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韌
(沈陽工程學院公共外語教學部,沈陽 110036)
對理工院校生英語強調句式教學的啟示研究
單韌
(沈陽工程學院公共外語教學部,沈陽 110036)
強調句式是英語語言中常見的一種句式,由于其結構比較特殊,一直在句法語義研究中占據(jù)著一席之地。本文對理工院校學生英語強調句式的教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對其句式在習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偏誤進行了分析。本文旨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全面給予學生使用語言的準確性,增強語言習得者對英語強調結構的實際運用操作能力。
英語強調句式; 偏誤現(xiàn)象; 教學啟示
英語強調句的結構是由 “It+be+X(強調部分/FOCUS)+that/who+Y(其他部分)”這種分裂的結構 (cleft construction)所構成。例如:
[1]a.It was in this shop that he bought the book yesterday.
b.他是昨天在這家店買的書。
[2]a.It was him that I met in the park this morning
b.今天早上我在公園里遇見他。
那么,例句[1a]和[1b]是典型的英語強調結構句式,也叫主題句;在漢語中也有強調句式“是……的”,如例句[1b]所示。同時,例句[2a-b]中的兩種語言的表達形式相似??傊⒄Z教學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教育規(guī)律來探索,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減少錯誤。
1.中文直譯來表達英語強調句式現(xiàn)象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理工科院校生傾向于使用漢語思維翻譯。很多國內理工科學生常常將母語主題句的翻譯方法應用在第二語言的主題句翻譯中,常常將母語的語篇翻譯模式應用在第二語言的句式結構中,從而影響第二語言強調句的效果。尤其是在特殊的強調結構(it分裂句)的表達中,錯誤更加明顯。
下面的例子[3]就是學生常犯的語法錯誤問題:
[3]a.我是從我朋友那里借來的自行車。
b.It’s from my friend that I borrowed the bicycle.
c.*It’s from my friend I borrowed the bicycle.
例句[3b]是標準的英語強調結構表達方式,而理工科大多數(shù)的學生會在強調句中省略連接詞“that”。這樣便導致英語被中式翻譯現(xiàn)象。
相反,講漢語譯成英語時,很多學生不愿意去探究句子成分,進而導致高頻錯誤。例如:
[4]a.明天他們是在我們門口見面。
b.It is at the gate of our school that they meet tomorrow.
c.*It is at the gate of our school where they meet tomorrow.
例句[4b]是強調地點狀語的的強調句式,學生翻譯時容易出現(xiàn)例句[4c]的錯誤。
2.英語強調句的表達弱化主題思想現(xiàn)象
如果英語強調句式表達的觀點模糊不清,就容易導致中心思想的弱化,進而導致內容整體偏離。學生往往細節(jié)與主題的關系。此外,學生會按照主觀理解隨意更改變換強調句,進而導致整體內容思想發(fā)生根本變化。這種問題的出現(xiàn),與漢語含義理解的模糊性有一定關系。例如:
[5]a.凱特吃的是麥克今天早晨做的披薩。
b.What Kate ate was the pizza that Mike cooked this morning.
c.Kate ate the pizza that Mike cooked this morning.
[6]a.我的姐姐的工作將就在韓國。
b.It is in Korea that my sister will work.
c.My sister will work in Korea.
在[5]和[6]這兩個翻譯例句中,幾乎很少的學生會選擇用焦點句式來進行翻譯,正如例句[5b]“What Kate ate was the pizza that Mike cooked this morning”,更多的學生傾向去翻譯成定語從句的句式,如[5c]那樣“Kate ate the pizza that Mike cooked this morning”;同理,例句[6b]“It is in Korea that My sister will work”,中國的學生更愿意采用簡單句形式而忽略句子中或上下文中真正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正如例句[6c]所示“My sister will work in Korea.”由此,我們可以分析出學生在做句型翻譯時,沒有從整體上把握主題,忽略上下文的連續(xù)性,由此導致核心內容和主題思想的偏離。
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經驗,筆者認為在進行英語焦點句式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幾下幾點:
(一)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英語交際策略能力
教師過分強調對學生進行英語交際訓練,而忽視英語系統(tǒng)學習是錯誤的。在課堂上,教師僅僅通過手勢、動作、表情等肢體語言加強交際培訓,忽視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是錯誤的。大學生要真正提高自身英語素質,就應該踏實的從基礎學習,日積月累,最后才能有質的飛躍。
我省部分高校,仍然以大學英語四、六級的考試作為檢測學生,評價教師教學水平的很重要的依據(jù)之一。盡管有些高校一直在強調英語綜合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但大學英語教學并沒有徹底打破應試教育的壁壘。所以,高校應該積極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及實踐環(huán)境。
(二)教師要對英漢兩種語言使用的特點進行對比分析
由于英漢兩種語言本身的差異和特點,常常會造成學生學習的困惑;有些學生使用不規(guī)范,在強調句的習得上還會出現(xiàn)含義模糊性、理解片面性等錯誤。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引導,通過兩種語言的對比,讓學生在輕松中把握英語強調句式的應用。
總之,大學生在英語翻譯方面存在的問題,需要認真糾正,逐一調節(jié),才能真正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此外,通過兩種語言的對比可以讓學生充分思考,快樂學習,進而提高語言寫作交流的能力,進而成為社會需要的復合型型人才。
[1]金積令.漢語主題結構的對比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1(2):1-7
[2]黃國文.英語分裂句的結構問題[J].外語研究,1996(2): 37-43.
[3]張和友.英語分裂句的來源—兼論英漢分裂句差別之因由[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2):140-146.
[4]高見,戴曼純.英語學習者主題結構的習得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1):63-69.
[5]陳凡凡.語言習得中的主題突出特征——基于漢語物體空間關系表達的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0(1):1-8.
(責任編輯: 郭玉偉)
G424
A
1007-421X(2017)02-0055-02
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中個性化網絡學習活動推送研究”(課題批準號:DCA150245)的階段性成果。