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琇??
賽珍珠與羅慕士分別在20世紀30年代和80年代“直譯”了中國經(jīng)典小說《水滸傳》和《三國演義》,體現(xiàn)出貼近原文、忠實傳達漢語文化內涵的共同特點,但存在明顯“差異”。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典型方面:專有名詞的轉化、連動結構的處理、提示語的添加和注釋的使用。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賽譯努力再現(xiàn)原語表達及文化意象在漢語讀者中產(chǎn)生的反應和效果,而羅譯在貼近原文語言結構的基礎上相對靈活,較多考慮目標語讀者的接受能力。本研究顯示:對外譯介中國經(jīng)典文學,同樣是積極保留原語文化的“直譯”,在不同的時代呈現(xiàn)出對“接受度”不同的關注點,不同表現(xiàn)形式也反映了時代特征。
中國文學;直譯;差異性;時代因素;賽珍珠;羅慕士
H059;I207.41A011411
一、 引言
賽珍珠于1938年赴瑞典斯德哥爾摩領取諾貝爾文學獎,在瑞典皇家學院發(fā)表題為《中國小說》的演說時,同時提及的兩部小說就是《水滸傳》和《三國演義》。這兩部中國文學經(jīng)典常被并列提及,筆者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兩者共同的特點是包羅萬象,對于透視中國歷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端疂G傳》被視為漢語文學中最具備史詩特征的作品之一,《三國演義》被稱為“中國的荷馬史詩”。而賽珍珠和羅慕士正是分別將兩個譯本推向全球的重要學者,兩個譯本共同的特點是都采用了“直譯”,且在英語讀者群中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亞馬遜網(wǎng)站(www.amazon.com)上讀者對賽珍珠譯本的評論中,有“出色”(terrific)、“精彩”(splendid)的褒揚詞語。評價羅譯中頻繁出現(xiàn)的字眼是“優(yōu)秀”(great,excellent)、“帶來樂趣”(pleasure)等。因此有必要研究譯者采取的翻譯方法和具體表現(xiàn)方式。
《水滸傳》有賽珍珠、杰克遜、沙博理和登特楊的四個英譯本,《三國演義》也有羅慕士和鄧羅兩個全譯本,賽譯、羅譯與各自的平行譯本相比,都體現(xiàn)出忠實傳達原文漢語文化內涵的特點。賽珍珠和羅慕士的翻譯對我國文化經(jīng)典文獻的對外推廣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國內專門探討賽珍珠《水滸傳》翻譯的論文,據(jù)統(tǒng)計只有94篇,重點分析羅譯《三國演義》的論文也僅有80篇,而且深度仍有待提高。此外,同時討論《水滸傳》和《三國演義》翻譯,將兩者進行比較的研究在國內更是缺乏。本論文選取《水滸傳》的賽珍珠翻譯與《三國演義》的羅慕士翻譯進行對比,雖然不是針對同一原著,但是兩位譯者翻譯的都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采用的翻譯方法都是“直譯”,由于兩位譯者處于不同的時代,他們的翻譯又有著明顯的不同之處,下文將分析“直譯”在不同時代的表現(xiàn),以期對中國經(jīng)典文學外譯有所啟示。
本文選取的“直譯”的定義來自于彼得·紐馬克,“直譯”即譯出語的語法結構轉化為譯入語中最接近的對等結構,但詞語依然是在脫離語境的情況下被單獨加以翻譯①。直譯可作為翻譯過程中的第一步,通過先嘗試直譯發(fā)現(xiàn)翻譯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直譯”與“逐字翻譯”(wordforword translation)不同,“直譯”所說的對應不僅限于字詞層面,還可以是句子或者更長的語言單位層面。紐馬克認為直譯是最基礎、最重要的翻譯技巧。直譯是許多譯者往往試圖避免,但又最終不得不使用的方法,因為一開始看來陌生的表達方式后來又證明是能夠為譯入語讀者所適應和習慣的、甚至喜歡的It is what one is trying to get away from, yet one sometimes comes back to it with a sigh; partly because one has got used to the sound of what at first seemed so strange and unnatural. 見Peter 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p. 70.。所以不難理解,中國文學的外譯中,直譯成為使用較為普遍的方法。
董琇:中國文學外譯中“直譯”表現(xiàn)形式的差異性及時代因素
二、 賽珍珠與羅慕士“直譯”的相似之處
賽譯與羅譯相似,總體都使用貼近原文漢語的表達方式,以此傳遞語言背后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習俗風尚、審美心理和精神氣質,即“直譯”的方式。他們直譯的相似之處較為集中地體現(xiàn)在稱謂翻譯、夸張數(shù)量詞翻譯、成語翻譯和詩歌翻譯四方面。
對話中的稱謂最能映射出不同民族語言的特色,遇到中國典型的“貶己尊人”式的稱呼時,賽與羅都按照中國人的習慣直接譯出。例如為了表現(xiàn)中國自古克己復禮的傳統(tǒng),對于“大人”的稱呼,賽珍珠直譯為“the honorable one”;而“大王”,羅慕士的處理相似,大多是用“Your Highness”或者“His Highness”。
漢語中的另一典型表達是好用大數(shù)量詞“萬”、“千”表示程度之深,如賽將“萬望(盡情剖露)”譯為“ten thousand times do I hope”;“(雖)萬死(無恨)”,羅用了類似的方法,保留原有數(shù)量詞用“ten thousand deaths (would cause me no regret)”忠實譯出“萬死”,傳達中國人用大數(shù)量詞強調程度高的特點。具體請見下文的例1和例2。
例1:宋江道:“幸得高士指迷,拜謝不淺。倘蒙先生見教,實感大德。唯恐上天見責之言,請勿藏匿,萬望盡情剖露,休遺片言?!保ā端疂G傳》第七十回)
賽譯:Sung Chiang answered, “Ten thousand fold happiness is it that we have such wisdom to lighten our darkness, and great is our destiny to have met it. If we can be so taught, then will we be grateful truly for so great a favor. But if there is any rebuke from Heaven I pray that it be not hidden from us. Ten thousand times do I hope that every word will be told in fullest meaning and not a whit be lost.”本文中所有賽珍珠《水滸傳》的翻譯實例均取自:Pearl S. Buck, All Men Are Brothers, New York: The George Macy Companies, Inc., 1948.
