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奇
(蘭州大學 文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20)
論弋舟《蝌蚪》中的存在之思
吳世奇
(蘭州大學 文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20)
70后實力派作家弋舟創(chuàng)作成果豐碩。在《蝌蚪》中作者對時代的透視、對秩序的追問、對精神家園的建構等,反映出作者的人道主義精神以及人文情懷,顯示出作者強大的思想的力量,使得《蝌蚪》在傳統(tǒng)寫實的底蘊上具備了寓言的質地,留給讀者較為寬廣的解讀空間。
弋舟;《蝌蚪》;時代;秩序;烏托邦
在中國當代小說創(chuàng)作群體中,從整體上而言,當下依舊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引領文壇,他們代表著中國當代文學的發(fā)展方向與創(chuàng)作水準。但是,出生于20世紀70年代的作家逐漸顯示出較為可觀的創(chuàng)作實績,日益受到讀者的積極關注,弋舟就是這一群體的突出代表。作為70后實力派作家,弋舟已有《我們的踟躕》《跛足之年》《蝌蚪》等多部長篇小說問世,更有《我們的底牌》《劉曉東》《所有的故事》等大量中短篇小說集出版。在出生于同一年代的作家群體中,弋舟是高產的,并且是高質的。無論是從創(chuàng)作技巧,還是從思想內涵而言,弋舟的小說都具有很大的張力,文本指向多個維度,留給讀者非常寬廣的闡釋空間。與其他西部作家特別是甘肅作家相比,弋舟顯然更善于城市書寫,并且能夠在歷史與當下、傳統(tǒng)與現代、現實與虛構等多重視角中,作出富含思辨、意蘊深刻、內涵豐富的敘述,長篇小說《蝌蚪》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在弋舟眾多小說作品中,《蝌蚪》可以稱得上是作者至今最見創(chuàng)作實力的一部長篇。從一般意義上而言,把它歸入現實主義作品不成問題,作者甚至像個傳統(tǒng)說書人把一個個故事娓娓道來。作者通過這些看似平淡、繁瑣、甚至庸俗的故事,把詩歌與菜刀、文明與野蠻、淪落與救贖等主題有機地融入在冷靜、犀利的敘述中,試圖向讀者傳達一種體驗、一種認知、一種思想。把《蝌蚪》所表達的諸多主題綜合起來考察,不難發(fā)現它們被統(tǒng)領在一個更為深邃的母題之下,即對人存在狀態(tài)的觀照與思考。作為70后作家的中堅力量,弋舟在作品中處處顯示自己深邃的思想,《蝌蚪》也憑此在看似寫實的外衣下具有了寓言的質地。作者以生物界非常普通、常見的一種動物“蝌蚪”作為小說的名字,本身就是一個象征、一個隱喻、一個寓言。通過蝌蚪的生物學意義上的成長、進化的過程及其生命特性,揭示了像蝌蚪一樣的蕓蕓眾生在世上的生存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蝌蚪》與《變形記》在哲學層面上有很大的相似處,弋舟在《蝌蚪》中對時代的透視、對秩序的追問、對存在的思考,也與卡夫卡在精神上相通。
時代是弋舟經常叩問與書寫的一個對象,在《劉曉東》《戰(zhàn)事》《我們的踟躕》等作品中,作者像一位醫(yī)生一樣“叩診時代之痛”*安少龍:《叩診“時代之痛”——淺析弋舟小說集〈劉曉東〉中的文化轉型癥候》,《甘肅高師學報》2016年第1期。,時刻關注著時代的變遷及其作用于人的生存狀態(tài)而產生的影響。盡管弋舟對存在的探討尚未達到雅斯貝爾斯、海德格爾、薩特等西方存在主義大師的境界,但弋舟也秉持著“存在先于本質”的觀念,認為“首先有人,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現出來,然后才能給自己下定義”*[法]讓·保羅·薩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周煦良、湯永寬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第6頁。。通過叩診時代的病癥,體現出弋舟對人的生存困境的焦慮與擔憂,《蝌蚪》中對存在的考察更是顯示出作者的悲憫情懷。《蝌蚪》所呈現出來的既是個體的小時代,同時又是社會的大時代。一方面,個體似乎可以在這樣的時代下具有較強的歷史主體性,或奮斗、或淪落、或幸福、或痛苦,都是個體的選擇與體驗,個體似乎是時代的中心,可以成為“自由王國”的國王。但是,從另一方面而言,時代的大網又無處不在,它把個體網絡其中,個體的選擇與遭遇是時代影響甚至脅迫的結果,個體不可逃脫地成為了“必然王國”的奴隸。
