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玲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可以拓寬同學們的視野,提升同學們的認知水平和閱讀理解能力,而有限的課本閱讀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大量的課外閱讀。下面,筆者結(jié)合所執(zhí)教的《我愛讀中國神話》這一課外閱讀指導課,談談如何上好低年級課外閱讀指導課的幾點做法與體會。
一、 動畫導入,激發(fā)閱讀興趣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動畫片是他們最喜愛的。很多經(jīng)典的神話故事都被拍成動畫片,這是很好的課程資源,可充分利用。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
生:喜歡!
師:瞧,動畫片來了!
(播放《寶蓮燈》片段)
師:專心的同學應該早就發(fā)現(xiàn),這個動畫片是根據(jù)咱們課本上的神話故事《沉香救母》改編的。
以學生喜愛的動畫片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神話故事的有趣,讓課本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
二、 自主交流,感悟文本特點
課外閱讀指導不僅要讓同學們愛讀書,還要讓他們會讀書。神話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類的認識和愿望的理想化。讀神話,就要讀懂神話,明白神話的特點,這才是真正的會讀書。
師:這學期,我們一起讀中國神話故事(板書:中國神話故事),說說你們都讀過哪些神話故事?
生:嫦娥奔月。
生:夸父逐日。
生:后羿射日。
生:愚公移山。
師:小朋友們讀了這么多神話故事,那我可要考考你們 !
(映示幻燈片,生猜神話人物)
師:他火眼金睛,會七十二變,他是神通廣大的——(生搶答:孫悟空)
師:他開辟了天地,并用身軀化作世間萬物,他是偉大的——(生搶答:盤古)
師:她懷抱玉兔,在月宮遙望親人,她是美麗的——(生答:嫦娥)
師:她化做小鳥,把石子投入大海,她是堅強不屈的——(生搶答:精衛(wèi))
師:他箭術(shù)高超,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他是為民造福的——(生搶答:后羿)
師:從同學們興奮的笑臉上,老師看出來了,你們愛讀神話故事,你們發(fā)現(xiàn)這些神話中的人物有什么特點嗎?
生:他們都有神奇的法術(shù)。
生:他們都是神仙。
生:他們都很勇敢。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是呀,像孫悟空七十二變,神通廣大,翻一個筋斗云十萬八千里;后羿箭術(shù)高超,能射下天上的太陽;盤古用自己的身軀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宇宙,在他們身上都有一種神奇的法力,能夠?qū)崿F(xiàn)人們的幻想,這樣的故事就是中國神話故事。
師:現(xiàn)在,誰想上來說一個神話故事給我們聽?(指名上臺說故事)
當同學們羅列出大量的神話故事及神話人物時,神話故事的特點便呼之欲出,無須多言,這時現(xiàn)場學生講述的神話故事,更加鮮活地印證了這些特點。
三、 主動識字,課內(nèi)外相結(jié)合
識字是小學低年級的主要任務,課內(nèi)習得的識字方法,用于課外閱讀,課內(nèi)得法,課外活用,讓課外閱讀課豐滿、靈動。
師:咱們的祖先想象力可豐富了!很久很久以前,老祖先就在想:人是怎么來的呢?后來,發(fā)現(xiàn)每次洗澡身上都能搓出泥灰來,于是,他們就編出了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女媧造人》。把抽屜里的故事紙拿出來,自己讀一讀。(生自由讀)
師:本學期,良好的學習習慣4(映示課件)就告訴我們,課外閱讀時能多識字,那么,在剛才的閱讀中,你學會了哪些字詞?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學會了“清澈”這個詞。
師:你說說“清澈”是什么意思?
生:“清澈”就是水很清的意思,所以兩個字都是三點水旁。
師:你真會學習!
生:我學會了“媧”字。
師:看看“媧”字的偏旁,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媧”字是女字旁,所以,女媧是女身。
《課標》指出,二年級學生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要學習獨立識字。教師要把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他們自主識字,既掃除了閱讀障礙,又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識字的習慣,增大了識字量,以便今后更廣泛地閱讀。
四、 內(nèi)化語言,會講神話故事
“會講”,方能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
師:小聲讀故事,想一想,女媧是怎樣造人的?
(指名說)
師:請大家默讀故事,把能幫助你說故事的地方畫下來。
(指名說故事)
《課標》指出,二年級學生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要能復述大意和自己感興趣的情節(jié)。因此,在有層次地閱讀,并了解主要內(nèi)容之后,安排學生講故事這一環(huán)節(jié),并教給方法,同學們便能順利地講好故事。
五、 橫向輻射,推薦外國神話
師:今天,我們讀了美麗的神話故事,還認識了好幾個生字,更感受到了神話故事的無窮魅力。你們想不想知道外國神話故事是什么樣的?想不想知道在外國人祖先的心中,人又是怎么來的呢?老師推薦大家課后閱讀這本書:《希臘神話故事》。
閱讀了中國神話故事之后,也要讀外國神話故事,兩相比較,同學們自然加深了對中國神話故事特點的了解和感悟,并能初步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差異。
(作者單位:安徽省滁州市湖心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