例2:郃曰:“大丈夫舍身報國,雖萬死無恨。”(《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回)
羅譯:“A man of action risks his life for his kingdom. Ten thousand deaths would cause me no regret,” Zhang He responded.本文中所有羅慕士《三國演義》的翻譯實例均取自:Moss Roberts, Three Kingdoms (Book IV),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Changsha: Hun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0.
此外,成語翻譯不少涉及文化意象的傳達,賽和羅都做了忠實呈現(xiàn),以向西方讀者介紹中國的歷史、傳統(tǒng),傳播漢語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如下面例3和例4都用“牙齒”的意象來比喻。對于成語“不足掛齒”,賽的直譯使讀者體會到漢語特有的語匯結構及思維特點,有“words”一詞的提示,西方讀者能夠理解,不會產(chǎn)生歧義。而對于成語“唇亡齒寒”,羅同樣使用直譯,保留了“唇”和“齒”的形象。并且翻譯這兩個短語時,兩位譯者都是結合該短語的前一語句通盤考慮,一起加以翻譯的,因此讀起來較為順達。
例3:和尚道:“賢妹,些少微物,不足掛齒。”(《水滸傳》第四十四回)
賽譯:“Good Sister, so small a thing as this need not hang upon the teeth in words.”
例4:中書丞華覈奏吳主孫休曰:“吳、蜀乃唇齒也,唇亡則齒寒?!保ā度龂萘x》第一百十九回)
羅譯:At the time, the deputy imperial executive, Hua Jiao, petitioned the ruler of Wu, Sun Xiu: “Wu and Shu depend on one another as lips and teeth. ‘Without the lips, the teeth grow cold.”
回末詩贊翻譯中,賽與羅相似,還原了漢語的對稱詞組或分句,使用了較多平衡結構。他們都“不放過”幾乎每個字眼,再現(xiàn)原文對仗詩句的對稱平衡之美,與漢語詩歌起到“意義和功能”上的“對等”,如例5和例6,賽、羅還努力在詩歌末尾形成對對押韻關系,如“caught”和“sought”、“hands”和“hands”。
例5:計就玉京擒獬豸,謀成金闕捉狻猊。(《水滸傳》第五十四回)
賽譯:Truly it was as though in the City Of Jade a fabulous beast were caught, it was as though in the City Of Gold a faery lion were sought.
例6:漢家城郭已非舊,吳國江山將復更。(《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九回)
羅譯:The towns and walls of Han were in new hands; The hills and streams of Wu would soon change hands.
三、 賽珍珠與羅慕士“直譯”的差異之處
譯者由于翻譯目的、時代背景有所不同,在表現(xiàn)手法上同時也顯示出差異性,羅慕士與賽珍珠的“直譯”相比,相對較多考慮到譯文是否能為英語讀者較為順利地接受,因此雖然努力保留原文表達形式,但在必要的時候,也會顧及譯文的“可讀性”。圖里對翻譯規(guī)范的描述中,將“充分性”(adequacy)與“可讀性”(acceptability)并提,指出譯者如果遵循趨向原語的規(guī)范,譯文就是“充分的”,而遵循趨向目標語的規(guī)范,譯文就是“可讀的”。[1]5657紐馬克在定義交際翻譯時,也涉及“可讀性”的標準,即內容和語言能被讀者較好理解和接受。交際翻譯試圖以語言和內容都易于目標語讀者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準確傳達原文的語境意義。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nder the exact contextual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in such a way that both content and language are readily acceptable and comprehensible to the readership. 見Peter 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p. 47.但是“充分性”與“可讀性”并非完全是此消彼長的關系,“可讀性”也不是交際翻譯的獨有特征,貼近原文結構的語義翻譯也可能具有較強的可讀性。賽珍珠的《水滸傳》翻譯和羅慕士的《三國演義》翻譯都采用“直譯”方法,表現(xiàn)出貼近原文的特征,但譯文的可讀性有所不同。當然羅譯雖然關注到“可讀性”,但是仍然把“充分性”放在首要地位。下面本文從專有名詞的轉化、連動結構的處理、插入語的添加和注釋的使用四個典型方面作逐一分析。
1. 專有名詞的轉化
對于專有名詞,賽在更多場合卻傾向于直接譯出,例如“龍香”賽譯為“dragon incense”,這是對原文不折不扣的“臨摹”,賽珍珠希望保留漢語的原汁原味。如果羅譯,就可能會處理為“royal incense”,因為“龍香”就是“御香”。還有兵器“滾刀”、“火炮”,賽都直譯翻譯為“whirling knives”和“fire bombs”,如下面第7例,而如果羅譯,就可能譯為“hobbing cutters”,“cannon balls”。因為與賽譯相比,羅譯在重現(xiàn)原文漢語語言組織、語體風格、文化內涵的同時,也注重譯文的接受效果,在忠實于原文的前提下,使得讀者閱讀起來少花些氣力。如“青囊”、“沙場”,羅分別譯為“the book of cures”和“fighting fields”,如果賽珍珠來直譯,就可能會逐字譯為“black bag”和“sandy shores”,這兩個詞恰巧在英語中都有特定含義,“black bag”在英語中表示“a physicians stock of drugs”,即醫(yī)生存放藥物的袋子,與青囊的原意“古代醫(yī)家存放醫(yī)書的布袋”有所不同,而 “sandy shores”指“海灘”,與“沙場”的原意“平沙曠野的戰(zhàn)場”有所差異,筆者推測譯者本著讓讀者不誤解重要漢語概念的意圖,做了此類處理。因為“青囊”、“沙場”是敘述中國古代醫(yī)術和戰(zhàn)事常會提及的詞語,應當讓讀者形成正確的第一印象。而例8中的“劍鼓”,羅稍作加工,譯為“war drums”,如果賽就會使用“sword drums”。上述的出發(fā)點體現(xiàn)了羅對目標語讀者接受力的考慮,但羅仍然再現(xiàn)了漢語詞匯的偏正結構。當然羅譯處理的同時就無法讓讀者體會到漢語好用顏色、物質等具體的細節(jié)詞塑造生動形象的特征。