正如在水中四處游蕩的蝌蚪不知道自己將來是蛻變成青蛙還是蟾蜍,生活在世上的個體也不能確定這是屬于自己的小時代還是社會的大時代,但弋舟對此似乎有比常人更為清醒的認識。時代的面孔不止一種,它可以戴著經濟水平、政治制度、意識形態(tài)、價值觀念等多副面具,社會秩序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人們必須透過諸多外在有形的面具,認清內在無形的時代面目,從而判別這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弋舟在《蝌蚪》中顯示出敏銳的對時代的感知力,但作者又是動了惻隱之心的,并沒有在敘述中直截了當地把時代的真面孔呈現給讀者,而是采用了敘述維持社會秩序力量變遷的方式,以及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困境,來間接地告訴讀者其對時代的認知。
維持社會秩序力量的變化,從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主事者的更迭,就像一個王朝滅亡一個王朝興起一樣,其實在深層中卻蘊含著時代主題的變遷。以十里店這一特定地理文化空間為例,20世紀80年代的十里店,不可與蘭城相提并論,郭有持靠一把菜刀維持著這一片荒涼之地的秩序。在那個特定的時代,生活在十里店的大多數人所信仰的,或者說所畏懼的,不是權力、不是金錢,而是暴力。這種秩序是靠暴力來維持的,但又靠非暴力來認同,正如現代社會的監(jiān)獄、法院、警察局等國家機器的運作靠的是市民社會的軟性認可。正是靠一把菜刀的威力,郭有持在十里店建立了自己的統(tǒng)治王國。
然而,正如蝌蚪所處的河流在時刻流動著一樣,個體所處的社會及時代也一直在變化發(fā)展,郭有持在十里店靠暴力維持秩序的時代也會成為塵封的歷史。在轟轟烈烈的經濟發(fā)展浪潮中,在十里店被裹挾到社會現代化、城市化、商業(yè)化的進程中后,“消費社會強勢擴張,還意味著由此而來的以市場法則為核心的實用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重構中的迅速崛起”*權繪錦:《城市生存景觀與文化頹敗書寫中的先鋒執(zhí)守——弋舟小說論》,《百家評論》2014年第3期。,官方權力與民間暴力的蜜月期宣告結束,轉而進入了官商勾結、錢權交易、經濟實力能夠轉化為權力話語的時代。以煤販子王老板為代表的外來經濟勢力,很快滲透在十里店各個角落,他們憑借雄厚的經濟資本為非作歹,激憤的十里店民眾呼喚郭有持拿出菜刀維持秩序,但郭有持的努力最終以一種悲壯的方式收場。當年與郭有持出生入死的“兄弟”李響、王飛等人紛紛與其“割袍斷義”,它宣告了商業(yè)化浪潮下人們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的悄然轉變。
與暴力逐漸讓位于金錢相似,金錢的統(tǒng)治地位也不是絕對的,無論是暴力還是金錢,能夠起作用的很大因素源于人性的弱點及缺陷,而人性的弱點及缺陷是多樣的,比如欲望、情感、名利等。因此,當十里店經歷一場商業(yè)化浪潮的席卷之后,還會有其它勢力在此登陸,成為這里一個匆匆過客般的秩序維持者。僅從對十里店的書寫中,就可以領悟到作者對時代的見解,這不是黃金時代,也不是白銀時代,而是一個“破銅爛鐵的時代”*弋舟:《蝌蚪》,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年,第147頁。。這樣的時代造就不出英雄,卻繁衍了蝌蚪般的庸眾,個體的理想與激情像一豆燭火,接觸到時代的風就飄搖不定,甚至幻滅,難以成為黑暗中“持燈的使者”(劉禾語)。弋舟對時代的剖析是深刻而又溫情的,他在揭下時代的神秘面紗之后,并不是僅僅為了向讀者展示一副猙獰的時代面孔,而是在生存困境中極力尋找出路。即便最終的出路只是一個幻像,也可以慰藉在這個時代掙扎、苦悶、惆悵的心靈。
