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 建 (南京市大廠高級中學 江蘇南京 210044)
“平面向量數(shù)量積在三角形中的應用”觀摩的思考
——基于偶偉國老師的一節(jié)示范課*
●仝 建 (南京市大廠高級中學 江蘇南京 210044)
基于偶偉國老師執(zhí)教的一節(jié)示范課“平面向量數(shù)量積在三角形中的應用”,探究高效課堂形成的原因,提出高效課堂需注意留白的藝術、善用變式、營造積極心理場、注意“過渡”的設計、敢于放手.文章指出提高課堂實效,教師必須苦練“內功”,不斷提高自身對數(shù)學學科、所教學生、教學藝術的理解水平.
數(shù)量積;三角形;示范課;高效課堂;原因分析
2015年12月,江蘇省蘇州市第十中學舉行的江蘇省“師陶杯”頒獎會上,省特級教師偶偉國以“平面向量數(shù)量積在三角形中的應用”為題上了一節(jié)示范課,授課對象為該校某高一班級學生.筆者有幸到現(xiàn)場學習了這節(jié)課,感觸頗深,收益良多.在偶老師的課堂上,學生情緒愉快,思考積極,教師引導合理、高效.課后通過學生訪談、反復學習偶老師這節(jié)課的教學錄像,發(fā)現(xiàn)偶老師高效課堂形成的原因,并談談自己的幾點思考.
2.1 知識回顧
師:今天我們要用平面向量數(shù)量積解決三角形中的問題.數(shù)量積大家熟悉吧?
生(眾):熟悉.
師:能把數(shù)量積的計算公式說一下嗎?
生(眾):a·b=|a|·|b|cosθ.
師(板書,并和學生一起說出公式):這里的θ是什么?
生(眾):2個向量a與b的夾角.
師:夾角要注意什么?
生(眾):共起點.
師:2個向量要共一個起點,2個向量夾角的范圍知道嗎?
生(眾):[0,π).
師:數(shù)量積還有其他公式嗎?
生(個別):沒了.
師:假如把向量a的坐標記成(x1,y1),把向量b的坐標記成(x2,y2),還可以得到什么公式?
生(眾):a·b=x1x2+y1y2.
評注 偶教師開門見山地直接提出研究課題,一句“數(shù)量積大家熟悉吧”喚起了全體學生的對課題的注意.從學生熟悉的內容(數(shù)量積計算公式)出發(fā)帶動全體學生回顧基礎知識,使每一個學生都能走進課堂,同時不留痕跡地指出學生在知識理解上的易錯點——向量的夾角要使2個向量共起點.同時注意到:偶老師在課的開始階段,多是“口語化”的交流,看似零碎,但師生交流的氛圍好,學生能積極愉快地參與.筆者認為在課的開始階段,“口語化”應多于“書面化”表達,這樣更容易拉近師生的距離,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相反地,若一節(jié)課開始階段,“書面化”表達過濃,則會導致師生無法共鳴,學生的思維難以被激活,從而可能導致師生在不同“頻道”交流的尷尬現(xiàn)象.當然,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情況作好“口語化”與“書面化”的平衡.
師:一個是跟向量模及夾角有關,一個是與坐標有關.同學們,你們前面用向量的數(shù)量積解決了什么問題?
生(個別):沒解決什么問題,解決了數(shù)學問題.
師:解決了數(shù)學問題,看來老師問的問題不太好.大家看看數(shù)量積的公式跟什么有關?
生(眾):跟角有關,跟模有關.
評注 偶老師說“看來老師問的問題不太好”,坦誠地在學生面前指出自己提問不好,把學生的不正確回答歸因到自己身上,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學生由于擔心答錯問題而產生的不敢回答問題、不敢展示自己想法的現(xiàn)象,有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接著,偶老師馬上又修改了自己的問題“數(shù)量積的公式跟什么有關”,為學生思考指出了更加明確的方向.通過由遠及近的問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并及時根據(jù)學生情況,調整問題的開放度.這當然不是偶老師的問題不好,而是教學藝術和智慧的體現(xiàn).
師:通過向量的數(shù)量積可以研究向量的模、向量的夾角.當然,它還可以研究其他的內容.今天這堂課,我們用向量的數(shù)量積研究與三角形有關的問題.
2.2 例題評析
圖1
教師用PPT投影并讀題如下:
師(見沒有學生搶答):口算不行了吧?大家算算看,困難來了.
(學生們開始安靜思考、計算,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ABC.)
(教師根據(jù)生1的回答進行板書.)
生(眾):轉化.
生(眾):基底.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
師:這個三角形是確定的嗎?
生(眾):是的,2條邊夾1個角.