例7:呼延灼選得鐵甲三千副,熟皮馬甲五千副,銅鐵頭盔三千頂,長槍二千根,滾刀一千把,弓箭不計其數(shù),火炮鐵炮五百余架,都裝載上車。(《水滸傳》第五十四回)
賽譯:First he chose out three thousand suits of armor and of armor for horses he chose five thousand, of brass helmets he chose three thousand, of long spears he chose two thousand, of whirling knives one thousand, and of bows and arrows he took a countless number. Of fire bombs he took five hundred complete sets and he put all upon carts.
例8:遜方欲出陣,忽然狂風大作,一霎時,飛砂走石,遮天蓋地。但見怪石嵯峨,槎椏似劍;黃沙立土,重疊如山;江聲浪涌,有如劍鼓之聲。(《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
羅譯:But when Lu Xun tried to get out, violent winds came up from nowhere. Instantly, streams of sand and stone covered the sky and the ground until all Xun could see were monstrous rocks sawing the air, jagged like sword blades, and the relentless sand heaping up and rising into mountains. The voice of the river rumbled and rolled like the beating of war drums.*
* There is a powerful description of the noise caused by the rolling of boulders on the floor of the Yangzi in John Herseys A Single Pebble (New York: Knopf, 1956), p.43.
羅翻譯不少中國特有的概念、如地名時,在盡量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巧妙地利用了西方文學中近似于東方的敘述方式和接受模式進行類比,以使目標語讀者愉悅地接受似曾相識但又新鮮的信息。亞馬遜網(wǎng)站上有一位讀者說,“讀《三國演義》就好比第一次一頭栽進《伊利亞特》,不少奇怪的名字和反復出現(xiàn)的程序化的行為,與西方史詩有形式上的相似性,內容上看,展現(xiàn)了軍事戰(zhàn)爭和政治斗爭,就像《伊利亞特》中的女性人物與《三國演義》中的女性人物都是犧牲品和性對象,最終導致男性主人公的毀滅”。根據(jù)亞馬遜網(wǎng)站的讀者評價,讀者對羅譯的最多評價是“容易明白,節(jié)奏明快,并總有情節(jié)在不斷往前發(fā)展”。他對于中國文化的熱愛和對于原文漢語表達方式的保留頗具“理性”。賽的翻譯如同原文漢語的“拷貝”,直接“移植”了許多漢語的詞匯、詞組到英語中,通過盡量保留漢語的句子結構、語序、文化意象來傳達中國人的文化心理和思維習慣。對于賽譯,亞馬遜網(wǎng)站上代表性的評論有,“賽珍珠進行的是逐行對照式的翻譯,當西方讀者閱讀時,感覺仿佛在讀漢語”。但是盡管如此,賽譯仍然擁有大量讀者,這或許是因為當時西方國家對于中國存在一種“烏托邦式”的想象,對于中國文化及作品有一種強烈的了解欲,這種欲望超越了閱讀的辛勞。
2. 連動結構的處理
動詞連用是漢語的典型語法現(xiàn)象,而英語中好用名詞、介詞、副詞等結構來替代或者直接省略一些動詞的使用。在《三國演義》中,對話的提示語中多次出現(xiàn)“報道動詞韓禮德(M.A.K. Halliday)將英語中報道動詞分為四類:廣義的報道動詞(say)、提供和命令的動詞(如 offer, request)、具有一定環(huán)境或其他語義特征的動詞(如 threaten, agree) 以及具有其他內涵與報道動詞相關的動詞(如thunder, yell)。見M.A.K. Halliday,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這里我們也借用英語中的報道動詞概念來類比漢語中的報道動詞如“吩咐”、“奏”、“責”等。+曰”的連動結構,在《水滸傳》中,對話的提示語中多次出現(xiàn)“報道動詞+道”的結構,賽大量保留原文兩個動詞,將“道”也用“saying”忠實譯出,而羅除了部分句子直接譯出連動的兩個動詞,更多場合傾向于承前省略動詞“曰”,只譯出報道動詞,請見以下兩例。
例9:戴宗分付李逵道:“于路小心伏侍先生。但有些差池,教你受苦?!崩铄拥溃骸八土_真人一般的法術,我如何敢輕慢了他?”(《水滸傳》第五十三回)
賽譯:And Tai Chung made command to Li Kuei, saying, “Upon the road take care of the teacher, for if anything happens amiss, you shall suffer for it.” Li Kuei answered, saying, “He is just as learned in magic as The Holy One, and how can I treat him lightly?”
