨”解釋成“老鴇”。的確,在古代倡妓一般不直接和“客戶”聯(lián)系,而是由她們的“經(jīng)紀(jì)人”老鴇來做這方面的工作。老鴇既是妓女的剝削者,也是妓女權(quán)益的保護者,在身份上又是長輩。一般,老鴇稱妓女“女兒”,妓女亦喊老鴇為“媽媽”??墒窃僖幌?,老鴇死了,會影響一個藝妓的生涯嗎?老鴇死了,妓院就會關(guān)閉嗎?只要琵琶女仍然很紅,色藝俱佳,能夠幫助妓院賺很多錢,有利用價值,下一任老鴇不會讓她嫁給商人的。
有的文章認為是“母親”的意思,因為這兩句上句是說家庭的變故,下句是說琵琶女本人隨著歲月的流逝而容顏衰老。前有“弟走從軍”一事,后自然說的是母親。又說在《金瓶梅》里有許多妓院都是“家庭經(jīng)營制”。原因不外乎兩個:窮,笑貧不笑娼。而且從琵琶女自述中也隱約看得出她們家也算是“家庭經(jīng)營式”妓院,所以,“阿姨”是老鴇,也是琵琶女的“親娘”。可我考慮,有弟有母何必為藝妓?既為藝妓必是家庭慘淡,那么多年以后琵琶女又怎會反過來再受家庭變故的影響?再說,人情之中,極少有親爹親娘會把自己的骨肉推向火坑,坐而收利呢?一本《金瓶梅》顯然不能夠佐證此悖于情理的推論。且唐代對母親的稱呼中也沒有“阿姨”一詞,既是母親,何稱“阿姨”呢?
又有人根據(jù)兩部記錄唐代教坊制度的書,一本是唐 崔令欽的《教坊記》,另一本是唐 孫的《北里志》,得出:“弟”,就是指《教坊記》所言“香火兄弟”之“弟”,即琵琶女之結(jié)拜之“妹”;“弟走從軍阿姨死”之“阿姨”是指“假母”。詩中琵琶女稱“假母”為“阿姨”正是對“母輩婦女的尊稱”。可是,既是“香火兄弟”、“假母”,又何以能影響琵琶女的生活呢?一個藝妓的命運與其結(jié)拜姐妹及其所認假母息息相關(guān),這也經(jīng)不起推敲。
一些學(xué)生用書解釋此句為“兄弟去參軍,姊妹已死去,時光流逝自己容顏衰老?!边@種解釋更是難以理解,再怎么“阿姨”也不會是琵琶女的姊妹!憑我們的常識,我們也應(yīng)該認為“阿姨”是“琵琶女”的長輩?!豆糯鷿h語詞典》、《辭海》、《辭源》的解釋也相同,稱母的姐妹為“阿姨”,即就是娘姨。但如果“阿姨”是娘姨,同樣不好理解,古代社會一個嫁出去的沒有社會地位的女子的存亡,能關(guān)照影響到外甥女的人生命運嗎?既然能,又怎么會讓外甥女做了藝妓?
列舉分析了這么多,每一種解釋都有點道理,也都會有不通不實之處,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聯(lián)想到中國古代詩歌作品中常用夸張渲染的手法以突出形象、深化主題的特點,我大膽假設(shè)一下,“弟走從軍阿姨死”這一句應(yīng)該是襯句、是虛寫,應(yīng)該是無實際意義的,是詩人的想象夸張,用來渲染突出琵琶女命運的悲慘,為下文“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做好鋪墊的;其下句“暮去朝來顏色故”是主句、是實寫,是琵琶女現(xiàn)實的情況。如果我們這樣思考,那么上下兩句關(guān)系與“阿姨”就好理解了。主句“暮去朝來顏色故”應(yīng)該是寫隨著歲月的飛快流逝,她的容顏已老,不再是妓院的紅牌,也就沒有了賺錢的價值,就被打發(fā)了出去,這是一個妓女命運發(fā)展的必然道路,這是現(xiàn)實的。有人也許會問琵琶女是藝妓,其彈奏技藝極為高超“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常教善才服”,應(yīng)該說年齡愈大,技藝愈醇,怎么其命運會和顏色的衰老有關(guān)呢?其實,一般情理而言,不太會有純粹的藝妓。所以上句“弟走從軍阿姨死”,主要是渲染琵琶女命運的悲慘,以造成一種凄涼的氣氛,是為了進行陪襯,突出琵琶女年長色衰后的悲慘命運,其本句的意義并不實不大。簡而言之,“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边@兩句可以這樣理解,“家里早就沒有什么可以依靠的親人,而又隨著歲月的流逝,容顏已老,姿色已失?!?/p>
細思教材和教學(xué)用書的編者們,不去注釋這個詞語,確實很有見地,也是用心良苦。何況我們不知此詞確切意思,難道影響了我們對詩歌思想性和藝術(shù)美的領(lǐng)悟與欣賞 略去不注,大處著眼,就不會陷于字斟句酌的迂腐中去了,這不正是教學(xué)的主次與取舍之道的一個方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