師:你能把這條邊AB算出來嗎?
(學生安靜思考片刻后,教師提醒有困難的學生可以一起討論.)
師:設想一下,能算嗎?
生(眾):可以,接下來拆開.
師:生2的想法是把一個向量轉化為一組基底向量,最后通過平方的辦法轉化為長度.這個想法好不好?
生(鼓掌):好!
師:還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嗎?
(教師注意到學生的表情,示意一位學生回答.)
生3:過點A作AH⊥BC,交BC的延長線于點H,在Rt△ABH中,即可解得.
師(結合黑板上的圖形):這就是“化斜為直”,用初中的知識就能解決了,但初中肯定沒有向量的方法.大家看,向量很奇特吧,現(xiàn)在△ABC的3條邊都是確定的.在這道題的條件下,你能提出其他問題嗎?
生4:求∠B的大小可以通過∠B的余弦值求得.
(其他學生提出的問題此處從略.)
評注 波利亞給出解題的4個步驟:理解題意,擬定計劃,執(zhí)行計劃,回顧[1]. 偶老師的教學中,特別重視解題后的回顧,這恰是不少教師在解題教學中容易忽視的地方.在生1解答之后,馬上引導學生總結出解題的策略(向量轉化)及解題方法(基底法), 使例題的功能得以充分發(fā)揮,解題方法得以固化. 通過追問“求邊AB的長”,鞏固例題教學形成的成果,同時也充分展示學生的不同想法,在通法(基底法)和巧法(化斜為直)中達到平衡.
2.3 變式練習
師:已知三角形的2條邊和它們的夾角,借助向量可以求出第3條邊和其他的2個角.
再看下面的問題(PPT展示變式1):
師(點評后):這3個數(shù)量積在等邊三角形中是相等的.現(xiàn)在提這么一個問題:假如這3個數(shù)量積都相等,這個三角形是不是等邊三角形呢?
PPT投影變式2:
(學生們安靜思考.)
生6:考慮到向量數(shù)量積的幾何意義與投影有關.作BT⊥AC,垂足為T,則
從而
(師板書并對該學生的說的式子用數(shù)量積進行解釋).
師:用向量投影概念進行快速處理,太棒了!
(學生自發(fā)鼓掌,其他學生對變式2的回答此處從略.)
師:將變式2中的問題反過來,看下面的問題.
PPT展示變式3:
(教師板書并畫圖說明點P是△ABC的垂心,即3條高線的交點.)
師:三角形除了垂心,還有重心(3條中線的交點)、外心(3條中垂線的交點)、內心(3個內角平分線的交點),它們都與向量有相應的關系.請感興趣的同學課后研究.下面我們看2道練習題.
2.4 感受高考
A.|b|=1 B.a⊥b
(2015年安徽省數(shù)學高考理科試題第8題)
(2015年福建省數(shù)學高考理科試題第9題)
(學生解答及教師評講過程從略.)
評注 “如何保證課堂教學的后半段,學生也能思維活躍、不知疲倦地積極參與”是不少一線教師困惑的問題.注意到偶老師設計的例1特殊化就是變式1,通過調換變式1中的條件和結論得到變式2,變式3是變式2的一個反問題,這是一串緊密聯(lián)系的問題組合,吸引學生不斷深入下去,使學生的思考更加深入. 2道練習題是當年的高考題,對學生來說頗具新鮮感,有想試一試、挑戰(zhàn)一下的沖動. 精心選擇的問題加上教師充滿激情的講解與引導,使得學生在本節(jié)課的后半段也一直處在智力振奮的狀態(tài).
2.5 回顧總結
(此處從略.)
課后筆者對部分學生進行簡單訪談,并參與了偶老師對這節(jié)課的座談會.
3.1 學生訪談
課后筆者隨機對上課的學生進行訪談.
筆者:你對這節(jié)課的總體感受如何?
生1: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很開心.
生2:后面的問題很“燒腦子”,有意思.
筆者:你對老師的總體感受如何?
生3:老師上課很有趣,聽他的課很愉快.
生4:這位老師上課我肯定不會睡覺的,他的課很有意思.
3.2 偶老師談本節(jié)課課題的確定
偶老師在課后的交流中談到:“一開始接到的課題是‘平面向量數(shù)量積的應用’,題很大,可以圍繞向量的數(shù)量積、求模、求夾角這3個方面鋪得很開,但容易散,難以深入.因此我選擇了‘平面向量數(shù)量積在三角形中的應用’,這個課題切口小,好深入. ”
4.1 注意留白的藝術
“留白”起源于繪畫藝術,在作品中留有空白,可以增加藝術美感和想象空間.在本節(jié)課中,偶老師為學生留足了思考的時間,學生有思考的余地.如變式問題提出后,總能出現(xiàn)學生安靜思考的狀態(tài).有的問題(如變式3之后偶老師提到重心、外心、內心都與向量有相應的關系.請感興趣的同學課后研究),不講完,留一點,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這個思考的時空可以是課上,也可以是課下.偶老師恰當使用“留白”的藝術,延展了課堂時空,增強了課堂實效.