例10:姜維奏后主曰:“司馬師新亡,司馬昭初握重權,必不敢擅離洛陽?!保ā度龂萘x》第一百十回)
羅譯:Jiang Wei petitioned the Second Emperor: “Sima Shi has died, and Sima Zhao has taken power. He will not risk leaving Luoyang。”
例9中的“……分付……道”和“……道”,賽分別用了“made command … saying”和“answered, saying …”,其實賽譯中“saying”之前的動詞為報道動詞(詞組),已表達了“道”的概念意義,但賽珍珠還是加上了“saying”來對應“道”,這是為了復現(xiàn)漢語“動詞連用”的特色結構,這種情況具有典型性。有些原文未出現(xiàn)“道”處,如“問一聲”、“傳令”,賽也用了“asked … saying”、“gave a command, saying …”的形式,在英語中模擬漢語的表達習慣,因此不難理解為什么賽譯中“saying”的出現(xiàn)次數(shù)很高。而例10中的“奏…曰”,羅譯只用了一個動詞“petition”直譯“奏”,省略了“曰”,文中此類動詞連用不少都做了相似的處理,如“昭責后主曰”,羅同樣只保留報道動詞“責”,譯為“Sima Zhao condemned the second Emperor to his face”,他可能認為前一個報道動詞已經(jīng)包含了“曰”即“說”的意義,從現(xiàn)代英語簡潔的標準看,“saying”(曰)可以省略。使用AntConc軟件對賽譯、羅譯“報道動詞+saying”的用法分別進行統(tǒng)計,見以下兩表。
據(jù)統(tǒng)計,賽譯中“asked+saying”、 “cried out+saying”和“answered+saying”的出現(xiàn)頻率居于高位,還使用了“made report+saying”、“exhorted+saying”、“commanded+saying”、“called out+saying”、“thanked+saying”, “cursed+saying”, “rebuked+saying”、“interrupted+saying”等類似結構的表達,“saying”之前均是與說話意義有關的報道動詞,而且總體這些動詞在譯文中的重復率較高。統(tǒng)計羅譯全文中“報道動詞+saying”的使用,該結構有35種,而賽譯中有76種,羅還不到賽的二分之一。再看下面一對例子,更能明顯發(fā)現(xiàn)兩者翻譯的差異。
例11:太尉問道:“走了的卻是甚么妖魔?”(《水滸傳》第一回)
賽譯:The Commander asked him, saying, “What strange spirits were those who escaped?”
例12:其妻崔夫人問曰:“大王今日顏色異常,何也?”(《三國演義》第一百十八回)
羅譯:His principal wife, Lady Cui, asked him, “Why do you look so strangely today, Your Highness?”