帕斯卡爾認為人是萬物中最脆弱但又最高貴的,因為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當個體認清時代的本質、生存的困境后,絕大多數要積極掙脫、逃離時代的束縛。《蝌蚪》所蘊含的其中一個寓意就是逃離與追尋,像蝌蚪四處尋找自己的母體一樣,不安于現狀的個體也會不斷逃離自身的生存空間。在《蝌蚪》人物形象譜系中,許多人物都在追尋,比如郭卡在尋找母親、郭卡母親在追尋曾經的意中人、龐安在尋找幻想中的林楠等,其中以郭卡的體現最為明顯。這種追尋以逃離為基點,既有地理空間的逃離,又有文化空間的逃離,從而使追尋的對象也相應具有了復合內涵。概而言之,郭卡在母親出走之后對母親的思念與追尋,是對生存秩序、規(guī)范選擇的一個隱喻,就像蝌蚪在水中尋找母體是為了有所依存一樣。
《蝌蚪》中郭卡一直處于母親和父親的雙重影響之下,盡管母親在郭卡成長過程中的絕大數時間是“缺席”的,但母親所傳導的生存觀念一直“在場”,并成為了郭卡最為執(zhí)著的生存法則。郭卡對父親生存空間以及生存法則的逃離,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母親所建構的生存空間以及生存法則為旨歸。弋舟讓個體在時代的焦慮下選擇逃離,去追尋一個未知的遠方與秩序,更多的是一次情感的體驗、精神的歷險,因為作者本人也明白在當下不會有一個世外桃源。但是,如果物質性空間中不存在的東西,也不能在精神性空間中存在的話,人與其他生物的區(qū)別也就不那么明顯,“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的哲學命題也就成為了無稽之談。郭卡成年之前一直把母親的一句普通的叮囑奉為圭臬,很難說它不是兒童時期郭卡心中的一種美麗幻想,而這種幻想又非常有必要。因為它可以成為心靈的拐杖,能夠讓處在時代洪流沖擊中的人有所依靠。
弋舟對此是清醒的,在《蝌蚪》開篇之前作者引用了赫塔·米勒《我怕故我寫》中的幾句話:“在沒有上帝和天使護衛(wèi)的行程中,我就靠天邊外的一片云彩活著,我不能不把它畫下來,掛在床頭?!?弋舟:《蝌蚪》,第1頁。上帝和天使是西方文學中經常表現的對象,在西方基督教神學話語系統(tǒng)中,上帝和天使一般是以拯救者的形象現身,代表正義、光明、美好等寓意。弋舟在《蝌蚪》開篇之前的引用,顯然與基督教文學傳統(tǒng)不無關系,既可以從基督教“原罪——救贖”序列中觀照《蝌蚪》中人的淪落與救贖,也可以把上帝和天使作為一種秩序、規(guī)范的化身,反觀時下失去了價值規(guī)范之后人的生存狀態(tài)?!厄蝌健分懈魃宋锎嬖诘木褚劳?,就像“天邊外的一片彩云”,它是飄忽不定的,很容易風流云散,人們只能采取“把它畫下來掛在床頭”的方式,似乎也是對復雜時代下個體難以找到真實可靠的終極規(guī)范的一個隱喻。
簡而言之,郭卡在“慌張的時代”中尋找歸宿,經歷了一個從堅信到動搖終至幻滅的過程。十里店時代的郭卡,盡管經常面對父親的菜刀,但母親對他潛移默化的影響成為了他最堅固的精神支柱。逃出十里店、進入蘭城,放下菜刀、捧起詩歌,告別郭有持、走向普希金,擺脫野蠻、融入文明,是郭卡上大學前的最大心愿。每當郭卡遇到屈辱、挫敗之時,母親離家出走當天的叮囑就會縈繞在其耳邊,“你得學習學習再學習,那樣,你才能跑出去,離開十里店?!?弋舟:《蝌蚪》,第7頁。后來郭卡成為了一名基督教徒,而吸引他皈依基督教的主要原因正是《圣經》中著名的“登山寶訓”:“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著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便有福了?!?弋舟:《蝌蚪》,第83頁。從少年到成年,郭卡似乎在成長過程中建立了自己的存在規(guī)范,自己在地理空間上從十里店逃離出來步入蘭城,在文化空間上從野蠻逃離出來融入文明。但是,事實上卻并沒有如此線性敘事般簡單。除了母親的教導之外,在郭卡的成長過程中,父親郭有持的言傳身教也對郭卡的思想觀念有所影響。小時候因為是郭鐮刀的兒子所經歷的一切,有時甚至會動搖其逃離荒涼的十里店的決心,特別是唐宋老師經歷了屈辱與損傷后對其所說的一番意味深長的話,“生活在這里,有時候就要像你爸爸那樣,去做一把鐮刀,用鐮刀的姿態(tài),去收割尊嚴”*弋舟:《蝌蚪》,第83頁。,這更是讓郭卡感到震驚。
