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啟威
個性化學習:一種樸素的教育回歸
陸啟威
教育需要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要讓學生在“本我”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個性化學習是獨立的學習,是自由的學習,是積極的學習。獨立的學習注重的是學生堅持以自己的方式探究世界;自由的學習強調(diào)的是學生心性的解放;積極的學習關注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與訴求。
個性化學習;教育回歸;學生成長
一直以來,我很看重教育的樸素真理和人文情懷,也常以生命的視角去關注當下的教育改革和教學實踐。遺憾的是,我們好像總在追求教育的各種創(chuàng)意和翻新,卻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教育的應有之義和本真訴求。教育是什么?教育為什么?這需要我們在教育實踐和研究中不斷地追問和反思。杜威說:“教育是喚醒。”就是喚醒學生內(nèi)在的認知潛能和發(fā)展需求。“教育是為了成全。”成全學生的自我發(fā)展,讓學生成為他自己,成為不可替代的“那一個”。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引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認知,讓學生在“本我”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學習和有個性地生長。
回顧多年的教改歷程,教師們對個性化學習并不陌生,尤其是21世紀以來,伴隨著新課程改革,個性化學習的理念和主張一直甚囂塵上,儼然成了教育實踐和理論研究上的熱詞。比如,“以人為本”“差異性教學”“主體性教學”“自主性學習”“特長教育”等等教育思想和教學行為都是個性化學習在不同層面上的演進。除此之外,更有一些地區(qū)和學校相繼推出了校本化課程、班本化課程、生本化課程,主張“為每一個學生設計課程”,力求在個性化學習上做出一番卓有成效的實踐和探索。但十幾年過去了,個性化學習依然不見實質(zhì)性的行動和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很多教師對個性化學習的理解僅止于字面意義,缺乏心理學層面的把握和認識,只是想當然地認為,個性化學習就是“把課堂交給學生”“不干預學生的學習活動”等諸如此類。其實不然,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有特定的內(nèi)涵和品質(zhì),也有特別的規(guī)定和要求,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特定的土壤和機制。
首先,個性化學習是獨立的。加拿大教育專家馬克斯·范梅南曾說過,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唯有獨立行走,人才不會失去自己,并找到自己的彼岸。很顯然,獨立性是個性的本質(zhì)屬性,沒有個體的獨立就沒有個性的存在。同樣,個性化學習,必然是獨立學習,或者說,人的學習個性只有在獨立學習的基礎上才能夠真正確立起來,并顯出個體學習的潛在價值和獨特優(yōu)勢。個性化的獨立學習,需要確立“自我”認知觀,嘗試以自己的行為和方式去探索未知世界,堅持自己獨立的認知和判斷。當然,獨立學習并不排斥向他人學習,但學習他人是為了更好地改進和完善自己的認知,而不是盲目地接受他人的觀點,更不能放棄自己的主張,讓他人的思想占領自己的頭腦。唯其如此,才能在不斷的認知和學習中,發(fā)掘出自身的潛質(zhì)和優(yōu)勢,并最終開辟出屬于自己的嶄新天地。比如,德國數(shù)學家高斯從小學到大學,一直被認為是用自己頭腦行走的人,他從不迷信學術權(quán)威和已有的定論,善于在常式中求變,顯出自己特有的學習個性和思維品質(zhì)。正是這種獨立的學習和研究品質(zhì),讓高斯在大學二年級時,就發(fā)現(xiàn)了十七邊形(正多邊形)的尺規(guī)作圖法,解決了兩千年來懸而未決的難題。大國工匠張冬偉,是一位來自焊接一線的普通工人,硬是憑借自己的鉆研精神,一次次推翻了前人的經(jīng)驗和做法,創(chuàng)造了液化天然氣焊接史上的奇跡。那么,如何才能促進學生的獨立學習呢?很多學校都進行過這方面的實踐和探索,也形成了不少可行的經(jīng)驗和做法。比如課前預習,這方面做得好的有南京東廬中學的講學稿,山東昌樂二中的導學案,還有在線即時性作業(yè)及翻轉(zhuǎn)課堂等,這些設計和做法都在最大限度地開放學習資源,讓學生在課外相對獨立的環(huán)境里自我學習、自行探究。