例11和例12中,同樣是“問曰(道)”,賽和羅都使用了“asked”這個詞語,對原文進行直譯,但是仔細比較,處理有所不同,羅省略了“曰”(saying),而賽保持一貫的風格,逐字譯為“asked him,saying”,此結構在賽譯中出現(xiàn)了39次,如果加上“asked, saying”、“asked again, saying”、“ask him,saying”、“asked her,saying”和“asked them,saying”,總計出現(xiàn)94次。而兩漢語原文中“問曰(道)”使用都較為普遍,在《三國演義》中“問曰”出現(xiàn)261次,“問道”出現(xiàn)1次;在《水滸傳》中“問道”出現(xiàn)407次,“問曰”出現(xiàn)2次,但羅一次都未使用“ask(ed)…+saying”的結構,這就能有力地說明兩者翻譯表現(xiàn)形式的不同。此外“answered+saying”在羅譯中同樣也一次都未出現(xiàn),可見連動結構的處理是體現(xiàn)兩位譯者翻譯差異的一個典型方面。
賽的翻譯再現(xiàn)了漢語古典小說的語言特點,賽珍珠在諾貝爾獲獎典禮上對中國小說白話語言有一段精辟的總結,“中國的小說是普通老百姓的特殊產(chǎn)物,是他們的獨有財產(chǎn)。小說的語言就是他們自己的語言,而不是古典的‘文理,那是文學和文人的語言,‘文理與人民語言的關系類似于喬叟(Chaucer)的中古英語與現(xiàn)代英語的關系。中國小說使用的是白話,即老百姓簡單的語言”參見Pearl S. Buck, The Chinese Novel: Nobel Lecture Delivered Before the Swedish Academy at Stockholm on Dec. 12, 1938, New York: Haskell House Publishers Ltd., 1974.。賽珍珠希望以最原始真實的面目來展示漢語小說的語言特點,也就是用英語來模仿中國人的敘事方式,這正巧符合20世紀30年代英語讀者在對中國文化憧憬之下的閱讀興趣。而羅在譯文中兢兢業(yè)業(yè)地傳達原著信息的同時,相對會主動考慮到英語的表達習慣,“報道動詞+伴隨狀語saying”在現(xiàn)代英語中并不是常用結構,在八九十年代,西方讀者對于中國文化還沒有產(chǎn)生內在需求,過于“異域化”的表達方式會令讀者望而卻步。
3. 提示語的添加
在涉及漢語的習俗、禮儀時,賽珍珠是從中國人的視角出發(fā)來轉化原文的,在譯文中并沒有經(jīng)常使用羅譯中的插入性說明,她在中國生活了四十年,對于這些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已經(jīng)習以為常,并沒有陌生的感覺。而羅在直接譯出原文意象的同時,從英語讀者的視角出發(fā),對于英語文化中空缺的現(xiàn)象,會主動添加一些提示性信息,緩解英語讀者的閱讀壓力,更順暢地實現(xiàn)傳播漢語文化信息的目的。請對比下文的例13和例14。
例13:魯智深便道:“劉太公這頭親事,你卻不知,他只有這個女兒養(yǎng)老送終,承祀香火,都在他身上?!保ā端疂G傳》第四回)
賽譯:And Lu Chi Shen said, “You do not understand this marriage affair of the old lord Lius. He has only this one daughter to nourish him in his old age and to bury his dead body and to worship his spirit — all this rests on her to do. ”
例14:操曰:“公今至此,正可晨昏侍奉令堂,吾亦得聽清誨矣。”庶拜謝而出。(《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
羅譯:“Now that you are here,” the prime minister said, “you will be able to tend and care for your honorable mother at dawn and at dusk as ritual prescribes. And I, too, perhaps may benefit from your superior learning.” Shan Fu expressed his thanks and withdrew to his mothers chamber.
例13取自《水滸傳》的對話體現(xiàn)了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傳統(tǒng)家庭倫理觀。中西方有較大區(qū)別,西方并沒有“養(yǎng)老送終”的傳統(tǒng),子女成年即自立門戶、自食其力,老年人也沒有和子女同住的習慣。分析賽的翻譯,暫不討論關于“承祀香火”的理解是否到位,譯文的信息“to nourish him in his old age and to bury his dead body and to worship his spirit”對西方讀者來說有些陌生,因為英文中沒有相似的習俗和概念,面對與原文直接對應、沒有附加信息的賽譯,目標語讀者需要花些氣力仔細閱讀體會,才能揣摩出其準確含義。如果羅慕士來翻譯,就會在上述賽譯的基礎上,加上“which normally the sons and daughters are expected to do as part of their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for their old or deceased parents”。例14取自《三國演義》中的對話,反映的也是中國的民族文化習俗,羅譯在“晨昏侍奉令堂”后面加上了“如禮儀所規(guī)定的”(as rituals prescribe),進一步解釋中國人“百善孝為先”的傳統(tǒng),日夜侍奉父母是中國人遵循的禮儀。否則西方人可能會問,日夜可以侍奉父母為什么是曹操吸引徐庶投奔他的原因,因為在西方并沒有這樣的禮儀或習慣,中國講究幾代同堂,父母撫養(yǎng)子女、照看孫兒,子女贍養(yǎng)父母,以及“父母在,不遠游”,因此羅通過加入補充說明性的“ritual”這個詞組,向西方人作了相關介紹。而賽如果翻譯上述例子,一般就不會添加“as rituals prescribe”此類提示語。
以上的處理在賽譯和羅譯中都具有代表性,譯者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具有不同的文化視角,產(chǎn)生了不同的譯文。
4. 注釋的使用
對中國特有事物進行翻譯時,除了添加提示語,羅的一大特點就是大量保留原著的注釋和毛宗崗本的評注,更重要的是還自己添加了不少原文沒有的解釋。如例15中的“天蓬”,本為星宿神之稱,羅在正文中譯為“the Strawheaded Monster of the Field”,還在文后加了注釋“Marshal Tianpeng, a folk deity”。羅譯能幫助讀者理解諸葛亮設計喬扮神鬼,迷惑魏軍的妙計,其譯的“天蓬”通過正文中“monster”和注釋中“marshal”兩關鍵詞的提示讓讀者想象出一位養(yǎng)護身心、辟鬼驅邪的猛將。如果賽珍珠來翻譯,就會直接譯為“Marshal Tianpeng”,不會使用如此詳細的附加性信息,至少不會采取腳注或尾注的方式。
例15:令關興結束做天蓬模樣,手執(zhí)七星皂幡,步行于車前。(第一百一回)
羅譯:Kongming ordered Guan Xing to dress up as the Strawheaded Monster of the Field* and to walk before his wagon with the sevenstar banner in his hand.
