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順珍
[摘 要] 王充的《論衡》一書閃爍著批判性思維的光芒,對我國邏輯史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都有重要意義。其批判思維源于當時社會多維度思想沖擊及其自身三重身份秉性,有明顯時代印記。本文將以《論衡·問孔篇》為文本,分析其批判性思維及其對我們當今社會的方法論借鑒意義。
[關鍵字] 王充;《論衡·問孔篇》;時代性;批判性思維;方法論意義
[中圖分類號] B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17)01-0024-03
王充,字仲任,東漢思想家哲學家批判者,會稽上虞人(今浙江),著《論衡》一書,凡八十五篇(《招致篇》為存目佚文),對我國邏輯史理論與實踐研究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國自秦漢以來,邏輯思想的發(fā)展?jié)u入低谷,但整個東漢時期是我國批判思潮的重要時期,以王充、王符、仲長統(tǒng)、徐干等為代表,范曄的《后漢書》將王充、王符、仲長統(tǒng)三位立為合傳,后世學者更贊之為“漢世三杰”。其中王充最為突出,胡適曾說,“王充的哲學是批評的哲學,中國的思想不經(jīng)過這一番破壞的批評,決不能有漢末魏晉的大解放?!彼欣^承前人的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論衡》一書使我國的邏輯思想重獲生機,在我國的邏輯思想發(fā)展史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不僅引領了東漢時期的批判思潮,還對于我們當今世界為人處世有重要方法論意義。
一、王充思想的時代性
恩格斯指出:“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的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chǎn)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nèi)容?!泵恳徊课幕髌?,都會濃縮著其所處時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背景,傳承著其文化意蘊及時代精神,體現(xiàn)著作者的文化底蘊及自身秉性等意志。王充的批判性思維也不例外地閃爍著時代性的光芒。
多維度思想沖擊。隨著東漢各統(tǒng)治者推行政策的實施,儒學愈加神化政治化,已逐步偏離學術思想的軌道,文化價值、學術價值已經(jīng)讓位于政治價值、工具性意義,成為統(tǒng)治者維護統(tǒng)治的思想工具。統(tǒng)治者在文化上實行專制,不同的思想往往被視為異端,思想界儒學一枝獨秀,而法家等理論則被擠壓、嚴禁,這種在意識形態(tài)上以一元拒斥多元,價值觀上崇尚權威主義的現(xiàn)象,嚴重阻礙了民眾的思想進步。
三重身份秉性。錯綜復雜的時代,加上其秉性,賦予了王充三重身份——失落者、批判者、創(chuàng)造者。王充不攀炎附勢,不沽名釣譽徼名於世,是仕途上的失落者。王充對其時代的性與命、天人關系、民風、天人感應等思想進行分析、推理、反駁與批判,其批判者身份的定位顯而易見?!墩摵狻分刑岢鲈S多獨特的進步觀點,“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虛實之分”,希望可以“核道實義,正定是非”,引導民眾形成綜合性批判思維,是個名副其實的創(chuàng)造者。
二、《論衡·問孔篇》的批判性思維
1.何為批判性思維?
“非形式邏輯及批判性思維運動”于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興起于北美?!芭行运季S”的定義眾口難調(diào),美國哲學學會九十年代將其定義為“有目的的、自我校準的判斷,這種判斷導致解釋、分析、評估、推論及對判斷賴以生存的證據(jù)、概念、方法、標準或語境的說明”。批判性思維可以引導我們樹立思考態(tài)度,尤其是理智的懷疑和反思態(tài)度來幫助我們養(yǎng)成清晰性、相關性、一致性、正當性和預見性等思維品質(zhì)。批判性思維包括對各種信息的理解、識別、分析、綜合、比較、判斷等方面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運用推理和論證能力在尋求真理的過程中“破”與“立”,具有創(chuàng)造性-綜合性思維、批判性-分析性思維及實用性-情景性思維。
在中國古代也有批判性思維的萌芽,東漢二百年間涌現(xiàn)批判思潮,王充是該思潮的引領者?!秵柨灼分校J為“世儒學者,好信師而是古,以為賢圣所言皆無非,專精講習,不知難問”,因此他知難知問,透過表面看到孔子言行中隱藏的矛盾謬誤等,閃爍著批判性思維的光芒。
2.《論衡·問孔篇》的批判性思維
王充是位善于運用批判性思維,富有批判精神的哲學家思想家。他《問孔篇》中慎取孔子十七“言”與“事”,運用批判性思維,結(jié)合矛盾律及充足理由律等邏輯規(guī)律,在內(nèi)容及語言層面分別針鋒相對邏輯地進行反駁論證,詳論孔子之“倉卒吐言,不能皆是?!?/p>
(1)言行相違,前后相伐。
王充的批判性思維,突出表現(xiàn)在對矛盾律的深刻理解和在論證過程中的熟練運用。理論上,他提出了獨特有深度的見解,認為矛盾律是“二家相違也,并而是之,無是非之分。無是非之分,故無是非之實”,“不得兩全,必有一非”。實踐上,王充《問孔篇》大量運用矛盾律分析指出孔子“下筆造文,用意詳審,尚未可謂盡得實,況倉卒吐言”,“上下多相違,其文前后多相伐”“首尾相違”“不能皆是”。