另外,郭卡大學畢業(yè)后留在蘭城電視臺工作期間的見聞,進一步動搖了其固有的觀念。郭卡工作后遇到了蘭城歌舞團的舞蹈演員馬斯麗,她人長得漂亮至極,有著俄羅斯血統(tǒng),熱愛普希金的詩歌,郭卡起初把她引為終生伴侶,但后來卻發(fā)現這樣一個看似優(yōu)雅的人竟然品行不端。此后,郭卡又認識到了龐律師的猥瑣行為,徹底瓦解了之前對文明與野蠻偏見的一般標準。從這個意義上而言,郭卡成年前精心建造的精神家園也荒蕪了,就像蝌蚪游蕩了一段距離之后發(fā)現另一片水域也沒有母體一樣。在母親離家出走后,郭卡在一次登山路途中似乎看見了母親,但一路狂奔追趕最終母親仍然消失在眼前,作者安排這樣一個透著神秘色彩的情節(jié),似乎也是在暗示讀者,郭卡對以母親所叮囑的存在法則的追尋,最終也是水中月、鏡中花,這種追尋終將是徒勞無功。既然生活在廢銅爛鐵時代的個體既不能掙脫時代的束縛,又不能建立一套真實可感的價值規(guī)范,那就需要自我反思,在當下的社會作出單一向度的選擇是否具有現實可能性。不言而喻,答案是否定的,郭卡在母親與父親之間、詩歌與菜刀之間、文明與野蠻之間抉擇的最終結果已經告知我們。然而,人不僅存在于物理空間,更重要的是存在于精神空間。人在現實中走不通時,還可以建構一個烏托邦的精神家園,人之所以能夠在充滿勞績的時代下“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荷爾德林語),主要還是因為人可以“筑居”在思想之上。
《蝌蚪》以高度的寫實而具有了寓言的深度,作者在瑣碎的敘述中寄托了深刻的寓意?!盀樵鰪娦≌f的寓言性和象征性,同時使小說的結構更趨縝密嚴謹,弋舟在敘事時有意創(chuàng)設一個蘊含豐富的空間意象”,*郭茂全、張宏偉:《弋舟小說的城市文化記憶》,《寧夏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弋舟的匠心獨運之處,從小說結構的安排上可見一斑?!厄蝌健贩譃椤笆锏辍薄疤m城”“島國”三個部分,這不是簡單的三個地理空間,也不是地理空間與文化空間的簡單疊加,三者之間實際上有一條隱含的線貫穿。這條隱線勾連的是《蝌蚪》最為深邃的思想,它反映出主人公郭卡從兒童直到成年之后的思想觀念的變遷,也可以作為所有個體在時代網絡下精神歷程的象征。以郭卡成年之前的視角而言,十里店代表的是荒蕪、混亂、野蠻的空間,蘭城代表的是繁華、有序、文明的空間,由十里店到蘭城,轉變的不僅是物理意義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十里店顯然相形見絀。然而,從蘭城大學畢業(yè)并留在蘭城工作之后,從成年郭卡的視角來看,之前十里店與蘭城的比較完全是一種偏見,蘭城也不足以成為生存的樂園。因而,郭卡要繼續(xù)追尋,尋找一個能夠讓人不受時代困擾的生存空間,它在遙遠的太平洋島國中,更確切地說存在于郭卡的想象中?!疤窖笊系膷u國”具有十分精辟、深刻而又不無悲涼的寓意,作者似乎試圖以此傳達給讀者這樣一種思想觀念,在當下時代人類理想的生存空間如茫茫大海中的一個孤島,它的存在正基于與世隔絕,如海市蜃樓一般虛幻。
郭卡這種幻像的建構,與龐安、郭有持以及管生密不可分。作為郭卡戀人的龐安,多年來一直在自我制造一個幻像,亦即一個去了太平洋島國生活的前男友林楠。盡管龐安建構這樣一個幻像是為了報復父親,但時間久了之后幻像似乎也具有了真實性,似乎真的存在一個有林楠存在的太平洋島國。而她之所以選擇與郭卡相戀,原因也竟然出于他與想象中的前男友面貌相像,郭卡在無形之中也成為了龐安幻像的具體化。雖然龐安所言的太平洋島國在地理空間上的意義更為濃厚,但她啟發(fā)了郭卡對那樣一個海外仙閣般空間的向往。郭卡在整理父親郭有持的遺物中,發(fā)現了一件特殊的物品——一幅折疊起來的世界地圖,這令郭卡陷入了沉思。因為這是一種象征,郭有持穿上登山鞋,背上行囊,離開了生活了幾十年的十里店,這是對過去的告別,對未來的憧憬與遙望。這無疑在郭卡的內心產生了較深的震動,以至感到自己也要像父親離開十里店一樣離開蘭城,去尋找屬于自己的遠方。