* Marshal Tianpeng, a folk deity.
羅譯中,還有如曹操希望關羽念及舊情不殺他的對話中提及了“庾公之斯追子濯儒子”的故事,羅除了在正文中補充故事的主要內容,還在文后加以解釋,指出該故事《孟子》和《左傳》的出處,并詳細描繪了故事的始末。因為這個故事反映了中國人的“仁義觀”,羅希望傳播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精髓,這是譯者的翻譯宗旨。他添加注釋,以補充相關的背景知識,擴大漢英信息轉化的通道,在語境中將使得西方讀者對中國文化有較為全面客觀的理解。他在《三國演義》的《譯者后記》中指出:“對中國的讀者來說,他們從小就是看著舞臺上《三國演義》的故事,聽著收音機里《三國演義》的說書長大的,那些人名、地名、官銜和戰(zhàn)爭都是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而且在民間的諺語中都多次提及,但是西方的讀者第一次閱讀這部小說,不可能對那些名稱有熟悉的感覺,我希望有關歷史信息的注釋能為西方讀者提供一些背景知識,使得這部小說閱讀起來容易一些?!盵2]3036事實證明,羅慕士煞費苦心添加的注釋,在幫助英語讀者理解原著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亞馬遜網(wǎng)站上英語讀者評價道:“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注釋為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做了鋪墊”,“闡釋介紹主人公、地名和文化習俗”,“十分必要和有效”。
不同的是,賽在翻譯《水滸傳》時卻沒有使用注釋的方法,雖然原文注釋較少,但《水滸傳》其他譯本還是保留了那些注釋,而且即使?jié)h語原著中沒有的注釋,有些譯本出于英語讀者的理解需要也予以添加。賽珍珠對于翻譯效果的關注點不是在于讀者是否能夠較為輕松地接受譯文,所以并未有意識地添加注釋。評論家菲利斯·本特利對賽氏寫作風格進行評述,“賽珍珠在書中從來不直接使用一個漢字,從來不作注釋……”[3]賽珍珠認為注釋等附加手段的使用,可能會改變漢語原來的“面目”和“形象”。
比較發(fā)現(xiàn),賽譯忠實再現(xiàn)原語表達及文化意象在原語讀者中產(chǎn)生的反映和效果,通過保留漢語的結構、語序、修辭等再現(xiàn)原汁原味的漢語文化,反映中國人的思維心理模式。而羅的譯文雖然忠實于原文,卻在讀者書評中找不到如評價賽譯的“移植”等字眼,羅作為一名英語為母語的譯者,存在著一種語言慣性,相比賽對于目標語讀者的“照顧”更多一些,以英語讀者相對親近的形式傳達漢語的文化信息。因此雖然羅譯貼近原著,譯本的英語總體還是較為地道的,有中國讀者吳景濤2012年在亞馬遜網(wǎng)站評論說,“我的朋友將羅譯推薦給我,作為提高英語的讀物” 。
賽珍珠、羅慕士兩位譯者具有不同的背景。賽珍珠人生重要時期的前四十年幾乎都是在中國度過的,具有了近乎中國人的漢語思維方式,盡量不使用英語中現(xiàn)成的意象和概念作類比,沙博理在1984年評價賽譯,“賽珍珠的譯文是一種古怪的混合物,類似圣經(jīng)英文,讓人讀起來有點‘古味,又為了有點‘中國味道,句型結構則完全按照中文逐字逐句地直譯”[4]。這可能代表了當時一部分英語讀者的反應。賽珍珠認為中國小說寫實性與生動性巧妙融合的方法值得發(fā)揚光大,她說“我正是出生、成長在這樣的一種小說傳統(tǒng)中。因此這種傳統(tǒng)對我的影響不是去追求文字的優(yōu)美和藝術的高雅,而是試圖讓西方小說受到中國小說的啟發(fā)”參見Pearl S. Buck, The Chinese Novel: Nobel Lecture Delivered Before the Swedish Academy at Stockholm on Dec. 12, 1938, New York: Haskell House Publishers Ltd., 1974, p. 48.。羅慕士的經(jīng)歷與賽珍珠不同,他只是中年階段在中國工作了一段時間,但是學習研究漢語及文化的主要階段是在國外完成的,所以兩位譯者的思維方式有較大差異,羅慕士不主張過于嚴格遵循原文結構表達的“直譯”,認為那樣產(chǎn)生的是生硬的英語,反對翻譯中將“異域化”和“本土化”、“直譯”和“意譯”對立起來,指出譯者應該將它們加以融合統(tǒng)一。筆者2015年78月對羅慕士進行了郵件采訪,請教了其翻譯《三國演義》的方法,他給出了上述觀點。因此羅的翻譯貼近原文,但同時呈現(xiàn)出重視目標語的特點。個人背景是譯者在翻譯中使用某種表現(xiàn)法的內在基礎,而社會歷史背景才是影響譯者采取某種方法及其接受效果的決定因素。
四、 “直譯”表現(xiàn)形式差異的時代因素
賽珍珠的翻譯出版于1933年,1937年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此時美國雖然對日本有所妥協(xié),總體是較堅定地支持中國的抗戰(zhàn),所以中美兩國的關系較好。同時在30年代,一方面中國對西方人來說就像月球一樣神秘、遙遠而陌生筆者2008年11月采訪了美國賓州巴克縣賽珍珠博物館館長唐納·羅茲女士,討論了關于賽譯《水滸傳》的相關問題。摘引其部分回答如下:In 1930s when her book first came out, China was like a moon, different, exotic and mysterious.,美國人對中國文化十分好奇,十分向往;另一方面由于美國人自身的理想和幻想,對中國有著浪漫化的認識,認為中國與美國很相像,將中國當作一面鏡子,將自己的特征、品性和習慣投射到中國人身上,參見[美]杰斯普森·克里斯托弗:《美國的中國形象(19311949)》,姜智芹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對于中國有著強烈的知曉欲與認同感。