宰我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予何誅?!笔菒涸子柚畷儗?。
《春秋》之義,采毫毛之善,貶纖介之惡,褒毫毛以巨大,以巨大貶纖介。
孔子作《春秋》時指出不貶小以大,意指不用重話來指責小過,但孔子用指責罪大惡極的話來指責宰予白天睡覺,這是孔子寫的與說的互相矛盾,言行相違,前后相伐。此外,文中還有其他例子,如孟懿子問孝中,王充指出孔子違背“周公告小才敕,大材略”的原則,亦歸此類。
(2)無據(jù)見哉。
王充除善于運用矛盾律外,還初步提出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是指,任何一件事如果是真的或?qū)嵲诘?,就必須有一個為什么這樣而不那樣的充足理由。論據(jù)充足是論證推理正確的前提,論據(jù)不足會導致“推不出”的謬誤。
孔子曰“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緣繼之中,非其罪也?!币云渥悠拗?。
案孔子之稱公冶長,有非辜之言,無行能之文。實不賢,孔子妻之,非也;實賢,孔子稱之不具,亦非也。
王充認為,孔子不能由公冶長沒有罪而“被”坐牢而得出“公冶長可妻”的結(jié)論,因為無據(jù)見哉,犯推不出的邏輯謬論,違背充足理由律。
(3)事非實。
在內(nèi)容層面上,王充認為為人處世需要遵循客觀實際,遵守客觀規(guī)律,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秵柨灼分型醭渲赋隹鬃拥膸滋帯笆路菍崱钡牟煌字帯?/p>
孔子見南子,子路不悅。子曰:“予所鄙者,天厭之!天厭之!”
使世人有鄙陋之行,天曾厭殺之,可引以誓……子路入道雖淺,猶知事之實。事非實,孔子以誓,子路必不解矣。
孔子以“天厭之”來向子路起誓,證明自己沒有卑鄙的行為,王充指出孔子的誓言不符合實際,因為從沒有出現(xiàn)“天厭之”的先例??鬃拥氖难悦黠@不符合實際情況,即“事非實”,也就根本無法消除子路的懷疑。
(4)意不解文不分,意結(jié)文不解
在語言層面上,論證過程需要注重言辭的準確性可靠性,意思明確,不可出現(xiàn)歧義,這是論證中語言層面的基本要求。
孔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p>
夫言不以其道,得富貴不居,可也;不以其道,得貧賤如何?……貧賤何故當言得之?顧當言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去之,則不去也。當言去,不當言得。
此部分是王充從論證的語言規(guī)范方面點出孔子用詞不當:混淆“得”與“去”的概念,使意思無法理解而又文字不分明,說明“孔子不能吐辭”,不會說話;含義糾纏不清而文字又不好理解,說明“孔子相示未形悉”,向人表示得不明白不詳盡——意不解文不分,意結(jié)文不解。
三、方法論意義
在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批判性思維有重要的現(xiàn)實借鑒及方法論意義,在人類生活、學習及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批判性思維的核心作用是分清是非,提高思維技能,尤其理性思維,是人類探索真理的強大資源工具,既可展示思維技能水平,也可凸顯現(xiàn)代人文精神,因而與處理信息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能力以及全球意識并列為未來社會公民必備五大技能。
王充的批判性思維的啟示意義是多方面的。一是過濾信息,科學決策:在信息爆炸、眼球經(jīng)濟時代,我們接收信息的方式多是海綿式的,我們要用分析推理、提問思考的方式去篩選和消化信息,沙中淘金以得到可靠而全面的結(jié)構(gòu)化信息;二是知難知問,核道實義:《問孔篇》開篇指出“凡學問之法,不為無才,難于距師,核道實義,證定是非也”,我們應尊重權威,但不可盲從;三是積極宿命,多謀多算:《問孔篇》批判了宿命論,宿命論是一種消極悲觀主義,我們不該將宿命論當做消極的借口,應積極認識把握規(guī)律,按規(guī)律辦事,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事不謀不成;四是言行一致,事即是實: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堅持客觀事實,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切忌空言;五是破除迷信,崇尚科學:科學是推動歷史進步的杠桿和基石,而迷信是對自然和社會力量的畏懼和屈服,我們要在遵循自然規(guī)律基礎上,發(fā)揮人類的主觀能動性,積極而科學地改造世界。
[參考文獻]
[1]王 充.論衡 [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谷振詣劉壯虎批判性思維教程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
[3]劉葉濤批判性思維及其社會文化功能 [J].學術論壇 2009.
[4]周桂錮.王充哲學思想新探[M].河北: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
[5]李匡武.中國邏輯史[M].甘肅: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2.
[責任編輯:彭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