對郭卡精神家園建構產生最大影響的是管生,他不僅讓郭卡在現實中得到體貼入微的關懷,更引導郭卡對彼岸世界的追尋。細心的讀者不難發(fā)現,管生是異于常人的,他是一個同性愛者,對人存在狀態(tài)的認知更是異于常人,這似乎也是弋舟的刻意安排。在中外小說人物形象譜系中,經常會出現異于常人但又具備特異稟賦的人物形象,比如瘋癲、弱智、殘疾等諸多類型,例如塞萬提斯《堂吉訶德》中的“堂吉訶德”、賈平凹《秦腔》中的“引生”、格非《人面桃花》中的“陸侃”等。他們似乎是超越世俗的形象,能夠一語道破天機,認清事物的本質。正如作者在《蝌蚪》中所引意大利小說家的一段話:“古往今來一直有人生活在煙塵之外,……才能認識問題的實質,才有可能去解決?!?弋舟:《蝌蚪》,第224頁。作者有意讓一個“異類”指出人存在的狀態(tài),或許是一種悲觀態(tài)度的體現,生活在“煙塵之中”的大眾難以認識問題的本質,遑論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
再者,當郭卡第一次看照片中的林楠時,也覺得龐安的說法是正確的,他與郭有持或者自己的確很像。但是,當他把照片拿給管生看時,卻突然發(fā)現太平洋島國中的人個個都是管生。這又是一個幻像,關于太平洋島國的幻像,由之前世俗視角下所看到的郭有持,變?yōu)榫褚暯窍碌墓苌?,象征著郭卡對太平洋島國理想生存空間建構的完成。至此,郭卡長期以來的逃離與追尋也基本結束,由之前精神上簡單的“弒父戀母”心理轉變?yōu)椤盁o父無母”,自己建構一套適應自身存在的秩序、規(guī)范。弋舟似乎對這種自我救贖表示認同,在《蝌蚪》收尾處,當郭卡覺得自身也在像蝌蚪一樣發(fā)生蛻變時,突然聽到手機里傳來母親呼喚兒子的聲音。這可謂是神來之筆,它既是對全篇郭卡尋母結局的一個交待,又是對郭卡最終建構的生存空間的贊同,似乎那一聲“兒子”意味著太平洋島國才是郭卡要尋找的“母親”。
由此可見,弋舟在《蝌蚪》中設置十里店、蘭城、島國三個部分,無論是在地理空間還是精神空間上,都存在層層遞進的關系。從認識到時代的本真面目到試圖選擇穩(wěn)固的時代秩序,再到建構一個烏托邦式的精神家園,作者像寫詩一樣始終把生物學上的蝌蚪作為小說《蝌蚪》的核心物象,探討了庸俗時代下孤獨、困惑、苦悶的個體應該如何存在的哲學命題,令《蝌蚪》具有了寓言的深刻、詩學的豐韻。
弋舟長篇力作《蝌蚪》既有詩學的審美意蘊,又有寓言的思想深度,除了從人的存在切入之外,還可以從精神分析、女性主義、欲望書寫、城市書寫等多個視角考察。比如從精神分析探討郭卡身上存在的“俄狄浦斯情結”,這一點在其對母親、徐未以及選擇女友的標準上表現得非常明顯??偠灾?,《蝌蚪》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文本,它的指向是含混的、多維的,留給讀者較為寬廣的填補縫隙、空白的空間。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蝌蚪》已經絕對完美,它還存在著一定的改進空間。
例如,作者把《蝌蚪》分為十里店、蘭城、島國三個部分獨具匠心,但是這種安排也暴露出一些可供商榷之處。中國傳統(tǒng)的文學創(chuàng)作講究“豹頭”“豬肚”“鳳尾”三個部分,雖然以此為準來評判現代小說的藝術成就有些苛刻,但具體到弋舟《蝌蚪》這部小說的創(chuàng)作上,仍然具有較大的適用性。盡管讀者也都明白十里店、蘭城、島國三個部分的劃分主要是從意蘊層面,相較于前兩部分,第三部分更能顯示出作者在《蝌蚪》中所要傳遞的信息。但是,關于第三部分島國的敘述略顯單薄,容易使得《蝌蚪》給人頭重腳輕、草率收兵之感。這不是說作者必須均衡用力,而是說作者應該能夠在主次分明、輕重有別的基礎上,兼顧各部分在整個文本架構上的平衡。比如作者對《蝌蚪》中“靈魂”人物管生的刻畫就不夠充分,倘若作者能夠讓管生的形象更豐滿一些,對管生成長環(huán)境、個人體驗的敘述更具體一點,在整個結構上無疑會取得“錦上添花”的效果。