賽珍珠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作為當時《水滸傳》唯一的英文全譯本,對英語讀者有很強的吸引力,《南大逸事》記載了1933年賽譯出版時在美國的反響,“這是《水滸傳》的第一個英文全譯本,在美國很是暢銷,從中國殺將過去的這批‘梁山好漢,一下子就‘躥上了美國權威的‘每月圖書俱樂部的排行榜”龔放、王運來、袁李來等:《南大逸事》,沈陽:遼海出版社,2000年,第230231頁。。賽避免將中國“妖魔化”,在用英語翻譯中國小說,或者用英語創(chuàng)作中國小說時,她都希望用中國人的表達方式和思維模式來努力刻畫一個真實的中國。當時大多數(shù)評論家和學者都充分肯定了賽珍珠翻譯的《水滸傳》。1933年,馬克·范多倫(Mark Van Doren)發(fā)表《遠東的荷馬》一文,高度評價賽珍珠選擇70回《水滸傳》進行翻譯的壯舉,將其與《伊利亞特》、《奧德賽》、《羅蘭之歌》、《羅賓漢傳記》等作品相比[5]543。評論家翦泰(Tai Jen)贊同《星期六文學評論》主編的評價,說“考慮到賽珍珠將這部巨著譯為英文的巨大難度,她的翻譯是美妙的”Tai Jen, “A Chinese Classic,” Rev. of All Men Are Brothers, Pearl S. Buck trans., Saturday Review of Literature, 1933(10): 162.。在20世紀70年代末,《紅樓夢》譯者之一約翰·閔福德(John Minford)為翟林奈(Lionel Giles)英譯《孫子兵法》再版所撰序言中說,“翟林奈寫道:人們能感受到有著寬厚容忍之性的《大地》的作者賽珍珠是《水滸傳》的注定譯者,因為該小說體現(xiàn)了熱情、廣博的人性”O(jiān)n the subject of Pearl S. Bucks version of the novel Shuihuzhuan, Lionel Giles wrote:“One feels that the author of The Good Earth, with her broad and tolerant outlook on life, was the predestined translator of this work (All Men Are Brothers), instinct as it is with a warm, comprehensive humanity.” (John Minford, “Foreword” to a new edition of Sunzi: The Art of War, translated by Lionel Giles, Tuttle, 2008)。小說風格與她豪爽率直的天性正相一致。
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的手稿珍藏部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封不同出版社要求出版賽珍珠《四海之內皆兄弟》部分章節(jié)的信件。1953年,賽譯本中的兩個長段落還被錄入《成就與自我發(fā)現(xiàn)》的文集,作為菲律賓一年級高中生的英文課讀物。1955年,紐約的哲學博物館計劃編撰《比較文學辭典》,收入五百位著名作家的作品,節(jié)錄八百到一千二百字的文章來展示作家、譯者的文風,特別要求收入賽珍珠《水滸傳》譯本的部分章節(jié)。以上的情況也從側面反映了賽譯在當時英語讀者中的接受度。
與賽珍珠相比,羅慕士在翻譯中會更主動地考慮到英語讀者的接受能力、文化背景等一些因素,引起人們對漢語文化的興趣,從而有機會詳細地介紹漢語文學、文化。這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羅翻譯《三國演義》的19831991年主要處于19781988年這段中美關系最穩(wěn)定的時期,中美兩國文化交流經(jīng)過之前的“斷層期”,處于重新恢復的“蜜月期”。社會政治背景直接影響到文化傳播的路徑和形式,美國人以開放的態(tài)度希望接觸更多的中國文化,而中國人也愿意積極地譯介、宣傳民族文化,但是當時各國之間交流仍然是有限的,漢語文學作品對西方國家來說仍是陌生的,首先需要讓西方讀者不排斥漢語文學,有了解中國文化的欲望,才可能有興趣來耐心地閱讀中國的經(jīng)典小說。