4.2 善用變式教學
變式教學是指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命題進行合理地轉化.教師通過不斷變更問題中的非本質特征、變換問題中的條件或結論、轉換問題的內容和形式等,但應保留問題中的本質因素,從而使學生掌握數(shù)學問題的本質屬性.當下市場上的復習資料,大多會在例題后面給出一道或幾道所謂的“變式”,但實際上多是同類問題的累加,并非真正的變式,甚至和例題只是形似,并無本質關系.
4.3 善于營造積極心理場
美國心理學家、拓撲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勒溫認為:人就是一個場,人的心理現(xiàn)象具有空間的屬性,人的心理活動也是在一種心理場或生活空間中發(fā)生的.也就是說,人的行為是由場決定的.心理場主要是由個體需要和他的心理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關系所構成[2].
本節(jié)課是借班上課,上課地點是學校的階梯教室,后面還有不少聽課教師.這種情況下,師生難免都會有些緊張.上課的一開始,偶老師通過 “拉家?!钡囊粏柸捍鹗?,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后續(xù)其間有個別回答,有教師真誠的鼓勵,也有委婉的批評和激將,又有學生對學生由衷的贊嘆,還有教師的自我批評等等.這些都構成了師生積極愉快的心理場, 就像訪談時幾位學生所說“時間過得快,很開心”“有趣、愉快、有意思”. 學生在這樣的課堂環(huán)境中,思維更容易被激活, 參與更有深度,課堂效果更好.
4.4 注意“過渡”的設計,打造自然的課
一節(jié)課除了設計出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還要注意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過渡”的設計,就像主持節(jié)目,要“串好詞,連成線,構成一個整體”. 偶老師指出:“向量數(shù)量積可以研究模,可以研究夾角.當然,它還可以研究其他的內容.今天的這堂課,我們用向量的數(shù)量積研究與三角形有關的問題.”由此自然引入例題,實現(xiàn)了從數(shù)量積知識的回顧到例題講評的過渡.例題評講中的追問也是自然產生,例題和變式之間以及后面的反饋練習,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不同環(huán)節(jié)的轉換都有好的“過渡語”. 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過渡”自然,使本節(jié)課成為有機整體,這也應是高效課堂的成因之一.
4.5 敢于放手源于學科功底深厚
經(jīng)常有專家在評課中提到,要敢于放手,潛臺詞是教師放手還不夠.是什么原因使得教師不敢放手呢?在筆者和其他教師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不是不知道放手的好處,而是缺少放手的底氣,放開了,還能引導好學生嗎?能解決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問題嗎?能收得了場嗎?
本節(jié)課偶老師基于學生,敢于放手.課堂上的不少問題是由學生自己提出來的,如“在例1的條件下,提出求∠B”等.大膽放手,自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孟子·盡心下》中說:“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我們無法交給別人自己沒有的東西,同樣地也無法教會別人自己不會的東西. 偶老師敢于放手,正是源于他深厚的學科功底,及由此產生的高度教學自信(包括偶老師對課題作了一定的修改),可謂是藝高人膽大. 章建躍博士認為:教學設計能力是教師專業(yè)水平和教學能力的關鍵,其本質是理解數(shù)學、理解學生、理解教學的水平和能力[3]. 可見要提高課堂實效,教師必須苦練“內功”,不斷提高自身對數(shù)學學科、所教學生、教學藝術的理解水平.
偶老師的這一節(jié)課基于數(shù)學的深刻理解和學情的精準把握,充分地展現(xiàn)了精湛的教學藝術.特級教師的特別之處在哪里?筆者認為在于教師對數(shù)學學科特別深刻的理解,是學科知識的行家里手;在于對學生的理解與尊重,在此基礎上形成良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組織學生切實地做好了“數(shù)學地交流和互動”,并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1] 波利亞.怎樣解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
[2] 仝建. 高立意低實效之追因[J].中小學數(shù)學:高中版,2016(6):26-28.
[3] 章建躍.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深化課程教學改革”中再立新功[J].中國數(shù)學教育:高中版,2015(1/2):3-5.
??2016-11-03;
2016-12-06
仝 建(1980-),男,安徽靈璧人,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數(shù)學教育.
O123.1
A
1003-6407(2017)0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