再者,蝌蚪是小說《蝌蚪》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意象,作者對它的處理也不夠完善。既然作者以一種生物蝌蚪作為這部長篇小說的名字,其對于這一意象的象征意蘊顯然了然于胸。這本是展示弋舟作為70后實力派作家高超創(chuàng)作技巧、深刻思想內涵的重要窗口,但作者在《蝌蚪》中呈現給讀者的似乎還不夠完善。概而言之,蝌蚪作為核心意象,主要表達了人像蝌蚪一樣孤獨的存在,人像蝌蚪一樣不可預知未來會有怎樣的蛻變,人像蝌蚪一樣一直在追尋自身的來處與歸途。弋舟在第三部以管生的視角略有提及蝌蚪的寓意,畫龍點睛或者卒章顯志的創(chuàng)作意圖顯而易見。作者關于“蝌蚪”的設想頗有見地,但從整部小說來考察,蝌蚪與文本的有機融合還有待加強。除了增加關于“蝌蚪”敘述的長度、強度、密度之外,似乎還應該在前兩部分為“蝌蚪”最終揭示小說的主題埋下伏筆。
通過對弋舟《蝌蚪》的解讀,不難發(fā)現作為70后實力派作家所顯示出的思想的力量。生活在西部地區(qū)的弋舟,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較少受到空間的制約,從而使以《蝌蚪》為代表的作品能夠超越特定的地理空間,引起許多地區(qū)讀者的共鳴。弋舟對城市的書寫、對時代的剖析、對存在的思考,是其文學創(chuàng)作的常見主題,體現了作家對當下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所出現問題的關注,反映出弋舟作為知識分子所擁有的人文情懷。在《蝌蚪》中弋舟揭示了時代的殘酷面目,并試圖為人類尋找一片可供心靈詩意地棲居的凈土。盡管作者最終未能在現實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但作者通過一個烏托邦式的精神家園的建構,在一定意義上也是弱小個體對宏大時代的反抗。弋舟以寓言的方式,展現了其對存在的思考,這無疑給生存在蒼涼時代的人們一個溫暖的啟示,小說《蝌蚪》最為重要的意義,或許正在于此。
OnYiGe’sThoughtofExistenceinTheTadpole
WU Shi-qi
>(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LanzhouUniversity,Lanzhou730020,China)
Yi Ge, a capable writer born in the 1970s, has been fruitful in his literary creation. InTheTadpole, Yi Ge’s perspective of the era, his inquiry of the order, and his construction of the spiritual homeland, etc., reflect his humanitarian spirit and humanistic feelings as well as shows his strength of powerful thinking, thus providingTheTadpolewith the texture of a fable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realism and leaving the readers with much room for interpretation.
Yi Ge;TheTadpole; the era; order; Utopia
2016-10-09
吳世奇(1989- ),男,河南商丘人,蘭州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
I207.4
A
1674-5310(2017)06-0028-06
曾慶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