1992年,羅翻譯的《三國演義》在美國出版,受到美國學者的熱評。隨即在美國學者中間引起了積極的反應。1993年1月《紐約時報評論》對該譯作進行了推介,1994年6月《遠東經(jīng)濟評論》又專門介紹了該書。讀者好評如潮,例如,2001年8月讀者亞當·艾佛特(Adam Alfert)在亞馬遜網(wǎng)站上評價說,“這是典型的中國式的歷險記,是畢其譯者一生經(jīng)歷的作品,是中國戰(zhàn)事、政治、歷史和文化栩栩如生的真實寫照。我自己算是一位業(yè)余中國文化的研究者,曾經(jīng)面對《三國演義》等中國名著望而卻步,但羅的翻譯卻十分吸引人。羅慕士與霍克斯一起,走進了永世流芳的中國小說譯作的殿堂”。80年代以后,中國文化對西方來說雖然仍是陌生的,但已不是那么神秘莫測,美國人對中國已經(jīng)過了“好奇”的階段,英語讀者的品位也發(fā)生了變化,既忠實原著又稍稍親近英語讀者的譯著有著吸引力。2003年9月,讀者馬爾索·瑞塔德(Marceau Ratard)在亞馬遜網(wǎng)站上說,“我強烈推薦羅譯,你可以讀50遍,仍然有新的體會,如果我陷在沙漠里,這是我最想讀的書,現(xiàn)在我須做的就是去趟中國,親身體會一下書中所描寫的人和事”。無疑這本書引起了讀者對中國文化的強烈興趣。2006年9月,亞馬遜網(wǎng)站上彼楊德(Beyond)的讀者說,“這是我有生以來讀過的最棒的書,最初選擇這本書的原因是書中有亞洲文化的大量介紹,如同一部史詩,我很快成為這本書的粉絲,羅譯本是兩個譯本中較好的一個版本,腳注是有效和必要的信息補充”??梢娏_的譯文富含了大量的漢語文化信息,有助于讀者的理解。統(tǒng)計亞馬遜網(wǎng)站讀者評論,1998年至今對羅譯《三國演義》評論多達207條,讀者的最高級即五星評價占到69%。翻譯《三國演義》時,如果把原著和讀者比作“媳婦”和“母親”,那譯者羅慕士就是“兒子”,在他心中媳婦的“指令”是要遵守的,而“母親”又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她的感受是需要顧及的,羅努力在忠實原著和重視讀者中尋求平衡。
隨著原語文化與目標語文化接觸愈加頻繁和深入,“直譯”呈現(xiàn)出不同的形式。在21世紀的今天重新審視“賽式”直譯又有其積極意義。在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中國文學作品的對外翻譯,將會采用越來越趨于直譯的方法。[6]14因為一方面,21世紀以來英語國家人民對中國文化逐漸熟悉,西方讀者在進步,對中國民族心理逐漸了解,有進一步認識、研究中國真實面貌的強烈愿望。“賽式”翻譯充滿了吸引西方讀者的“民族性元素”,通過寫實手法展現(xiàn)了原始的原語文化,會有讀者群。另一方面,作為輸出方,中國希望自己的文學形象不被曲解,文學經(jīng)典不被通俗化。[6]14因此在全球文化共融真正實現(xiàn)的將來,“直譯”將得到廣泛運用,目標語與原語文化之間的隔膜也將越來越少。在文學、文化傳播中,翻譯方法不是絕對化的、唯一的,從縱向的維度說,在不同時代、不同社會背景下,受眾即讀者的背景、需求不同,促進中國經(jīng)典文學走出去的翻譯方法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從橫向的維度說,在某個歷史時期,即某個相對靜止的點上,能最大服務于當時文學、文化傳播目的的翻譯是以某種方法為主的,不是單一的,絕對的。翻譯方法的選擇受到時代和讀者的影響,時代變化了,讀者的認識水平、接受能力和閱讀期待也在發(fā)展,必須隨之采取相應的方法,才能保證“經(jīng)典文學走出去”的理想效果。
五、 結語
賽珍珠與羅慕士均采用“直譯”的方法,在各自所處的時代較好地實現(xiàn)了文化傳播的效果,也折射出時代的特征。針對20世紀30年代美國人眼中友好、理想化的中國形象,賽珍珠通過在英語中原汁原味地保留漢語的表達方式,傳達了漢語的文化信息和民族心理。而在中美關系正?;?0年代,羅在忠實傳達漢語意象的同時,相對更多考慮到一些英語讀者的接受能力,首先將英語讀者爭取過來,吸引他們接觸漢語作品,對中國文化逐漸了解,產(chǎn)生感情、形成認同,達到向世界推廣中國經(jīng)典文學、文化的最終目的。而當西方讀者已經(jīng)熟悉了中國文化、產(chǎn)生較強興趣之后,更貼近原文的“直譯”將會受到歡迎。在中國經(jīng)典文學外譯的過程中,翻譯方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文化交流的發(fā)展,各國文化力量之間關系的變化,忠實傳達原語文化內涵的“直譯”也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以服務于不同的時代和社會發(fā)展需求。
Toury, Gideon.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M].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5.
[2] Roberts, Moss.Three Kingdom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and Changsha: Hun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0.
[3] Bentley, Phyllis. The Art of Pearl S. Buck [J]. The English Journal, 1935, XXIV(10): 791800.
[4] 沙博理. 《水滸傳》的英譯[J]. 翻譯通訊,1984(2): 2932.
[5] Van Doren, Mark. A Far Eastern Homer [J]. The Nation, 8 Nov. 1933: 542543.
[6] 張春柏. 如何講述中國故事: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學的外譯問題[J].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2015(4):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