此外,開展學科項目學習也是一個有效的途徑,比如“觀察月相變化”“研究三國演義里的人物性格”等等,讓學生在長效的不間斷的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獨立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個性化學習是自由的。個性生成于自由,自由孕育個性??梢哉f,沒有自由就沒有個性,更沒有個性化的學習和發(fā)展。世界上,沒有不是自由的個性,但卻可以有不是個性的自由。個性的發(fā)展需要呼吸自由的空氣,但卻不是有了自由就一定有個性的發(fā)展。那種漫無目的、無所事事的自由,是無助于生命的成長和個性的發(fā)展的。個性化的自由不是肆意蠻干、信馬由韁,也不是不聞不問一切任由學生的性子來。個性化的自由必須有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有助于學習質(zhì)量的提升。時下,常見一些學校的課堂,在教師退出講臺后,學生確實自由了,也顯得異常輕松和愉悅,但遺憾的是,伴隨著這種自由,有些學生卻不知道要干什么了,大家是你瞅著我,我看著你,面面相覷,不知所措。還有一些學生,他們的確活動開了,但他們說的和做的都不是用在學習上,而是尋著機會東拉西扯、自娛自樂。很顯然,這樣的自由不是我們想要的,也是我們需要極力克服并改變的現(xiàn)狀。那么,如何讓自由變得有效呢?其實,有效的自由是生長的,是有生命質(zhì)感的。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一定是自醒、自悟和自覺的,既有生命的蠕動,更有思維的張力,是一種情緒的釋放和生命的自覺成長。為此,這種自由不是對學生思想的放縱,而是對學生心性的解放和靈魂的舒展,是引發(fā)學生最大可能地發(fā)掘自身潛能,最大限度地成就自身的生命高度。這種自由,不是沒有要求,而是更有要求,讓學生有明確的目標和任務,讓每一個學生都非常清楚地知曉自己該做什么,能做什么。學生的自由只是在于怎么做和做的過程,在于研究視角的多樣和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置身這樣的自由場域,學生的學習才可能是自主的、個性的和有效的。
個性化學習是積極的。個性化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心理訴求,也是一種自覺的行為和表現(xiàn)。毋庸置疑,積極性是個性化學習的重要品質(zhì),也是促進個性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喚起學生積極的學習欲望和訴求,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要讓學生想學習,讓學生對學習有一種強烈的愿望和期待,這是積極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否則,一切個性化學習和學習的個性化都無從談起。因此,在每一次組織學生個性化學習時,教師不妨捫心自問:這樣的學習內(nèi)容學生期待嗎?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喜歡嗎?這些需要研究的問題征求過學生的意見嗎?如果這些問題都沒考慮清楚,或者說,沒有尊重學生的意見和選擇,學生又怎么會有興致和熱情去學習和研究呢?如何喚醒學生積極的認知心理,讓學生從沒有興趣到有興趣,這是很見教師功力的,也是教師必須解決的困境。貝克漢姆小時候是很不喜歡足球的,但在每次父子“對抗”時,父親總是能傳遞出足球的游戲精神,讓小貝克漢姆能夠時時感受到足球魔幻般的魅力,并慢慢喜歡上了足球。錢偉長中學時數(shù)理學科總是不及格,但在教師的開導下卻對科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王淦昌初入清華時,因葉企孫的幾句點撥,毅然轉(zhuǎn)學了早已放下的物理學專業(yè)。這些,都充分說明了一個問題,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可以激發(fā)出來的,個性化學習需要教師的激勵和喚醒,能夠讓學生想學習、愛學習,這是為師者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師矢志不渝的職業(yè)追求。
G420
B
1005-6009(2017)74-0074-02
陸啟威,江蘇省無錫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江蘇無錫,214001)教研員,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