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特殊教育學校 吳國華
習作歷來是聾校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鑒于聾生存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缺陷,因此教學的方法也就成為了決定質量的重要因素。嚴格來說,小學聾生與普通小學生有著同樣的興趣愛好和活潑天性,尤其是對游戲或玩具的興趣,并不會因生理缺陷而降低。然而,小學聾生教學卻要比普通小學生教學多付出一倍的努力,因此,加大習作教學的趣味性,充分利用聾生活潑、好動的天性,寓教于樂,隱藏教學的本質,將教學融入于游戲或活動之中,培養(yǎng)聾生的習作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此進行了探討。
在實踐中很多教師發(fā)現(xiàn),聾生的作文要么敘事不清,要么用詞錯誤,要么內容直白,很難達到習作教學的目標要求。究其原因,是由于聾生的聽力受阻,導致形象思維狹窄,對詞語或文本含義的理解過于簡單,導致他們在寫作文時只能結合自己的理解用詞或撰寫文本,從而降低了作文質量。此外,由于聾生的信息接收能力較弱,在一堂課的學習中,假設普通小學生能夠吸收80%以上的信息量,而聾生接收的信息量則可能不足半成甚至更低,而這也是導致聾生作文能力弱的重要因素。為改變這一狀況,教師需要加大課文的詮釋力度,除了常規(guī)的默誦課文,釋義課文詞語、文本和內容的含義之外,還需將課文改編成為游戲,讓聾生參與其中,通過游戲體驗課文的詞語或文本含義,幫助他們加深對課文信息的理解,從而寓教于樂,提高聾生的習作能力。
以“老山羊請客”一課為例,在課堂教學后,筆者帶領學生們在操場上開展了與課文相關的游戲。
游戲目的:讓聾生掌握不同詞語的更多含義,提高對詞語和文本的理性認識,了解課文中出現(xiàn)的五個小動物更多的生活習性。
游戲設計:選擇5名學生分別扮演小猴子、大公雞、小灰兔、小花貓和大熊貓,將其他學生分成三個小組,輪流扮演老山羊,由筆者做裁判。
道具選擇:課文中僅出現(xiàn)了竹子、桃子、小蟲、白菜和魚五種食物,而為了讓學生們通過游戲了解不同小動物的更多習性,筆者在游戲中加入了其它道具,其中包括竹筍、竹葉、谷子、麥粒、蘋果、香蕉、胡蘿卜、油菜、玩具老鼠和香腸。
游戲過程:將道具混放在一起,讓三個小組輪流選出五個小動物各自愛吃的食物,并將食物放在扮演小動物的學生面前,由筆者做裁判,最后評定哪一組做的又快又好。
游戲結束后給予學生們指導,同時列出正確答案:
小猴子:桃子、蘋果、香蕉
大公雞:小蟲、谷子、麥粒
小灰兔:白菜、胡蘿卜、油菜
大花貓:魚、老鼠、香腸
大熊貓:竹子、竹筍、竹葉
最后為學生們布置課后寫作任務:寫一篇與課文相同題目的作文,將游戲過程寫下來,同時思考五種小動物還喜歡吃哪些食物,將自己的見解寫入作文。
分析:在上述教學實例中,游戲的意義主要表現(xiàn)于三個層面:一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提高對課文中詞語和文本的認識,從而為習作打下基礎;二是隱“要寫”于形,通過游戲的媒介作用,為聾生的習作提供素材,使他們有話可說,并有事可寫;三是通過游戲培養(yǎng)聾生的形象思維,使他們對不同小動物的形象有著更為理性的認識,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敘事能力。
從聾生的層面來看,無論是先天還是后天造成的聽力受阻,如果短期無法治愈,則都會對他們的語言表達產(chǎn)生影響,從而加大了他們溝通障礙。在這樣的狀況下,習作能力顯得更為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聾生溝通的主要媒介,因此,讓聾生的作文能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意圖,對他們的成長而言意義深遠。那么,如何才能使聾生的作文語言更準確、更簡練,進而更接近藝術性?為此,教師可讓聾生根據(jù)課文用文本描述的形式來設計游戲,以此來培養(yǎng)聾生的習作能力。
如“小猴子下山”一課,課堂結束前,筆者引導學生們設計與本課相關的游戲劇本。考慮到聾生的特殊性,筆者采用了板書提問、學生寫答的引導模式。
板書:結合課文的段落劃分,游戲的過程可分為幾個環(huán)節(jié)?各個環(huán)節(jié)的主題分別是什么?
學生寫:游戲過程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各個環(huán)節(jié)的主題是:①小猴子掰玉米;②小猴子摘桃;③小猴子摘西瓜;④小猴子追小兔。
板書:游戲中需要用到哪些道具?
學生寫:玉米、桃子、西瓜、小兔,以及四個場景中需要用到的其它道具。
板書:游戲中是否需要臺詞?
學生寫:需要小猴子的自言自語。
板書:游戲過程的設計?
學生寫:讓同學們輪流扮演小猴子,分別設計自己的臺詞,并自由選擇不同的游戲順序。
板書:將剛才的問答在課后整理成為游戲劇本,同學們可自由發(fā)揮想象力,加入更多游戲環(huán)節(jié),最后將劇本以作文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如此,通過這樣的引導,一方面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的寫作興趣,另一方面師生的文本交流也為他們寫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從而充分體現(xiàn)了隱“要寫”之形、彰“樂寫”之實的教學理念,提高了教學的質量。
總之,小學聾生習作教學的要點在于文本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寫作興趣的激發(fā),只有充分把握住兩個要點,才能真正提升習作教學的有效性,讓聾生在文本的海洋里暢游,認識自我和世界,形成健康心態(tài),推動著他們不斷成長。
【1】吳小燕.讓聾生“寫”起來——淺談聾校小學語文課堂之作文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36)
【2】洪春華.聾校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及解決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